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詩人」蘇東坡,文豪界的「超級美食家」

2020-12-12 虎奴與香奴

「饕餮」蘇東坡,讀萬卷書,吃萬裡路!

蘇東坡,堪稱超級美食家。

蘇軾(1037年1月8日—1101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自號道人,世稱蘇仙,宋代重要的文學家,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

為何說一代文豪蘇東坡是美食家?

他不但愛吃、會吃、更精於吃,「擅辨食材、精通廚藝」,官做到哪裡就吃到哪裡。不但把自己喜歡的美食,吃成千古流傳的絕句,還能授人以漁之廚藝,時不時整個新菜品出來讓大家跟著做,對比唐宋時代人才輩出的文豪大家,他絕對是文豪界的超級美食家。

他生於四川眉山,生活在眉山時,就吃出個「東坡肘子」聞名天下。如今,「東坡肘子」已成為四川省眉山市特產,國家地理標誌產品。傳說蘇東坡第一任妻子王弗,在家燉肘子時因一時的疏忽,把肘子給燉焦黃,還粘鍋了。她著急啊,咋整?趕緊加各種配料進去掩飾焦味,再細細烹煮。結果,這微黃的肘子味道巴適得板,蘇東坡吃嗨了,不但自己反覆炮製,還記錄下來,向親朋好友大力推廣,「東坡肘子」因而得名。

元豐二年(1079年),四十三歲的蘇軾,時任湖州知州,雖然革新除弊,因法便民,頗有政績,卻因為「烏臺詩案」,上任僅僅三個月就被貶為黃州團練副使(相當於現代民間的自衛隊副隊長)。這個毫無實權的低微職位,讓蘇軾心灰意冷。人生有得才有失,他或許沒有想到,仕途失意,會成就他的「詩意」。《赤壁賦》、《後赤壁賦》和《念奴嬌·赤壁懷古》等千古名篇,都是他在黃州就任時所作,「東坡居士」的別號也是在這階段所起。

黃州在哪裡?就是如今的湖北黃岡市。

超級美食家,從不因際遇變更,就放棄對美食的熱愛。

《初到黃州》,萬般失意,美食就是蘇東坡的治癒仙丹。

「自笑平生為口忙,老來事業轉荒唐。

長江繞郭知魚美,好竹連山覺筍香。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

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

即便「事業轉荒唐」,可是長江肥魚美、山中竹筍香,一樣可以自得其樂、隨緣自適!

何況,咱工作也不忙,種種地幫補一下家裡的生計,再整點好吃的補補身體,愛吃的豬肉又便宜,日子不要太美。

唐宋時期,牛羊肉盛行,蘇東坡卻深愛豬肉,打油詩《豬肉頌》應運而生。

「淨洗鐺,少著水,柴頭罨煙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時他自美。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吃,貧者不解煮。早晨起來打兩碗,飽得自家君莫管。」(備註:鐺[chēng]:鐵鍋;罨[yǎn]:掩蓋)

蘇東坡告訴老百姓:豬肉不但好吃又便宜,還好做,微火慢燉就可以了,趕緊跟我學起來。

老百姓學以此法製作豬肉,吃起來肥而不膩、酥香味美,紛紛讚不絕口,戲稱此菜為「東坡肉」。

黃州本是傷心地,「東坡肉」美無遺憾!

元豐七年(1084年),蘇軾奉詔赴汝州就任。由於汝州路途遙遠,長途跋涉太辛苦,蘇軾的幼兒不幸夭折,喪子之痛加上路費已盡,蘇軾請求暫住常州,被朝廷批准。常州一帶水網交錯,風景優美,這裡生活無憂,遠離京城政治的紛爭,又能和家人朋友朝夕相處,是理想的居住場所。常州,也是蘇東坡後來選擇的終老之地。

常州景美,河豚味更美。

蘇東坡拼死吃河豚,早已為天下人熟知。

北宋孫奕在《示兒編》中記載:東坡居常州,頗嗜河豚,而士大夫家精於烹是魚者,輒招東坡享之。婦孺傾室聚於屏後,欲聞一語品題。東坡下箸大嚼久之,寂如喑者。主人黯然,屏後集者失望相顧。東坡忽投箸大聲嘆曰:「值得一死於是!」合舍大悅。

蘇東坡不但敢吃,還超級會吃。

有詩為證,《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其一》

「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

《明道雜誌》中記載:長江一帶的土人,用蔞蒿、荻筍即蘆芽、菘菜三物烹煮河豚,認為這三樣與河豚是最佳搭配。「蔞蒿滿地蘆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時。」可見蘇東坡的美食專業程度。

善廚藝者,喜逢知己,怎不大悅?!

