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劃出規範底線設置準入門檻

2021-01-07 人民日報海外網

來源:海外網

銀保監會近日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基本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專家認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推出,有助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規範經營,維護消費者利益,並將推動保險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近年來,隨著網際網路等技術在保險行業不斷深入運用,中國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來快速發展階段,其渠道及服務模式的創新為保險業注入了新活力。行業加速發展的同時,一些潛在的風險隱患也隨之暴露。

據悉,當前網際網路保險存在的風險主要有三:一是「吸睛」產品暗藏誤導。有的保險機構為片面追求關注度和銷售量,推出所謂的「吸睛」產品,存在宣傳內容不規範、網頁所載格式條款的內容不一致或顯示不全、未明確說明免責條款等問題,涉嫌誤導消費者;二是在線平臺暗藏「搭售」。某些在線平臺在其票務、酒店預訂頁面通過默認勾選的方式銷售一些保險產品,未明確列明承保主體或代理銷售主體,未完整披露保險產品條款等相關重要信息,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等權益。三是「高息」產品暗藏騙局。

模糊不清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邊界、魚龍混雜的保險銷售方、眼花繚亂的宣傳話術……這些曾經存在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中的問題與風險隱患,今後都有了明確規定。

在網際網路保險的界定上,此次出臺的《辦法》明確消費者通過網際網路可以獨立了解產品信息並自主完成投保行為,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統一確定為「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為行業劃出規範底線,同時為業務經營設置了準入「門檻」,強化機構持牌經營和從業人員持證營銷,明確了保險機構主體責任,並且全流程規範網際網路保險售後服務,改善消費體驗。

業內人士認為,本次《辦法》強調「機構持牌、人員持證」,將銀行代理機構及網際網路企業納入監管範疇,明確非持牌機構限制或禁止的行為,監管更為嚴格。同時進一步細化了針對持牌機構和相關渠道類型的管理要求,使規定具有更強的可操作性。

鼓勵保險與新技術融合

在規範經營、防範風險、劃清剛性底線的基礎上,《辦法》鼓勵保險與網際網路、大數據、區塊鏈等新技術相融合,支持網際網路保險數位化轉型,在更高水平服務實體經濟和社會民生。

《辦法》鼓勵開發符合網際網路經濟特點、服務多元化保障需求的保險產品,讓保險與場景、技術合理融合;鼓勵拓展數據信息來源,運用數據挖掘、機器學習等技術提高保險業務風險識別和處置的準確性。

同時,《辦法》支持保險機構提升銷售和服務的透明化水平,可在自營網絡平臺提供消費者在線評價功能,為消費者提供參考;支持保險中介機構開展基於數據創新應用的風險管理、健康管理、案件調查、防災減損等服務;推動監管部門在有效防範市場風險的基礎上,創新監管理念和方式,建立健全適應網際網路保險特點的新型監管機制。

近年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快速發展,網際網路企業希望參與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呼聲也越來越高。國務院辦公廳曾發布《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其中提及「允許有實力有條件的網際網路平臺申請保險兼業代理資質」。業內人士表示,本次出臺的《辦法》正是順應了這一發展思路,通過調整「保險機構」定義,允許網際網路企業直接申請代理牌照。該規定為網際網路企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同時進一步明確了監管邊界,避免網際網路企業無證經營、擦邊經營。

專家指出,廣大網際網路企業享有用戶及技術的先天基礎,而傳統保險公司及中介機構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及良好信譽。《辦法》在允許網際網路企業進入保險業務的同時,也在無形中督促了保險公司及保險中介的科技化轉型。通過這樣的相互促進、優勢互補,可以構建網際網路企業與傳統保險公司良性競爭的格局,助力網際網路保險產業的健康可持續發展。(本報記者 袁子涵)

原標題:劃出規範底線 設置準入「門檻」

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1月06日 第 08 版)

