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南疆龜茲古城,聆聽動聽的庫車民歌

2020-12-12 新疆人文風物

姑娘啊,姑娘你在河邊,在胡楊林,在春天的清風裡散發著火焰一樣的熱情,瀰漫著清香你的身材像玫瑰花一樣美麗…… ……

一個初春的午後,陽光洋溢著暖意,令人感覺渾身的舒暢。這時,從新疆庫車縣古城的一條巷子裡傳出一陣陣動聽的歌聲。隨著伴奏的都塔爾、熱瓦普和揚琴的美妙音樂,節奏由慢漸快,由快漸緩,歌聲激越高亢,此起彼伏,讓人仿佛忽而置身於空曠的草原,忽而佇立於亙古的戈壁大漠,又忽而頓足於宏偉的宮殿……

這就是充滿魅力的庫車民歌。聆聽著激昂的音調,我們仿佛穿越千年時光,來到隋唐時期的龜茲樂都。

庫車民歌就是新疆維吾爾族民歌,蘊含著龜茲文化藝術,是庫車縣民間一種獨特的演唱形式。千百年來,這類民歌演唱在庫車境內家喻戶曉, 廣為流傳。

1、庫車民歌的歷史淵源

尋覓著伴奏的歌聲,我們來到68歲的吾買爾·亞森家裡,他就是庫車縣名氣響亮的國家級非遺項目庫車民歌傳承老藝人。在庫車縣人民路老城,沒有人不認識他。幾乎每天,他都和10多位居民隨著院裡傳出的樂器節奏和歌聲邊跳邊唱,每個人的臉上洋溢著喜慶歡快的笑容。

庫車素有「西域樂都」、「歌舞之鄉」的美譽。歌曲、歌詞、舞蹈,相輔相成,載歌載舞,交相輝映。猶如鳥與雙翼的關係,缺一而不能騰飛。庫車民間麥西萊甫是民間歌舞的承載體。內容極廣,有庫車版木卡姆大曲,有賽乃姆舞、盤子舞、薩瑪瓦爾舞,有民歌及庫夏柯民謠等。

說起庫車民歌的發展,該縣文旅局黨支部書記祝鵬介紹,庫車民歌形成於十七世紀,經數代歌唱家傳承完善,二十世紀初,庫車民間著名女歌唱大師尼莎菡,人稱吉麗德爾響鈴,(1987-1902)全面繼承民歌傳唱,並不斷創新,使庫車民歌得以流傳。

據了解,目前,採集的庫車民歌有200餘首,現已整理出版的有63首。

庫車民歌由於帶有龜茲音樂、宮廷文化的遺風,曲調明快悠揚,歌詞樸實、傳神,反映維吾爾族勞動人民心聲。伴奏樂器輕便,只要有手鼓、都塔琴即可演出,加上民歌大師尼莎菡具有右手彈都塔琴、左手敲手鼓同時引頸高歌的超凡技能。故此,庫車民歌流傳較廣,除在庫車城鄉流傳外,並流傳至周遍輪臺、拜城、新和、沙雅、阿克蘇市、溫宿、阿瓦提、烏什、柯坪以及烏魯木齊市等地。

《大塘西域記》裡記述:屈支(龜茲)「管弦技樂,特善諸國」,從西漢開始,以龜茲樂為代表的西域樂舞最為鼎盛,且逐漸進入中原。

庫車曾是古龜茲王國建都之地,以佛教為主的多種宗教並存傳播。龜茲是中原文化、中亞文化與本土土著文化交融之地,從草原遊牧逐漸轉為綠洲農耕,逐而形成了新型的回鶻西域音樂文化。16世紀葉爾羌汗國時期,民間樂舞經宮廷整理後,形成《十二木卡姆》,又反播民間。從維吾爾族木卡姆特定語境中,木卡姆已成為包容文學、音樂、舞蹈、說唱、戲劇綜合體,其中歌曲體裁包括敘事歌。演唱方式有合唱、獨唱等形式,現今的庫車民歌就是在上述音樂中派生的樂種,帶有濃厚古龜茲風韻。

隨著西域政治、經濟、文化的發展,從17世紀開始,民歌傳人為了反映現實生活,庫車民歌應運而生。從現今民間流傳的庫車民歌來看,大都是反映18世紀以來的維吾爾族現實生活。

據《庫車民歌》編者艾海提·達吾提講:二十世紀初期,庫車民間歌手、琴師雲集庫車城區及廣大農村。當時在庫車城區有艾拉·努爾汗、伊瑪汗、伊裡瑪洪·海裡派提等人為首的三大樂班。

