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庫車:難以割捨的千年龜茲古鎮

2020-12-21 新疆人文風物

知道庫車的名字,是在1991年12月15日的晚上。那天我們100多名新兵,從庫爾勒火車站下車住了一晚,第二天又乘坐大巴車向前出發。那時的我對新疆極其陌生,只是在課本裡知道新疆有沙漠戈壁,還有巍峨的天山、崑崙山和阿爾泰山,其他的一切有關新疆的事物,只能聽新疆的親戚敘說。

那時候,大巴車的速度很慢,我們在庫爾勒兵站吃的早飯,到了西面的庫爾楚就吃午飯了。記得石子路左邊是庫爾楚沿路的飯館,我們吃的是抓飯,米有點夾生,當我啃一個羊骨頭時,卻見沒熟透的肉裡冒出了血,頓時就噁心起來,把吃到嘴裡的米飯全部吐了出來。

於是,我就把剩下的米飯擱下,空著肚子上了車。半路上,大約是過了輪臺縣以後,我就頭暈起來,只能閉上眼睛靠在後背上睡覺。不知道什麼時候,誰喊了一句「庫車到了」,我睜開眼睛,此時已天黑了,外面黑乎乎一片,偶爾有幾處微弱的燈光,還能聽到幾聲狗的吠叫。

庫車,給我的第一印象,是比較小的鎮子,沒有高樓,很多都是低矮的平房,只有兵站是兩三層的樓房。本來,我們要在庫車兵站住宿的,但是由於我們新兵太多,根本容納不下近兩百人的入住,無奈之下,接兵幹部跟司機商量,連夜向阿克蘇市進發。

我坐在車上昏昏沉沉地睡,旁邊的新戰友老鄉告訴了隨行的軍醫,就給我弄了幾片治暈車的藥。吃完藥,我繼續睡覺。直到有人喊我時,才知道到了阿克蘇兵站了。那天晚上,我依然沒有吃飯,倒在床上就睡著了。新戰友給我打的飯菜,就放在床頭的窗臺上,無比難受的我怎能吃得下去呢。

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庫車。時間不到一年,因工作調動,我離開了沙漠邊上的軍營,首先要到烏魯木齊辦理調動手續。那時沒有直達烏魯木齊的車輛,只能從支隊搭乘團部拉煤的軍車到庫車,然後再從庫車坐到烏魯木齊的班車。

走進庫車汽車站時,只見院裡有一排平房,記得好像還是土塊房子,裡面有住宿的地方。接近傍晚時分,已沒了去烏魯木齊的班車,我只能住上一晚,第二天才能乘坐去烏魯木齊的班車。

第二次到庫車,剛好又趕上夜幕降臨,加上人生地不熟,我只有在兵站前面的314國道上轉轉,看看庫車縣到底是什麼模樣。兵站兩邊和對面是一些商鋪,還有一些小餐館,我已記不清那天自己到底吃飯了沒有,只記得那些房子大部分都是磚塊房子,外面用黃泥巴粉刷的,房頂幾乎都是用草泥鋪的,看起來給人一種滄桑感,同時又覺得新疆的確很落後。

可惜的是,那時我並不知道,庫車還是歷史古城,是龜茲都城所在地。那個年代,古城的概念還是很淡薄,沒人覺得它有什麼可貴之處。庫車老城和龜茲古渡又是怎樣的模樣,我都不得而知。如果那時知道的話,說不定哪怕是天黑,我也會一路跑過去瞧瞧古城的昔日容顏。

後來,我考上軍校畢業分配到南疆的阿克蘇,期間只是路過庫車,不過那時的庫車開始有了新的變化,土塊房逐漸變成了紅磚牆,有些地方可以看到樓房。從縣城穿過的314國道由石子路變成了柏油路,就連行人也逐漸多了。

再後來,我從部隊轉業後,幾經轉折到阿克蘇當了一名記者,從此,我與庫車的緣分就有了緊密的聯繫。在十多年的記者生涯裡,庫車是我採訪最多的地方,可以說走遍了庫車的角角落落,也踏遍了庫車所有的鄉鎮,親眼目睹了庫車翻天覆地的變化。

