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石獅旅遊名片之一,閩南僑鄉的標誌性建築,已有800多年歷史

2020-12-19 小小西瓜c

石獅名山勝景眾多,人文薈萃,濱海自然旅遊資源豐富,既是購物天堂,又是旅遊觀光的絕妙去處。可能會有人疑惑,石獅在哪裡,又是怎樣的一個地方呢?石獅位於福建省東南沿海,泉州市南部,北臨泉州灣,南臨深滬灣,東與寶島臺灣隔海相望,石獅的旅遊主要是以古蹟、歷史文化、濱海以及人文景觀為主,而最為出名的便是姑嫂塔、六勝塔、鎮海石、古碼頭等為主的古蹟旅遊,那麼今日的主題則是姑嫂塔。

姑嫂塔在石獅寶蓋山,又稱「萬壽塔」。它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了。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見證,姑嫂塔歷來是閩南僑鄉的標誌性建築,是石獅旅遊的必去景點之一,也可以說是石獅旅遊的名片之一。

其實姑嫂塔真正的作用,是作為航標的。在南宋時期,泉州港是世界上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對外貿易十分繁榮,與七十多個國家和地區都有生意往來。為了適應海外交通的需要,在位處泉州港口的寶蓋山上建造石塔,作為航標燈塔,而現在的姑嫂塔則成為了觀賞石獅全景的景點之一,這裡的風景很美,古老的姑嫂塔歷史感厚重,特別適合帶孩子體驗。

沿著石階一級級而上,姑嫂塔鼎立在山的最高點。透過松樹看姑嫂塔已越來越近,仿佛觸手可及。等站在姑嫂塔上,眺望遠處是深深的港灣,碧綠的海水,遠處的沙灘,看不見一絲的雜物,還有遠處的泉州灣大橋若隱若現。

