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12月12日訊 早上好、謝謝、祝你成功……常見的交流用語,配上五彩斑斕的色彩,以及簡易的特效。這些非常「土氣」的網絡表情,卻是中老年人最愛用的表情。
色彩豔麗、字體超大,懷舊或是祝福,記者發現這種「土氣」表情之所以受中老年人喜歡,除了他們視力、心理等因素外,濃濃的祝福是他們對孩子們最直白的愛。
每逢節日,他們最愛「秀」表情
常見五種抗癌食物、這種方法清理最有效、冬季滋補養生大全……無論是QQ群還是微信群,這些都是中老年人愛發的熱門文章。除了這些養生保健、心靈雞湯的話題外,他們愛發的表情包,在很多年輕人看來也是非常的「土氣」。
「在家庭微信群裡,只要一過節,大伯就開始秀他的表情了。過年時,會發一個鞭炮『炸』出『新年好』的字樣;五一勞動節,會發一個『勞動快樂』的表情,還不停地旋轉;國慶節的時候,會發一個金光閃閃的『祖國』,然後蹦出來『萬歲』的字樣。群裡其他的長輩們也是這樣,各種表情也是簡單直白。」在市區一家網絡公司從事微信公眾號運行的劉娟說。
因為工作原因,劉娟往往接觸到大量的網絡表情包,在她微信收藏的表情中,已經多達三十幾頁,有近400個表情。「父母都在外地,每當他們在微信上和我聊天時,總會先發一個『早上好』『祝你有美好一天』等這樣的表情。而我回復的表情,他們往往看不懂,甚至打電話問我這是什麼意思。」劉娟說。
「我們使用的『表情包』色調大多數是黑白色的,而且說的話比較網絡化,而『中老年表情包』則是五顏六色什麼都有,並且慣用紅綠、黃藍等各種撞色。」今年大學剛畢業的趙鈞告訴記者,他覺得「中老年人表情包」大多是實拍圖,有明確的寓意,表達的情感也很直接熱烈。
據記者了解,年輕人和中老年人的「表情包」不同,主要是因為雙方成長的環境背景不同,在網際網路的衝擊下,當中老年人也玩起微博、微信等自媒體的時候,這樣具有時代特徵的專屬「表情包」就應運而生了。
色彩豔字體大,表情充滿正能量
今年7月,騰訊智庫推出了中老年人上網研究系列報告。報告對中老年人微信聊天中表情包的使用進行了分析並得出以下結論:「中老年表情包」多採用高飽和度的色彩、字體樣式多變華麗、動態多為頻閃和旋轉、愛用照片、充滿正能量。
「五顏六色的多好看啊,我閨女發的那些表情,一動不動,顏色也很單一,一點兒都不好看。」家住富康花苑小區的陳愛華老人今年已有63歲,自從兩年前學會使用微信後,更樂於使用這種新穎的交流方式。
對於老人愛發這些「土氣」表情,其閨女劉女士表示,老人家發就發吧,反正她也不看。「每天早晨7點左右,家庭微信群就熱鬧起來了,長輩們相互問候著,比鬧鐘還準時。年輕人都不願意講話,因為裡面全是長輩們發的祝福表情和各種養生知識。」劉女士說,「有些老年人上了歲數,視力會有一些退化,估計越是鮮豔、越是醒目的表情,對於他們來說更有吸引力。」
當聽見子女嫌棄自己發的表情太「土」時,陳愛華老人表示,自己覺得挺好看的,很多同齡的老人們也都愛用,自己就轉發了。「孩子們覺得不好看,或許是他們覺得太花哨了,但我覺得他們發的表情根本看不懂,有的還很誇張。」
有專家指出,在已有的心理學研究中,將物體放在對比度較大的背景上,顏色區分鮮明,可以便於視覺衰退的老人辨認。用大的字體來做表情包,可便於老人閱讀與使用。其實,不少年輕人愛用的表情包中也有較多大字體的表情,而顏色方面則對比度較弱,較單一。
在記者採訪過程中,不少年輕人對「中老年人表情包」表示理解。「我們理解不了中老年人,就像現在的孩子理解不了我們一樣。」趙鈞說,「說不定等到我們步入中老年時,我們所使用的表情包也是那時年輕人眼中的『中老年表情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