隨著對歷史文化的探究,我知道了庫車就是漢代西域都護府和唐代安西都護府所在地的龜茲,並且知道了庫車地域遍布古遺址。在採寫人文地理稿件時,我又探訪了庫車所有的歷史遺蹟,比如庫車老城、蘇巴什佛寺遺址、克孜爾尕哈烽燧、克孜爾尕哈石窟、森姆塞姆石窟、阿艾古城和石窟、天山大峽谷、大小龍池、唐王城等等,還在考古發掘現場,目睹了庫車友誼路發掘古墓的全過程等。

從西漢以來的歷史,我逐步摸清和熟悉了庫車的歷史變遷,也逐漸明白了龜茲文化,其實就是佛教文化。在西漢之前,關於龜茲的史料記載,可以在《漢書》《後漢書》上看到龜茲的影子,至於文化方面的資料微乎其微,只是到了東漢後期,佛教傳入龜茲地區,逐漸才形成了四大文化的交匯地,也是漢代絲綢之路北道的必經之地。

在絲綢之路上,庫車佔有重要地位,因此蘇巴什佛寺遺址和克孜爾尕哈烽燧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點。可以說,如今的庫車遍地是歷史遺蹟,只要你在庫車走一走,就能發現一堵古城牆,或者是用鐵鍬隨便鏟起一片土,就能發現埋葬在地下的古墓,哪怕是跺一腳,就能撿到露出地面的古錢幣。

近年來,庫車市在老城和棚戶區改造時,施工隊連續在地下挖出古墓和古錢幣,一次在老城挖出兩萬多枚古幣,現場轟動一時,曾遭到了圍觀群眾的哄搶,後來公安部門追回了被搶走的古錢幣。這些文物,經過專家鑑定後,其年代從舊石器時代開始一直到清代,品類眾多實屬罕見,有些堪稱國寶。

100多年前,英國、法國、德國、日本等國外的所謂探險家紛紛來到庫車尋寶,他們劫掠走了大量的珍貴文物,不僅有眾多的佛教遺物,還有古墓中的金銀財寶和陶器,其中日本探險隊在蘇巴什佛寺遺址就劫掠走了一件國寶級的文物,那是一件精美的舍利盒,上面描繪的龜茲樂舞,堪稱是世界藝術珍寶。

隨著新時代發展,如今的庫車市已是一座現代化城市,高樓大廈拔地而起,寬闊的柏油馬路筆直而整潔,綠化工程讓城市更加靚麗,新城區建設得更是令人驚嘆,工業園區的發展帶動了城市的經濟命脈。

庫車的日新月異,得利於中國的西部大開發,今天國家吹響了「一帶一路」經濟帶發展號角,明天的庫車市將以嶄新的姿態展現在龜茲大地上,並屹立於天山南麓的絲綢古道,成為備受世人矚目的時代新城。

