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3000億打造國際航空樞紐 廣州門戶型城市功能凸顯

2021-02-08 第一財經

門戶型城市功能是廣州作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和一線城市的重要基礎。作為我國三大航空中心之一,廣州正在加快推進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打造樞紐型網絡城市,強化廣州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功能。

日前,廣州市正式印發《推進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7-2019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根據《行動計劃》,2017—2019年,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臨空經濟示範區將在基礎設施、航空維修、航空物流等領域計劃推動重點項目80個,項目總投資3145.15億元。

與此同時,14日,廣州市人民政府網站公布修訂後的《廣州空港經濟區管理試行辦法》。按照《辦法》,廣州空港經濟區增加了多項空港經濟區重點開發區域內開發建設所急需的權限,包括原屬市政府負責的控制性詳細規劃審批權、土地使用權劃撥審批權。

按照計劃,廣州將以白雲機場擴建為重點,加快二號航站樓主樓及候機指廊建設,新建100個機位的站坪及其他附屬設施,按計劃於2018年投入使用,加快白雲機場商務航空基地建設,確保2017年廣州《財富》全球論壇舉辦前投入運營。推進白雲機場第四、第五跑道和第三航站樓可行性研究、立項等前期工作,2017年前上報可行性研究報告。

另外,由市發改委牽頭,市國規委、省機場集團、增城區政府配合,加快推進廣州第二機場規劃選址。

在完善機場航線網絡方面,廣州將與國家民航局積極溝通協調,爭取航權、加密航線、增加航班,為廣州航空樞紐發展提供支持。搭建以廣州為起點的「空中絲路」,與國內、東南亞主要城市形成「4小時航空交通圈」。大力發展中遠程國際航線和洲際航線,增設國際直飛航線,與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時航空交通圈」。

去年底,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民航局聯合發文,同意廣州設立臨空經濟示範區。該示範區未來將重點依託白雲機場,建設成為國際航空樞紐、生態智慧現代空港區、臨空高端產業集聚區和空港體制創新試驗區。

《行動計劃》中明確,廣州將投資540.40億元,大力發展臨空高端產業,重點實施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總部經濟園、廣州新科宇航飛機維修基地G3飛機維修庫、中澳新自貿產業園等20個項目。

其中,在跨境電商方面,將加快廣州空港跨境電商集聚區建設,引導跨境電商企業集聚發展,打造生鮮、冷鏈產品跨境電商進口樞紐,推進廣州跨境電子商務公共服務平臺建設,依託白雲機場綜合保稅區,建設亞太地區重要的跨境電商中心。

廣州市跨境電商行業協會秘書長廖小平告訴第一財經記者,空港經濟區的一大優勢是有關檢入住,可以無障礙進行跨境電商進出口業務,整個業態的生存條件很好。「這裡有一個專門的跨境電商產業園,我們準備引進一些有活力、有規模的標杆領軍企業進來,帶動這裡的發展。」

《行動計劃》明確,到2019年,白雲國際機場旅客吞吐量達7200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230萬噸,國際旅客比例和中轉旅客比例分別達到24%和18%,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樞紐功能較為完善,臨空高端產業加快發展,國際航空樞紐對廣州乃至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升級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廣州臨空經濟示範區起步區內城市公共服務功能、生態環境和生活服務體系初步形成。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白雲機場的旅客吞吐量達到了5973萬人次,貨郵吞吐量達到了165萬噸,兩項數據均位居全國第三位。

