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的黑木耳肉質肥厚,口感爽滑,而且沒什麼雜質,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4月25日,家住阿克蘇地區庫車市阿拉哈格鎮排孜巴格村的村民努爾買買提·達吾提正通過微信向客戶銷售自己村生產的特色黑木耳。同時,他也是該村村級電商服務站點的負責人。
去年5月,努爾買買提主動報名參加了庫車市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舉辦的「送電商知識進鄉村」培訓班,在政府的幫助下建立了電子商務服務點,整合銷售村裡的優質農產品。同時,該站點還提供代繳養老、醫療保險,提供現金提現,快遞收發等服務,帶動特色產品銷售的同時還惠及周邊民眾生活,為他們提供最大的便利。
在一年多以前,努爾買買提還是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家中5口人僅靠4畝地小麥和他四處打零工掙的錢維持家用,經濟狀況緊張。通過電子商務平臺,努爾買買提一家於2019年年底順利實現脫貧。「學會電商知識後,我還教會妻子通過微信電商創收。現在,我們倆每月能收入三千多元,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他笑道。
截止目前,庫車市已建設鄉鎮級電商服務站點14個,實現了鄉鎮站點全覆蓋,村級站點129個。並以庫車農特旅遊紀念品展銷中心為窗口,形成了展銷中心——鄉鎮電商服務站——村級電商服務網點的三級產品組織供應體系,完成產品供應鏈的集成。採用O2O的運營方式,通過線下參觀試吃,線上平臺購買,快遞發送一站式的服務,將基地直採——銷售直供相關聯,逐漸推廣庫車特色農副產品,帶動當地村民增收致富。
「按照庫車市14個鄉鎮一鄉一品的分布設立,我們目前銷售的產品包含紅棗、核桃、香梨、大饢、桑葚製品、蜂蜜、沙棘製品、小白杏、團結瓜等庫車本地的特色農副產品。現在已經建立合作的企業有8家,產品25種,並將在2020年持續引進庫車當地的傳統手工藝品、石頭畫等特色產品,打造一個綜合性的商品聚集平臺。」庫車電商公共服務中心負責人豐揚介紹。
2019年,該服務中心實現線上線下交易額約1.32億元,其中農產品銷售額近8000萬元。各站點平均交易額達到近7萬元,人均增收3000元以上。
庫車電商公共服務中心培訓老師吾日古力·艾則孜介紹:「通過覆蓋全縣鄉鎮村的電子商務服務和培訓網絡體系,我們將電子商務的優勢和知識普及進普通百姓的生活中,為需要電商創、就業的人們提供了一個脫貧致富的優質平臺。」
藉助電子商務平臺的東風,庫車的優質農產品飛越天山,銷往全國各地人們的餐桌,為更多的家庭打開了脫貧增收的新渠道。(劉美惠子)(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