其時的著名歌手尼莎菡(1902-1987)的母親帕苔木,為了生計,一邊從事縫紉業,一邊加入樂班彈琴。尼莎菡十五、六歲時已成為優秀的庫車民歌歌手及都塔琴琴師。常出沒民間及庫車王宮。早期出演時,尚備有樂班都塔琴師及手鼓師為之伴奏。後期為了演出方便,尼莎菡經長期磨練,練就右手彈都塔琴、左手敲手鼓,同時引頸高歌的自彈自唱的超凡技藝,由於歌聲清麗、委婉,被民間譽為尼莎菡·吉麗德爾響鈴。尼莎菡一生演唱及參與創作的民歌約300餘首,形成了自己獨特的演唱風格。她對傳承庫車民歌作出了卓越貢獻。經她培養的歌手,有的大部分已成為自治區、地區、本縣歌舞團的著名歌唱家,有的已蜚聲中外歌壇。

2、庫車民歌的形式與內容

作為國家級傳承人,吾買爾·亞森興奮地說:「我從小就跟爺爺和父親學唱維吾爾族民歌及彈奏樂器啦,說真心話,聽著那些老人所唱的民歌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熱烈活潑富有張力,看著場內跳舞的人隨心所欲,舞姿輕盈,體態瀟灑自如,讓人不知不覺地跟著翩翩起舞。我每次都被這種濃厚熱烈的氛圍感染著,並深深地愛上了民間歌舞。」

吾買爾·亞森告訴我們,庫車民歌風格是由多種因素構成的,諸如歌詞、歌曲結構,音階、調式、旋律、節奏、速度和樂器伴奏等方面。庫車民歌歌詞內容大致分為反映絲綢之路的《茶馬古道》、《烏鴉,你飛向何方》,有反映歷史時間的《坎兒井之歌》,有反映讚美生活的《阿艾泉的高山》,有反映民間婦女生活情趣的《這個婆姨真厲害》有針貶懶漢、流浪漢的《波爾麻裡》,以及絕大部分反映男女愛情的《達黛依》、《我的阿嬌多坦然》、《你的天空有沒有月亮》等主題的歌曲。如《烏鴉,你飛向何方》反映丈夫去安集延(烏茲別克共和國地名)做生意,妻子日夜思念丈夫歸來:

聽說你在安集延,我終日望眼欲穿; 聽說你不再返回, 我淚水溼透沙灘; 阿哥呀,我心神不安。

《茶馬古道》反映古絲道上,馱運貨物的馬幫不慎丟失馬匹,陷入進退兩難境地。告戒後人,記住教訓:

我的名字叫毛拉巴拉提, 再不要像我一樣悔恨慘悽; 雖然馬匹無尚珍貴, 切記拴在木樁上,再去休息。

《坎爾井之歌》反映1920年,庫車王宮總管吾甲木,負責在烏恰地方修建坎兒井成功,歡慶會上,出現吾甲木飲酒過量,墮馬身亡事件:

坎兒井上宿營地, 兩邊蘆葦多茂密; 豪飲百幹五斤整, 吾甲木好漢醉如泥。 如 《波爾麻裡》: 波爾麻裡呀,波爾麻裡, 石墨黑粉染雙眉; 自從離開父親後, 流浪四方波爾麻裡。

如:《達黛依》:

你的命,我的命, 纏在一起一條命; 為了我的好阿妹, 我願為你去犧牲。

如:《我的阿妹多坦然》:

我的阿妹多坦然, 隨他梧桐樹上攀; 快點舉起撐東棒, 狠勁朝他腿上砍。 如《你的夜空有沒有月亮》; 沒有經受嚴冬的百靈鳥, 不懂得春天的美好; 沒有遭受磨練的心上人, 不懂得愛情的貞操。

上述不同內容的歌詞,以生動樸實、詼諧、幽默的語言,記錄了不同時期的歷史風貌,抒發了人們內心真實感情。庫車民歌,一般採用獨塔琴、熱瓦甫琴、手鼓伴奏,在運用音階與調式方面,多採用七聲音階或多於七聲音階,多為4/4節拍,從而使歌曲色彩更加濃厚,大部分歡快、抒情歌曲,具有可舞性。

「庫車民歌一般是由歌手、琴鼓手樂班,在麥西萊甫歡會上演唱,更多是在民間婚禮、喜慶佳節時進行演唱,是維吾爾族民間離不開的一種文娛活動。」吾買爾·亞森不愧是傳承人,一邊輕唱庫車民歌,一邊娓娓道來。

