螢火蟲來青3天死了一半 專家稱買蟲的錢可用來改善環境

2020-12-16 全景山東

 

  這是公園為螢火蟲找的最好的環境,但仍未能避免它們大批死亡。 記者 楊林 攝

  本報青島7月15日訊(記者 楊林)12日,青島從廣西引進的一萬隻螢火蟲放進中山公園,而這些美麗的小蟲僅在青島待了三天就有一半死去。有關部門解釋了螢火蟲大批「夭折」的原因,也有專家對這種「刻意」引進提出了疑問。

  12日晚,青島從廣西引進的一萬隻螢火蟲首次在中山公園內亮相,當晚兩萬市民為看螢火蟲湧進公園。而螢火蟲展出的第三天,不少細心的遊客就發現,14日晚上看見的螢火蟲沒有第一天亮了,他們猜測發光的螢火蟲是不是少了?

  記者就此採訪了中山公園有關負責人李博。「我們也發現發光的螢火蟲越來越少,14日,我們派人到公園湖心島的棚子裡查看,發現大約有一半的螢火蟲死了。」李博稱,他們從引進之前就了解過螢火蟲的死亡現象,螢火蟲成蟲只能存活7到15天,首批螢火蟲從廣西到青島的路上就走了兩天,到14日時部分螢火蟲實際已經到了壽限。再就是大量遊客觀賞螢火蟲時使用了閃光燈,這也加速了螢火蟲的死亡。此外還有個原因,雖然螢火蟲來青生活應該沒問題,但青島這幾天一直沒有出過太陽,這和廣西的氣候還是有差別的。

  「雖然螢火蟲的數量少了,但展出效果不會受到影響,只是沒有之前那麼『炫』了。」李博表示,他們已經給廣西的螢火蟲繁殖基地報了增加螢火蟲的計劃,一直到8月25日,每周都會從廣西補充5000隻螢火蟲。

  有專家則對此表現出擔憂。「青島本地也有螢火蟲,按青島的氣候來說,出現的時間要比引進這批廣西螢火蟲的時間晚。」在青島市動植物專家于濤看來,螢火蟲是非常脆弱的昆蟲,環境稍不合適它們就很難生存。于濤調查發現,青島的螢火蟲並沒有絕跡,在嶗山流清河流域海拔兩三百米的地方就比較常見,因為此地植物多樣、背風向陽、環境潮溼、幾乎沒有人家,適合螢火蟲生長,這些地方想要看到螢火蟲還要等至少20天。在嶗山區沙子口街道馬鞍子社區和浮山山頂等地,也有螢火蟲活動。

  「花巨資引進螢火蟲,勾起人們的童年記憶,公園是熱鬧了,但刻意追求生物多樣性的做法結局如何,還有待觀察。」于濤稱,螢火蟲從城區消失,是因為城區內適合螢火蟲生存的大環境不復存在,買螢火蟲的錢不如用來改善環境。

  □相關連結 

    引進獼猴松鼠 結局都不理想

  為了豐富本地生物品種,從外地引入一些動物,這種做法在青島曾多次出現,但這些引進動物的最終結局,目前看多數不太理想。 

  2000年8月,為豐富嶗山動物品種,當時的嶗山風管委啟動了「引猴工程」,從四川峨眉山引進50隻國家二級野生保護動物獼猴,全部投放到北九水蔚竹庵景區。「當時還蓋了一個直徑十幾米的大籠子,但餵食的時候,不少猴子逃跑了。」于濤回憶,蓋籠舍、請飼養員花了不少錢,但猴子跑得卻越來越多,2009年,剩下的23隻獼猴被圈養到了青島百雀林生態觀光園內。逃跑的猴子開始了「佔山搶劫」的生活,這些獼猴「搶劫」登山驢友和附近山民的事情近幾年頻頻發生。于濤分析,嶗山本來是沒有獼猴的,且嶗山森林密度不高,野果、乾果等較少,跑出去的獼猴長期挨餓,「引進獼猴的初衷是好的,但無疑效果是差的。」

