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報:氧元素消失五秒鐘地球會怎樣?

2020-12-26 參考消息

參考消息網11月11日報導 如果氧元素消失五秒鐘,地球上會發生什麼事情?

英國《獨立報》網站11月9日報導說,如果氧元素消失,沙灘上的所有人會瞬間曬傷。臭氧是分子氧,它阻隔了絕大多數紫外線。要是沒有臭氧,人們就變成烤肉了。

所有內燃發動機將停止運轉。這意味著正在從跑道上起飛的所有飛機很有可能會撞向地面,而飛行中的飛機可以滑翔一會兒。

所有未經處理的金屬會立即連接在一起。這是比較有趣的副作用之一。金屬之所以不會在接觸時連接在一起是因為它們外面覆蓋著一層氧化物。在真空環境下,金屬能夠不經過任何中間的液態階段而成為一體。

所有動物的內耳都會爆炸。由於我們會立即失去大約21%的大氣壓力(相當於從海平面升至海拔2000米處),因此聽力會受到嚴重損傷。

所有混凝土大樓將轟然倒塌。氧是混凝土建築的一種重要黏合劑(確切地說是二氧化碳)。要是沒有氧,建築將失去硬度。

所有的汽車和飛機將停止運轉,不過它們可以滑行幾秒鐘,然後很容易就可以重新啟動。火會熄滅,但汽油將維持溫度,只要有氧就可以重新燃燒。

報導說,就呼吸而言,人們可能不會注意到變化,身體無法察覺到氧氣的缺乏,只能察覺到高水平的二氧化碳。只要二氧化碳不在體內累積,人們便不會有窒息的感覺。

實際上,無氧五秒鐘可能並不會帶來天翻地覆的變化。一百萬輛汽車同時停下來可能會引起一些注意,觀測大氣壓力的人員也會注意到氣壓的暫時變化,但人們可能永遠不會發現其中的原因,最終只能作罷。這個問題的許多答案只是重點回答了在無氧五秒鐘內可能會發生的事情。不過在此之後,由於海洋中的水將變成氫氣,海洋可能會發生大爆炸。所以,地球可能會突然經歷極其寒冷的五秒鐘,接著就是一場大爆炸。(編譯/沈丹琳)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參考消息》官方網站首頁。網址:www.cankaoxiaoxi.com >>