3、庫車民歌的主要特徵和價值

吾買爾·亞森說,庫車民歌集歌曲、歌詞、舞蹈為一體,具有民歌內容,音樂形態、舞蹈風格、器樂組合、服裝道具的多樣性。歌曲與歌詞結構一般分為3一10 段,每段為6句,前4句為主歌,押同一韻,後兩句為副歌,(反覆)換另韻。歌詞修辭手法:多採用比興、對比、誇張、隱語暗示等。歌詞中大量運用虛詞,如達黛依、瓦依達黛、江巴麗汗、阿亞來、麥絲坦亞裡姆等詞,以增加氣氛宣染。

「歌詞中常借用漢語音譯詞彙如鴨蛋青、馬棒、好漢子、娘子、菊花、不動彈等。」吾買爾·亞森一邊解釋,一邊彈著樂器做示範,他說,庫車民歌具有即興性,庫車民歌大都由歌唱家口傳心授的方法傳承,其詞曲常有即興之作,不斷充實豐富。

對於這項非遺的價值,祝鵬說:「庫車民歌具有人類學、民族學、民俗學的價值,從它的萌生到最終形成,經歷漫長歷史過程,與維吾爾族民族史、文化息相關,體現民族文化傳統。它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新疆藝術研究員周吉先生曾指出:以《龜茲樂》為代表的《西域大曲》是維吾爾木卡姆的早期形態,作為派生的庫車民歌,也是傳承了漢唐大曲及歌、舞、樂為一體的原生態形式。」

另外,庫車民歌具有民眾性,與維吾爾族社會經濟、文化生活緊密結合,是人們日常生活離不開的文化娛樂形式,體現本民族對文化審美的獨特藝術傳統。

「據近年調查摸底,民間流傳庫車民歌尚有200餘首,現已整理結集出版的有63首,其餘部分急待收集整理。現有的民歌歌手、琴師、鼓手僅有150餘人,分布廣大特區,年齡偏大,平均在60歲以上。加之生活條件較差,無暇進行民歌演唱,青年人學唱民歌寥寥無幾,加上市場經濟快速發展,多媒體文化傳播帶來的衝擊,庫車民歌已臨瀕危失狀態。」祝鵬感慨地說,近年來,庫車縣正努力培養民歌傳承人,繼續讓這種歷史文化發揚光大。

展望未來,無論是龜茲文化,還是庫車民歌,它都融合著多種文化元素,包容著各民族的精神和信仰。這種文化的範疇,離不開地域特色的滋養和外來文化的交融,但都歸屬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一部分。