  2009年8月,青島市又從吉林長春引進50隻松鼠,放養到八大關景區內。僅過了三個月,八大關內就見不到這些松鼠的影子了。事後調查發現,景區內有不少被野貓吃剩的松鼠屍體,還有的松鼠喝水時不小心掉到池塘裡淹死了或者被車軋死了。

相關焦點

  • 青島一公園高價引進1萬隻螢火蟲 3天死一半
    這樣充滿詩情畫意的浪漫場景,在青島中山公園如曇花一現般僅僅存在了3天(見圖)。中山公園為了讓人們能在城市看到螢火蟲飛舞的景象,從廣西引進了1萬隻螢火蟲。然而,這些美麗的小蟲3天就死去了一半。這樣奢侈的浪漫讓人不禁要問:為什麼?值得嗎?
  • 青島花巨資從廣西引進萬隻螢火蟲 呆3天死一半
    記者手記青島花巨資從廣西引進萬隻螢火蟲然而這些美麗的小蟲僅在青島待了3天就有一半死去,大家不禁追問鋼筋水泥的城市如何迎接螢火蟲的回歸古時文人吟詩作對常以螢火蟲為題材,現在人們則將其視為浪漫、愛情的象徵。但是近年來,螢火蟲的棲息環境受到嚴重威脅,「螢光閃閃」的曼妙夜景也逐漸成為一種回憶。近日,青島中山公園為了讓人們也能在城市裡看到螢火飛舞的情景,從廣西引進了一萬隻螢火蟲。然而這些美麗的小蟲僅在青島待了3天就有一半死去。對此,有很多市民問,這樣販售浪漫是喜還是憂?在哪裡可以看到真正的螢火蟲?
  • 與其引進螢火蟲,不如改善環境
    為了在城市重現這一幻境,去年夏季一些地方颳起了引進螢火蟲展覽熱。然而,上萬隻千裡之外引進的螢火蟲,短短幾天內死亡就達一半以上,展示現場「只見屍體,不見螢光,更不見浪漫」,引發了輿論一片譁然。夏季即將來臨,希望這樣的人為展示不再出現,對螢火蟲這種觀賞類昆蟲,我們該怎樣科學保護和展示利用呢?   人文光芒閃爍久遠   中國有著悠久的螢火蟲文化。
  • 青島花巨資從廣西引進萬隻螢火蟲 3天死去一半
    3天就有一半死去,大家不禁追問鋼筋水泥的城市如何迎接螢火蟲的回歸「度月影才斂,繞竹光複流。」古時文人吟詩作對常以螢火蟲為題材,現在人們則將其視為浪漫、愛情的象徵。但是近年來,螢火蟲的棲息環境受到嚴重威脅,「螢光閃閃」的曼妙夜景也逐漸成為一種回憶。近日,青島中山公園為了讓人們也能在城市裡看到螢火飛舞的情景,從廣西引進了一萬隻螢火蟲。然而這些美麗的小蟲僅在青島待了3天就有一半死去。對此,有很多市民問,這樣販售浪漫是喜還是憂?在哪裡可以看到真正的螢火蟲?
  • 是「螢火蟲公園」,還是「螢火蟲之墓」?
    對此,該主辦方的一名負責人回應說:「第一,螢火蟲自身有生存期限,它不管在哪裡都會死;第二,我們活動的目的其實是生態主題,呼籲大家保護環境,改善動物的生存條件。如果你說因為這個活動,就覺得對動物是『不仁道』的話,那麼全世界動物園都要取消。我覺得質疑這個活動的人,應該要先去質疑動物園。」
  • 深圳將舉行螢火蟲文化節 專家質疑:破壞生態環境
    「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人們對於夜空中閃爍飛舞的螢火蟲充滿了懷舊和浪漫的情結,但隨著城市汙染加重和生態環境破壞,螢火蟲大量減少,一些公司便開始舉辦各種賞螢活動,稱是為了宣傳環保。每天展覽結束後,我們都會將這些螢火蟲回收,放在專門的空調房裡,保持恆溫,並噴上露水。」  吳經理還說,活動結束後,這批螢火蟲不會在深圳放飛:「一是城市汙染嚴重;二是當地條件也不適合,我們會儘快把螢火蟲運回江西,讓它們儘快產卵,儘量不破壞生態鏈。」他表示,螢火蟲的存活時間從3天至15天不等,活動主辦方可以保證在三天到一個星期時間內螢火蟲不會出現大規模死亡。