相關焦點

  • 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劃出規範底線 設置準入「門檻」
    銀保監會近日正式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基本業務及監督管理作出規範。專家認為,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的推出,有助於網際網路保險行業的規範經營,維護消費者利益,並將推動保險業實現數位化轉型升級。新規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發布,網際網路平臺不能兼業賣保險了?
    文|健議社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辦法》的發布無疑將會給行業帶來許多新的變化。但翻便這份全文接近1.4萬字的網際網路保險監管新規,卻沒有發現任何關於網際網路平臺兼業代理保險的直接規定。不少人據此發出疑問,網際網路平臺還能兼業代理保險嗎?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落地:中小機構迎大考 網際網路企業需持牌
    疫情對依賴於線下「面訪」等傳統營銷方式的保險公司而言,無疑是一次考驗,網際網路渠道營銷保險成為了保險行業新的「寵兒」。此次新規落地將對網際網路保險帶來哪些影響?「等了好久,靴子總算落地了」,一家中型保險經紀公司的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期間,我們加大了對線上的投入,的確見效很快,公司的直營平臺功能增加了。現在新規正式發布,我們將加快對平臺的進一步規範,滿足監管合規性要求。」
  •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監管新規: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
    摘要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迎監管新規:銷售機構需持牌 從業人員要持證】近日,中國銀保監會發布《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對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的定義,以及實踐中存在非保險機構
  • 網際網路人身險規範徵求意見 中小險企這樣看機遇與挑戰
    原標題:網際網路人身險規範徵求意見 中小險企這樣看機遇與挑戰   在網際網路保險監管辦法正式實施前夕,備受市場關注的網際網路人身險相關管理辦法正式向行業徵求意見。
  • 網際網路保險市場迎新規:劃定非保險機構五條行為邊界 朋友圈抖音等...
    2019年,我國網際網路保險保費將近2700億元,同比增長42.8%,高於12.2%的保險全行業原保險保費增速。業界人士認為,《辦法》將對行業產生重大影響,持牌經營原則被強化,同時,對保險營銷宣傳行為的規範也將更好保護消費者權益,促進行業實現更加健康的發展。
  • 2021年2月1日起,網際網路賣保險將有新規
    12月14日,銀保監會下發《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下稱《辦法》),將於2021年2月1日起正式施行。屆時,在網際網路渠道賣保險將有新規範。機構持牌人員持證 《辦法》規定,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應由依法設立的保險機構開展,其他機構和個人不得開展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 保險中介信息化將迎新規:「負面清單」圈風險圍欄,互聯互通數據...
    隨著保險中介公司搭上信息化的「快車」,與之匹配的管制新規也即將落地。12月6日,北京商報記者從業內獨家獲悉,近日銀保監會就保險中介信息化監管規定向業內徵求意見,列出保險中介信息系統應具備的功能條件及可採用的信息化建設方式,並以負面清單形式列出監管現場檢查的重點。
  • 事關1200萬保險從業者,新規重磅落地
    ,從事保險行業超過25年,他告訴記者,《保險代理人監管規定》的推出,對保險代理人的行業準入和營銷行為有明確的規定,在準入方面,規定提出具有被金融監管機構進行禁業處罰期限未滿的,最近5年內具有其他嚴重失信不良記錄等四項行為的人員禁止從事保險代理人工作。
  • 保險代理人「多合一」新規重磅出爐
    這份事關1779家專業代理法人機構、3.2萬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1200萬保險從業人員的新規,提高了區域性保險專業代理機註冊資本、強化保險專業代理法人機構的管控責任,同時取消許可證3年有效期設置、完善了退出機制和監管罰則。業內人士認為,《規定》的出爐,不僅解決了保險代理人監管體系不明、管理標準不統一問題,還標誌著保險中介制度頂層設計的搭建完成。
  • 短租房納入管理 業內:抬高門檻助力規範租賃秩序
    12月24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北京市公安局、北京市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聯合發布《關於規範管理短租住房的通知》(簡稱「通知」)。通知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
  • 網際網路人身險迎新規!劃定五條經營門檻,建立專屬產品和回溯機制
    備受市場關注的網際網路人身險相關管理辦法正式向行業徵求意見。通知明確保險公司經營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應使用經審批或者備案的網際網路人身保險專屬產品。保險公司開展網際網路人身保險業務,應建立健全產品回溯機制。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強化持牌經營,嚴禁非保險機構打擦邊球
    先看重點:什麼是網際網路保險?誰能經營? 1. 什麼是網際網路保險業務? 網際網路保險的定義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是指保險機構依託網際網路訂立保險合同、提供保險服務的保險經營活動。
  • 網際網路保險新規明年2月起實施!利好保險業數位化轉型,業內期待配套...
    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落地,明年2月1日起施行。受訪人士表示,該辦法既劃定剛性底線,又設置柔性邊界,預留充足發展空間,相信辦法的出臺對全行業的良性規範發展以及全球保險行業監管的升級和創新都具有重大的意義。「終於出來了!」
  • 網際網路貸款新規受熱議 金融科技公司以合規求發展
    《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已正式施行。《辦法》對商業銀行網際網路貸款業務予以規範,同時對與之合作的第三方機構及合作範圍進行明確。一些金融科技人士表示,《辦法》為行業破迷局,未來在開展網際網路貸款業務方面的合作路徑更加清晰,行業發展也有望更加合規。
  • 網際網路保險監管辦法正式落地 2021年2月1日施行
    網際網路保險監管辦法正式落地2021年2月1日施行  人民網北京12月14日電 (張文婷)哪些機構可以網上賣保險,個人可以嗎?保險員在微信朋友圈、微信群或直播營銷網際網路保險,合規嗎?網上買了保險,理賠難怎麼辦?今日,記者從銀保監會獲悉,涉及千億保費市場的《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於近日正式落地,並於2021年2月1日施行。
  • 明年2月起,線上買保險要「當心」,網際網路保險新規來了!
    12月14日,銀保監會發布了《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辦法》(以下簡稱「辦法」),將自2021年2月1日起施行。據了解,該辦法是自2015年銀保監會實施《網際網路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以來,首部出臺的正式監管辦法。
  • 十月新規,來了
    十月起一批重磅新規將正式實施一起來看看哪些與你有關?大數據「殺熟」被明令禁止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重點規範在線旅遊平臺不合理低價遊、大數據「殺熟」等不良經營行為。
  • 十月新規,來了!
    十月起一批重磅新規將正式實施一起來看看哪些與你有關?大數據「殺熟」被明令禁止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重點規範在線旅遊平臺不合理低價遊此外,在線旅遊經營者應保護遊客個人信息安全,不得濫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基於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交易條件,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
  • 【關注】十月新規,來了!
    十月起一批重磅新規將正式實施一起來看看哪些與你有關?被明令禁止文化和旅遊部發布《在線旅遊經營服務管理暫行規定》,將於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重點規範在線旅遊平臺不合理低價遊此外,在線旅遊經營者應保護遊客個人信息安全,不得濫用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基於消費記錄、旅遊偏好等設置不公平交易條件,侵犯旅遊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