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中走出全新地球?意外發現的隕石坑,讓科學家也有新發現

2020-12-25 排頭博覽

恐龍在6600萬年前在地球上神秘的消失,要知道之前的恐龍在地球上那可是佔據著統治地位的,但就是這樣的一群龐然大物它們卻離奇地消失,而關於它們的消失一直是研究學者所不斷努力研究的方向。現在普遍認為是由於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而這個爆炸性直接改變了整個星球,所以才引來了這種毀滅性的打擊,從而導致恐龍徹底的消失。關於這種說法現在通過地球遺址有了更詳細的介紹,也讓我們了解到,這種小行星的撞擊摧毀力真的是太恐怖了。

在大概6600萬年前一個平靜的日子裡,突然一個巨大的火球直接飛向地球,並且迅速的撞擊了地球,這也許是恐龍當時看到地球的最後一眼。這顆巨大的小行星,直接衝進了墨西哥灣,而它這樣看起來的海灣水,以及大部分的石灰石被蒸發掉,在這個地方形成了巨大的隕石坑,當然這直接終結了恐龍的統治時代,甚至也改變了整個地球,正是由於恐龍的消失,後來哺乳動物才迅速的發展並且成為了這顆星球的主導者,形成了全新的不一樣的生態系統,也就是說,從滅絕之中走出了一個全新的地球。

而關於白堊紀末期所出現的這種撞擊的事情,在最後的一天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形態?它的細節究竟是怎樣的?相信是很多人都非常好奇的吧,通過化石研究記錄顯示,在最後的滅絕期地球上有很多的地方都出現了獨特的巖石層,而這層是非常薄的,差不多也就是幾釐米,但是這層奇怪的巖石,它是出現在白堊紀結束古晉級時期開始的地方,幾乎在全球每個地方都有出現,在這一個特殊的顏色裡面出現了元素銥。

元素銥是一種比較罕見的礦物質成分,在地球上的巖石中其實比較少見,但是在一些小行星上面卻是比較常見的,可是就是在這特殊的巖石層裡面,它幾乎遍布了地球每一個地方,而且是在同一時刻出現的,那麼通過這些證據就可以證明當時應該是有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咱們所在的這顆星球,所以才會出現了這樣的一層不同的礦物質成分。

不過關於小行星當時撞擊在地球上,它究竟是在什麼地方撞擊它的火山口,究竟是在什麼位置,一直是人們好奇的,很多人認為應該是在海上,之後科學家發現是位於墨西哥灣,這還是當時的一個石油公司意外發現的,2016年研究學者,開始對這個地方的火山口進行研究。

同時第1次將這個地方隕石坑的中心部位定位為峰環,除了在這個地方提取了相關的巖石來進行研究之外,另外科學家還通過計算機進行模擬,通過這種模擬相結合的研究方法,重建了當時小行星撞擊的時候當天所發生的一些事情。

當時小行星撞擊這個地球的表面,形成了凹痕,就像是我們平時小孩所玩的那種蹦床,往下延伸之後反彈,而反彈的部分,就像是雪花一樣往上飛濺,然後坍塌回落就形成了火山口,這樣就形成了圓形的山脈,這就是山峰環,當然這個變化過程其實非常的短暫,整個事情前後持續的時間也就是幾秒鐘而已,而至於撞擊地球表面的這個小行星,本身它其實已經蒸發了,並不存在,所以在這個時候地球的各個地方就出現了銥這種元素。

當然,這種劇烈的撞擊天空中會有很明亮的紅火,整個的地面可能都會出現震動,這些紅火也被迅速的點燃,而且小行星濺起來的海嘯會到處的飛濺,甚至可以輻射整個墨西哥灣,就像是小流星一般劃破天空形成星星點光。

當然小行星並不光是自我蒸發,它還會將這個地方不含硫的巖石也蒸發,那硫磺灰塵以及一些細小的顆粒就會飛濺到空氣之中,然後迅速地蔓延到全球各個地方,一夜之間本來清澈的藍色星球就會變成了朦朧的棕色星球,而這個影響是毀滅性的,會阻礙太陽,引起整個星球的冷卻,溫度迅速的下降,幾年之後低於冰點,整個的地球生態系統就會崩潰,當然恐龍這種龐然大物,最終也會走上滅絕之路。

