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臺灣老百姓60%多不擔心大陸攻臺

2020-12-11 鳳凰衛視

聲明:獨家稿件轉載需經鳳凰網授權

《駭客趙少康》節目在鳳凰衛視資訊臺播出

首播:周五20:15-21:00

重播:周六3:15-4:00/14:15-15:00

新聞背景:民進黨推動的「入聯」公民投票28號結束。最後連署作業,各院黨高層齊聚,將名單送交「臺灣中央」選舉委員會。

陳水扁:「入聯公投」第二階段的連署也已經得到272.6499萬份連署書的支持,不但超過法定的規定,也超過原本設定200萬份的目標。

民進黨解讀超過200萬份的連署書,意味著每十位臺灣人就有一位支持「入聯公投」,綠營因此士氣大振。自國民黨的第二階段「反聯公投」連署也在日前送出150萬份連署名單,藍綠競相推出各自版本的進入聯合國公投案,牽動兩岸形式。對此臺灣軍方28號到「立法院」進行報告,並認為大陸有可能採取非理性手段。

張顧耀:每一次演習我們都敗給了人民解放軍。

臺灣軍方也直言,一旦兩岸開戰,臺灣如果沒有獲得外援,一定會敗陣,這份報告也讓公投挑起兩岸敏感神經的態勢再度受到關注。

趙少康:李天羽在「立法院」報告,說每次都輸給中共的人民解放軍。打仗這東西,尤其過一個臺灣海峽,彼此都會損失慘重,所以兩岸之間其實不應該兵戎相見,中國人不打中國人。《中國時報》做了一個十年後臺灣圖像,就看老百姓擔心什麼事情,擔不擔心中共武力犯臺,擔心的22.5億,不擔心66.5億。也就是說軍方他們認為打不過,甚至美國還說,如果是因為獨立打,或者「入聯」、「反聯」這些事打了,美國不管。但是老百姓,臺灣老百姓最樂觀,不怕的有60%多。老百姓認為,不會打。老百姓最在乎的還是經濟,貧富懸殊,政府財政政策。

陳鳳馨:擔心的都還不過五成。

趙少康:對。治安、教育這都是老百姓關心的。老百姓關心的還是實際的生活了。

陳鳳馨:我覺得很有趣的地方是,我們民眾完全不擔心兩岸之間會打仗,到底那個信心是來自於臺灣內部,還是來自於說對於大陸,根本不會武力犯臺的信心,這個很有趣。

趙少康:民進黨政府也很絕,他的國防部長,說如果我們跟大陸打起來,一定輸,那不管了。

陳鳳馨:不過那是實話了。

趙少康:不管它是慘贏,不慘贏,贏了嗎,你是輸了嗎。既然如此,你得靠美國,沒有美國你一定輸,你靠美國,美國跟你講不要去搞什麼「入聯」這些東西,不要搞「公投」這些東西,你還非搞不可。然後,你還要去挑釁中國,然後不聽老美的勸告,這個就很奇怪。

陳鳳馨:李天羽其實說的是實話了,沒有外援的話,以臺灣現在的武器的狀況,可預見的未來的國防裝備的狀況,事實上也不太可能,在戰爭發生的時候贏。那我也同意說,對方來打我們,其實也只有慘贏,因為有隔海的一個條件等等,這個我們不去細談它。對臺灣來講,那就是慘敗,如果對方慘贏,我們就叫做慘敗。

趙少康:什麼都沒有了。

陳鳳馨:因為戰場在臺灣,戰場不是在別的地方。戰場就在臺灣,在臺灣的那個慘敗會是什麼?我們所有的公共設施,所有的設備可能全部都瓦解了,一系之間全部瓦解了。

趙少康:但老百姓為什麼認為最不擔心,22%,不擔心中共打臺灣?不,66%不擔心,擔心的只有22%。

陳鳳馨:所以這就是個有趣的調查,六成的民眾不擔心會發生戰爭,請問一下,如果說我覺得臺灣大概沒有能力去打大陸,當然沒有這個能力,那也就是說六成以上的民眾有信心,大陸不會來打我的。大陸不會,不會的原因背後到底是什麼?這背後可能考量的就很多了,考量的是說中國人不打中國人,那你用打的方式,你拿下了臺灣,對你也沒有什麼好處了。那你現在經濟在發展,如果你要打臺灣的話,你的經濟也會被拖垮了等等等等。也就是說大部分的人會覺得,在理性的情況之下,兩岸之間未來一定不是用武力來解決的,一定要用談判來解決的。

