南京的美食很多
但真正能捕獲人心的
還是那些經得起歲月洗禮的美食
南京的這些百年老店
吃的不僅是美食,更是回憶
☯
中國十大百年餐飲老字號,南京僅一家入選,那就是創建於1845年清道光年間,跨越了三個世紀的馬祥興菜館。
創始人馬思發最初只是在花神廟擺飯攤謀生,大家都叫它「馬回回飯攤子」,馬思發過世後,他的兒子馬盛祥有了一間小矮房,取名「馬祥興」。
三個世紀的戰火、動蕩,馬祥興關門歇業過,改過名字,換過主人,但傳統的清真菜技藝卻一直在薪火相傳。
☞推薦:「四大名菜」
【美人肝】
所謂美人肝,即鴨腸上的胰白,一隻鴨子只有一小塊胰白,要四五十塊鴨胰白才炒出一盤美人肝,積少成多實屬不易,且法繁複。成品白裡透紅,嬌嫩鮮脆,列四大名菜之首。
【松鼠魚】
"馬祥興"的松鼠魚是用桂魚為原料,剞花刀製成松鼠魚身,用天竺果子裝眼睛,以冬菇做二耳,形象逼真,色澤金黃,魚豎伏盤中,很象伏首緩行的松鼠。
【蛋燒賣】
色澤淡黃,形似燒賣,造型美觀。薄薄的蛋皮裡包裹著新鮮的餡料,帶著汁,口感很滑,鮮嫩味美。
【鳳尾蝦】
現在風靡全國的「鳳尾蝦」,乃是馬祥興首創。選用鮮活大河蝦,以大青蝦為最。肉白尾紅,如豔麗的鳳凰尾巴,令人賞心悅目,遂將此菜取名為「鳳尾蝦」。
地址:鼓樓區雲南北路32號(近湖北路)
電話:025-83286388
人均:68元
韓復興創辦於清同治五年,清末時有「貢鴨」美譽,並與蘇繡、鎮江香醋並稱「江蘇三寶」。到上世紀50年代初,韓復興在南京已經擁有4個鴨子店,名聲大噪,曾有「北有全聚德,南有韓復興」之譽。
☞推薦:
【鹽水鴨】
韓復興的鹽水鴨和街頭的鹽水鴨相比,有幾個不同:一是皮肉更嫩。
二是許多店家愛吃肥鴨,求一個肥而不膩。但韓復興選的是偏瘦的鴨子,緊實酥爛。
三是味道上,有些不講究的做鹽水鴨會做得很鹹,韓復興的鹽水鴨並不很鹹,而是突出一股清香。
【鴨油燒餅】
除了鹽水鴨以外,外賣窗口的鴨油燒餅也常年受到大家的喜愛,濃濃的鴨味酥酥的口感。
地址:鼓樓區湖北路88號【有多家分店】
電話:025-83326866
人均:45元
始於1901年,創始人劉國發原是做小餛飩的活動攤販,後來生意越做越大,1935年劉長興成為南京最大的麵館。
☞推薦:
【薄皮蟹黃小籠包】
劉國發製作面點也是一絕,尤其是薄皮蟹黃小籠包子,採用溫水點鹼無酵制皮法,制出外皮面質緊密,被稱為「劉長興一絕」。
【素澆面】
一碗素澆面,麵條筋道,澆頭爽口,吃多了大魚大肉,偶爾來一碗素麵也是不錯的選擇。
【蒸餃】
地址:秦淮區許家巷2號(中華路口)【有多家分店】
電話:025-52245339
人均:19元
一位名叫卞永生的於1939年買下「雪園」,苦心經營。自此永和園的乾絲和燒餅享譽金陵城。品種愈加豐富,口味也愈加多樣和獨特。
朱自清先生、俞平伯先生和侯寶林大師都對永和園讚不絕口。
「永和園」為仿古建築的三層組合樓,總面積2200平方米,優雅的江南風韻融入其間,一步一景,美不勝收。
☞推薦:
【開洋乾絲】
「永和園」的燙幹,不僅切得細如綿線,堪稱能穿針,更具特色的是滾沸的開水浸燙數次,無一點豆腥味,口感更覺得綿軟柔韌。開洋乾絲是用原汁雞湯煮製,選上乘湖米(開洋)煮透,灑上極細的嫩黃生薑絲,淋上小磨麻油,香氣誘人,可口開胃,實為南京乾絲一絕。
【黃橋燒餅】
「永和園」的燒餅更具特色,一般店家的燒餅油酥與油麵二八開,「永和園」的酥餅則是「三七油麵,四門包酥」,品種隨時會變化,共有二十多個品種。由於所制的燒餅色澤金黃,被譽為「蟹殼黃」。
地址:秦淮區夫子廟建康路68號(狀元樓旁)
電話:025-86623863
人均:47元
