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0萬臺老年機無法查收驗證簡訊 警方調查:背後隱藏怎樣的黑色產業鏈

2020-12-11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11月28日消息(總臺央廣記者李行健)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不少老年人在挑選手機時,常常會選用功能簡單、價格低廉的「老年機」。不過,也有不法分子盯上了部分缺乏保護的「老年機」,植入病毒木馬,實現遠程控制,非法獲利。近日,浙江省紹興市新昌縣法院審理認定,犯罪嫌疑人吳某的公司非法控制老年機達330餘萬臺,獲取手機驗證碼500餘萬條,出售獲利竟有790餘萬元,受害老年人遍布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民警透露,不僅是老年機,部分帶通信功能的兒童手錶也需警惕此類木馬。這背後隱藏著怎樣的黑色產業鏈?

去年8月,為了方便照顧已經80多歲卻一人獨居的外婆,浙江新昌縣的小朱在網上給外婆買了一臺價格便宜的功能機。所謂的功能機就是人們常說「老年機」,僅僅具備接聽電話、收發簡訊等基礎功能。

然而,小朱在給手機換套餐時卻發現,其他人發送的簡訊可以正常接收,但驗證碼卻無法接收。小朱將電話卡裝到自己的手機裡,驗證碼又能正常接收,他懷疑外婆的老年機被裝了木馬,隨即報警。

新昌縣公安局網警大隊副大隊長陳懿介紹:「查詢話費的功能是正常的,其他簡訊正常接收,一旦碰到銀行驗證碼,包括移動的一些驗證碼,就接收不到。可以確定,肯定是這個手機裡面的某個程序把驗證碼屏蔽掉了。」

民警對相同品牌老年機的網上銷售情況展開調查,警方對新昌縣本地購買同款手機的25人進行走訪,發現其中簡訊收發不正常的手機有15臺。同時,民警也對手機裡的木馬程序進行了司法鑑定。陳懿介紹:「鑑定的意見是,這個木馬具有一個對手機裡所有的短消息進行識別和獲取的功能,能夠根據關鍵詞進行屏蔽,最後能夠將其所需要的短消息上傳到伺服器。」

紹興、新昌兩級公安機關成立了由網安部門牽頭的「8·12」侵犯公民個人信息專案組,在查明了整個犯罪團夥的組織架構後,趕赴深圳控制了這家科技公司的所有涉案人員,並起獲了大量的後臺伺服器數據以及與上下遊鏈條交易的合同。新昌縣公安局刑偵支隊辦案民警李贇贇說:「他們的資料庫存量達到500多萬個手機號碼,信息量總共達到將近5000萬條,這是一個非常龐大的數據。」

經查,以吳某為總經理的這家公司製作了可以控制手機識別攔截簡訊的木馬程序,並與主板生產商合作,將木馬程序植入到手機主板中,這些植入木馬程序的主板又進入到手機生產廠商,最終銷售給老年人群體。

以吳某公司後臺伺服器統計的數據來看,被植入木馬程序激活的手機號碼有330多萬臺,涉及功能機型號4500多種,受害者遍布全國31個省、直轄市、自治區。辦案民警李贇贇說:「這個功能機一旦被老年人插卡使用,便會主動將手機號碼發送給吳某團夥,吳某團夥向下遊輸入號碼,下遊拿到號碼之後點擊收取驗證碼,他們就是通過手機號碼和驗證碼去電商平臺『薅羊毛』的。」

據了解,吳某的公司除了使用少量非法獲取的手機號碼和驗證碼自行進行APP註冊、刷量獲利以外,絕大部分都出售給了像「番薯」平臺這樣的公民個人信息「批發商」。

這些平臺是這條黑色產業鏈裡的重要一環,在「行業」裡被稱為「接碼平臺」,他們從吳某這樣的公司低價購入個人信息,通過QQ群、微信群加價出售給「薅羊毛」的團夥和個人,從中賺取差價牟利,公民的個人信息就這樣進入了「黑市場」,再被層層買賣,形成一個龐大的犯罪網。犯罪嫌疑人戚某稱:「一件商品獲取兩、三塊錢的利潤,想賺錢就要量大,所以才註冊這麼多,模式很簡單,就是倒賣、賺差價。」

網絡安全法規定,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竊取或者以其他非法方式獲取個人信息,不得非法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個人信息。

