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鎮地處桐鄉市北端,京杭大運河西側,西臨湖州市,北界江蘇吳江縣,為兩省三市交界之處。作為首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中國十大魅力名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5A級景區,烏鎮素有「中國最後的枕水人家」之譽。
烏鎮曾名烏墩和青墩,具有六千餘年悠久歷史。是全國二十個黃金周預報景點及江南六大古鎮之一。烏鎮是典型的江南地區漢族水鄉古鎮,有「魚米之鄉,絲綢之府」之稱。1991年被評為浙江省歷史文化名城,1999年開始古鎮保護和旅遊開發工程。
烏鎮具典型江南水鄉特徵,完整地保存著原有晚清和民國時期水鄉古鎮的風貌和格局。陳運和詩《烏鎮剪影》贊「一個現代文明影響不大的世界 一張古老色彩依然濃重的史頁」。以河成街,街橋相連,依河築屋,水鎮一體,組織起水閣、橋梁、石板巷、茅盾故居等獨具江南韻味的建築因素,體現了中國古典民居「以和為美」的人文思想,以其自然環境和人文環境和諧相處的整體美,呈現江南水鄉古鎮的空間魅力。
小橋流水,橋是江南水鄉古鎮不可或缺的。現30多座其中西柵有通濟橋、仁濟橋,中市及東柵有應家橋、太平橋、仁壽橋、永安橋、逢源雙橋;南柵有福興橋和浮瀾橋;有梯雲橋和利濟橋。這些橋最早建於南宋,大多始建或重建於明清,有些橋還題有橋聯。
烏鎮分為東柵和西柵
東柵
東柵區,2001年,烏鎮保護開發東柵工程東柵景區正式對外開放,一期景區面積約0.46平方公裡,保護建築面積近6萬平方米,是中國著名的古鎮旅遊勝地。景區遊程達2公裡,由東柵老街、觀前街、河邊水閣、廊棚組成,工程全部完工後,東柵景區佔地面積約為0.9平方公裡,設有十多個景點。
西柵
景區,西柵位於烏鎮西大街,毗鄰古老的京杭大運河,並有公路直通江蘇、蘇州和桐鄉市區,交通十分便利,與東柵以旅遊觀光為主題不同,西柵打造的是商務旅遊、休閒度假為主。西柵景區佔地3.4平方公裡,縱橫交叉河道9000多米,需坐渡船出入,有古橋72座,河道密度和石橋數均為全國古鎮之最,景區內保存有精美的明清建築25萬平方米,橫貫景區東西的西柵老街長度達1.8公裡,兩岸臨河水閣綿延1.8公裡餘。景區北部區域則是五萬多平方米的天然溼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