相關焦點

  • 新疆庫車:難以割捨的千年龜茲古鎮
    知道庫車的名字,是在1991年12月15日的晚上。那天我們100多名新兵,從庫爾勒火車站下車住了一晚,第二天又乘坐大巴車向前出發。那時的我對新疆極其陌生,只是在課本裡知道新疆有沙漠戈壁,還有巍峨的天山、崑崙山和阿爾泰山,其他的一切有關新疆的事物,只能聽新疆的親戚敘說。
  • 新疆行記—庫車之旅,庫車王府、龜茲故城、庫車大寺、蘇巴什遺址
    庫車,是歷盡滄桑的絲綢之路重鎮,光陰易逝,駝鈴迴響;庫車,是歷史悠久的大漠邊陲,黃沙飛舞,歌舞飛揚。2020年6月,藉由嚮往已久的獨庫公路,有幸拜訪了這座南疆重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庫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轄縣級市,位於天山南麓中部、塔裡木盆地北緣。
  • 新疆古絲路文化:絲綢之路上的明珠——龜茲古鎮
    (庫車古城巴扎)01絲路上龜茲古鎮的歷史古往今來,庫車,這座龜茲古鎮,在絲綢之路上的昨天和今天,一直扮演著人類歷史進程中舉足輕重的角色。因為有了絲綢之路,也就造就了在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燦爛的龜茲文化,更造就了庫車在新疆、全國乃至世界上的名氣。憑藉唐代被譽稱「西域樂都」,素有「歌舞之鄉」的美名,古龜茲樂舞藝術更是精湛絕倫,庫車這座龜茲古鎮的聲譽更是響徹了全世界。也正是有了絲綢之路上重鎮的美譽,庫車大力實施「龜茲故地.石化新城」文化品牌戰略,加大龜茲文化資源挖掘整理、宣傳普及和開發利用。
  • 新疆庫車的難忘之旅 觀千年烽燧,品龜茲樂舞
    看盡龜茲十萬峰,始知五嶽也平庸他年欲作徐霞客,步遍天西再向東地上仙宮五百闉,赤霞搖接北天門平生看盡山千萬,不及龜茲一片雲庫車市古稱「龜茲」歷史上曾是聯繫和溝通亞歐大陸的橋梁是古絲綢之路上的政治、經濟軍事、文化和商貿中心素有「西域樂都」「歌舞之鄉」「中國白杏之鄉」的美譽庫車也是舉世聞名的龜茲文化發祥地是古絲綢之路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 庫車·龜茲古國·女兒國,遊新疆走獨庫公路不可錯過的一道奇景
    遊新疆走獨庫公路,從北疆到南疆,或從南疆到北疆,一定會途經位於天山南麓、塔裡木盆地北部邊緣的庫車縣。西漢政權滅亡之後,龜茲古國依然存在,直到數百年後才逐漸消亡。由此看出,西域歷史上的龜茲古國,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文明古國,所創造的燦爛文化和發揮的歷史作用,在中國古代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 庫車——龜茲之夢
    位於南天山腳下的庫車是古代西域龜茲國都城所在,也是絲綢之路之重鎮。庫車城分老城、新城、東城三個部分。老城在城區西部,主街天山大道長約3公裡,東與「烏喀」公路相交,西過庫車大橋,城內名勝古蹟最多,有庫車大寺、熱斯坦清頁寺等。
  • 庫車蘇巴什古城,一座輝煌千年又廢棄千年的古建築群
    如果不是萬裡騎行來到庫車,我可能這輩子都不知庫車,不知庫車北山還有如此古老的城池:蘇巴什古城。蘇巴什古城,又稱昭怙釐大寺,亦稱蘇巴什佛寺,位於新疆庫車城郊的北山龍口,又在廢棄千年之後重新被發現。該遺址是魏晉到唐時期龜茲乃至西域的佛教文化中心。蘇巴什佛寺始建於魏晉時期,中國古代三大佛經翻譯家之一的龜茲高僧鳩摩羅什曾在此開壇講經。
  • 走進南疆龜茲古城,聆聽動聽的庫車民歌
    這時,從新疆庫車縣古城的一條巷子裡傳出一陣陣動聽的歌聲。隨著伴奏的都塔爾、熱瓦普和揚琴的美妙音樂,節奏由慢漸快,由快漸緩,歌聲激越高亢,此起彼伏,讓人仿佛忽而置身於空曠的草原,忽而佇立於亙古的戈壁大漠,又忽而頓足於宏偉的宮殿……這就是充滿魅力的庫車民歌。聆聽著激昂的音調,我們仿佛穿越千年時光,來到隋唐時期的龜茲樂都。
  • 新疆庫車老城見聞:感受龜茲古韻,傾聽歷史風聲
    真沒想到,我會再次在庫車市停留,雖然只有四個多小時,但足夠自己能在庫車老城轉悠一圈。畢竟以前當記者時經常到庫車採訪,每次我都會去老城走走,哪怕獨自一人,靜靜地在老城街道上漫步,我只想透過時光,感受這座兩千多年古城的脈搏,聆聽它從歲月深處傳來的沉重呼吸聲。
  • 散文《龜茲故國庫車行》龍川河|庫車縣|克孜爾石窟|千佛洞_網易訂閱
