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家祠和祖廟的繁複脊飾怎會是全部?真正嶺南民居屋脊代言在此!

2020-12-12 穗城記

說到嶺南古建築的屋脊,就繞不開陳家祠的屋脊、佛山祖廟的屋脊。垂脊先不說,光說那共計百幾十米長的正脊,就是百幾十米長的灰塑和陶塑裝飾帶。數千人物神仙擠在這正脊上,密密麻麻地俯視著瞠目結舌的遊客。它們也許不知道它們自己成了不少人的心理陰影。

陳家祠,來源:作者實拍
佛山祖廟,來源:作者實拍

不可思議的是,像陳家祠、祖廟這樣窮盡工巧的頂級祠堂廟宇建築的正脊樣式,名字卻很樸實——平脊。

比平脊名字響亮的龍舟脊,做工卻簡單百倍,效果更符合簡約主義審美觀。我們不妨把視線從陳家祠和祖廟的屋脊收回來,看看別的古建築,也許會頓感耳目一新——來,上幾張餘蔭山房的屋脊側面圖。

餘蔭山房垂脊脊獸,來源:作者實拍
餘蔭山房垂脊脊獸,來源:作者實拍

這鳳頭模樣的脊獸是不是成功引起了你的注意?一排鳳頭,氣場也不小。關鍵是簡潔明了,不需要層層堆砌,看得人眼睛忙不過來。

我很長一段時間內以為它就是鳳,直到前些天餘蔭山房官博君回復了我私信,打碎了我的錯覺——「那是嘲風!」

一查,嘲風是龍九子之一,妥妥的是龍不是鳳。又一次「名不副實」。

那嘲風和龍舟脊有什麼聯繫呢?更簡單了,上面幾張圖的嘲風都是出現在垂脊位置,當它轉移到正脊兩頭、成為正脊吻獸的時候,那條正脊就叫龍舟脊了。

餘蔭山房龍舟脊,來源:作者實拍

不喜歡陳家祠繁複脊飾的人終於不用忍著了,提供一個你們喜聞樂見的好消息:嶺南古建築的正脊,最常見的就是龍舟脊!不喜歡陳家祠就不看了,來看看這些簡單美麗的龍舟脊,符合你們審美的還是很多的!

嘲風出現在正脊,就是一條單純的龍舟脊;出現在垂脊,可以搭配獅子或是夔紋的博古架,更有乾脆兩個嘲風「雙拼」的情況,效果都不錯,堪稱百搭。誰讓嘲風長得這麼好看呢?換句話說,嘲風,就是一款有顏任性的古建築脊獸。

餘蔭山房垂脊雙嘲風,來源:作者實拍
餘蔭山房垂脊嘲風,來源:作者實拍
沙灣古鎮垂脊嘲風,來源:作者實拍
餘蔭山房鄔氏宗祠龍舟脊,來源:作者實拍

再看大嶺村和黃埔村。村中不管是新建還是老舊的祠堂,龍舟脊佔主流。甚至連一間被高樓層層包圍的危房的正脊,也是龍舟脊。只不過兩頭的龍頭斷了。那也無妨,沒有龍頭,光看正脊的形狀也能判斷出是龍舟脊。

黃埔古村龍舟脊,來源:作者實拍

大嶺村祠堂龍舟脊,來源:作者實拍
黃埔古村危房龍舟脊,來源:作者實拍

至於為什麼會有龍舟脊,官方的說法是:珠三角河網密布, 先民傳統以船楫為生, 慣划龍舟。這個習慣反映到正脊上就成了到處可見的龍舟脊了。此處如果要配一段背景音樂,完全可以放上粵語兒歌《凼凼轉》,跟著哼兩句「五月初五系龍舟節啊,阿媽佢叫我去睇龍船(媽媽她叫我去看龍船)」。唱完後,你理解廣府民系對龍舟的執念了嗎?

