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閒遊曲江池

2020-09-06 文俊l

閒遊曲江池

連續幾天淅淅瀝瀝的雨聲,周日戛然而止。

天空變得蔚藍,陽光明媚,又是一個閒遊的好日子。

去哪兒呢?心緒一時糾結。驀然間,陸遊「灞橋煙柳,曲江池館,應待人來」的詞句浮出腦海,欣然決定,到曲江池遊樂去。

曲江池位於西安東南方,唐代是著名的攬勝區,唐雍裕之曾描繪曲江池:「殷勤春在曲江頭,全籍群仙佔勝遊。何必三山待鸞鶴,年年此地是瀛洲」。當時的皇親國戚、達官貴人、文人墨客、平民百姓長聚於此,泛舟飲酒,吟詩作賦,休閒娛樂。「逐隊隨行二十春,曲江池畔避車塵」(羅隱),「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杜甫)就是當年真實的寫照。

可惜的是,安史之亂之後,曲江池逐漸蕭條,唐末,曲江池水幾近乾涸,園林盛景消失殆盡。

十幾年前,曲江池遺址公園開始復新,以秦、漢、隋、唐曲江池遺址為摹本,引水造湖,建廊造榭,重現曲江池昔日風採,為遊客提供了尋根歷史、感受人文、飽覽勝景,養生健體的好去處,曲江池再一次成為西安城熱鬧勝地。

我曾多次遊覽曲江池,但帶著孫輩一同遊覽這是第一次。水洗過後的曲江池,草木格外碧翠,空氣清新,樹冠棚遮下的步道,色彩靚麗,微風拂過,蔭涼爽清,輕柔溼潤,令人心曠神怡。蹣跚學步的孫女似乎很喜歡這裡的景致,牽著姥姥的手,搖搖晃晃走個不停,嘴裡咿咿呀呀的說個不停,稚態可掬。

我們繞湖而行,邊走邊給她灌輸一點李唐故事,辨析一些樹木花草,她似乎對我們的嘮叨並無興致,更喜歡這兒看看,那兒瞧瞧,一會兒蹲下逗逗螞蟻,撿撿枯葉,一會兒停下摸摸雕塑,扯扯青草,不知道她到底喜歡什麼,小腦瓜裡想些什麼。

走累了,便選擇了一家咖啡店稍作休息,岸柳邊、陽傘下,悠然而坐,點一杯咖啡、要一瓶茶飲、配一碟甜點,一邊輕託茶杯,細品滿嘗,享受美食,心情愜意,一邊遙望遠方湖水清澈,廊榭偎岸,遊舟點點,飛鷗逐舟,似在欣賞一幅湖光山色美景圖,仿佛自己溶在畫中,頗有點「舟行碧波上,人在畫中遊」的味道。