相關焦點

  • 新疆庫車老城見聞:感受龜茲古韻,傾聽歷史風聲
    真沒想到,我會再次在庫車市停留,雖然只有四個多小時,但足夠自己能在庫車老城轉悠一圈。畢竟以前當記者時經常到庫車採訪,每次我都會去老城走走,哪怕獨自一人,靜靜地在老城街道上漫步,我只想透過時光,感受這座兩千多年古城的脈搏,聆聽它從歲月深處傳來的沉重呼吸聲。
  • 新疆庫車:難以割捨的千年龜茲古鎮
    走進庫車汽車站時可惜的是,那時我並不知道,庫車還是歷史古城,是龜茲都城所在地。那個年代,古城的概念還是很淡薄,沒人覺得它有什麼可貴之處。庫車老城和龜茲古渡又是怎樣的模樣,我都不得而知。如果那時知道的話,說不定哪怕是天黑,我也會一路跑過去瞧瞧古城的昔日容顏。
  • 新疆庫車:難以割捨的千年龜茲古鎮
    從那時起,我就知道了庫車。時間不到一年,因工作調動,我離開了沙漠邊上的軍營,首先要到烏魯木齊辦理調動手續。那時沒有直達烏魯木齊的車輛,只能從支隊搭乘團部拉煤的軍車到庫車,然後再從庫車坐到烏魯木齊的班車。走進庫車汽車站時,只見院裡有一排平房,記得好像還是土塊房子,裡面有住宿的地方。
  • 新疆行記—庫車之旅,庫車王府、龜茲故城、庫車大寺、蘇巴什遺址
    庫車,是歷盡滄桑的絲綢之路重鎮,光陰易逝,駝鈴迴響;庫車,是歷史悠久的大漠邊陲,黃沙飛舞,歌舞飛揚。2020年6月,藉由嚮往已久的獨庫公路,有幸拜訪了這座南疆重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庫車是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轄縣級市,位於天山南麓中部、塔裡木盆地北緣。
  • 庫車·龜茲古國·女兒國,遊新疆走獨庫公路不可錯過的一道奇景
    遊新疆走獨庫公路,從北疆到南疆,或從南疆到北疆,一定會途經位於天山南麓、塔裡木盆地北部邊緣的庫車縣。如果留心,當經過庫車縣以西2公裡的沙漠戈壁時,會看到一座古城遺址,從矗立的石碑和殘垣斷壁中可以看到,這正是曾經創造了千餘年輝煌歷史的龜茲古國遺址。
  • 龜茲:守望在絲綢之路上的古城,找尋大唐西域記中真實的女兒國
    我將頭懶洋洋地靠在的椅背上,任汽車將我載到另一座南疆小城——庫車。名聲顯赫的庫車古稱&34;,是西域古國之一,玄奘西行時曾經路過此地。歷史設立過西域都護府、安西都護府和龜茲都督府。其實在南疆,庫爾班、司馬義、玉素甫這些名字隨處可見,聽飯店的老闆娘說,庫車叫買買提的更多,如果一個又黑又壯的維族人,人們會喚作 &34;,意思是&34;;而白白胖胖的,都叫他&34;,表示是&34;。總之,庫車人總有辦法讓成千上萬個買買提在人群中脫穎而出!
  • 散文《龜茲故國庫車行》龍川河|庫車縣|克孜爾石窟|千佛洞_網易訂閱
    對庫車縣的映像,緣於與且末縣一樣最具戰略地位,是上世紀七十年代民航飛機通航的全國唯一的兩個縣級城鎮。隨著對新疆歷史的學習深入,龜茲古國庫車曾經的輝煌在我心中紮下了根。作品有《尼斯一角》,《高昌古城遺址》,《位樂飛天》等,現存作品多藏於中國美術館。今有「敦煌女兒」樊錦詩,故有龜茲文化發掘者韓樂然,他們耕耘在荒漠戈壁,把中華文化推向世界,是我們學習的榜樣。  回到庫車縣城,少不了去庫車王府參觀。庫車王府全稱為「庫車世襲回部親王府」。回部親王的第一代王爺名叫米爾扎鄂對,是統領南疆重鎮庫車、阿克蘇、拜城三城的地方官員。
  • 庫車——龜茲之夢
    位於南天山腳下的庫車是古代西域龜茲國都城所在,也是絲綢之路之重鎮。庫車城分老城、新城、東城三個部分。老城在城區西部,主街天山大道長約3公裡,東與「烏喀」公路相交,西過庫車大橋,城內名勝古蹟最多,有庫車大寺、熱斯坦清頁寺等。
  • 南疆!南疆
    ,不算到過了新疆南疆在很多很多人的印象中,熟悉又陌生的名字父母親那輩,一部《冰山上的來客》紅遍大江南北帶我們走進了祖國西部邊陲的帕米爾高原「阿米爾---衝!」其中,去程途徑的阿焉尼國(即今焉耆)、屈支國(即今庫車)、跋祿迦國(即今阿克蘇),返程經過的烏鎩國(即今莎車)、佉沙國(即今喀什地區)、瞿薩旦那國(即今和田地區),都位於今天的南疆。
  • 寧波對口援建庫車縣:龜茲古城放異彩
    10月25日,寧波市援疆指揮部副總指揮羅紹東向「新疆行·援疆情」19個對口援疆省市晚報媒體大型採訪活動南疆行的記者們講述了寧波援疆工作的特點。  羅紹東表示,資源小市寧波對資源大縣庫車的支援,注重從發展互補性切入,優化配置雙方資源,從而實現雙贏發展。
  • 在這個轉瞬即逝的秋天抵達南疆,就是罕有的答案