趙少康:我想可能主要是這個,就是兩方都不想打了,老百姓都不想打了,本來是政客在那邊煽動。所以陳水扁喊戒嚴,我告訴你,這個如果是在西方國家,那天股市就崩盤,結果臺灣那邊股市大漲。

陳鳳馨:就大漲,對沒錯。

趙少康:我想臺灣會不會崩盤,為什麼?因為歐美大漲,結果因為國際,現在都跟著國際走。陳水扁你坐井底之蛙,你再怎麼樣,你沒有辦法跟國際的形式來抗衡。

陳鳳馨:我們其實都跟著國際走,我們都跟著香港,跟大陸的,跟上海的股市走。

相關閱讀:

阿扁為選舉造勢 欲在臺搞戒嚴

呂秀蓮批臺檢調單位選擇性起訴

臺商界罵民進黨兩岸政策封閉 扁出粗口

馬英九拋「不統不獨不武」真正用意

連宋鬱三黨主席同反「公投」 藍營會分裂?

相關焦點

  • 不擔心大陸武力攻臺!民進黨議員大放厥詞:臺灣飛彈可打到北京、上海
    英系、民進黨桃園市議員徐景文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蔡英文過去四年「執政」,表現平穩,有目共睹,未來四年,兩岸與國際關係,做法會更強勢積極,如果臺灣跟美國「建交」,一下子就跨了好幾步,也省掉一些麻煩,他也建議蔡開始兼黨主席,黨意志就是蔡意志,臺灣在爭取國際組織參與,可以透過黨名義連結支持。
  • 臺灣在馬祖部署飛彈,美國:大陸攻臺非常困難
    多家境外媒體近日援引《海峽導報》的文章稱,臺空軍「司令部」將在馬祖部署射程達1000公裡的「雄風二E」巡航飛彈等多種飛彈,射程可達廣州、福建、上海、南京等東南沿海重要城市及重要軍事設施。不過大陸專家表示,臺軍目前已經在東引島上部署防空和反艦飛彈。
  • 美學者預言大陸「2020前攻臺」,臺灣網友:又想要錢嗎?
    這場行動將強調速度,以突襲方式摧毀臺灣沿海防禦,從而在戰役的最初階段給臺灣造成重大損失,這樣就能迫使臺當局在美國還來不及向該地區部署軍力前就投降。總的來說是三個階段:封鎖和轟炸、兩棲登陸、島上的戰鬥行動。
  • 「2020年大陸攻臺」作者澄清 臺灣人別以為我瘋了
    美國研究亞太安全與政策的智庫「2049計劃室」研究員易思安在新書中聲稱,大陸將在2020年出兵攻臺,引發國際社會關注。「臺獨」分子則像吃了大力丸一般,不但渲染大陸武力攻臺可能,還煽動臺灣要表現強勢,「防長」馮世寬則誇下海口,稱若解放軍來犯,可以撐過兩周以上,比以前的「國防部長」給出的時間都久。
  • 臺灣專家:三種情勢下,大陸可能武力攻臺
    據中評社報導 臺灣淡江大學兩岸研究中心主任張五嶽8日在一場座談會上就美國總統當選人拜登1月20日就任後的陸美臺新局指出,美國雖然會持續抗中,但美中關係將進入「管控」危機,美國對臺軍售與對臺「外交」提升恐將不會有重大意外,更不會以刺激北京為策略。他也提出大陸是否武力攻臺要看三大紅線。
  • 臺退將叫囂"解放軍2020攻臺,臺灣有信心",大陸學者諷:給自己壯膽
    【環球網報導 實習記者 張麗媛】在近日一場座談會上,有美國專家又提及,「解放軍2020年攻臺」論調,並稱,臺灣不像做好了防衛準備。臺退役海軍上將陳永康則聲稱,臺灣有信心可以贏得戰爭,美國可以協助阻止戰爭發生。對此,廈門大學臺研院政治所所長張文生表示,陳的說法是「給自己壯膽」。
  • 臺「防長」回應「大陸2020攻臺」:現在感覺很安定