始於1905年,是清末明初頗負盛名的「南京三問」(問渠、問津、問柳)之一的「問柳飯店」。它是南京第一家西餐館——「金陵春中西餐館」,由清末淮軍張統領所創辦,1936年前為南京最大的京蘇菜館,兼治西菜。
1934年秋末,張學良第二次來南京,在金陵春設宴,答謝好友,宴請林森、邵力子、于右任、吳稚暉等國民黨元老。京蘇大菜泰鬥胡長嶺親自掌勺,推出經典的「燕翅雙烤席」,這也成就了金陵春的美名。
☞推薦:
【燉生敲】
這個菜是胡長齡老先生最擅長製作的幾個拿手菜之一,在民國時期非常盛行。把鱔魚水分基本炸幹,再加湯水小火長燉,成品酥而含滷不碎,濃而醇厚不膩,鮮美爽口。
【少帥紅燒肉】
張學良最喜歡的就是罈子肉(又稱紅燒肉)。晚年他在美國時還經常念叨,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再吃一次罈子肉。後來這道菜索性更名為少帥紅燒肉。
地址:秦淮區大石壩街79號
電話:025-52308908
人均:81元
始於1912年,因為位於秦淮河畔的桃葉渡,垂柳依依,「綠柳居」因此得名。綠柳居以「鮮、嫩、燙、脆、香」五大特點名冠金陵,「綠柳全素宴」可謂神形兼備、以假亂真,它的美味堪與葷食大菜媲美,甚至更勝一籌。
民國時期,綠柳居更是宴請要人的尊貴場所,戴季陶、孔祥熙、蔣經國更是經常來此小憩。孫中山先生和宋氏姐妹更是對綠柳居的素食愛不釋手。國外政要名人更是慕名而來。
☞推薦:
【羅漢觀齋】
相傳,寺廟的方丈派出18個弟子下山化緣。18人回來的時候,各自帶了不同的果蔬。廚房將這18種果蔬燴成一鍋,成品美豔令十八羅漢嘆為觀止,於是叫「羅漢觀齋」。它不僅是綠柳居的招牌菜,也獲得了宋美齡的青睞。
【捲軸藏經】
這道菜是用海苔裹著豆腐皮絲、香菇絲、胡蘿蔔絲等精緻而成、營養豐富、口感爽滑。1997年,佛教協會茗山大師品嘗這道菜餚時說:此菜讓我想起了藏經樓內的經書,就叫「捲軸藏經」吧,故名。
【素刀魚】
每逢江南桃紅柳綠之時,正是刀魚肉嫩味美之際,綠柳居的傳統名菜「素刀魚」以豆腐皮、土豆為主料,輔以魚筍絲,紅綠辣椒絲精製而成,不僅色澤誘人且外形和口味均與真刀魚不相上下,即使在冰天雪地的冬天,食客也能一享長江三鮮的美味。此菜餚獲「中國名菜」金獎稱號。
【幹切素火腿】
此菜是用精製豆腐皮卷扎後在香滷中浸泡用文火煮燉而成。民國時期,蔣介石、宋美齡一次在眾人陪同下到綠柳居用餐,隨從向蔣宋二人推薦這道菜,蔣介石品嘗後說:「味道不錯,就像我們浙江金華的火腿。」素火腿由此得名。此菜餚獲「中國名點」稱號。
【秘汁大鮑魚】
此菜是綠柳居的傳統葷名素菜的代表作之一,原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為宴請香港客人,請綠柳居的廚師為他設計一桌檔次高的素筵,這道菜就是這桌素筵的主菜,宴會後趙樸初對它讚不絕口,其營養價值不輸真鮑魚。
【銀杏雞丁】
銀杏雞丁最早是一道寺廟菜。南朝梁武帝蕭衍,信奉佛教早晚到寺院禮佛,講演佛經。一生多數以素食為主,「雞丁」其實是經御廚和民間多次改良的油麵筋,銀杏具清談止咳、溫肺益氣,定喘的功效,改善心腦血管之循環,降低膽固醇、改善高血壓等症狀。綠柳居在創建初期就將這道菜餚重新發掘整理出來。
地址:秦淮區太平南路248號【有多家分店】
電話:025-86643644
人均:45元
金春鍋貼店始創於清朝末年,店址原在中華門西沙灣口。由於店主精心盡力,聲譽漸佳。抗戰勝利後,隨著新街口的繁榮,金春鍋貼店遂遷至漢中路近新街口地段擴張經營。當時的餡心是由創始人樊光昌本人專事製作,而且是關門調製秘不示人。
☞推薦:
【金春鍋貼】
選用優質麵粉,先燙成雪花面,然後復涼水糅合至「三光」;餡心一律選用新鮮豬腿肉,肥瘦適當;各種調、配料嚴格按計量投放;煎制時採用獨特的「過水法」,先用油水略煮,去水後復油煎至底殼金黃成熟。