    √ 「第二敦煌」龜茲古國-庫車√ 中國開鑿絕早的石窟-克孜爾千佛洞√ 316萬畝的原始野生胡楊林- 巴楚當你走進這座古城時,腳步是輕盈而愉悅的,你聽,鐵匠鋪叮噹敲響了樂章,在那迷宮般小巷子裡小朋友們在打鬧嬉戲。
  • 這,才是南疆
    輪臺胡楊林是南疆金秋最美的風景線這裡有著世界上面積最大的原生態胡楊林胡楊像是這片土地開出的浪漫之花在荒漠、在戈壁、在水間走進這裡深秋的胡楊林整片天地都是令人狂喜的片片金黃或許之前你只聽過敦煌莫高窟但在克孜爾千佛洞你會邂逅龜茲地區獨特的藝術遺韻
  • 大美新疆—庫車
    庫車古時稱龜茲,以庫車綠洲為中心,最盛時轄境相當於今新疆輪臺、庫車、沙雅、拜城、阿克蘇 、新和六縣市,這裡也是新疆南疆的交通要道,上世紀80年代在這裡修通了獨(山子)庫(著名旅遊景點有天山神秘大峽谷、克孜爾石窟、庫木吐拉千佛洞、庫車王府、蘇巴什古城等。
  • 龜茲:消失的綠洲古國
    塵封千年的龜茲古國,以新疆的庫車綠洲為中心,是我國古代的西域大國,素以神秘久遠著稱:這裡的石窟藝術在現代石窟藝術家眼裡是「第二個敦煌莫高窟」,但卻比莫高窟的歷史更為久遠;這裡在伊斯蘭化以前,一直以佛教為國教,是西域小乘佛教的中心;這裡的居民擅長音樂,龜茲樂舞發源於此;這裡又是古國盛產鐵器、釀造葡萄美酒之地……  □1906年1月,幾個德國人走進了新疆庫車附近被稱作克孜爾的石窟佛寺
  • 新疆古絲路文化:絲綢之路上的明珠——龜茲古鎮
    (庫車古城巴扎)01絲路上龜茲古鎮的歷史古往今來,庫車,這座龜茲古鎮,在絲綢之路上的昨天和今天,一直扮演著人類歷史進程中舉足輕重的角色。庫車作為古代龜茲國的國都,曾是西域三十六城邦國中的大國,也是古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重要商埠,文物遺存相當豐富。東漢時期就在龜茲設立西域都護府,到唐代改設安西都護府。龜茲國最強盛時,疆域東到庫爾勒的焉耆,南至塔克拉瑪幹,西到巴楚,北至天山腹地。近1000多年來,庫車一直是塔裡木盆地北邊乃至整個南疆的經濟、政治和文化中心。如果沒有絲綢之路,就不會產生具有多元素的龜茲文化。
  • 漫遊新疆之南(1)——十字路口的庫車
    南疆即新疆的天山山脈以南,包括塔裡木盆地、崑崙山脈等區域。南疆依然代表著人們未知的的領域,法顯、玄奘、馬可•波羅及東西方探險家、傳教士的腳步,依然激發起無限的想像力和好奇心。帶著興奮的心情,我們展開了南疆的神秘之旅,第一站——庫車。 庫車縣簡介:庫車縣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中西部,阿克蘇地區東部,天山中段南麓,塔裡木盆地北緣。縣城庫車鎮距烏魯木齊市公路裡程750千米。
  • 參觀庫車大寺、庫車王府、龜茲古城遺址 領略雄險奇秀的獨庫公路
    2018年7月29日,一大早駕車來到庫車大寺,大寺門樓高18.3米,高聳的門樓與宣禮塔,莊嚴挺拔。塔柱雕以伊斯蘭風格圖案,穹窿式樓頂,形似天宇,寺內可容納3000人大禮拜。>庫車王府是現在的「庫車王府」,是根據庫車最後一位王爺達吾提·買合蘇提的回憶原址重建的。
  • 新疆庫車「古韻龜茲·絲路庫車」旅遊推介招商活動走進福州
    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旅遊集團、庫車市委宣傳部、庫車市文化體育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庫車市龜茲博物館、福州市旅遊協會領導出席活動。目前,庫車結合全域旅遊總體規劃,對旅遊資源全面梳理,將龜茲文化、獨庫公路、自然風光作為庫車旅遊的三大核心品牌資源,下一步將以世界文化遺產:蘇巴什佛寺遺址、克孜爾尕哈烽燧為代表,釋放遺產之魅;以獨庫公路為軸線,以大小龍池、野狼溝、克孜利亞峽谷為依託,塑造公路之美;以文創作品為內容,展現民俗風情之美;以塔河胡楊、巴依孜湖為內容,展現自然風光之美。
  • 何必執著喀納斯,南疆才是秋季顏值巔峰
    「西域樂都」,龜茲歌舞曾經風靡中原,被白居易驚嘆的「千歌百舞不可數,就中最愛霓裳舞」的《霓裳羽衣曲》正來自龜茲古國。走在南疆的古城街巷,隨處都能看到色彩鮮明,紋飾繁複的伊斯蘭建築。,庫車滿大街的烤饢,在陽光下閃耀著金色的光芒,帶著剛出爐的噴香。
  • 騎跡來到庫車,帶你們看看庫車老縣城
    庫車,如果不是騎行到此,我可能這輩子都不會來到這裡;如果不是因為沙塵天氣,我可能也只是個過客;如果不是因為新肺炎,我也許不會停留在此,也不可能好好了解這座城市。千年龜茲,百年庫車。《漢書》中:龜茲,國都延城(今新疆庫車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