訂閱2014年《參考消息》贏取iPad大獎,立返手機充值卡。>>

相關焦點

  • 地球引力消失五秒鐘會怎樣?
    引力可以將不同的物體拉向彼此。地球顯然質量很大,離我們也非常近。正是由於引力,我們才能在地面上行走,羽毛和書本等物體才能落到地面上。 而太陽比地球大得多,可以裝得下100萬個地球。在太陽的引力作用下,地球等行星才會圍繞這顆熾熱的恆星不停轉動。 假如沒有了引力,人類和其它物體便會失重。見過電影裡飄浮在半空中的太空人吧?
  • 如果地下火山巖漿全部消失,地球會怎樣?
    地球上的巖漿當然不會平白無故地消失,那麼,如果消失了會產生什麼樣的後果,這個問題需要分兩種情況來看待。第一種情況,就是緩慢逐漸地消失。隨著內核活動的停止,地球會逐漸出現如下的嚴重後果:地表溫度會不斷地下降。沒有了巖漿的流動,地球的磁場也會變弱直至消失。沒有磁場的保護,地球的大氣層也會在太陽風的「吹拂」下逐步消散。
  • 假如太陽突然熄滅消失,地球會怎樣?對我們人類又有什麼影響?
    太陽,我們地球上所有生物賴以生存的能量來源,地球上一切生命活動所需要的能量都直接或者間接地來自它。假如太陽突然熄滅消失,我們的地球會怎麼樣,我們人類乃至一切生命物種又會怎麼樣呢?
  • 碳、氫、氮、氧、硫和磷是構成地球生物的六個最重要元素
    儘管磷被認為是構成地球生物過程的六個最重要元素之一,但磷主要是通過與乾旱土地的相互作用而產生或釋放的,而這在冰雪覆蓋的世界中卻是極為缺失的。其他五個關鍵元素是碳,氫,氮,氧和硫。基於地球的進化和地質歷史,有理由相信磷是限制元素,它被稱為'終極生活營養素',因為它限制了生物圈可以擁有的生物量。
  • 都知道地球上最多的元素是氧,那你知道最少的元素是什麼嗎?
    什麼是砹元素在之前的文章當中,我們介紹了碘元素的性質和發現史。碘也是大家最為熟知的一種元素了,而今天咱們要介紹的這個元素相比於碘元素來說。知名度並不是很高,可能有很多人都沒有聽說過,但也正因如此它又被稱作是「地球上最為稀有的天然元素」,這個元素就是砹(At)。
  • 如果太陽突然消失,地球將會怎樣?另一個太陽將從地心升起!
    那麼假如太陽突然消失了,我們地球是會被立刻甩出去,七葷八素,還是會繼續圓周運動,直到8分20秒後,才會沿著切線裸奔出去?因為重力也是以光速傳播,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比光速快,所以可以肯定地是,假如太陽突然消失,它的影響也要經過約8分20秒才會傳遞給地球。在此期間,地球會像什麼事也沒發生一樣,照樣沿圓周運動,照樣被陽光照亮。
  • 地球46億年歷史換成一天,人類出現只有4秒鐘
    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氣體雲和塵埃在引力作用下形成了恆星,恆星又組成星系,我們的銀河系誕生在120億年前,大約50億年前我們的太陽誕生了,那時候的地球大陸尚未成型,地表遍布火山,如同煉獄,然而黑暗的海洋深處正孕育著生命。
  • 宇宙中氫元素佔了75%,而地球1/3質量來自於鐵元素
    地殼中的元素含量排行是氧、矽、鋁、鐵、鈣、鈉、鉀、鎂、鈦、氫……,然而我們知道,地殼只是整個地球表面很小的一部分,地球半徑大約6400公裡,而地殼最厚處也不過30公裡,地殼只佔整個地球質量的0.8%;地幔主要由各種氧化物組成,地核則主要由鐵和鎳組成,鐵元素佔了整個地球質量的34.6%,其次才是氧元素佔了大約30%。
  • 矽是地殼中第二豐富的元素,為什麼地球上沒有矽基生命?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這首先得來了解下碳元素的特性:原子有四個自由電子,其還原性和氧化性基本相當,而且碳原子只有兩個電子層,比同族的鍺、錫,矽,鉛等元素強一些,並且碳鏈通過碳原子的勾勾搭搭長度可以有2個一直到數千個,因此以碳鏈為骨架的有機分子是地球上無數有機化合物的基礎!
  • 森林是地球之肺,如果突然間增加一倍,地球會有怎樣的變化?
    森林是地球之肺,如果突然間增加一倍,地球會有怎樣的變化?森林在地球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單單給無數的生物提供適宜的生態環境,還能吸收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並釋放人人都要吸收的氧氣,所以很多人稱森林是地球之肺。森林是很多生物的家園,很多人心中都有疑惑,是不是森林越多就越好呢?
  • 地球上水的總量會不變,變化的是它的氣態、固態、液態時空分布