相關焦點

  • 璧山打造航空門戶樞紐城市,重慶第二國際...
    規劃:提前謀劃臨空經濟 打造航空門戶樞紐城市在璧山區副區長陳榮彬到重慶機場集團開展學習交流的一個星期前,璧山發布在「秀湖會客廳」中,璧山區交通局局長解讀璧山交通規劃:東融西拓、北連南合,打造以重慶第二國際機場為核心載體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其中對航空門戶樞紐、縱貫南北軌道線路、黛山大道北線都有涉及
  • 白雲機場國際航空樞紐建設好風正勁
    依託這座國家中心城市、綜合性門戶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城市,連結著全國市場與全球市場,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不斷躍升。從2004年到2019年、從2000萬到7000萬,白雲機場旅客吞吐量實現了平均每三年就有一次「千萬級」的跨越。
  • 新宜中國華平投資8億美元打造航空樞紐平臺
    對於整合了海關、檢驗檢疫、航運樞紐等職能服務的新宜中國,顯然這一次不僅僅只為物流地產而來。  據記者了解,新宜中國與華平投資共同出資8億美元,各佔50%股權,打造的全新物流倉儲平臺,計劃三年內實現全國累計開發1000萬平方米的倉儲體量,將引入上百家企業。在跨境電商業務日漸成熟的催生下,定位於航空物流樞紐倉儲平臺的新宜中國充滿了想像空間。
  • 中國郵政西部最大的國際快遞物流樞紐 成都航空郵件處理中心開工
    9月1日,功能定位為中國郵政西部最大的國際快遞物流樞紐——中國郵政成都航空郵件處理中心全面開工建設。該中心選址於天府國際機場國際貨運區,建設用地面積180畝,規劃總建設規模89031平方米,2021年「雙11」前一期建設工程投入使用。
  • 昆明機場2020年將基本建成國際航空樞紐
    此次推介會旨在主動服務和融入「一帶一路」倡議,積極打造孟中、印、緬經濟走廊和面向南亞、東南亞輻射中心,充分發揮雲南機場協同效應,分享雲南航空旅遊融合發展經驗,探討新型樞紐機場未來發展方向。記者了解到,2020年,雲南將初步建成民航強省,昆明機場基本建成國際航空樞紐,年旅客吞吐量將達到6700萬人次。
  • 廣州作為「一帶一路」重要樞紐城市角色凸顯
    日前,廣州出臺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三年行動計劃。作為國家重要中心城市、國際商貿中心和綜合交通樞紐,廣州有著參與國家「一帶一路」建設的雄厚基礎和突出優勢。截至2018年4月,廣州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累計投資設立了165家企業(機構),中方協議投資額達34.8億美元。廣州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額佔全市進出口超過1/4。   這一過程中,廣州企業承擔著重要角色,通過設施聯通、貿易暢通、資金融通等途徑,積極探路「一帶一路」。
  • 打造國際航運樞紐 廣州裝上「加速器」
    符超軍攝在國家「十三五」規劃綱要草案中,提到了廣州的兩項「國際化」任務:打造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加快提升超大城市國際化水平。站在「十三五」的新起點上,廣州著力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將標杆的視野拓展至全球城市體系。
  • 中國郵政西部最大的國際快遞物流樞紐開建!
    中國郵政成都航空郵件處理中心項目 納入天府國際機場總體規劃 選址天府國際機場國際貨運區項目佔地面積180畝 總建築規模8.9萬平方米 功能定位為 中國郵政西部最大的國際快遞物流樞紐 是天府國際機場打造
  • 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升艙」
    智慧機場」脫穎而出,臨空經濟帶動效應凸顯,不僅是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重頭戲,還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的新基石。 今年7月份印發的《民航局關於支持粵港澳大灣區民航協同發展的實施意見》明確提出,將構建以我國香港、廣州、深圳國際航空樞紐多核驅動,澳門、珠海等機場多點聯動的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其中就明確提出,將著力提升廣州國際航空樞紐的規模和功能。
  • 南寧打造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