    而這位叫做溫紳的媒體人之所以會說這話,是因為當日的節目話題是中國大陸的「2020年攻臺計劃」。 溫紳在節目中提到了美國智庫學者易思安即將出版的一本新書。書中聲稱,解放軍有一個「秘密戰爭計劃」,要在2020年前攻下臺灣,屆時解放軍會發射飛彈攻擊臺灣島,並對臺灣進行海空封鎖,接著兩棲登陸,而投入的兵力總計將達40萬人。 對此,臺當局「國防部長」馮世寬11日在臺灣「立法院」答詢時稱,從沒聽過大陸2020年要攻打臺灣,無論是哪一本書、哪一個言論,「這是被誤用」。他更表示,現在感覺非常安定,「沒有問題,我們有信心」。
  • 奧布萊恩「提醒」臺灣:解放軍可能在10-15年後攻臺
    原標題:奧布萊恩鼓動臺灣購買武器軍備後,又來「提醒」臺灣:解放軍可能在10-15年後攻臺[環球時報記者 陶欣然]繼拋出「豪豬說」鼓動臺灣購買武器、加強軍備後,美國總統國家安全事務助理奧布萊恩又「提醒」說,解放軍可能在10-15年後「犯臺」。
  • 臺「國防報告」渲染大陸攻臺 轉移倒扁注意力
    臺灣「國防部」29日公布的這份報告厚達234頁,著重描述了解放軍「犯臺軍事部署」,並預測解放軍武力攻臺的「可能性」。報告中首次聲稱解放軍到去年年底已經部署了784枚東風系列短程飛彈,並且以每年75至100枚的速度增加。兩岸多名軍事觀察家不約而同地指出,這份報告有明顯的要轉移島內民眾對「倒扁」的注意力、以及為對美軍購案開道等政治意圖,是一份政治考量大於軍事判斷的報告。
  • 臺專家:別以為大陸不敢動武,臺灣只剩一個選擇,就是與大陸和好
    兩岸局勢高度敏感,臺灣大學政治學系兼任副教授彭錦鵬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美國不願兩岸開打,如果打也不會派兵協防臺灣,售臺攻擊性武器目的是要臺灣當馬前卒幫忙防守。就美國利益,只要臺灣不是屬於中國的就好了。外界揣測美國大選後,大陸會對臺動武。
  • 臺灣專家:大陸要打就會直接打臺灣島,不太可能先進攻外島
    臺海緊張局勢升溫,臺軍方前駐美軍事代表團少將團長、海洋事務與政策協會理事淡志隆昨指出,臺軍方對防空識別區(ADIZ)的定義與適用範圍應該要更專業,過度操作,極易進退失據。中國國民黨智庫昨召開座談會,淡志隆在會上指出,臺軍對進入臺灣ADIZ的共機均視為「入侵」並予驅離,但ADIZ並非「領空」,不享有國際法地位,一再以「入侵」形容,將增加民眾對臺軍強力反制的期待。
  • 臺記者哪來的底氣?叫囂解放軍攻不下臺灣,大陸專家:有能力登陸
    《福布斯》雜誌日前報導稱,解放軍發動對臺戰爭,幾乎不可能登陸臺灣,有島內記者就借題發揮,對臺軍軍力大肆吹捧。 對於梁東屏的自吹自擂,軍事專家王雲飛表示,臺灣梁東屏記者畢竟不是軍人,更不是高層戰略研究人員,所以紙上談兵得出個大陸發射3萬發飛彈也登不了陸的荒謬結論,這不足為怪。
  • 臺灣政客:大陸頻繁採海砂是為放潛艇攻臺
    鼓吹「臺獨」的「臺灣基進黨」籍「立委」陳柏惟18日在臺「立法院外交及國防委員會」質詢,據臺灣「中時電子報」《聯合報》等臺媒報導,他在質詢時聲稱,大陸有採砂船頻在臺灣灘採砂,是否會挖成「潛艇伏擊區」,讓柴電潛艦進來?
  • 臺灣工商界大佬:老百姓終究要吃飯,大陸有錢可以賺為何不賺?