感謝曲江池,讓我們渡過了一個愉快的周末。




















相關焦點

  • 煙雨夜讀|灞橋煙柳,曲江池館待人來
    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誠如宋人孫光憲《北夢瑣言》卷七中說:「相國鄭綮善詩。……或曰:『相國近有詩否?』對曰:『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上,此處何以得之?』」灞橋,在陝西長安東,是送別之地。唐昭宗時的宰相鄭綮很會做詩。有人問他最近寫詩了嗎?他說:我的詩思在灞橋風雪中的驢子上,此處哪能寫詩呢?誠如宋代著名詩人陸遊《耕罷偶書》詩:「灞橋風雪吟雖苦,杜曲桑麻興本濃。」
  • 楊柳依依曲江池,醇酒佳人同慶春
    「萬戶千門入畫圖,秦川得及此間無」,這是大詩人李白吟詠曲江池的作品。曲江池建於秦代,到漢代被開闢為皇家園林。這座天然的池沼煙水迢迢,有著曲折的芳姿,故名曲江。曲江池之地又成為整個長安城風景區之一。曲江池憑藉其美景,再次躋身成為皇家園林。到了隋朝的末年,這裡更是王公貴族遊覽的必經之處。
  • 遊西安曲江池遺址,說一說曲江池的「前世今生」
    今天,我們聊一聊西安曲江池的「前世今生」。到了唐代,開始大規模開發曲江,鑿黃渠,闢御苑,築夾城,建大雁塔,修新開門,曲江池逐步開發成為享譽長安的遊玩勝地,一時間貴族名人,文人雅客常來此吟詩作賦,車馬侍從,載歌載舞,熱鬧非凡。
  • 曲江池遺址公園
    曲江池遺址公園, 位於西安市南郊五公裡處的曲江新區東南部,南部與秦二世胡亥的墓毗鄰,北部與大唐芙蓉園毗鄰,是一個集歷史文化保護、生態園林、山水景觀、休閒旅遊為一體的開放式城市文化公園。整個公園佔地1500畝,其中水域面積是700畝。
  • 不要門票的曲江池遺址公園
    朋友們大家好,歡迎進入遊遍名川旅遊頻道,歡迎來到歷史古都西安,我是小川,有著13朝古都之稱的西安,自然風景,人文遺蹟眾多,今天我們一起來聊聊曲江池遺址公園。是不是想去了,且聽我來講解。曲江池遺址公園,北接大唐芙蓉園,南至秦二世陵遺址,佔地面積1500畝。由著名建築大師張錦秋擔綱總設計。
  • 一座曲江池,半部全唐詩。曲江池遺址公園依然是西安人首選遊玩地
    曲江池遺址公園,是一座開放式的城市公園,佔地面積1500多畝,俯瞰它的形狀就像一隻頭朝南尾向北的大魚。中間是大面積的湖水,圍繞湖邊是一圈橡膠跑道和步行小徑。曲江池遺址有著數千年的歷史,白居易、李商隱等文人墨客都來此飲酒賦詩。
  • 浪漫夏日來到西安曲江池遺址公園,風景如畫,來了就還想再來
    浪漫的夏日周末我們來到了西安曲江池遺址公園,我先來個自拍和公園門口標誌性石頭合個影進入景區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池碧水映翠柳爺孫倆快樂遊《顛飲》雕塑描寫唐長安進士鄭愚等人遊曲江池喝醉酒的情景再現唐長安仕官春遊踏青的情景公園內鋪滿鮮花的小路
  • 關於西安曲江池,你不知道的那些事兒
    、創新舉措 今天就來跟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曲江池的水 曲江池水本無憂 因風而皺面 當一陣陣清爽的微風拂來
  • 長安清酒長安情懷解讀曲江池:一座曲江池,半部《全唐詩》
    長安清酒今天帶您探尋一座曲江池帶來的半部全唐詩。唐貞元十五年秋,29歲的白居易再一次來到長安。這位曾經的天才少年16歲時就已名滿京城。如今,他不得不像其他學子一樣站在曲江池頭為即將到來的科舉而苦思對策。
  • 當恐龍來到曲江池,分分鐘都是大片
    拍完這組照片之後我對曲江池遺址公園又多了一分喜愛這裡除了能讓遊人遊賞和休閒更是拍攝恐龍模型的絕佳之地隨處可見的綠地和樹木,湖和石都構成了「恐龍的奇妙日常」這次,帶上恐龍夥伴們一起來遊曲江池這幾張照片依然是在曲江池的草地上拍攝,為了讓恐龍看起來高大,大部分拍攝都需要放低視角,在城市中,這樣做經常會露出人造建築,顯得違和,但是曲江池有堪比大片的樹林,保證了拍攝背景也是樹林,增加了照片的真實感。
  • 曲江池遺址公園之行