    ②、外來說;地球形成後乾枯的,太空中含水的小行星、慧星被地球俘獲帶來了水。也有說是太陽風暴的離子流中的氫核、氧核、與大氣中的電子組合生成氫、氧原子,再化合成水分子,給地球帶來了水。二、地球有多少水?約有13.87億立方千米 ,其中淡水 3500萬立方千米。
  • 它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如果地球也這麼大,人類會怎樣?
    它是地球的6400萬億倍,如果地球也這麼大,人類會怎樣?對於這個數據大家可以沒有什麼概念,假設將盾牌座UY放入我們的太陽系當中,包括地球在內的太陽系靠近太陽的前五顆恆星都會被吞噬,而土星將成為靠近這顆恆星最近的行星,我們都知道,目前除了宇宙膨脹的速度之外,最快的速度就是光速,如果以光速圍繞太陽的赤道繞行一圈,只需要短短的幾秒鐘,但是如果圍繞盾牌座UY繞行一圈,則需要將近7小時,由此我們應該也大致知道了盾牌座UY的大小
  • 如果把地球所有水全部抽乾,地球會怎樣?網友:會變癟嗎?
    眾所周知,地球表面海洋佔據了71%的面積,還有許多的河流和湖泊從探測器拍攝的照片上來看,地球是一個藍色的非常圓的海洋星球。那如果把地球海洋上的水全部抽乾,地球會變癟嗎?科學家表示,地球看起來有很多的水,但事實上,水分布在地球表面深度五千米處,而我們的地球半徑大約為6371千米,所以五千米深的海洋對於地球來說就是九牛一毛。
  • 地球上森林面積增加1倍會怎樣?科學家:後果很可怕
    森林中會釋放出人類所需要的的氧氣, 同時消耗掉產生的二氧化碳, 森林對我們的空氣有著淨化作用, 森林還是許多動物植物們棲息的家園。 在沙漠中, 我們甚至還會植樹造林來改變生態環境。 但真的是, 森林越多越好嗎, 如果地球上的森林的覆蓋面積增加一倍, 我們生存的地球發生難以想像的後果。在3.77億年前的地球上, 發了一次大災難事件。
  • 如果地球是平的會怎樣?大氣、潮汐連月亮都會消失
    1957年,蘇聯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毫無爭議地證實這一論斷,畢竟,這顆衛星環繞地球運轉了六千萬公裡。儘管如此,最近幾年來,網絡上出現了一小群人,他們堅持認為地球是平的,也就是所謂的「地平論者」,對於這個最基本的事實,他們似乎在不斷播下懷疑的種子。
  • 地球上的液態水從哪裡而來?有一天會不會用完?
    人類已經在地球上生活了很多年。雖然這與地球的年齡相比不值得一提,但人類沒有必要與地球相比。當人們想到這一點時,他們會記得恐龍統治地球1.6億年。不幸的是,它們仍然沒有產生文明,最終消失在時間的長河中。然而,人類能夠走出地球,探索地球存在的宇宙只有500萬年左右。
  • 恐龍滅絕中走出全新地球?意外發現的隕石坑,讓科學家也有新發現
    恐龍在6600萬年前在地球上神秘的消失,要知道之前的恐龍在地球上那可是佔據著統治地位的,但就是這樣的一群龐然大物它們卻離奇地消失,而關於它們的消失一直是研究學者所不斷努力研究的方向。現在普遍認為是由於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而這個爆炸性直接改變了整個星球,所以才引來了這種毀滅性的打擊,從而導致恐龍徹底的消失。關於這種說法現在通過地球遺址有了更詳細的介紹,也讓我們了解到,這種小行星的撞擊摧毀力真的是太恐怖了。在大概6600萬年前一個平靜的日子裡,突然一個巨大的火球直接飛向地球,並且迅速的撞擊了地球,這也許是恐龍當時看到地球的最後一眼。
  • 如果我們從未存在過,地球會怎樣?
    地球是成千上萬種物種的家園。這些物種已經適應了地球上的環境,每滅絕一個物種都會對地球產生影響。對地球影響最大的是我們,現代才出現的智人。20萬年前,從那時起智人幾乎遍及整個地球。我們來到每個環境中,都會為了滿足我們的需求,進行一些改造。數千年來隨著人口不斷增長。
  • 如果從距離地球30萬米的地方跳下,會有怎樣的體驗?
    假如人類在距離地球30萬米的高空中跳下會有怎樣的感覺呢?是做自由落體運動,還是在跳落的過程中消失?人類一般生活在陸地上,但卻是一種可以在海陸空運動的生物。在海洋裡,人類可以通過建造潛水艇深入大海;在高空中,人類可以通過建造飛機進行空中出行;在外太空中,人類可以通過航天發射器來到地球外。
  • 如果月球突然消失,會對地球產生什麼影響?地球或因此淪陷
    在人類出現之前,夜空中就已經掛著一輪明月,恐怕在生命出現之前地球上就已經存在這樣的景象了。月球出現之後地球不再是「孤零零」的,它對地球產生的影響使得地球表面多了幾分生機,同時也為地球的穩定貢獻了不少功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