2020年6月以來,新昌縣檢察院以吳某等70餘人分別涉嫌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詐騙罪,陸續向新昌縣法院依法提起公訴。近日,新昌縣法院作出判決,吳某因犯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被判處有期徒刑四年六個月,並處罰金60萬元,違法所得616萬被予以追繳;童某因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三年,緩刑四年,並處罰金8萬元,違法所得7萬元被追繳。

辦案民警提醒,大多數智慧型手機都安裝了手機安全助手等軟體,能夠識別病毒木馬進行查殺,但部分非正規廠家生產的老年機或者兒童智能手錶等都存在被木馬植入的隱患,購買時要認準正規可信賴的品牌產品。「在給小孩和老年人購買這種電子產品的時候,還是要選擇大品牌可信賴的電子產品,這樣質量可靠一點。並且在使用過程中,要注意保管好自己的個人信息,注意保密,不能輕易將信息洩露給他人。」

相關焦點

  • 新買的老年機接收不到「驗證碼」 細思極恐!330多萬臺手機出廠前被...
    如今資訊時代了,各類電商平臺手機APP是五花八門,新用戶註冊使用往往又會得到獎勵,然而這樣的誘惑被不法分子盯上,形成了一條盜取個人信息,專好電商平臺羊毛的龐大黑色產業鏈,而個人信息洩露的途徑竟然是不起眼的老年手機。
  • 兒童手錶危險,330萬臺老年機已中招,驗證碼被非法售賣
    由於老年機缺乏保護,不少不法分子就盯上了它們,遠程控制、植入木馬,從中獲取暴利。功能正常卻接收不到驗證碼、老年機很可能被植入木馬近日、一個男子報了警、為了方便他給80歲的外婆購買了老年機,只能日常接收簡訊和電話,但是該男子在給外婆換套餐時卻發現外婆的手機能夠正常收發簡訊,卻怎麼也接收不到驗證碼。
  • 330萬臺老年機被植入木馬,截獲驗證碼500萬條!黑產賺近800萬
    接警後,新昌警方展開初查,經過檢測後發現小朱外婆的老年機被植入了木馬程序,驗證碼被木馬程序截獲後發往了深圳的一家科技公司,警方還發現這個現象並不是個例,他們相繼檢測了20多臺同款老年機,都發現了相同現象。
  • 老年機成黑產源頭!三百萬臺被廠商植入木馬 受害老人遍全國
    去年,浙江紹興、新昌兩級公安機關成功打掉了一條「薅羊毛」的黑色產業鏈。警方通過偵查發現,這些手機號和驗證碼背後的主人竟然都是老年人。其中,330餘萬臺老年機中「病毒」後被非法控制,受害老年人遍布全國31 個省(直轄市、自治區)。
  • 警方一查,330萬餘臺手機「中招」
    短短5個月時間,他利用非法購買的6000餘條公民個人信息「薅羊毛」,賺了7萬餘元。令人瞠目結舌的是,這些個人信息竟來自於老年人的手機,數百萬臺老年人手機中「病毒」後被非法控制。近日,一條以侵犯老年人合法權益為犯罪手段的黑灰產業鏈70餘名涉案人員被浙江新昌縣法院判處刑罰。
  • 330餘萬臺老年機因植入木馬信息被洩
    童某也不例外,2019年3月開始,他從事這份「兼職」,短短5個月時間,童某利用非法購買的6000餘萬條公民個人信息「薅羊毛」,賺了7萬餘元。這些個人信息來自於老年人的手機,數百萬臺老年人手機中「病毒」後被非法控制。
  • 釣魚網站牽出黑色產業鏈 解鎖手機藏個人信息販賣
    釣魚網站牽出黑色產業鏈 解鎖手機藏個人信息販賣 原標題: 製圖/李曉軍  本報記者 王春 通訊員 施昌麗  浙江省溫州市蒼南警方近日摧毀一利用釣魚網站平臺,實施侵入計算機系統、非法獲取計算機系統數據、侵犯公民信息、非法利用信息網絡,實施手機盜銷騙、敲詐勒索等多種犯罪的黑色產業鏈
  • 被植入木馬程序的手機背後,是難以想像的龐大黑灰產業鏈
    經過公安機關檢驗發現,小朱外婆的手機中確實被植入了木馬程序,驗證碼被截獲後是發往了深圳的一家科技公司,並且這並非個例,公安機關檢驗了20多臺同款老年機,發現這些老年機都被植入了同樣的木馬程序。可是,明明是新手機,木馬程序又是如何被植入到老年機中的?
  • 我的手機為什麼收不到驗證碼簡訊?紹興警方一查 全國有570萬部老年...