  • 螢火蟲放飛遭質疑 網友稱是「用殺戮製造浪漫」
    記者來到放飛現場,仍可看到一個玻璃圓柱體放飛工具,在玻璃壁面和底盤的夾縫中可以看到上百隻螢火蟲屍體,周圍的草坪中也可找到一些螢火蟲屍體,生態館內的走道和綠化叢中也有少量螢火蟲屍體。  「我們昨晚撿了幾十隻,今天早上就死了。」市民王先生帶孩子來遊玩,他們觀賞了前一天的放飛活動,當時感覺放的並不多,放完後大家就開始捕捉螢火蟲,他們也撿了一些給孩子玩,沒想到過了一晚上就死了。
  • 可你知道嗎?螢火蟲只有14天壽命
    這兩天,南京弘陽廣場打出「七夕萬隻螢火蟲空降」的招牌,從雲南空運1萬隻,打造「人工綠色森林」,由於久居城市很難見到螢火蟲,此舉吸引了不少人的眼球。昨天,江蘇青環志願者服務中心在網絡上呼籲,抵制此類行為。該中心指導老師華中農業大學螢火蟲專家付新華稱:「異地放飛的螢火蟲如果生存下來,會干擾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 專家稱寧波螢火蟲大量消失與環境改變有關
    上個雙休日,一家三口興衝衝地回鄞州瞻岐鎮老家看螢火蟲。晚上6點多,來到村邊的一塊絲瓜地,故意往黑暗、潮溼的地方走,還不敢打開手電筒,躡手躡腳找了半天,連一個螢火蟲都沒看到。大家都很失望。  「在我的記憶中,夏天一直很熱鬧,人往田裡一走,青蛙跳,蟲唱歌,還有稻花香,咚咚的水流聲,現在就是少了螢火蟲。」媽媽說,那晚小朋友很失望。
  • 蟲頭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或滅絕(圖)
    據付新華調查,95%城市孩子沒見過螢火蟲,幾乎99%以上的農村群眾都認為螢火蟲是害蟲。  嶽樺也發現,除了一些較偏遠的山區還能零星看到,很多地方因農藥汙染等問題,導致有「環境指標生物」之稱的螢火蟲幾近消失。與之相反的是,越來越多的商業活動上開始出現螢火蟲的放飛環節,甚至會以「人造螢火蟲主題公園」來吸引人群。  「那不是放飛,是在加速其死亡,甚至加速這個物種的消失。」
  • 「蟲頭」販賣螢火蟲一年賺百萬,我國螢火蟲個別種類瀕臨滅絕
    同時,被稱為「中國螢火蟲研究和保護第一人」的華中農業大學植物科技學院副教授付新華,在接受錢報記者採訪時坦言:「我國螢火蟲種群總體數量下降很快,個別種類瀕臨滅絕,已處於非常危險的境況。」隨後兩周裡,順豐等快遞都陸續關閉了螢火蟲活體運輸業務,螢火蟲的保護,在今年讓人們看到了希望。「蟲頭」分揀好的螢火蟲。
  • 蟲頭販賣螢火蟲年入百萬 致螢火蟲數量驟降將滅絕
    據付新華調查,95%城市孩子沒見過螢火蟲,幾乎99%以上的農村群眾都認為螢火蟲是害蟲。嶽樺也發現,除了一些較偏遠的山區還能零星看到,很多地方因農藥汙染等問題,導致有「環境指標生物」之稱的螢火蟲幾近消失。與之相反的是,越來越多的商業活動上開始出現螢火蟲的放飛環節,甚至會以「人造螢火蟲主題公園」來吸引人群。「那不是放飛,是在加速其死亡,甚至加速這個物種的消失。」
  • 放飛螢火蟲被指「隕滅的狂歡」:學者稱捕自野外,百分百死亡
