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文化博大精深,一起學習奉茶禮儀那些事

2020-12-24 騰訊網

今天我們來聊聊奉茶的禮儀。主人將茶端到客人面前獻給客人,以表示對其的尊敬之意,因而,奉茶中也有較多的禮儀。

【1】端茶

按照我國的傳統習慣,端茶時要用雙手呈給客人,一來表示對客人的誠意,二來表示對客人的尊敬。現在有些人不懂這個規矩,常常用一隻手把茶杯遞給客人就算了事,有些人怕茶杯太燙,直接用五指捏著茶杯邊沿,這樣不但很不雅觀,也不夠衛生。試想一下,客人看著茶杯沿上都是主人的指痕,哪還有心情喝下去呢?

另外,雙手端茶也有講究。首先,雙手要保持平衡,一隻手託住杯底,另一隻手扶住茶杯1/2以下的部分或把手下部,切莫觸碰到杯子口。但是茶杯往往很燙,我們最好使用茶託,一來能保持茶杯的平穩,二來便於客人從泡茶者手中接過杯子。如果是給長輩或是老人端茶時,身體要略微前傾,這樣表示對長者的尊敬。

【2】放茶

有時候我們需要直接將茶杯放在客人面前,這個時候需要注意的是,要用左手捧著茶盤底部,右手扶著茶盤邊緣,接著,再用右手將茶杯從客人右方奉上。如果有茶點送上,應將其放在客人右前方,茶杯擺在點心右邊。若是用紅茶待客,那麼杯耳和茶則的握柄要朝著客人的右方,將砂糖和奶精放在小碟子上或茶杯旁,以供客人酌情自取。另外,放置茶壺時,壺嘴不能正對他人,否則表示請客人趕快離開。

【3】伸掌禮

伸掌禮是茶藝表演中經常使用的示意禮,多用於主人向客人敬奉各種物品時的禮節。主人用表示「請」,客人用表示「謝謝」,主客雙方均可採用。

伸掌禮的具體姿勢為:四指併攏,虎口分開,手掌略向內凹,傾斜之掌伸於敬奉的物品旁,同時欠身點頭並微笑。如果兩人面對面,均伸右掌行禮對答;兩人並坐時,右側一方伸右掌行禮,左側伸左掌行禮。

除了以上幾種奉茶的禮儀之外,我們還需要注意:茶水不可斟滿,以七分為宜;水溫不宜太燙,以免把客人燙傷;若有兩位以上的客人,奉上的茶湯要均勻,最好使用公道杯。

我們按照以上禮儀待客,會讓客人感覺到我們的真誠與敬意,還可以增加彼此間的關係,起到良好溝通的作用。

聲明:圖片來源於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歡迎關注,一起學習成長,有關於本文你的觀點可以留言。