蘇東坡若生在當下,必是各路廚神奉為圭臬的美食品鑑大師!吃個橘子,都能吃出一幅斑斕圖畫。

《浣溪沙·詠橘》

「菊暗荷枯一夜霜。新苞綠葉照林光。竹籬茅捨出青黃。

香霧噀人驚半破,清泉流齒怯初嘗。吳姬三日手猶香。」

在深秋百花百草枯萎之際,橘子熟了,青黃的顏色非常漂亮;橘皮剝開水霧飛濺,哇,這清爽的香氣,太讓人驚喜了;咬破果肉後,果汁甘甜無比仿若清泉!剝了橘皮的手,過了三天都還是香的!

將吃橘子這樣一件小事描繪得如此詳盡傳神,唯有文豪界「超級美食家」蘇東坡能做到!

話說紹聖元年(1094),蘇東坡都57歲了,快到花甲之年了,又被貶到嶺南惠州。嶺南在當時,絕對是京城人眼中的「蠻荒之地」。

美食家蘇東坡,在蠻荒之地如魚得水,發現了超級好吃的水果---荔枝。

紹聖二年(1095),蘇東坡在惠州第一次吃荔枝,便對荔枝極盡讚美:「……垂黃綴紫煙雨裡,特與荔枝為先驅。海山仙人絳羅襦,紅紗中單白玉膚。不須更待妃子笑,風骨自是傾城姝……」

從此欲罷不能,惠州一絕/《食荔枝》。

"羅浮山下四時春,盧橘楊梅次第新。

日啖荔枝三百顆,不辭長作嶺南人。」

一天吃三百顆荔枝,蘇仙你的嘴裡可曾上過火、可曾起過燎泡?!

我為什麼一直強調蘇東坡是超級美食家?

蘇東坡的美食領域,沒有區域限制、沒有食材限制、沒有口味限制,天南海北的特色食物他能吃得津津有味,品鑑得出風味,說得出道道,還能根據當地食材自創佳餚,傳授給當地百姓!

除了會吃,還善飲。蘇東坡不但是煮茶品茗高手,還擅長釀酒飲酒。《飲酒說》一文,正是他釀酒飲酒之樂趣體現!

蘇東坡,一生起伏,讀過萬卷書行過萬裡路其文汪洋恣肆,明白暢達,其詩題材廣泛,內容豐富,是當之無愧的一代文豪。

他也是一個充滿煙火氣的美食家,作文之大雅,食味之大俗,灑脫不羈、胸襟豁達的蘇東坡,就是文豪界的"超級美食家"!

(作者:虎奴與香奴,轉發請註明出處。素材整理自網絡。圖片整理自網絡,侵刪)