    」在付新華看來,這也反映出保護螢火蟲的重要意義,因為小蟲子的變化能反映出大環境的變化,而通過宣傳保護螢火蟲也可以呼籲大家愛護環境,「就像泰戈爾那首詩一樣,『你微小,可你並不渺小』」。作為國內為數不多的螢火蟲研究專家,付新華常年在全國各地尋找螢火蟲進行研究,也感受到了近些年環境的急劇惡化。
  • 放飛螢火蟲引爭議
    記者來到放飛現場,仍可看到一個玻璃圓柱體放飛工具,在玻璃壁面和底盤的夾縫中可以看到上百隻螢火蟲屍體,周圍的草坪中也可找到一些螢火蟲屍體,生態館內的走道和綠化叢中也有少量螢火蟲屍體。   「我們昨晚撿了幾十隻,今天早上就死了。」市民王先生帶孩子來遊玩,他們觀賞了前一天的放飛活動,當時感覺放的並不多,放完後大家就開始捕捉螢火蟲,他們也撿了一些給孩子玩,沒想到過了一晚上就死了。
  • 廣州螢火蟲節遭質疑 主辦方:死野外不如死展館
    花了50塊,不是看蟲是看人!」19時20分,一名大學生衝出黑色幕布,勸說正在排隊入場的同學:「別去啦,坑爹!」  閃光燈頻現  螢火蟲少也備受詬病。此次「螢火蟲節」,主辦方北京中智信衡國際文化發展有限公司宣稱,他們從江西某養殖基地運來了7000隻螢火蟲,其中成蟲6000隻、幼蟲1000隻,耗資16萬元。
  • 青島中山公園螢火蟲三天死一半 展覽活動暫停
    青島:螢火蟲大量死亡 公園方面說原因來源: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生活頻道《生活幫》      齊魯網7月18日訊 據山東廣播電視臺電視生活頻道《生活幫》報導,前段時間,在青島中山公園,就引進了一萬隻螢火蟲,前去觀看的人,那叫一個多。可現在,卻變了樣。
  • 靠螢火蟲完不成城市的生態再造
    近日,青島中山公園為了讓市民在城市裡看到「螢光閃閃」的曼妙夜景,從廣西引進了一萬隻螢火蟲。然而這些美麗的小蟲僅在青島待了三天就有一半死去。園方表示,一直到8月25日,每周都會從廣西補充5000隻螢火蟲。
  • 一半是蟲一半是花,俗稱「不老草」,價格極為昂貴,500元買半斤
    還有些蟲草是以各種昆蟲為寄主,比如以蟬為寄主的金蟬花,以蟲蛹為寄主的蛹蟲草,它們都是知名度較低,但價值不遜於冬蟲夏草的蟲草。今天就來說一說蛹蟲草,一半是蟲一半是花,在民間俗稱「不老草」。蛹蟲草最早是1958年在吉林發現的,經過專家鑑定,發現它和冬蟲夏草同屬於蟲草,只是寄主不同。蛹蟲草多生於鱗翅目昆蟲的蟲蛹上,最初是生長在原始森林裡,後來經人工培育成功。
  • 網購螢火蟲製造浪漫受追捧 專家稱破壞生態環境
    網購螢火蟲,和她一起在月下放飛,成為了男士們打動女士芳心的新殺手鐧。但你知道嗎?浪漫背後有隱患:網購來的外地螢火蟲可能會造成生態汙染。  在剛剛過去的「七夕」節,螢火蟲和玫瑰、巧克力成了最熱銷的禮品。
  • 我國螢火蟲正面臨滅絕 被拉到城市可能活不過3天
    「偷渡」螢火蟲不僅會加速它們死亡,更可能造成新一代無法誕生。每天都在傳播生態保護理念的高宏松,無法接受它們在人類的圍觀下毫無意義地死去。   在中國內地首個研究螢火蟲的博士、華中農業大學副教授付新華看來,一場展覽就是一場浩劫,3天內螢火蟲的死亡率是60%。   根據付新華的介紹,這些展覽使用的螢火蟲從數萬隻到數十萬隻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