    都市快報紹興新昌的小朱在用外婆手機註冊時,發現手機無法收到驗證碼簡訊。「連著試了很多次,還是沒有收到驗證碼,我懷疑外婆手機被人控制了。」去年8月12日,小朱報了警。紹興市新昌縣公安局網安大隊介入調查,由此揭開一起非法控制計算機案的內幕,打掉一條「薅羊毛」黑色產業鏈,此案涉及全國31個省市、570萬多部老年手機和兒童電話手錶等受侵。手機主板被植入木馬程序民警展開調查,對小朱外婆的手機進行現場測試,發現除了無法收到驗證碼、密碼之類的簡訊外,其餘的簡訊均能正常收發。
  • "簡訊嗅探"調查:監控你的手機簡訊只要不到30元?
    小程不知道的是,她的這次特殊經歷的背後,極可能隱藏著一條盤踞已久的黑色產業鏈。   多位安全圈人士向新京報記者表示,小程的遭遇可能與一種被稱為「GSM劫持+簡訊嗅探」的技術有關。其實,這並非個例。此前曾發生過凌晨收到上百條驗證碼,結果發現被盜刷的案件。   新京報記者調查發現,這項黑產的入門門檻極低,所需代碼均為開源。
  • 2014年騰訊雷霆行動 網絡黑色產業鏈年度報告
    2014年騰訊雷霆行動通過開放黑產資料庫和大數據分析能力,與全國警方及網際網路合作夥伴建立多層次聯動機制,全方位打擊網絡黑色產業鏈。110.qq.com反詐騙舉報平臺共收到舉報信息250餘萬條,協助各地警方偵破網絡欺詐案件200餘起,抓獲犯罪團夥嫌疑人700餘人。騰訊社交產品累計封停打擊違規公眾帳號8.5萬個,攔截各類惡意營銷廣告、惡意連結500萬個。
  • 每日精選|330萬臺老年機被植入木馬;共享充電寶公司回應漲價
    集微網11月28日消息,一臺臺老年人手機,一條條手機號碼和驗證碼,公民的個人信息被流入黑市場買賣獲利。近日,經浙江紹興市新昌縣法院審理認定,吳某的公司非法控制老年機達330餘萬臺,獲取手機驗證碼500餘萬條,出售獲利790餘萬元,70餘名涉案人員被判刑。
  • 「淨網2020」超500萬臺新手機,被偷偷植入木馬病毒!
    2019年8月,浙江紹興警方成功打掉了一條「薅羊毛」黑色產業鏈,破獲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的特大案件,警方通過偵查發現被竊取信息的手機超過了500萬臺,其中絕大部分是老年手機。除此之外,其它簡訊接收正常,感覺事情蹊蹺的小朱趕緊拿著手機,到公安機關報了案。新昌縣網安大隊迅速組織民警展開調查,發現新昌縣本地購買同款手機的有37人,在聯繫到的25人中,簡訊收發不正常的有15臺。
  • 給差評遭垃圾簡訊轟炸牽出犯罪產業鏈:每日可通訊轟炸上億次
    近日,浙江蒼南警方在溫州市公安局網安部門及騰訊守護者計劃安全團隊的支持下,通過分析研判、追溯打擊,經過近半年時間的縝密偵查,直擊「通訊轟炸」、惡意呼叫騷擾的上遊犯罪,對犯罪嫌疑人李某、於某、高某、楊某、劉某等15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成功摧毀集轟炸程序製作、源碼破解、軟體分發、證書籤名、軟體代理、實施轟炸等一條龍的黑色產業鏈。
  • 暗中給手機植入木馬拉活 老年機更容易中招
    木馬病毒偷偷植入手機「拉活」 涉及約2652萬臺金立手機記者查閱浙江省義烏市人民法院11月30日公開的《深圳市致璞科技有限公司、徐黎、朱穎等非法獲取計算機信息系統數據、非法控制計算機信息系統罪一審刑事判決書》發現,據法院審理查明,2018年7、8月份,北京佰策科技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朱某與被告單位致璞科技負責人即被告人徐黎合謀,採用具有「拉活
  • imessage垃圾簡訊沒停過 蘋果稱無法完全屏蔽
    中國之聲記者調查就發現,這些發垃圾信息的人,居然都是有著正規頭銜的企業,他們的主業是發簡訊驗證碼,副業做起了imessage垃圾信息的生意。這些垃圾信息真的沒法兒管理嗎?用戶又該如何屏蔽這些海量的imessage垃圾信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