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4日,位於廣東省惠州市的17000平米秋長茶園示範區揭幕,按照官方說法,這標誌著秋長北55平方公裡鄉村振興項目正式落地
「蔬園依水石,茅屋帶煙霞。」宋代詞人留元崇筆下的鄉村茶園景色,或許也是現代都市人嚮往的田園偷閒之去處。
5月4日,位於廣東省惠州市的17000平米秋長茶園示範區揭幕,按照官方說法,這標誌著秋長北55平方公裡鄉村振興項目正式落地。
而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這僅是央企華僑城與「三線王」碧桂園在新型城鎮化合作上的其中一例,也是目前所見第一個正式落地的合作項目。
事實上,在國家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的背景下,早在2016年,華僑城就已開始推進「文化+旅遊+城鎮化」發展模式,至2017年5月,華僑城段先念會見了碧桂園總裁莫斌一行,雙方「一拍即合」。
段先念彼時提出,雙方可在文化旅遊城鎮化綜合開發項目中以共享原則通過戰略聯盟形式推進,華僑城負責文化旅遊項目的規劃建設與運營,房地產開發部分由碧桂園完成。
惠州秋長茶園項目
華僑城牽手碧桂園,首先看中的是碧桂園在房地產開發上的資源,且相比同行,碧桂園的「速度」也是行業少見。
從3月1日惠州市惠陽區政府、碧桂園集團、華僑城集團在惠州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到3月17日秋長茶園鄉村文旅項目正式動工,再到5月1日秋長茶園17000平米展示區竣工,5月4日示範區揭幕,前後時間僅兩個月。
據資料顯示,位於廣東省惠州市的秋長茶園項目,包含雙田村、官山村、周田村、茶園村、嶺湖村在內,整體規劃用地面積約55平方公裡,是惠陽區政府與碧桂園集團、華僑城集團聯手打造的「鄉村振興」文旅項目,目標是打造深莞惠田園親子娛樂綜合體、廣東省市民農莊先行實踐區和粵港澳客家文化傳承體驗地。
其中,秋長茶園示範區佔地約17000平米,植入了多種文旅功能,以重點展現千年客家文化和民俗風情,包含精品民俗、市民農莊、創意書吧、鄉創中心、農耕體驗園等多種業態。
碧桂園作為此項目主導方,似乎在特色小鎮方面的已探索出自己的一些方法,在其董事局主席楊國強口中的「產業才是關鍵」之外,秋長茶園項目上,碧桂園還讓村民變股東,制定了「村小組成立股份公司,村民與集體將土地房屋作為資產入股村股份公司,村股份公司再與碧桂園文旅公司合作,共同開發共享收益」的合作模式。
除了示範區以外,資料顯示,秋長茶園項目首開區合作範圍1350畝,其中木公幌片區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150畝,預計年底全面對外展示。
按照規劃,首開區將以尊重當地建築風格風貌為前提,對現有的24棟老宅進行建築更新,植入水劇場、民宿院子、社交演藝、民俗商業等體驗內容。
華僑城聯手碧桂園
事實上,對於開發商而言,發展新型城鎮化,既是響應國家推進特色城鎮建設的大方針,同時也是他們擺脫「傳統開發商」包袱的一個升級轉型機會,更何況現今以「特色小鎮」之名推進的新型城鎮化建設,有著萬億級市場規模。
至於央企華僑城與「三線王」碧桂園的聯手,當然也有著各自的考量。對此,華僑城集團董事長段先念還曾有過更明確的分工計劃。
據觀點地產新媒體了解,2017年5月,華僑城段先念會見了碧桂園總裁莫斌一行,雙方「一拍即合」。段先念彼時提出,雙方可在文化旅遊城鎮化綜合開發項目中以共享原則通過戰略聯盟形式推進,華僑城負責文化旅遊項目的規劃建設與運營,房地產開發部分由碧桂園完成。
對於2016年就提出「文化+旅遊+城鎮化」發展模式的華僑城而言,與碧桂園的合作可謂是各取所需、優勢互補。
按照雙方合作之初的說法,碧桂園是華僑城戰略聯盟企業之一,具有在各類型城市開發房地產從規劃建設到市場營銷的較高專業能力。而華僑城目前獲取了豐富的土地資源,在文化旅遊開發領域佔有獨特的競爭優勢。「雙方籤署的全面性戰略合作將形成『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局面,最終實現雙贏。」
彼時,2017年5月17日,碧桂園投資約300億元的首個「創新小鎮」——潼湖創新小鎮剛剛在惠州市潼湖生態智慧區動工。
自此之後,雙方在新型城鎮化方面的合作很快落實。
2017年6月16日,華僑城集團與碧桂園集團就籤訂了戰略聯盟合作協議。隨後,寧波華僑城、泰州華僑城與碧桂園滬浙區域公司籤署了合作備忘錄。
彼時,華僑城集團領導表示華僑城團隊要學習、研究與思考碧桂園的戰略、人才、產品與機制。華僑城集團提出「文化+旅遊+城鎮化」的創新發展模式,積極在深圳、成都、京津、鄭州、太原、蘇州、涿州等地拓展文化旅遊城鎮化項目。
同年6月21日,雲南旅遊直接控股股東世博集團(由華僑城持股51%)與碧桂園聯合宣布,共同合作完成在雲南區域多個項目。
「雙方將利用各自在旅遊文化產業及地產行業的資源,參與到雲南旅遊文化的產業開發、城鎮化建設,包括雲南旅遊特色小鎮規劃建設、昆明世博新區開發、城市更新改造等旅遊文化項目,推動『文化+旅遊+城鎮化』加快落地。」
段先念還曾表示,根據目前的政治經濟形勢,新型城鎮化是國家戰略,但在全國來講,尚未真正破題。「沒有產業和新增就業,新型城鎮化無法成立,無法實現就地城鎮化。」
如此看來,碧桂園強調特色小鎮建設「產業才是關鍵」,則是華僑城看中它的另一個原因。
曾有分析指出,目前房企建設特色小鎮,模式可分為以下幾種:以華僑城為代表的文旅小鎮;以藍城為代表的農業小鎮;以碧桂園為代表的科技型服務小鎮;以新鷗鵬為代表的教育小鎮。
而碧桂園集團助理總裁、產城發展事業部總經理向俊波去年曾透露, 碧桂園5年內會安排不少於1000億元的投入,計劃在深圳周邊建設10個有差異化的科技小鎮,並實現模式輸出。
截至目前,碧桂園已籤約科技小鎮項目50多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