對於真正了解姑嫂塔的人來說,姑嫂塔是一個看日出、看日落的絕佳位置,如早上真的起不來,那夕陽就別錯過了,畢竟看夕陽可比看日出要容易得多了。

姑嫂塔不需要門票,石獅市區內有到達姑嫂塔景區的旅遊公交線,而且因此獨特的歷史意義,目前與泉州各個古蹟一起在申請世界文化遺產中,算是性價比比較高的一個景區了。

到石獅旅遊,如果你是喜歡歷史人文景觀一定不要錯過,姑嫂塔的建造和歷史都有可看的地方,其建築風格也獨樹一幟,如不需要看日出日落,那麼花1-2個小時遊覽姑嫂塔即可。

相關焦點

  • 僑鄉石獅永寧借文化品牌揚古衛魅力
    僑鄉石獅永寧借文化品牌揚古衛魅力 >   中新網石獅1月2日電 (陳龍山)2日,「古衛情·永寧風書畫家藝術沙龍」在福建僑鄉石獅永寧舉行。
  • 品味石獅永寧老街 感受僑鄉歷史文化(組圖)
    品味石獅永寧老街 感受僑鄉歷史文化(組圖) 2017年05月25日 11:01   來源:石獅日報
  • 石獅旅遊 - 魅力石獅 - 東南網泉州頻道
    石獅永寧片區位於石獅兩大旅遊軸線交會點,擁有姑嫂塔、永寧城隍廟、黃金海岸等石獅最具特色的歷史、山海、宗教旅遊資源,是得天獨厚的旅遊度假基地,具有宜動宜靜的產業發展條件。永寧片區規劃用地14753畝,計劃打造成為石獅濱海旅遊度假基地和現代服務業的集聚區。
  • 服裝名城,海上絲綢之路窗口,福建石獅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
    下面就一起去看一下福建石獅最美的六個旅遊景點吧。一、姑嫂塔姑嫂塔又稱萬壽塔、關鎖塔,位於福建省石獅市區東南的寶蓋山上,距石獅市區約5公裡,建於南宋紹興年間,已經有800多年的歷史,是閩南僑鄉的標誌。姑嫂塔背靠泉州灣,面臨臺灣海峽,有關鎖水口、鎮守東南的氣勢,所以又稱關鎖塔。
  • 福建石獅打造食品貿易港 僑鄉「古早味」拼單出口
    (經濟觀察)福建石獅打造食品貿易港 僑鄉「古早味」拼單出口中新社石獅4月19日電 (記者 孫虹)「從事食品行業二十幾年,在出口方面比較受困擾,尤其是海外華人華僑回來帶特產,如果量大就很麻煩。」伍氏中國有限公司董事長伍維民19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中國石獅國際食品城藉助全國首個預包裝食品出口試點的「東風」,可以輕鬆實現小批量食品快速出口,有助於石獅、泉州乃至全國的食品「走出去」。走進中國石獅國際食品城,一間間商鋪正在緊鑼密鼓地裝修。自今年3月底正式啟動招商以來,這裡已有100多個商戶、50家龍頭食品企業籤約入駐。
  • 僑鄉福建泉州「傳承+旅遊」留住閩南「古早味」
    【解說】從出生時的搖籃、到嫁娶時的花轎,從抓周時的草蓆,到祝壽時的香案……在位於僑鄉福建泉州晉江市的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別出心裁的「閩南人生五喜」文化館總是能吸引遊客和孩子們的注意。近日,記者走訪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了解這裡的傳承故事。
  • 福建三大中心城市之一,被稱為世界宗教博物館,曾是遠東第一大港
    雖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市之一,可單從旅遊觀光角度來說,名氣還是比不過廈門的,但說到歷史文化積澱和美食,可以算是福建省當仁不讓的老大。開元寺就坐落在西街上,是福建省內規模最大的佛教寺院,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現存主要廟宇為明、清兩代修建。
  • 遇見,夏末中的 石獅
    明洪武二十年(1387)築建,至今已有六百年多年悠久歷史。史載,永寧衛下轄有11個千戶所,衛城內有左、右、前、後五個千戶所;衛城外,有福全(晉江)、崇武(惠安)、金門、中左(廈門)、高浦(同安)、白葉坂(安溪)六個守御千戶所及十四個巡檢司,鼎盛時期與天津衛、威海衛齊名。
  • 石獅永寧古衛城被評為國家3A級旅遊景區的歷史文化古鎮
    石獅永寧古衛城位於著名僑鄉福建省石獅市永寧鎮,其歷史底蘊深厚,人傑地靈,是一座具有六百多年悠久歷史的文化古鎮,有著「濱海千年古鎮、東南第一衛城」之稱。南宋時,為防禦毗舍耶國海寇入侵,朝廷即在此建了永寧水寨,永寧因此得名,寓意永葆安寧。元朝時,由於海寇出入東南沿海,侵擾百姓,在永寧設巡檢司。明洪武二十年,為抵禦倭寇,朝廷在此設立永寧衛城,以作泉南屏障。
  • 福建石獅成為一方經濟發展熱土
