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監管新規: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

2020-12-21 天天基金網

摘要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監管新規: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以及實踐中存在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涉嫌非法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等情況作出明確規定,旨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水平。(經濟日報)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同時,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範,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新規的出臺對於行業有裡程碑式意義,將對保險行業數位化升級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保險行業的深入運用,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作為保險銷售與服務的一種新形態,深刻影響了保險業態和保險監管。在快速發展的同時,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也暴露出了一些問題和風險隱患,給行業和監管帶來了挑戰。

  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以及實踐中存在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涉嫌非法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等情況作出明確規定,旨在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提升保險業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的水平。

  明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定義

  《辦法》明確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即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保險經營活動。《辦法》規定,同時滿足以下3個條件的保險業務,即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一是保險機構通過網際網路和自助終端設備銷售保險產品或提供保險經紀服務;二是消費者能夠通過保險機構自營網絡平臺的銷售頁面獨立了解產品信息;三是消費者能夠自主完成投保行為。

  眾安保險戰略規劃專家祝峰表示,《辦法》抓住「投保」這一關鍵環節,明確提出3個條件,劃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邊界。同時,針對線上線下渠道融合情形規定了政策銜接適用方法。針對不同情形提出適用標準,操作性強,可有效減少監管套利。

  平臺不能隨意搭售保險

  《辦法》還針對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強化了以下要求:一是要求持牌經營,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應獲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二是應有較強的合規管理能力、場景和流量優勢、信息技術實力等;三是應實現業務獨立運營,與主營業務實現業務隔離和風險隔離;四是不得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轉委託給其他機構或個人;五是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建立售後服務快速反應機制。

  這意味著,未來網際網路平臺不能隨意搭售保險,需獲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

  慧擇保險經紀奇點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馬瀟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辦法》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此外,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作出了明確規範,包括信息披露、營銷宣傳管理、交易必須在自營平臺上完成、交易過程可回溯,不得默認勾選、不得限制取消自動扣費等,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針對實踐中存在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涉嫌非法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情況,《辦法》規定非保險機構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包括但不限於以下商業行為:一是提供保險產品諮詢服務;二是比較保險產品、保費試算、報價比價;三是為投保人設計投保方案;四是代辦投保手續;五是代收保費。

  根據《辦法》,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除了要滿足《辦法》對保險機構的一般要求,還要滿足針對銀行的專門要求:一是應通過電子銀行業務平臺銷售;二是應符合銀保監會關於電子銀行業務經營區域的監管規定;三是不得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轉委託給其他機構或個人。

  值得注意的是,為有效貫徹持牌經營原則,《辦法》對自營網絡平臺作了嚴格、明確的定義:自營網絡平臺是指保險機構為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依法設立的獨立運營、享有完整數據權限的網絡平臺。只有保險機構總公司設立的網絡平臺才是自營網絡平臺,保險機構分支機構以及與保險機構具有股權、人員等關聯關係的非保險機構設立的網絡平臺,不屬於自營網絡平臺,不得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對於當前保險機構從業人員普遍通過微信朋友圈、公眾號、微信群、微博、短視頻、直播等方式參與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方面,《辦法》強化了持牌機構管理責任,提出了有關要求:一是保險機構應為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建立一系列管理制度;二是保險機構應開展營銷宣傳信息審核、監測、檢查,並承擔合規主體責任;三是保險機構應按照相關監管規定對從業人員進行執業登記和管理,標識其從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資質;四是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應慎重向消費者發送網際網路保險產品信息。另外,《辦法》要求網際網路保險營銷宣傳活動應符合廣告法、金融營銷宣傳以及銀保監會相關規定。

  推動保險業數位化轉型

  信美人壽相互保險社董事長楊帆表示,《辦法》的出臺對於行業有裡程碑式意義,將對保險行業數位化升級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辦法》在規範經營、防範風險、劃清紅線的基礎上,鼓勵保險與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相融合,支持網際網路保險在更高水平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特別是鼓勵開發符合網際網路經濟特點、服務多元化保障需求的保險產品,讓保險與場景、技術合理融合;鼓勵拓展數據信息來源,運用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技術提高保險業務風險識別和處置的準確性。