相關焦點

  • 什麼是中國茶文化?茶文化起源於何時?為啥說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
    因此在漫長的茶葉發展過程中,逐漸就形成了一種文化特徵,包括茶道茶藝茶具茶話等等,這就是所謂的茶文化。我們都知道文化這個詞包含很深,意味相當深遠。中國的茶文化同樣博大精深,它是將佛道儒諸派思想融合到一起形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獨特茶文化。茶葉在唐朝的時候開始,新生到宋朝的時候達到了第1個頂峰。
  • 在茶生活博覽會上,聽臺灣茶人聊聊「關於奉茶那些事」
    點擊「關注」,和筆者仰望,一起探索身邊的「花鳥魚蟲、山嶺河流、星辰大海」吧!本期主題:請問你日常喜歡喝茶嗎?你有了解過「奉茶」嗎?讓我們一起去茶生活博覽會上,聽臺灣茶人聊聊吧!請問你平時喜歡喝茶嗎?若喜歡,那有了解過「奉茶」嗎?
  • 客來敬茶,這些奉茶禮儀你要懂!
    作為有著五千年文明禮儀之邦的子民,「禮儀」二字深入我們的日常生活。「客來敬茶」,就是我們熱情好客傳統美德與禮儀的表現。
  • 東部華僑城「奉茶大典」溫情獻禮父親節
    晶報訊(記者 張智偉 通訊員 林榮豪 楊雲文/文、圖)6月19日,東部華僑城在茶溪谷盛大啟動父親節「奉茶大典」活動,將這股茶道、孝道的風潮延續,用傳統方式溫情獻禮父親節。 父親節當天,來自鹽田外國語中學的孩子們攜手家人,在東部華僑城茶溪谷三洲茶田一望無際的茶田間體驗採茶的樂趣,與家人一起炒茶制茶,分享動手的快樂。
  • 奉茶禮儀
    「以茶待客」歷來是有數千年文明史的禮儀之邦——中國,最普及、最具平民性的日常生活禮儀。客來賓至,清茶一杯,可以表敬意、洗風塵、敘友情、示情愛、重儉樸、棄虛華,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一種高尚禮節和純潔美德。茶與禮儀已緊緊相連,密不可分。現代社會,以茶待客更成為人們日常社交和家庭生活中普遍的往來禮儀。了解掌握好茶禮儀,不僅是對客人、朋友的尊重,也能體現自己的修養。
  • 奉茶時這個關鍵的小動作,被很多人都忽略了
    說它熟悉,是因為歷來有「自古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的說法。這個意義上的茶,和柴米油鹽一樣,是生活中司空見慣的口糧茶。還有一種茶,是「琴棋書畫詩酒茶」的茶,這個意義層面上的茶,涉及到了茶道、茶文化、茶禮儀等等,是一種被很多人視為「陽春白雪」的行為。
  • 中國茶文化的起源和發展,茶藝博大精深,品茶悟道,修身養性
    四碗發輕汗,平生不平事,盡向毛孔散。五碗肌骨清,六碗通仙靈。七碗吃不得也,唯覺兩腋習習清風生。蓬萊山,在何處?玉川子,乘此清風欲歸去。」宋朝人拓寬了茶文化的社會層面和文化形式,茶市十分興旺,但茶藝走向繁複、瑣碎、奢侈,失去了唐朝茶文化的思想精神。茶葉產品開始由團茶發展為散茶,打破了團茶、餅茶一統天下的局面,同時出現了團茶、餅茶、散茶、末茶。到元朝、明朝,中國傳統的制茶方法已基本具備,同時更多的文人置身於茶,文人無心以茶事表現自己的風流倜儻,而希望在茶中表現自己的氣節和修養,磨練自己的意志。
  • 知茶,懂生活,你知道這些喝茶的基本禮儀嗎?優雅又不失禮數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來學習茶禮儀吧!【1】選茶、講茶主人在泡茶前,首先需要考慮的是,客人更喜歡什麼茶葉。為了表達自己的熱情好客,應先拿出一些名優茶放在茶盤中,供客人挑選,若客人比較隨意,那我們就選擇合適的茶葉,並為客人介紹茶葉的種類、產地等,甚至還可一起鑑賞茶葉的外形、香氣,讓客人充分了解茶葉,同時也拉近雙方的距離。
  • 客來敬茶,奉茶禮儀你知道多少?
    客來敬茶,無論你在商場、職場、家庭,無論你是老闆、職員、主人,奉茶禮儀不能不掌握。不同的來客,由不同的人奉茶奉茶人員的身份高低體現主人對客人的重視程度。在家待客時,一般可由家中的晚輩或服務人員奉茶;接待重要客人時,則應由女主人親自奉茶。
  • 茶香四溢 香飄滿園——海安市李堡小學「茶文化」主題項目化學習