    全臺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指出,兩岸2018年進出口商品總值逾2262.4億美元,比2017年成長13.2%;臺灣出口大陸過去維持總出口的40%多,今年一路攀升,6月估算達44%,顯示兩岸貿易不受疫情影響,臺灣不只需要ECFA,更要服貿與貨貿協議。
  • 臺灣公布「2017大陸軍力報告」:七種情況下「共軍可攻臺」
    從1946年解放戰爭開始,臺軍一直認為自己優勢很大,惘然不顧兩岸軍事力量對比在進入21世紀之後已經逐漸拉開差距,僅僅從空軍力量上講,從當年數量不多的蘇-27面對三位數的三代機隊的情況,已經變成解放軍四位數三代機隊面對臺軍老舊的三代機隊。更不用說海軍力量的建設已經達到天差地別的程度。 更何況臺海軍事問題的核心早就已經是中美在西太平洋軍事力量的對抗,而非臺灣地區本身軍事實力可以左右的。
  • 臺演練再出神劇本:模擬大陸攻臺 蔡英文乘車逃跑
    圖為2015年臺陸戰隊官兵演練。(圖片來源:臺媒)這次又演哪一出?據臺媒報導,這次兵推將模擬大陸藉機以網絡、飛彈襲擊臺灣,而解放軍發動對臺第一擊時,蔡英文可能另有其他行程,不會在蔡辦或官邸,因此維安特勤車輛會先護送蔡英文到有雲豹甲車待命的指定地點,再直奔位在大直的「圓山指揮所」。
  • 大陸居民赴臺旅遊限制多 臺灣當局在擔心什麼?
    連戰大陸行後,老百姓都會關心臺灣旅遊的大門什麼時候能打開呢?5月3日,中共中央臺辦、國務院臺辦主任陳雲林受權宣布,大陸有關方面將於近期開放大陸居民赴臺灣旅遊。  臺灣行政當局負責人20日在臺北舉行的記者會上表示,對於大陸方面將開放大陸居民赴臺旅遊,「基本上我們歡迎」。
  • 臺當局前官員:ECFA是大陸對臺灣讓利,而美國絕對不會「惠臺」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宣布臺灣開放進口美豬、美牛,2021年1月正式上路。臺當局前「駐紐西蘭代表」介文汲接受訪問時表示,蔡英文採片面突襲式的宣布,可見得之前美國對臺灣支持的動作都是有條件的,攸關全體老百姓的利益問題、重大政策,蔡無權單方面對外國讓步。
  • 攻臺先攻澎?「澎湖王」不擔心:兩岸有機會改善
    有臺灣退將觀察,這是為穩定軍心、安撫島內,因為「攻臺先攻澎」。過去施琅統一兩岸,就是先拿下澎湖的。而有「澎湖王」之稱的無黨團結聯盟主席林炳坤20日表示,他不擔心臺海會發生戰爭,誰都承擔不起戰爭事端。國民黨或民進黨「都要聽美國的話」。蔡英文也知道不可能臺美「復交」,美國也不可能讓蔡作法太超過。國民黨也要獲得美國諒解,才能改善兩岸關係。
  • 鼓吹大陸攻臺,解放軍很難拿下澎湖?美「專家」給臺灣支了個招
    為了給「臺獨」勢力撐腰打氣,美國所謂的「專家」在鼓吹大陸攻臺時給臺灣支了一招。據環球時報7月14日報導,被一些臺媒稱為美國「軍事專家」的艾克斯在《福布斯》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文章,聲稱解放軍要想拿下臺灣,澎湖將是重要關鍵點,但他又強調澎湖防衛堅固不易攻取,臺軍堅持的每一小時都有助於臺灣動員後備軍以及美軍馳援,時間並不站在解放軍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