相關焦點

  • 吃貨蘇東坡在美食上的造詣,眾多經典名菜,網友:認真下廚的詩人
    眾所周知,在美食上面吃貨是不分國界的,中國是全世界公認的美食國度,中國人的吃貨屬性也是與生俱來的,在古代的時候就已經隱隱約約有了吃貨的身影,那就是我們人人都知道的一個詩人——蘇東坡,一個古代認真研究美食的吃貨,順帶寫詩作詞。
  • 吃貨蘇東坡,先祖蘇味道,美食基因傳了11代
    蘇東坡在文學歷史上有唐宋八大家、宋四家、北宋政治家的稱謂,而到了現代網際網路時代,蘇東坡有了新的頭銜,他變成了美食領域的愛豆,粉絲們叫他「吃貨蘇東坡」,「北宋第一吃貨」,「美食家蘇東坡先生」。蘇東坡的先祖叫蘇味道,從名字「味道」兩個字就能看出來,蘇家第一代人就和美食沾上了邊,預示著將來蘇家必定會出一位大美食家。蘇味道是唐朝人,武則天時期官至相位。蘇味道有4個兒子,二兒子蘇份在父親蘇味道去世之後,在眉山縣(現眉山市東坡區)娶妻生子安了家,從此蘇家在眉山開枝散葉,而蘇東坡就是蘇份的十代孫,蘇味道的十一代孫。
  • 把窮日子過成神仙日子的吃貨蘇東坡:惠州記
    詩人吃貨的創造性從不僅來不會缺乏,反而又激發出新的美食來了!這種美食名叫「烤羊蠍子」,在後世的名氣不下於「東坡肉」、「東坡魚」。這種美食是怎麼得來的呢?這要得益於詩人吃貨的敏銳觀察力。東坡發現,惠州市的肉市貿易雖然不繁華,但是,每天也要宰殺一隻羊售賣,肥美的羊肉被當地有錢有勢的人家買走了,剩下的沒有多少肉的羊脊梁骨沒人要,於是,就悄悄囑咐屠戶給他留著羊脊骨。
  • 頂級「吃貨」蘇東坡:美詩美酒美食,詩意的生活,是怎樣養成的?
    頂級「吃貨」蘇東坡:那些年,在詩意的生活之餘,為我們介紹的七種美味。蘇軾,號東坡居士,是宋代文學最高成就的代表,也是我們眾所周知的詩、詞、散文、書、畫無一不精的大才子。其實除了是大才子外,生活中,蘇軾的業餘另一大愛好是詩意的生活,美食。
  • 吃貨蘇東坡在海南都吃了哪些古怪美食?
    蘇東坡在惠州安居樂業的好日子並沒有持續幾年,據說是因為他寫的這兩句詩:「報導先生春睡美,道人輕打五更鐘」,詩句傳到朝廷那裡,有人不樂意了:嘿,在惠州居然還過得那麼快活,好,去更遠點的儋州試試看吧。於是,新的打擊和迫害又來了。
  • 最有文化素養的「吃貨」最有吃貨精神的文人——蘇東坡的美食世界
    逐客不妨員外置,詩人例作水曹郎。只慚無補絲毫事,尚費官家壓酒囊。惠崇是北宋擅詩畫的一位僧人,在神宗元豐八年(1085年),蘇東坡為其作畫《春江晚景》題詩兩首,蘇軾的學生張耒曾在《明道雜誌》中記載用蔞蒿、荻筍、菘菜三物烹煮同河豚一起烹飪最為適宜,所以蘇軾由"蔞蒿滿地蘆芽短"聯想到正是河豚欲上時", 這可是只有吃貨才有的覺悟,不僅愛吃,還會吃,懂吃。
  • 蘇東坡這個大吃貨,竟然寫了這麼多吃吃喝喝的詩詞!
    想當年,楊貴妃最愛的荔枝,蘇東坡不僅能吃到最新鮮的,而且還要「日啖三百顆」!惠州,也就是現在的廣東,氣候溫暖,四季如春,山珍水果自然豐富。且看詩中"盧橘"、"楊梅"、"荔枝"樣樣皆鮮,羨煞旁人。雖是被貶,但蘇東坡性情豁達樂觀,以吃為樂,為了這荔枝,都「不辭長作嶺南人」。果然是吃貨!
  • 能詩能文的蘇東坡,文武雙全,而且還是一個超級美食家
    經常看電視劇的小夥伴,是不是都有注意到,很多電視劇中總會出現一道美食,叫東坡肉,東坡肉名字文雅,味道鮮美,讓每次看電視人都忍不住流口水。中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疆域遼闊,美食類型眾多,但是很多吃食只是作為地方美食,而沒有全國知名度,但是東坡肉不一樣,它在全國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就和北京的那隻鴨子一樣,令人很嚮往,忍不住嘗一嘗。雖然它的知名度很高,但是相信很多人都不知道這個美食的來歷,它不是什麼大廚的傑作,而是一位詩人的發明,那就是蘇東坡。
  • 貶到哪吃到哪:吃貨蘇軾堪稱「舌尖上的大宋」,吃出來的蘇東坡
    雖然多次被貶,但他也沒閒著,走到哪玩到哪、吃到哪,看遍祖國的大好河山,不知道能不能也給他一個「旅行家」的稱號呢。一生都在路上,大大小小的城市他走過90座。「走過城市最多的詩人」目標,達成!隨然一生大半的時間都不受重用,這些地方也大都是被貶所經。但他卻憑藉著自己樂觀的精神,把痛苦的日子過得還不錯。
  • 大文豪蘇東坡:「人間有味是清歡」,寫出了「吃貨」的最高境界
    提起蘇東坡那是家喻戶曉,蘇東坡是北宋中期的大文豪,在詩詞,書畫等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成就,可以說是文學史上的全才,被列為唐宋八大家之一。除了文人這個身份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就是北宋時期的「食神」。蘇東坡不光喜歡詩詞,書畫,更喜歡人間美食,在他所作的詩詞中有數十首都是和美食有關的。並且不單單是喜歡吃美食,還喜歡創造發明美食。
  • 美食與詩人,飲食與文化的碰撞,點燃了美食主義者的星星之火!