相關焦點

  • 佛山祖廟,嶺南藝術的代表
    就在佛山市中心的祖廟閒逛,這裡一直是佛山的地標性建築。初聽祖廟的名字,以為是哪家祖上的祠堂,然而,祖廟是在北宋年間初建。供奉的是道教的真武大帝,到明清時期,形成有著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群落。祖廟的建築,是佛山嶺南文化的代表,但是嶺南文化是什麼概念呢?涵蓋的方面,太多,太廣。
  • 嶺南三大古建築瑰寶之祖廟,佛山大半部歷史藏在這裡
    尋找佛山的歷史,或許祖廟便是適合我們穿越時空的「蟲洞」。這座被佛山人稱為「諸廟之首」的嶺南神廟,見證了佛山的過往,也深深地介入了當地人的生活,成了佛山人的精神聖地。北宋時期,作為天下四大財富中心之一的佛山是嶺南著名的冶鐵中心,屬於「火地」,為了防範火災,確保人身和財產的安全,人們在嶺南水鄉腹地建了一座廟,廟中立了一座像,主人叫北帝,他是專治水患滅火災的,從此真武大帝成了佛山人的保護神,千年不曾改變。
  • 來佛山必遊祖廟,給你一份祖廟一日遊攻略!
    《佛山忠義鄉志》這樣記載祖廟:「真武帝祠之始建不可考,或雲宋元豐時,曆元至明,皆稱祖堂,又稱祖廟,以歷歲久遠,且為諸廟首也。」可見祖廟的歷史之久遠。祖廟和廣州的陳家祠以及肇慶悅城龍母廟並列為為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是國家重點保護的文物。祖廟裡面保留著很多古時遺留下來的風格奇特的建築,大鐘,神像,彩雕屋簷等,也有黃飛鴻、葉問生平用品的展覽和歷史記載資料。
  • 【城市系列01 探秘陳家祠】||10月 夏季古祠留芳,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半天 研學廣州陳家祠]
    此圖雕木棉花開,鳥雀集聚,寓意春回大地,萬物新生。      「太白退番書」石雕取材於《隋唐演義》。唐玄宗時,渤海國(是唐朝時期,以靺鞨族為主體建立的統治東北地區的地方民族政權)上書[1] ,朝中無一人識其文字。少監賀知章推薦李白通讀全書, 並奉命起草詔書, 李白便乘此戲弄權貴。此雕飾即表現李白要高力士為其脫靴,楊貴妃捧硯的場面。
  • 廣州古建築陳家祠
    陳氏書院,俗稱陳家祠,位於廣州市中山七路。陳氏書院籌建於清光緒十四年(1888),二十年(1894)落成,是廣東省各地陳氏宗族共同捐資興建的「合族祠」。其建立主要為參與捐資的陳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備考科舉、候任、交納賦稅、訴訟等事務提供臨時居所。
  • 廣州陳家祠:嶺南建築藝術明珠
    廣東廣州,薈萃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之大成的陳家祠被譽為「嶺南建築藝術明珠」。(圖片來自東方IC)陳家祠的彩繪灰塑和磚雕裝飾精美無比,堪稱廣東民間建築裝飾藝術瑰寶。嶺南園林經典-陳家祠。(圖片來自東方IC)在嶺南特色祠堂式建築感受民俗風情,探訪設在書院的廣東民間工藝博物館,欣賞雕刻、刺繡、剪紙等傳統工匠藝術作品。
  • 廣東佛山祖廟,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之一,有建築也有文化
    小編覺得佛山祖廟充滿了濃厚的地方特色跟嶺南風味,而且周邊就是佛山市中心最著名的商業中心,以至於佛山祖廟既是一個地方的特殊,也是一個城市的商業中心腹地,既有文化,也有商機。那很多朋友都會說祖廟其實沒什麼好玩的,但小編卻不覺得,來到佛山祖廟,不是一個讓人刺激好玩的地方,而是一個讓人們感受歷史嶺南文化的地方,所以來到佛山祖廟就需要人們用心去感受這裡的每一個建築,那小編今天就給大家介紹一下佛山祖廟這裡的主要建築跟歷史吧!
  • 廣東嶺南明珠「陳家祠」
    廣州人坐地鐵經常路過的站「陳家祠」三進院落充份體現了嶺南藝術建築之精美巧奪天功。屋頂彩用瓷嵌是嶺南建築特色
  • 遊記:打卡佛山的嶺南天地
    門口的紀念品商店裡都是和獅子有關的東西。中午在祖廟邊上的小吃街裡吃飯。陳村粉和牛雜,非常入味,都是十元。各式手工丸子,二十元。邊上就是嶺南天地。佛山嶺南天地位於佛山市禪城區祖廟東華裡中心地段。項目佔地面積達65公頃(淨用地面積52公頃),總建築面積達150萬平米。
  • 既然到了佛山,怎能不看祖廟?
    佛山祖廟,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是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A級景區。祖廟從北宋元豐年間始建,至清代,逐漸成為一座完整的廟宇建築群。 佛山祖廟與肇慶悅城龍母廟、廣州陳家祠合稱為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佛山祖廟是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之一,後來又把葉問和黃飛鴻紀念館修在旁。
