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版本更新又帶著話題上熱搜了。
24日一早,#微信推出微信豆#衝上微博熱搜榜單。據悉,微信豆是用於支付微信內虛擬物品的道具,可以在視頻號直播中購買虛擬禮物。
記者將IOS更新到最新版本後發現,此次更新主要是針對視頻進行了功能優化。在微信個人信息頁面,出現了「微信豆」一欄,用戶點進微信豆頁面,可以進行充值,價格方面,7個1元、126個18元、350個50元、896個128元、2086個298元、3626個518元,充值數量多並沒有優惠。
在視頻號直播間,1個微信豆可以送出一個愛心,目前最貴的禮物是桃花島,價格是8888個微信豆,相當於人民幣1269元。值得注意的是,微信豆充值成功後,將不支持退款或反向兌換為人民幣。
除「微信豆」外,企查查APP顯示,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近期申請的多件商標中,申請了「微信芽」「微信苗」「微信花」等商標,類別涉及設計研究、通訊服務、廣告銷售、金融物管等,目前這些商標狀態,均為「註冊申請中」。
值得注意的是,在微信豆用戶隱私條款中,未成年人條款被單獨列出,騰訊指出其致力於維護未成年人健康良好的上網環境,但仍需提醒:監護人對未成年人使用網絡的行為具有監督管理的義務。我們提醒監護人密切關注未成年人使用本功能的情況,以確保未成年人不會在未取得監護人同意的情況下使用本功能。
此前,人民網海外版曾發表評論稱,未成年人網絡打賞亂象該治了!文章指出,最高法出臺的《關於依法妥善審理涉新冠肺炎疫情民事案件若干問題的指導意見(二)》明確,限制民事行為能力人未經其監護人同意,參與網絡付費遊戲或者網絡直播平臺「打賞」等方式支出與其年齡、智力不相適應的款項,監護人請求網絡服務提供者返還該款項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在特定情況下,最高法明確給出了支持未成年人充值無效的意見,既為解決該類糾紛在法律層面提出實際指導意見,也為線上娛樂行業的發展及時擺正「航向」。
網友吐槽鋪天蓋地:就不能簡簡單單聊個天?
版本更新後,除了可以充值微信豆打賞主播,發現頁面的「附近的人」也更名為「附近的直播和人」,點進去後可以觀看附近的直播,還可一鍵開啟自己的直播。
對於此次更新,多數網友認為槽點滿滿,原本應簡簡單單的聊天軟體,被添加了太多附加功能。
騰訊發力微信商業化進程
11月12日,騰訊控股(0700.HK)發布財報顯示,第三季度營收1254.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9%。與收入增長相匹配的是用戶數量的增加。第三季度,騰訊微信及WECHAT的月活躍帳戶12.1億,同比增長5.4%。
以12億社交用戶為基礎,小程序帶動微信商業化的步伐也明顯提速。截至今年8月,品牌商家自營小程序GMV(網站成交金額,衡量電商平臺的重要指標)同比增長210%,增長最快的行業是日化、奢侈品、購物中心和百貨等。微信小程序連接微信支付、微信公眾號、企業微信、微信搜一搜、微信AI等能力,通過直播引流、視頻號聯動、小商店運營等方式加快經濟圈建設。
近期,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打響了網際網路反壟斷第一槍。騰訊帶隊的虎牙鬥魚合併案也正在反壟斷審查中。近期,騰訊股價出現較大幅度波動,在11月9日衝上633港元高位後,一個多月以來股價震蕩下跌。截至最新收盤,騰訊報收每股556港元,跌2.63%,總市值5.33萬億港元。
國家廣電總局出手整治打賞亂象
對於頻頻出現的直播打賞亂象,11月23日,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關於加強網絡秀場直播和電商直播管理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通知提出:要對頭部直播間、頭部主播及帳號、高流量或高成交的直播帶貨活動進行重點管理,加強合規性檢查。
同時,對於市場普遍存在的刷單刷數據等行文,通知也提出,對點擊量高、成交量虛高、「打賞」金額大、業務類別容易出問題的直播間,要建立人機結合的重點監看審核機制,跟蹤節目動態,分析輿情和原因,及時採取措施,防止導向偏差和問題。
廣電總局此次在通知中,就對打賞問題做出了規定,不僅規定未成年用戶不得打賞,還要求平臺提供消費提醒服務:網絡秀場直播平臺要對網絡主播和「打賞」用戶實行實名制管理。未實名制註冊的用戶不能打賞,未成年用戶不能打賞。要通過實名驗證、人臉識別、人工審核等措施,確保實名制要求落到實處,封禁未成年用戶的打賞功能。
平臺應對用戶每次、每日、每月最高打賞金額進行限制。在用戶每日或每月累計「打賞」達到限額一半時,平臺應有消費提醒,經簡訊驗證等方式確認後,才能進行下一步消費,達到「打賞」每日或每月限額,應暫停相關用戶的「打賞」功能。平臺應對「打賞」設置延時到帳期,如主播出現違法行為,平臺應將「打賞」返還用戶。
平臺不得採取鼓勵用戶非理性「打賞」的運營策略。對發現相關主播及其經紀代理通過傳播低俗內容、有組織炒作、僱傭水軍刷禮物等手段,暗示、誘惑或者鼓勵用戶大額「打賞」,或引誘未成年用戶以虛假身份信息「打賞」的,平臺須對主播及其經紀代理進行處理,列入關注名單,並向廣播電視主管部門書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