包製時不同於牛肉鍋貼的細長形狀,更像是家常吃的餃子,呈元寶型。
型如彎弓、皮質柔韌、底殼脆香、餡心鮮嫩、滷汁醇厚。
地址:玄武區中央路228號(近馬家街)【有多家分店】
電話:025-83310369
人均:13元
始於1917年,上界名流和商界政要開設,當時是名噪一時的上流社會聚集地。傳統特色小吃見長,現在也承辦宴會。秦淮八絕佔了兩絕。麻油乾絲、鴨油酥燒餅、什錦菜包、雞絲麵,在百年的歷史中,技藝愈加爐火純青。各地遊客都會慕名前來,只為一睹金陵秦淮的風採。
☞推薦:
【麻油乾絲】
【素什錦菜包】
【雞絲麵】
【鴨油酥燒餅】
地址:秦淮區貢院西街12號(近夫子廟)
電話:025-86623159
人均:25元
從元代始,回民來到中原,清真菜應運而生。經過百年的發展,清真菜更是得到政府的大力扶持,清真安樂園便是在風雨飄搖中一路走來。清真安樂園建於1920年,憑藉多年積澱下來的好口碑,安樂園菜館成為南京頗負盛名的五大清真老字號之一。2001年還被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華餐飲名店」榮譽稱號。
☞推薦:
【牛肉湯包】
牛肉湯包一直沿用幾十年的老方子,選用牛腿肉或牛上身筋子肉,剁碎之後加鹽、糖、雞精和生薑蔥調餡;牛筋肉悶煮3小時,冷卻後形成皮凍絞碎放在餡中,而包包子的麵皮則採用高筋粉加水反覆揉搓上勁,擀成8釐米的麵皮包入餡心,上籠蒸熟。牛肉湯包咬一口,皮薄餡多,味道鮮美。
【燜缽牛肉圓】
燜鍋牛肉圓曾經是一道特別普通的傳統農家菜,經過安樂園廚師改良後,每個肉圓吃起來勁道十足。咬一口,酥嫩糯軟,鮮香醇厚。這道獨創用料講究的看家菜曾獲得第二屆中華名小吃稱號,最令老南京欣慰的是,這麼年以來,30元一鍋的價格始終未變。
【三鮮燴魚肚】
素有海八珍之一的魚肚由於泡發麻煩,又賣不出好價錢被許多餐館捨棄,而在安樂園卻能吃得最傳統的三鮮魚肚,魚肚泡發之後用雞湯煨,吸入了雞湯的魚肚與筍片、黑木耳一起燴,魚肚鬆軟香嫩,咬一口,湯汁在口腔裡飛濺的感覺很美妙。
【鹽水鴨】
安樂園最早就是靠賣鹽水鴨發家,九十多年過去了,安樂園的鹽水鴨依舊使用了傳承多年的老滷,用老滷滷出的鹽水鴨,鴨肉呈淡粉色,細膩嫩滑,一些老南京來這裡吃飯,臨走還會打包一份鹽水鴨帶走和家人慢慢分享。
地址:秦淮區王府大街138號(近莫愁路)【有多家分店】
電話:025-84206466
人均:41元
1922年,創始人蔣有才創立了「蔣有記」,蔣家三代人在風雨中輾轉,最終蔣家後人蔣玉友從他人手中拿回了蔣有記。風風雨雨近百年,幾易其主,但不變的始終是那個老味道。蔣有記最大的特色是牛肉鍋貼,秦淮八絕之一。
蔣玉友,如今蔣有記的掌門人。已經年過60的他,雖白了鬍鬚卻精神矍鑠。
蔣玉友三秒鐘就能擀出一個麵皮,一雙手上的老繭足以作證。
☞推薦:
【牛肉鍋貼】
菜籽油煎出來的金黃色的餡兒皮,脆脆的邊兒,包裹著足量的勁道牛肉,一口外酥裡嫩,滷汁鮮香。
【牛肉餛飩】
【桂花甜酒釀】
【桂花糖芋苗】
地址1:秦淮區老門東內「南京味道街區」(三條營49號一3)
地址2:秦虹路313號(近秦虹小區)
電話:13813033377
人均:14元
(PS:夫子廟貢院西街12號那家蔣有記不是正宗的哦~)
經得起歲月淘洗的
都是精品
美食與人都如此
和經得起時光檢閱的人
一起去嘗嘗這些老字號的餐館吧
轉載自南京小資生活(xzsh025),二次轉載請聯繫原作者
商務合作丨加微信:13810838835(陳濤)
你想要的美食都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