  • 佛山祖廟:是一座福廟,更是集嶺南建築特色於一身的東方藝術之宮
    機緣巧合,這次終於抽出了半天時間,去嚮往已久的祖廟,一覽這座被譽為「東方藝術之宮」的神奇魅力。佛山祖廟位於佛山市禪城區,從北宋元豐年間(1078—1085年)始建,至清代初年,這裡逐漸成為一座體系完整、結構嚴謹、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建築,與肇慶悅城龍母廟、廣州陳家祠合稱為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現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佛山祖廟、順德華僑城、嶺南生態2日遊 - 峰哥美景探尋記
    殿內置有明正統年間(1436-1449年)製作的北帝造像和石雕神案,以及清代的大型貼金夾(糹寧)神像等,使大殿更顯威嚴肅穆。祖廟右建築除本身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外,其陶塑人物瓦脊、木雕、石雕、磚雕、灰雕等建築裝飾,琳琅滿目,栩栩栩如生,都是不可多得的藝術珍品。有「古祠藝宮」之美譽。
  • 美麗的廣州——去陳家祠和紅山村,一天之內遊玩城市的中心和郊區
    大家好,再過二十幾天就會迎來一年一度的端午節啦,又有幾天小長假了,想想都覺得高興呢,小編連睡覺都會笑醒呢,終於又可以給自己安排一個時間出遊啦,想想就覺得興奮呢,不過在此之前,小編也另外找了一天的時間和朋友來到廣州越秀區的陳家祠和花都區的紅山村遊玩了一下,深深地被這裡的景色給吸引了呢
  • 祖廟透射出的嶺南文化,依舊是那個傳奇佛山
    佛山祖廟位於廣東省佛山市禪城區,廣佛線地鐵,祖廟站附近,交通地理位置是很優越的。這是一座體系完整、結構嚴謹、具有濃厚地方特色的廟宇建築。祖廟博物館是一座集明清古建築藝術和佛山傳統文化的民俗類博物館,轄區包括祖廟古建築群、孔廟、黃飛鴻紀念館、葉問堂等。
  • 嶺南第一大宅《陳家祠》,是我國歷史最壯觀,是陳氏歷史文化的精髓
    嶺南第一大宅陳家祠堂屋脊嶺南第一大宅【陳家祠堂】陳氏書院聚賢堂脊飾長27米,高4.26米陳家祠為三進式庭院,由九堂六院大小19座建築組成。它的建築裝飾集中體現了廣東民間裝飾藝術的精華,巧妙地採用了木雕、磚雕、陶塑、銅鐵鑄等工藝進行裝飾,技藝巧奪天工,十分有名。整個祠堂建築面積超過6400平方米。三路主體建築由南向北分別為前門、中廳和後寢,形成「三進三路九堂兩廂抄」的格局。
  • 三下鄉 | 遊覽千年祖廟,領略嶺南文化
    8月3日,嶺南師範學院「嶺南文化」多彩鄉村社會實踐隊部分成員來到祖廟,進行為期兩天的遊覽之旅,親身領略嶺南文化。隊員們於上午九時到達祖廟正門,經過防疫檢查後方可進入其中。第一眼看到的便是一副大型的「雙龍戲珠」的陶塑:火龍和水龍遨遊在碧海藍天之中,戲耍一個火珠。其造型逼真傳神,活靈活現。從唐代開始,石灣便成為廣東陶器生產中心之一,至明情兩代更為興盛,贏得了「石灣瓦,甲天下」的美譽。石灣自明代以來名家輩出,創造了眾多的藝術精品,雙龍壁便是傑作之一。但雙龍壁原壁在文革時期被毀,此壁是1981年由石灣建陶廠按原壁燒製成。走過雙龍壁,來到了靈應祠。
  • 來佛山必去的祖廟,帶你看看歷史,現代古韻聖地!
    每天10:00及15:00都有武術和舞獅表演佛山祖廟始建於北宋年間,是供奉道北方玄天大帝的神廟,與肇慶悅城龍母廟、廣州陳家祠並稱為嶺南古建築三大瑰寶。祖廟中除了傳統的嶺南建築裝飾外,最吸引人的便是關於佛山武術的展覽,葉問堂和黃飛鴻紀念館裡收藏了兩位武術宗師的生平資料等,吸引了很多武術迷前來參觀。
  • 己亥冬至遊花城之三:陳家祠
    這正脊上面是雙層裝飾,下面是屋脊上一層灰塑,中間是「福祿壽圖」,兩邊是「松鶴延年」和「功名富貴」。福祿壽兩邊還有一副楹聯:「千尋松茂蔭庭院,盈尺蘭芳馥園林。梅開五福多瑞氣,煙靄繚繞長壽花。」這一層灰塑上面又有一層陶塑,都是樓臺亭閣和人物故事,一段一段的,每一段是一個故事,要想看懂就必須靜下心一幅一幅研究。
  • 簡氏祖祠僅次於陳家祠險遭拆 文物失竊一空
    以簡照南為首的簡氏家族獲悉災情後,馬上在廣州捐出巨資和數十萬斤大米,以公司名義組織賑災。而得知家鄉族人的房屋被洪水衝毀後,他們還出資在村內興建了50套青磚瓦房,供族人居住,不分貧富。由於這條100多米長的街道多為簡氏族人居住,後稱簡地街,又稱簡地坊,房屋基本保存完好,但有的舊屋已改為現代建築,街前有池塘,另有幾株老樹和水井仍存。
  • 馬營城別具一格的民居屋脊裝飾
    馬營城民居的屋頂一般用板瓦、筒瓦覆蓋,用磚、泥土或特殊材質壘砌屋脊,而在正脊與前後垂脊的匯合處進行了藝術處理,是工匠智慧的結晶。馬營民居屋脊裝飾與其它大型古建築不一,可謂別具一格!實際上這種獨特風格的屋脊裝飾也體現出了等級和百姓的嚮往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