相關焦點

  • 新發現:科學家否認廣泛流行的恐龍滅絕論!事情或許沒那麼簡單
    說到遠古巨獸,恐龍應該是知名度最高的,它們在地球上發展繁衍了1.6億年,大約在6500萬年前整體滅絕,僅殘留下一些個體發展成今天的鳥類,沒錯你吃的炸雞,如果追溯起來是具有恐龍的基因,是不是仿佛發現了新世界?那麼史前恐龍大家族為什麼會滅絕?
  • 月球隕石坑的科學大發現,比滅絕恐龍更大的小行星曾撞擊地球!
    科學家估計,撞擊地球和月球的小行星的總重量可能是撞向現在墨西哥並形成奇庫魯布隕石坑的小行星質量的60倍,這次撞擊讓地球結束了恐龍的統治。即使從地球上看,不用怎麼放大,月球的表面也有成千上萬的隕石坑,這些隕石坑是由早期太陽系中呼嘯而過的太空巖石所造成的。
  • 恐龍滅絕的證據,不僅找到了隕石坑!
    大家都知道白堊紀末期,統治地球上億年的地球霸主恐龍走向了末路,最後徹底消失在了歷史的長河中。我們只能通過少數殘留的恐龍骨骼化石來推測恐龍的存在。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很多假說,如火山爆發說、氣候變化說、溫室效應說、小行星撞地球等等。
  •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罪魁禍首」?不,讓恐龍滅絕的另有其主!
    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上,存在著一個名為「希克蘇魯伯」的隕石坑,經過檢測,科學家發現這裡形成的時間大約距今6500萬年左右,而且這顆隕石當時墜落在地球上之後,威力非常的驚人,大約相當於90多億噸TNT炸藥同時爆炸的後果,讓地球瞬間就進入到「崩盤期」。
  • 猶加敦半島有個隕石坑,專家說:也許是坑中的礦物,導致恐龍滅絕
    恐龍滅絕是地球上最大的謎案之一,科學家們給出了各種各樣的推測,其中最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地球,但不過還缺乏直接的證據。近年來,西方科學家在尤卡坦半島,發現了一種特殊的物質,或許這種物質,就能直接證明恐龍滅絕的罪魁禍首就是小行星。究竟是什麼樣的物質呢?
  • 一個年輕人的意外發現,見證了恐龍滅絕的那一天
    2019年12月20日,國際頂尖學術期刊Science發表頒布了2019年度十大科學打破其中一項是揭曉在PNAS的論文,一個年青人的不測發現,見證了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這一地球生命史上最嚴重事件。假想一下,在6600萬年前的某個早晨,你站在北美的某個地方抬頭看天空,會看到一顆像星星一樣的工具。
  • 美媒:科學家發現小行星撞擊致恐龍滅絕新證據
    美媒稱,科學家在墨西哥近海的海底進行鑽探後,獲取了地球生命史上最糟糕一天的地質學記錄。這種獨特的地質學記錄顯示,6500萬年前,一個城市大小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從而消滅了恐龍和地球上3/4的生命。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9月9日報導,9月9日,科學家發布了對採自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新巖石樣本的分析。這項分析展示了一種層狀分布的沉積巖。在這場撞擊的核心地區,該沉積巖以精確到分鐘的方式記錄了一場全球性大災難的第一天。科學家說,巨大的小行星撞出一個100英裡(1英裡約合1.61公裡)寬、12英裡深的巨坑。
  • 美國科研小組稱恐龍滅絕緣於小行星單次撞地球
    恐龍滅絕是科學家難解的世紀之謎,許多科學家推測,宇宙物質多次撞擊地球是導致恐龍滅亡的原因。然而,美國一支科研小組在分析大西洋底部沉積巖後卻認為,單次小行星撞擊地球才是真正誘因。這一發現得到《美國地質學會通報》網站11月30日詳細報導。
  • 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什麼鬼?恐龍為什麼會滅絕?
    地球上有一個大隕石坑與恐龍滅絕直接相關,它就是希克蘇魯伯隕石坑(Chicxulub Crater),位於墨西哥尤卡坦半島。6500萬年前,白堊紀-第三紀時代,一顆直徑大約10公裡的隕石從天而降,飛快地撞擊地球,引起了巨大的海嘯和全球大火,大地被淹沒,森林被燒毀,煙塵遮天蔽日終年不散,植物因無法進行光合作用而枯死,動物則因得不到食物而大量滅絕。恐龍也被認為是在這場災難中永遠地告別了地球。
  • 隕石撞擊地球or火山噴發?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是什麼
    他們的關鍵證據是:白堊紀-古近紀地層發現有大量金屬銥,這一地質邊界帶涵蓋了所有已知含有恐龍化石的巖層。銥在地殼中相對罕見,但在石質隕石中非常多,這對父子因此推斷:這次大滅絕是地球之外的物體導致的。後來,科學家們將滅絕事件與墨西哥尤卡坦半島沿岸的一個巨大隕石坑聯繫了起來,於是這個推論獲得了更多支持。
  • 世界四大隕石坑奇觀:最大坑中生活55萬居民,第四個或致恐龍滅絕