    抓項目 拓渠道 優服務南寧打造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綜合交通樞紐功能逐步完善,初步形成以南寧吳圩國際機場為中心的公鐵空聯運立體交通網絡體系。聚力重大項目建設 完善南寧區域性國際航空樞紐基礎設施為全面提升南寧臨空經濟示範區綜合交通樞紐功能,有效滿足吳圩機場客流快速增長的需要,擴大機場輻射吸引範圍,促進機場與產業、城市融合發展,推動南寧市構建現代綜合交通樞紐體系,南寧市將南寧國際空港綜合交通樞紐(GTC)工程、吳圩機場至隆安高速公路、沙井至吳圩高速公路等建設項目列入南寧市全面落實強首府戰略強樞紐重大項目
  • 煙臺國際機場打造中韓區域性航空樞紐
    齊魯網·閃電新聞11月18日訊 近年來,煙臺機場依託煙臺市外向型經濟以及瀕臨日韓的區位優勢,不斷加大國際地區的航班投放力度,不斷拓展國際航線網絡,立足建設區域性樞紐,重點打造面向東北亞的重要門戶口岸,並積極構建連接「海上絲綢之路」沿線城市的航線布局。
  • 發展樞紐經濟建設樞紐型網絡城市
    廣州市委十屆七次全會提出建設國際航運樞紐、國際航空樞紐、國際科技創新樞紐,十屆九次全會提出建設樞紐型網絡城市,確立了未來廣州城市發展的目標和戰略,是適應全球城市發展新趨勢,傳承廣州城市發展脈絡,鞏固提升國家重要的中心城市地位的重要戰略舉措。
  • 璧山打造航空門戶樞紐城市,重慶第二國際機場...
    規劃:提前謀劃臨空經濟 打造航空門戶樞紐城市在璧山區副區長陳榮彬到重慶機場集團開展學習交流的一個星期前,璧山發布在「秀湖會客廳」中,璧山區交通局局長解讀璧山交通規劃:東融西拓、北連南合,打造以重慶第二國際機場為核心載體的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其中對航空門戶樞紐、縱貫南北軌道線路、黛山大道北線都有涉及
  • 東航布局三亞航空,但打造國際樞紐的徵程任重道遠|旅訊8點正
    6月13日,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首次重點項目集中簽約的活動上,東航、吉祥航空、海南省交通投資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海南交控)、三亞發展控股有限公司及攜程旅遊網絡技術(上海)有限公司共同籤立了《合資設立三亞國際航空有限公司合作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
  • 10年投資3000億元,港珠澳建設進駐廣州花都
    據協議,世界 500 強太平洋建設旗下的港珠澳建設 10 年在廣州花都區總投資基礎設施建設項目不少於 3000 億元。太平洋建設創始人、莊嚴智庫理事長嚴介和在致辭中指出:進花都門、做花都人、說花都話、辦花都事、盡花都責。
  • 成都,全球航空連通性最強的第四大城市
    一場疫情,打破了世界航空運輸格局,也讓國際航空旅行市場大洗牌。今天,記者從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的最新消息中獲悉,目前世界上航空連通性最強的四個城市均在中國,成都為繼上海、北京、廣州之後,全球航空連通性最強的第四大城市。
  • 數說「十三五」廣州發展成就 | 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升艙」
    、登機牌,刷臉即可自助辦理值機、行李託運、登機;去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全球第11位的白雲機場通航點增加至230多個,航線網絡覆蓋全球…… 過去五年,廣州在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中按下了「加速鍵」,「5G+智慧機場」脫穎而出,臨空經濟帶動效應凸顯,不僅是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的重頭戲,還是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世界級機場群的新基石。
  • 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四川航空樞紐建設將有新突破
    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 四川航空樞紐建設將有新突破 、空港城市全國第四  成都新機場建成後,旅客吞吐量將達8000萬人次以上  打造西部綜合交通樞紐,四川航空樞紐建設將有新突破。
  • 深圳機場打造國際航空樞紐 助推城市國際化
    至此,深圳機場洲際遠程客運航線增至7條,國際及地區航線達到29條,國際航線網絡通達27個城市,樞紐地位進一步提升。機場方面介紹,隨著去年國家"十三五"規劃明確深圳機場國際航空樞紐的定位,在深圳市委市政府及民航局的大力支持下,在各航空公司及駐場單位的積極配合下,深圳機場國際業務短時間內實現了"量"、"質"雙突破。
  • 港珠澳建設3000億元助力打造國際一流大灣區
    港珠澳建設3000億元助力打造國際一流大灣區 2020-12-11 17:4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