    對庫車縣的映像,緣於與且末縣一樣最具戰略地位,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民航飛機通航的全國唯一的兩個縣級城鎮。隨著對新疆歷史的學習深入,龜茲古國庫車曾經的輝煌在我心中紮下了根。龜茲的佛教石窟是中國佛教石窟中開鑿最早的,包括六個主要石窟群:克孜爾石窟、庫木吐拉石窟、森木塞姆石窟、克孜爾尕哈石窟、瑪扎伯哈石窟、託乎拉克埃石窟。克孜爾石窟是龜茲石窟中建造最早的,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洞窟。龜茲石窟在伊斯蘭教徵服西域後被埋沒於荒沙蔓草之中近千年,直至被後人所發現。克孜爾石窟和敦煌莫高窟同享中國"四大石窟"之美譽。
  • 騎跡來到庫車,帶你們看看庫車老縣城
    庫車,如果不是騎行到此,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來到這裡;如果不是因為沙塵天氣,我可能也只是個過客;如果不是因為新肺炎,我也許不會停留在此,也不可能好好了解這座城市。千年龜茲,百年庫車。《漢書》中:龜茲,國都延城(今新疆庫車附近)。
  • 世界之美 盡在新疆丨在新疆,遇見最美的龜茲壁畫
    新疆,濃縮了世界各地的美景。這裡既有極致的自然風光,也有厚重的歷史文化;這裡既有多彩的美景奇觀,也有獨特的人文風情,滿足你對世界的所有想像。你想要的網紅打卡地,這裡都有。世界之美,盡在新疆!在新疆,遇見最美的「Ta」。
  • 龜茲故城:踏尋龜茲文化的歷史足跡
    庫車作為絲綢之路上的歷史重鎮,無論是昨日或是今天都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幾千年以來,它經歷著歷史風雨的剝蝕卻依然屹立在這片古老的大地上,它用滄桑與時代的容顏向人們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坎坷和離奇的故事。如今,漢唐時期的龜茲故城早已不見昔日容顏,而坐落在龜茲故城遺址上的庫車縣城依然發揮著千年以來的城市功能。
  • 大美新疆—庫車
    庫車古時稱龜茲,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轄境相當於今新疆輪臺、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 、新和六縣市,這裡也是新疆南疆的交通要道,上世紀80年代在這裡修通了獨(山子)庫(著名旅遊景點有天山神秘大峽谷、克孜爾石窟、庫木吐拉千佛洞、庫車王府、蘇巴什古城等。
  • 庫車是新疆最年輕的市,曾是四大文明交匯處,如今美的如夢如幻
    ,隸屬新疆阿克蘇,是獨庫公路的南部開端,也是曾經的西域大國——龜茲,從未成為大熱旅行地,但也因此保留了最為原始的南疆風情。庫 車庫車古稱「龜茲」,曾是「絲綢之路」上的重鎮,商業繁榮昌盛,是舉世聞名的龜茲文化的發祥地。
  • 新疆庫車的人間煙火——慶祝新疆旅遊景區全面開放
    新疆庫車,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最有名的就是庫車大寺,我在以前發布的帖子裡,有專門的介紹。(詳見:《庫車大寺——新疆第二大寺》https://www.toutiao.com/i6467795543358702093/)還有就是庫車大囊。今天主要分享的是2012年庫車的街拍。
  • 組圖:新疆庫車蘇巴什佛寺遺址
    組圖:新疆庫車蘇巴什佛寺遺址   蘇巴什佛寺,學名「昭怙釐佛寺」,遺址位於中國西北部新疆庫車縣城東北
  • 新疆庫車加快「絲綢之路」申遺 兩文物遺址尚待開發
    新疆庫車加快「絲綢之路」申遺 兩文物遺址尚待開發     新疆庫車境內蘇巴什古城遺址7世紀中葉,安西都護府移設龜茲,13世紀後蘇巴什寺被廢棄。古城遺址最大西佛寺。 陶拴科 攝   中新網阿克蘇9月22日電 (陶拴科 楊喆)位於庫車縣克孜爾尕哈烽燧和蘇巴什佛寺遺址,兩處文物點納入跨國申報世界遺產名單,目前文物部門對兩處遺址進行嚴格的保護。
  • 經典新疆:庫車大饢 家鄉的名片 養胃美食
    作為一名土生土長的新疆巴郎子,提起庫車大饢由種說不出的親切感。從小吃它長大,早已融入到我的生活的點點滴滴。來到新修建的庫車大饢城,優越的環境讓人身心愉悅,仿佛穿越千年,進入了一座美食王國。饢是新疆各族群眾不可缺少的傳統食品,也是維吾爾族群眾日不可缺的麵食之一。
  • 新疆阿克蘇的龜茲文化,開啟獨具特色的地域文化
    有些人提出質疑,你寫新疆的歷史,為什麼要提外來的佛教文化?道教文化才是我們中國的本地文化。要是這樣的話,我們首先要弄清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的真正含義,才能去了解新疆的歷史和文化,否則就是痴人說夢。 今天,我們談的龜茲文化和石窟寺,就是新疆的歷史文化,如果拋開這些不說,那麼新疆的歷史就會斷層,或者說會留下一片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