    為了初步了解中國燦爛悠久的茶文化,培養學生收集、分析、利用信息的能力,李堡鎮中心小學四年級開展了以「茶」為主題的項目化學習活動,各學科積極參與,讓學生感受中傳統文化的魅力。溯茶源識茶類為了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搜集信息的能力,老師提前讓孩子們自己搜集並學習茶的起源及分類,課上以小組的形式交流學習,學生從茶的定義、分類講到茶的地理位置,再到《茶經》,在合作學習中,一起追溯了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歷史,感受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 中國茶文化:獨特的臺灣茶道文化
    茶文化可謂是博大精深,被稱為美的哲學。每個地方的茶文化是不同的。一起來看下臺灣文化中,獨特的臺灣茶道文化吧。茶道是一種以茶為媒的生活禮儀,是修身養性的一種方式。它通過沏茶、賞茶、飲茶,增進友誼,美心修德,學習禮法,與提倡「清淨、恬淡」的東方哲學思想很合拍。追溯臺灣茶藝之由來,其實最早應發源自中國廣東潮洲的「功夫茶」小壺泡。
  • 老外學習漢合茶道,感受中國茶文化的魅力
    學習中國文化,先從學會喝一杯中國茶開始中國文化源遠流長,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文明,是我們的驕傲!隨著越來越國際化,很多外國人來到中國學習,探索這個神秘而又古老的國家。學習中國文化,先從學會喝一杯中國茶開始!
  • 御茶房奉茶不是宮女!揭秘你所不知的宮廷飲茶
    (故宮)茶房是清宮重要的生活機構,負責皇帝及各類宮廷人員的日常飲茶、果品及各處供獻節令宴席、隨侍、坐更等事。(茶具)在清宮戲中,我們常會看到宮女給皇帝奉茶的場景,其實這頗為不嚴謹,擱在當時,皇帝身邊御茶房是不會派宮女奉茶的。
  • 茶文化中蘊含的六大禮儀,你知道嗎?飲茶時為何不可皺眉
    但是茶文化中有一部分內容很明確地表達了關於飲茶的禮儀,你有聽說過這些禮儀嗎?第一點:頭衝茶不可以喝。首先我們要明確頭衝茶的定義。一般來說,主人在給客人衝茶的時候,第一次倒入的水一定會全數倒掉,第二次衝的茶水才會倒入杯中端給客人。這是為什麼呢?
  • 茶文化:高雅的大眾文化,才是文化本身的內涵
    茶文化之起源茶文化是由飲茶多年而積澱下來的習俗精神。中國人飲茶,注重品,在意且享受泡茶、飲茶的那個過程。古時候,奉茶是一種禮節。在周武王之時,茶葉便已作為貢品進行上禮。後來宋朝時期還流行過鬥茶,貢茶以及賜茶等多項茶事活動,由此可見茶文化在中華民族的生活中起到了極為重要的代表性作用。。茶文化的形成與演變簡單來說,茶文化是中國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形式。禮儀之邦是各國友人對中國的認知,茶文化的內涵是通過遇茶、賞茶、品茶的過程自然而然與中國文化相互結合的一種文化產物。
  • 走進生態茶園,品味4700多年的茶文化|海濱浮來青研學營
    4700多年的茶文化中國茶文化是中國制茶、飲茶的文化。中國是茶的故鄉,中國人發現並利用茶,據說始於神農時代,少說也有4700多年了。直到現在,漢族還有民以茶代禮的風俗。作為開門七件事(柴米油鹽醬醋茶)之一,飲茶在古代中國是非常普遍的。中華茶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不但包含物質文化層面,還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層次。唐代茶聖陸羽的茶經在歷史上吹響了中華茶文化的號角。從此茶的精神滲透了宮廷和社會,深入中國的詩詞、繪畫、書法、宗教、醫學。
  • 不能忽視的茶文化,這些職場喝茶禮儀與禁忌會影響你的一生
    在職場中,有一些喝茶禮儀與禁忌容易被忽視,而讓你莫名其妙地得罪人,進而可能會影響你一生。了解喝茶禮儀與禁忌,首先要了解中國茶文化。一、中國茶文化唐代茶神陸羽寫的《茶經》中說:「茶之為飲,發乎神農氏。」可見神農氏是我國,乃至世界上發現和利用茶的第一人。
  • 我國豐富多彩的茶文化——少數民族的茶文化介紹
    我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其實不光是中原地區,在邊疆的少數民族地區,也有著深厚的茶文化。他們的茶文化都戴帶著他們民族特有的民族特色,為我國豐富的茶文化增添了色彩。接下來,小編為大家介紹幾個少數民族的飲茶文化,希望大家多多關注我國的茶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