    導語:都說美食會讓人心情愉悅,在古代,詩人作詩更是讓其感到幸福的一件事。那麼如果讓美食和古代詩人在一起又會碰撞出怎樣的火花?是對美食的嫌棄還是為美食作詩,接下來跟著小編來看一看古代詩人與美食而產生的「化學反應」。
  • 詩人也是「吃貨」,陸遊最愛記錄美食,讚美佳餚的詩句有上百首
    中國自古就有很多美食,這些美食被按照地域分為不同的菜系。中國這麼大一片土地,可見這片土地上有多少好吃的美食藏在民間。中國人把吃看得最重,民以食為天,這句諺語並不是說著好玩的,古人都愛研究美食,從古至今不少流傳下來的菜譜,不少古詩文中讚美的美食都是證據。
  • 一代文豪蘇東坡竟也是美食家:竟連老鼠蛤蟆都敢吃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代文豪蘇東坡竟也是美食家:竟連老鼠蛤蟆都敢吃 單單用美食家來形容蘇東坡,那還是小看了他。孟子說:君子遠庖廚。意思是美食家都要去吃別人做的,自己做,不成。而好吃的人則不同,會吃但是不會做,或者不願意做,那不是標準的好吃,要說起詩人裡的好吃佬,   原標題:一代文豪蘇東坡竟也是美食家:竟連老鼠蛤蟆都敢吃   單單用「美食家」來形容蘇東坡,那還是小看了他。孟子說:「君子遠庖廚。」意思是美食家都要去吃別人做的,自己做,不成。
  • 一代美食達人——蘇東坡!那些不為人知的美食故事
    蘇東坡作為北宋的一大文人,不僅擁有著非凡的文採,而且他所做出的可不僅僅是文學上的貢獻,他更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大吃貨,一生更致力於發現美食與烹調美食,關於他和美食的那些事,可真是說不完道不盡吶!二:江浙美食——吳山酥油餅的由來吳山酥油餅嚴格來說並不是蘇東坡發明的,它是江浙一帶百姓智慧的結晶,原本也只在小老百姓間流傳,由來已久,因緣際會之計,碰上了彼時失意已久被貶杭州的蘇東坡,才得以名震四方。
  • 張煒《斑斕志》:蘇東坡是個強勢的偶像級古典詩人
    蘇東坡擁有古代詩人中少有的豁達與樂觀,他與他生活的北宋時代的詩酒風流,在今天這個物質主義時代釋放出了更大的魅力,這與同時代其他中國古典詩人相比差異明顯:不僅沒有因為高古而造成疏遠和隔膜
  • 著名吃貨蘇東坡是怎麼吃大閘蟹的?看得我口水直流
    中國古代著名詩人李白曾言「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萊;且須飲美酒,乘月醉高臺。」自東漢《洞冥記》記載已來,中國人吃螃蟹至今已有近2000年歷史,到宋代掀起吃蟹高潮。可見,大閘蟹自古以來就是國人美食界的「掌上明珠」。你知道各個朝代的美食家們都是怎樣吃大閘蟹的嗎?
  • 蘇東坡最愛的食物之一,寫好幾首詩都推薦,遠銷國外遭土豪爭搶
    說起蘇東坡可能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大文豪,但實際上我欣賞他的原因是蘇東坡可以說是當時名噪一時的吃貨。古代的詩人詞人當中有幾個大家非常喜歡的人物。第一個可能就是李白。李白名氣太大了,可以說是千古流傳,之所以他名氣這麼大,主要是因為他是一個酒鬼,而他喝酒之後寫出來的詩句可以說是都是千古佳句。所以很多人都喜歡李白這樣的,逍遙如同一個仙人一樣的詩人。
  • 舌尖上的美食——專家蘇東坡
    提起蘇軾蘇東坡,大家都會想到他是宋朝的大詞人,大文豪,位列唐宋八大家之中。一首: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故壘西邊,人道是,三國周郎赤壁。寫出了他的豪邁。一曲: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寫出了他的柔情,除了文壇地位之外,蘇東坡書法造詣也登峰造極,天下第三行書《黃州寒食帖》出自他手。然而,這都是他的文學成就,我們今天想說的是他另外一項成就——美食。宋代的經濟空前繁榮,以前朝代的宵禁在宋朝也不存在,人們可以通宵達旦的遊玩,暢飲美食,仿佛吃的文化在宋朝格外流行,身為資深吃貨的蘇東坡同志,對自然十分精通。元豐三年,蘇軾被貶到黃州任團練副使。
  • 蘇軾、李白、陸遊的「吃貨」人生:美食與詩,不負人生不負卿
    當美食遇上詩人,山珍海味,一粥一飯紛紛化身為詩,美食滋潤舌尖,文字溫暖心靈,簡直妙不可言!蘇東坡——北宋首席美食博主蘇東坡,少時壯志凌雲,也曾飛黃騰達,但壯年之後屢遭政治打擊,一生漂泊不定。然而熱愛生活的他很少浪費時間感傷,貶到哪兒吃到哪兒,從豬肉到河豚,從荔枝到羊蠍子,體現了一個高級吃貨的自我修養。
  • 有趣的蘇東坡,了解他的吃貨歷程,才明白「東坡肉」並不簡單!
    思來想去,還就想起來了歷史上有這麼一個有趣的人,他就是蘇東坡。沒錯,就是那個因為被貶,然後開啟了吃貨歷程的蘇東坡。蘇東坡因為才華惹禍上身,從黃州被貶到惠州,最後到海南島。遭遇人生中如此大的變故,在蘇東坡的身上看不到悲觀,能看到的就是他睡得好,吃得好,玩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