    世界五大隕石坑奇觀:最大坑中生活55萬居民,第四個或致恐龍滅絕地球是當下整個太陽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星體,更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搖籃。在地球文明發展至今,各種生命體並不是一成不變地進化的,而是經歷了、冰凍、撞擊、毒害、輻射等各種影響。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想佔領地球,為了保護地球,青貓們在恐龍時代來尋找恐龍的基因但是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青貓們知道不能改變歷史雖然在太空梭上看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但是小行星墜落導致恐龍全部死亡這個場景不是導演們創造的,「隕石坑撞擊說」是目前恐龍已滅絕的最廣為人知的假說恐龍是從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到現在生存的龍形類動物,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作為中生代最具代表性的動物,恐龍在地球上生存的時間長達2.4億年,現代鳥類生物也是恐龍進化的後代。不過恐龍有如此長的發展歷史,人們對恐龍化石的發現和認識卻是從19世紀才開始,第一位發現其化石的人是一個叫做曼特爾的醫生。自此人們開始了對於恐龍長達一個多世紀的研究,也包括它們是如何滅絕的。
  • 6500萬年前,那顆正面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哪了
    別以為古代不考古,沒有發現過恐龍化石,東晉的書籍《華陽國志》記載四川武城發現了恐龍骨頭,那時的人還不認識恐龍,以為是神話裡的龍,把恐龍骨頭入了藥,也就是中藥裡的「龍骨」。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你知道撞擊點在哪裡嗎?
    恐龍 地球生命在演化過程中並不是一帆風順的,由於自然地理環境的變化,會造成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在地球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生物滅絕事件,第一次是在古生代末期,當時60%以上的海生無脊椎動物都滅絕了,脊椎動物中的原始魚類和古老的兩棲類則全部滅絕,蕨類植物明顯衰退。
  • 南極冰蓋下的威爾克斯地隕石坑,可能造成了2.5億年前生物大滅絕
    威爾克斯地隕石坑在38億年的生命演化史中,地球上的生命進程並不是一帆風順的,其間也有發生大量生物滅絕,從而影響生命演化的危急時刻,我們稱為「生物大滅絕」。恐龍白堊紀末期生物大滅絕是距今最近的一次,此次生物大滅絕造成了全球75%至80%的物種滅絕,同時也造成了生活在地球已經1億6000萬年的恐龍滅絕,恐龍時代就此終結,至此,我們只能通過恐龍化石來欣賞這種史前巨獸了。是什麼原因造成了如此大規模的生物滅絕呢?
  • 恐龍滅絕真相曝光?科學家模擬小行星撞擊,還原恐龍最後生活景象
    對於恐龍時代,很多人都抱著無數的好奇,這個生活在地球史前的生物到底有多麼強大?他們又是怎樣生活的?他們又是如何被滅絕的?一個個問題圍繞著人們,從而衍生出了各種報導以及節目。可是就目前所報導的情況來看,很多結論都是推測,恐龍這個龐大種族是如何滅絕的依然沒有完全確定的定論,很多科學家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不過就目前科學家們所掌握的證據看來,「小行星撞擊引起地球巨變」無疑是最具說服力的一種說法。
  • 科學家再揭秘恐龍滅絕之謎:地球上瘋狂的一次爆炸
    科學家對植物化石和花粉顆粒的分析表明,某些地區有一半或者更多的植物物種消失了。同時,食物鏈更高一級的動物也出現陸續死亡,K-T邊界不僅標誌著恐龍時代的終結,也代表著箭石類生物、菊石類生物以及爬行類動物滅絕。古生物學家評估稱,地球上一半以上的物種都在這次小行星碰撞災難中滅絕,在陸地上,體重不超過25公斤的動物才能勉強倖存下來。這一歷史事件代表著中生代的結束。
  • 科學家還原小行星撞擊地球日:那一天不是所有恐龍都死了
    參考消息網9月12日報導俄媒稱,科學家的最新發現還原了恐龍在地球上最後的生活景象。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9月11日報導,美國德克薩斯大學的研究人員近日發現了一些新的細節,還原了大約66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後24小時內發生的情況。小行星撞擊地球最終導致地球上75%的生命滅絕,包括恐龍在內。報導稱,研究小組分析了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的巖石。
  • 猿類也曾走出非洲!科學家發現全新物種,名字霸氣被稱為「上猿」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據報導,來自於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的研究員們,在和國外科學家的一項合作研究中,在我國安徽省繁昌縣,發現了一個距今大約1800萬年的古生物化石,這個化石屬於上猿超科,而且還是一個全新的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