  祝峰認為,網際網路保險不僅是銷售渠道,更是經營方式和服務形態。《辦法》強化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經營主體責任,確定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規範標準,劃清了業務邊界和監管紅線。《辦法》的出臺,為我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健康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此外,按照銀保監會的安排部署,《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施行。按照監管要求,保險機構應在《辦法》施行之日起3個月內完成制度建設、營銷宣傳、銷售管理、信息披露等問題整改,6個月內完成業務和經營等其他問題整改,12個月內完成自營網絡平臺網絡安全等級保護認證。

(文章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

(責任編輯:DF150)

相關焦點

  • 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新規以負面清單方式明確了非持牌機構的禁止性行為,劃定了行業紅線,促使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在可監管的框架下有序開展。同時,對持牌機構和持證人員的關鍵行為也作出了明確規範,有利於進一步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新規的出臺對於行業有裡程碑式意義,將對保險行業數位化升級起到巨大推動作用。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落地:中小機構迎大考 網際網路企業需持牌
    強調持牌經營 中小險企迎大考「其實這個辦法徵求意見稿的時候我們就開了好多會逐條做了研究,公司內部目前覺得對我們影響不大,甚至可能還有一些利好,因為我們是持牌機構。」某頭部保險機構相關負責人表示。慧擇保險經紀奇點研究院首席研究員馬瀟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辦法》強調了「機構持牌、人員持證」的基本原則,規範了自營網絡平臺的認定標準,強化了持牌機構的產業地位,有利於管理規範的持牌機構規範發展。與此同時,在更嚴格的監管條件下,中小機構對技術、產品、運營、服務等方面的賦能需求提升,特別是《辦法》明確提出允許網際網路業務轉委託,頭部平臺會有新的商業機會。
  • 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劃出規範底線設置準入門檻
    來源:海外網銀保監會近日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基本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專家認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推出,有助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規範經營,維護消費者利益,並將推動保險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劃出規範底線 設置準入「門檻」
    銀保監會近日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基本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專家認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推出,有助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規範經營,維護消費者利益,並將推動保險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強化持牌經營,嚴禁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
    其他業務,比如,從業人員提供投保連結的,還有渠道融合銷售等業務,監管也規定了要同時滿足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 今天,銀保監會正式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保險圈兒的大家,等了又等,盼了又盼的網際網路新規也算落地了。 自2015年開始施行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在超期運行6年後,終於要退出歷史舞臺了。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2月1日實施!將加快全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
    投保人通過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提供的保險產品投保連結自行完成投保的,需要同時滿足該新規和所屬渠道的相關監管規定。在涉及線上線下融合開展業務的,其線上和線下的經營活動分別適用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無法分開適用監管規則的,同時適用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規則不一致的,堅持合規經營和有利於消費者的原則。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正式落地 2021年2月1日施行
    另外,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藉助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名義進行線下銷售的,包括從業人員藉助移動展業工具進行面對面銷售、從業人員收集投保信息後進行線上錄入等情形,應滿足其所屬渠道相關監管規定,不適用本《辦法》。  三、哪些機構可以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保險機構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當滿足哪些條件?是否需要申請業務許可或進行業務備案?
  • 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劃定非保險機構五條行為邊界 朋友圈抖音等...
    2019年,我國網際網路保險保費將近2700億元,同比增長42.8%,高於12.2%的保險全行業原保險保費增速。業界人士認為,《辦法》將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持牌經營原則被強化,同時,對保險營銷宣傳行為的規範也將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行業實現更加健康的發展。
  • 2021年2月1日起,網際網路賣保險將有新規
    當下,一些傳統保險機構從業人員通過微信朋友圈、直播平臺等渠道發布各類保險營銷信息。部分營銷內容甚至以某產品即將「停售」、漲價等為噱頭,對人們形成銷售誤導,引起保險糾紛。 12月14日,銀保監會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屆時,在網際網路渠道賣保險將有新規範。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辦法》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正式發布:強化持牌經營原則 明年2月1日起...