    中新社石獅四月九日電(吳瑞騁)福建閩南石獅市經過十多年的發展,已成為一方經濟發展熱土。  石獅市區鴛鴦池服裝面料市場規模龐大,已形成包括德輝文化大廈、金石大廈、南環路市場、蓮花苑、元興花園以及南北一路面料市場等六大中心區的服裝面料集散中心,年營業額達一百億元人民幣。  石獅如今已成為全國聞名的服裝集散地。
  • 我國用親戚稱呼來命名的古塔,有800年歷史,是閩南僑鄉的標誌
    如今在對我國眾多的一些古塔發展上看,在對任何的一處古塔發展上說,它的古塔發展也是成為我國的社會區域中所體現出來的價值不同之處,因為即使是一些能力不同的古塔,它們在歷史發展、建築構造和區域文化影響力等多個方面都是有很大差距的,也正是因為如此,所以每處古塔發展也是會有大的不同。
  • 中國三大古衛城之一,藏在福建這個不知名小鎮,600多年歷史
    福建的旅遊勝地和說來,大方,我想是廈門及其周邊的歷史泉州更有情趣的城市,今年的國慶節旅遊數據也再次表明,福建泉州才是旅遊最大的勝者,旅遊收入和接待客人的人們都是最省,泉州是讓理學家朱熹感嘆「這裡古稱佛國,滿街都是聖人」的宗教聖地,被稱為「泉南佛國」,是可以欣賞到南音、梨園戲、木偶戲和高甲戲等古代神奇劇種的文化城市
  • 解鎖福建3種玩樂新方式,滿足各類驢友遊玩的需求
    提起福建旅遊,大多數人的第一反應——鼓浪嶼!姑嫂塔位於福建石獅的寶蓋山頂,建於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歷史。1300年的歷史。「皇宮起」紅磚建築,也有中西合璧的精緻洋樓。
  • 福建福清僑鄉東張舉辦煎茶文化旅遊節
    鄭松波攝 福建福清10月13日電(鄭松波)2019首屆福清(東張)煎茶文化旅遊節13日在福建省歷史文化名鎮——僑鄉福清市東張鎮南湖山頂開幕。 鄭松波攝 福建南湖山茶業創辦於2008年,茶山位於東張鎮的南湖山上。南湖山是福清種茶制茶歷史最早的地區,有200多年歷史。其平均海拔800多米,常年雲騰霧繞、氣候溼潤、晝夜溫差大,夏暑清爽如秋,土壤鬆軟肥沃富含有機質,是福清地區乃至閩中地區不可多得的茶葉生產基地。
  • 僑鄉泉州「傳承+旅遊」留住閩南「古早味」
    吳冠標 攝中新網泉州11月27日電 (吳冠標)從出生時的搖籃、到嫁娶時的花轎,從抓周時的草蓆,到祝壽時的香案……在位於僑鄉福建泉州的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這面別出心裁的「閩南人生五喜牆」總是能吸引遊客的注意。
  • 僑鄉泉州「傳承+旅遊」 留住閩南「古早味」
    從出生時的搖籃、到嫁娶時的花轎,從抓周時的草蓆,到祝壽時的香案……在位於僑鄉福建泉州的來旺良品堂閩南古早味傳承基地,這面別出心裁的「閩南人生五喜牆」總是能吸引遊客的注意。在這裡,遊客不僅能夠體驗閩南婚喜慶民俗文化、品嘗閩南古早味美食,還可以與手藝人一起親手製作僑鄉手工面線等傳統美食。傳統手工藝人在戶外製作、晾曬手工面線。吳冠標 攝在來旺良品堂創辦者洪一博看來,「古早味」是閩南民俗傳統文化的集中體現,更能喚醒海外遊子們的鄉情。
  • 在閩南風情十足的城隍街,石獅城隍廟的興盛給帶動了怎樣的繁榮?
    石獅城隍廟建築規模奠定於清康熙六年(公園1667年),1990年重修,坐北朝南,佔地面積560平方米。二進,正殿奉祀城隍,配祀廣澤尊王、觀音等,邊殿附祀開山殿七大巡。石獅城隍廟歷經明代「嘉靖倭寇」、清代「辛丑遷界」、「石獅分縣的設立」等重大歷史事件,成為十六至十七世紀福建東南沿海政治、經濟、文化變遷的歷史見證。眼前的弧形門樓、騎樓式結構又讓人領略到其中西合璧的建築風格。
  • 閩南——建築裡
    隨著明清港口的飛速發展,福建湧現四大商港,閩南佔三!閩商下南洋,由閩南的南洋歸國華僑所建,因為建築樣式中西合璧,與閩南傳統古民居截然不同,且建築材料多為南洋直接運輸而來,故被稱為番仔樓(「番仔」是過去閩南一帶對南洋人的貶稱)。
  • 泉州石獅最出名的兩座石塔,不在佛寺內,近千年歷史守護港灣!
    塔在中國建築史上有著重要的意義,尤其多出現在寺廟裡面,佛塔是大家最為熟悉的。在泉州的下轄市石獅,也有兩座重要的石塔,不同的是,這兩座塔並不是在寺廟裡面,而是作為航運標誌矗立在高處或者海邊。一座是建於宋代的姑嫂塔,一座是重建於元代的六勝塔。作為海上絲綢之路起點上的航標塔,它們是石獅文化和歷史的代表,是眾多海內外石獅人的鄉愁。
  • 中國地理:東南僑鄉——福建
    這裡依山傍海,海岸曲折,島嶼眾多,由海路可以到達南亞、西亞、東非,是歷史上「海海絲綢之路」的起點,也是海上商貿集散地、全國最大的僑鄉。地形特徵福建多山,境內山嶺聳立,低丘起伏,河谷和盆地交錯其間。山地、丘陵面積大,分布廣,佔全省總面積的80%以上。福建臨海,長長的海岸線像一道美麗的花邊,裝點這福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