    曲江池遺址公園之行前段時間趁著休假去了西安曲江池遺址公園,這是一個再造的仿古景區,裡邊有不少代表了盛唐時期生活的雕塑。曲江池遺址公園在遺址上的再建,不僅僅只是簡單的保護,而是利用遺址加以發揮,使內容更加豐富。園內增加了石刻文物的陳設,賞心悅目的同時又增長了知識。「曲江亭」外小道旁,「石雕」雲集,「塑像」林立,極具時空的穿越,遊人但凡是置身其間,必會喚起對歷史大幕的暢想,促發今人對古時候的好奇和追蹤。
  • 走,到曲江池西路賞櫻花
    其實還有一個地方是賞觀櫻花的好地點,那就是曲江池岸的曲江池西路,它的盛豔媲美於其它賞櫻勝地,有可能成為西安賞櫻的新地標。驚詫於曲江池西路櫻花的豔美純屬偶然。周末我到曲江池踏青探春,拐上西岸,一條粉紅色的花帶映入眼帘,吸引著我不由自主地向跟前奔去。
  • 當恐龍來到曲江池,分分鐘都是大片
    」拍完這組照片之後我對曲江池遺址公園又多了一分喜愛這裡除了能讓遊人遊賞和休閒更是拍攝恐龍模型的絕佳之地隨處可見的綠地和樹木,湖和石都構成了「恐龍的奇妙日常」這次,帶上恐龍夥伴們一起來遊曲江池,為了讓恐龍看起來高大,大部分拍攝都需要放低視角,在城市中,這樣做經常會露出人造建築,顯得違和,但是曲江池有堪比大片的樹林,保證了拍攝背景也是樹林,增加了照片的真實感。
  • 西安邊走邊逛——曲江池遺址公園賞花又一好去處
    在曲江池遺址公園從西側有上邊刻有「曲江池」三個字的入口進去,一直向右走,走大曲江亭附近,向西側沿路走,就可以看到很多的這些小花,草本類的比較多,所以走近過去才可以看到那麼一大片。曲江池遺址公園賞花又一好去處曲江池遺址公園賞花又一好去處
  • 西安邊走邊逛——曲江池讓你覺得西安不同的美景
    這些圖片都是在曲江池閒逛的時候手機拍到的,曲江池公園位於大雁塔的東南方向,大唐芙蓉園的南邊,也可以從大唐不夜城最南端沿著城牆遺址公園也可以走到曲江池,附近現在公交相對來說也比較方便,曲江池的東南角附近就是傳說中的寒窯遺址。
  • 在西安不去大雁塔,更值得來曲江池遺址公園,賞遺址奇觀還免費
    接下來我們來為大家盤點一些在西安適合周末假期遊玩的小眾景點,供您參考。因此,今天我們來為大家分享一下的一個在西安蠻不錯的假期周末遊玩景點:曲江池遺址公園。曲江池遺址公園是唐代的皇家御苑,如今這裡建造了不少仿唐古建築和表現唐代生活的雕塑。是集生態重建、觀光休閒等功能為一體的綜合性遺址公園。北接大唐芙蓉園,南至秦二世陵遺址。市民喜歡來這裡沿曲江池邊散步、划船。
  • 西安曲江池遺址公園,夜景很美,值得一遊
    曲江池遺址公園,夜景美麗值得一遊。這個是公園門口,燈光夜景,照片美麗,真實用我們的眼睛看去更加美麗,你會不自覺地拿起你的手機拍照的。公園大門口,曲江池三字很有力度。湖邊柳梢垂佳客,只等遊人來此坐。燈光夜景映湖間,慢慢闊步向前遊。該組雕塑取自故宮博物館所藏,文苑圖中所繪形象,為唐朝詩人王昌齡及其詩友李白,岑參兄弟等人,冥思苦想,尋章雕句的生動形態,我們這看景色的同時,也會忍不住穿梭其間吟哦唱和,我們叫上面該圖為文苑雅集。
  • 曲江池治癒你的假期遊玩選擇困難症~
    曲江池已經給你把流程安排好了!讓我們與世界平分秋色在秋高氣爽的季節在曲江池感受最好的假期朗讀者還記得曲江池中和廣場的朗讀亭嗎現在參與線上活動朗讀文學作品並上傳音頻接受大眾評審微信投票優勝者將獲得曲江池文創大禮包哦在
  • 2020西馬配套賽今晨在曲江池畔盛大起跑
    8月30日早晨,由西安市體育局、西安曲江新區管理委員會主辦的2020美的無風感空調·西馬配套賽在曲江池畔圓滿舉行,作為西安馬拉松配套賽事,意在讓選手們通過這場激情澎湃的比賽恢復正常的跑步鍛鍊生活,再次感受線下賽的無窮魅力,在比賽中尋回突破自我的刺激感。
  • 灞橋 灞橋柳 灞橋詩 灞橋歌
    古人多選擇在城外、河邊、橋邊、亭下作為餞別之所,還專門形成了一些具有送別意義的特殊詞彙,如「南浦」 「長亭」、 「灞橋」等。一、灞橋灞橋是一座頗有影響的灞水古橋。二、灞橋柳古時在灞橋兩側廣植楊柳。送別親朋東去,大多送至灞橋後方才分手,並折橋頭柳枝相贈。於是,「灞橋折柳贈別」便成了特有習俗。《三輔黃圖橋》記載:「漢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因為「柳」與「留」諧音,柳絮之「絮」與情緒之「緒」諧音,柳絲之「絲」與相思之「思」諧音。古人就以折柳贈別來表達與親朋好友的留戀不舍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