    另外,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藉助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名義進行線下銷售的,包括從業人員藉助移動展業工具進行面對面銷售、從業人員收集投保信息後進行線上錄入等情形,應滿足其所屬渠道相關監管規定,不適用本《辦法》。  三、哪些機構可以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保險機構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當滿足哪些條件?是否需要申請業務許可或進行業務備案?
  • 銀保監會: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另外,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藉助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名義進行線下銷售的,包括從業人員藉助移動展業工具進行面對面銷售、從業人員收集投保信息後進行線上錄入等情形,應滿足其所屬渠道相關監管規定,不適用本《辦法》。  三、哪些機構可以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保險機構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當滿足哪些條件?是否需要申請業務許可或進行業務備案?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落地,明年2月1日起施行
    在人員方面,根據《辦法》,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可以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除了要滿足《辦法》對保險機構的一般要求外,還要滿足針對銀行的專門要求:一是應通過電子銀行業務平臺銷售;二是應符合銀保監會關於電子銀行業務經營區域的監管規定;三是不得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轉委託給其他機構或個人。
  • 多險企違規營銷被罰 直播、朋友圈賣保險遭監管
    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並從2021年2月1日起執行。《辦法》強化了持牌經營原則,對網際網路保險營銷進行嚴格規範。 大童保險服務執行副總裁、快保科技CEO李曉婧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辦法》出臺利好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發展。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起實施!利好保險業數位化轉型,業內期待配套...
    《辦法》針對渠道融合情形規定了政策銜接適用方法:投保人通過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提供的保險產品投保連結自行完成投保的,應同時滿足本《辦法》及所屬渠道相關監管規定。涉及線上線下融合開展保險銷售或保險經紀業務的,其線上和線下經營活動分別適用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無法分開適用監管規則的,同時適用線上和線下監管規則,規則不一致的,應堅持合規經營和有利於消費者的原則。
  • 網際網路保險監管辦法正式落地 2021年2月1日施行
    就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而言,除了要滿足保險機構的一般要求外,《辦法》還針對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強化了以下要求:一是要求持牌經營,網際網路企業代理保險業務應獲得經營保險代理業務許可;二是應有較強的合規管理能力、場景和流量優勢、信息技術實力等;三是應實現業務獨立運營,與主營業務實現業務隔離和風險隔離;四是不得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轉委託給其他機構或個人;五是加強消費者權益保護,建立售後服務快速反應機制
  • 【白話金融】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出爐!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根據《辦法》,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可以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銀行類保險兼業代理機構經營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除了要滿足《辦法》對保險機構的一般要求外,還要滿足針對銀行的專門要求:一是應通過電子銀行業務平臺銷售;二是應符合銀保監會關於電子銀行業務經營區域的監管規定;三是不得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轉委託給其他機構或個人。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出爐,明年2月1日起不能隨意在朋友圈發保險廣告
    各位,你們在微信朋友圈、QQ空間、直播平臺,是否經常看到各種保險從業人員發布的保險廣告?不過,這些泛濫的廣告從明年2月1日起,就不能隨意發布了。有啥亮點保險機構須持牌經營,不能隨意發布廣告那麼,此次《辦法》與以往相比有哪些亮點呢?在崔啟斌看來,《辦法》最大亮點就是要求其必須持牌經營。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五條保險機構通過網際網路和自助終端設備銷售保險產品或提供保險經紀服務,消費者能夠通過保險機構自營網絡平臺的銷售頁面獨立了解產品信息,並能夠自主完成投保行為的,適用本辦法。投保人通過保險機構及其從業人員提供的保險產品投保連結自行完成投保的,應同時滿足本辦法及所屬渠道相關監管規定。
  • 網際網路保險監管辦法出臺,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第三十五條 保險機構授權在本機構執業的保險銷售、保險經紀從業人員為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開展營銷宣傳、產品諮詢的,應在其勞動合同或委託協議中約定雙方的權利義務,並按照相關監管規定對其進行執業登記和管理,標識其從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資質以供公眾查詢。保險機構對所屬從業人員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行為依法承擔責任。
  • 網際網路保險監管政策來了,你會選擇從網上買保險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立芳)備受期待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終於落地。12月14日,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以下簡稱銀保監會)發布新修訂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自明年2月1日起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