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城市的記憶,不僅僅是她留存下來的古老建築、民俗文化、山水風光,也不僅僅是流傳在民間的典籍掌故和風雲史記。還有那每一條街巷道路,從這頭走到另一頭,徜徉於狹窄的巷道,隨處可遇到往日的故事,和這座城市即將逝去的記憶,每一條巷弄,都承載著一段歷史,都有著自己的一段故事……
在車水馬龍的湖州市中心,有一片由青條石鋪就的古老街區,它與隔了一條馬路的現代商業建築共同組成了湖州市繁華的商業中心。這個由條石鋪成的街區,就是湖州衣裳街。衣裳街景色秀麗,一條霅溪河傍著衣裳街緩緩流淌。流水,小橋,民居,美食,長廊加上煙雨,是江南水鄉的柔情。
衣裳街最早遺蹟可追溯至東晉,在宋代稱州治大街或州治前街和市街,明代稱府前街和小市街,是湖州府治通向驛館的必經之路。到了清中葉,這裡已經是湖州城的主要商業街坊,有很多專營衣裳的店,所以,得名「衣裳街」。著名的店鋪有汪記、九加等十多家估衣店,福泰和,萬泰和,新泰和等十多家嫁妝店。但在北伐戰爭後,這些繁華的估衣店逐漸淡出了人們的生活,但衣裳街一直以來都是湖州城區的繁華中心,已成為湖州老街歷史的標誌。
但是,位於市中心地段的衣裳街在保護和開發也面臨著挑戰,現在還算是保留了以前的格局面貌,成片的清末民初建築非常有特色,還有名店、老字號數十家,現存古宅有吳興電話公司舊址、周宅、王宅,碧瀾堂、接官廳等。這裡頭,最氣派的建築,是顏真卿的霅溪館和民國時期湖州巨富王安生的住宅,這些反映了湖州傳統城市商業文化、水鄉居住文化和江南城市風貌。
其實這裡是湖州市原來的主城區,集中了飲食,文化,商貿,客棧,教堂,園林等等。街道布局是棋盤狀的,看似橫七豎八,弄堂很多,但是條條道路都能走通。側巷還有小的露天酒吧,晚上燈光別致。老街雖然不長,但是古碼頭、老郵局、老藥店、戲臺、涼亭、花園等等五臟俱全。最有趣的是,河的北岸是明清建築,南岸又是民國建築,講述著這個古城的美好歷史。
現在這條街儼然成為吃喝一條街了,湖州的特色小吃這裡都能買到。走進老街看到的是令人眼花繚亂的店招、霓虹燈和數不清的美食。很多湖州老字號,丁蓮芳的千張包,震遠同的核桃糕,諸老大的粽子,震遠同玫瑰酥糖,這幾家店相距都不遠,可以很方便地吃到,讓人吃了還想吃。
但是也有人說老街整體的改造力度太大,古色古香的感受基本沒有,而且古街區的通病就是商業氛圍太濃,賣的東西千篇一律沒有特色,與其說來這裡是感受歷史文化,倒不如坦率承認是來湊熱鬧的。那麼,您有去過衣裳街嗎?是否也有衣裳街過於商業的感覺?歡迎在評論區留言一起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