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食品頻繁檢出新冠病毒,我們還能放心地吃肉嗎?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進入冬天,新冠病毒似乎又活躍了起來。

  從11月開始,天津、上海、安徽、內蒙古和四川均出現了本土病例。而天津和上海已完成的溯源調查顯示,病毒分別源自進口北美豬頭和境外航空集裝器。新冠病毒的由物傳人,特別是能長期存活在冷鏈上,成為了這個冬天中國防疫的一大考驗。

  實際上,此前北京新發地、遼寧大連和山東青島出現的本地疫情源頭都將證據指向了冷鏈環節。而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也檢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根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不完全統計,今年下半年,全國至少發生了62起進口冷鏈食品檢測新冠病毒呈陽性的情況。

  最早檢測出陽性的進口食品是來自厄瓜多的凍南美白蝦,多地在這種海產品上發現了病毒。

  隨後,檢測出新冠病毒的進口食品種類越來越多,開始是海鮮,後來牛肉、豬肉都有出現。而來源地也從起初的南美洲擴展到了五個大洲,不僅有疫情嚴重的印度、巴西,還有越南、紐西蘭這些疫情控制尚可的國家。

  這些從海外輸入的病毒,大多都出現在食品的外包裝上。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的62起進口食品檢測呈陽性中,有54起都是外包裝攜帶了病毒。

  但也有一些病毒出現在了食物上。12月2日,浙江玉環市的疾控中心就發現,一份來自當地菜市場豬肉攤位的進口冷凍豬肉標本,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中呈陽性。

  離不開的進口冷凍食品

  一面是國外的冷凍食品頻頻出現核酸檢測呈陽性的問題,另一面則是中國需要大量的進口食品來補足國內供應的不足

  根據《2020年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在2019年,中國食品進口額高達908.1億美元,其中肉類及製品、水海產品及製品和乳品的進口額都達到了百億美元的規模。

  以大家最熟悉的豬肉為例,受非洲豬瘟的影響,中國的進口豬肉量一直在高速增長。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曾表示,2020年的1月到9月,中國自歐洲進口豬肉同比增長107.3%。除了豬肉,預計整個2020年肉類及食用雜碎進口總量會突破950萬噸,創歷史新高。

  很難想像這些進口食品如果暫停後,對普通人的餐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另外,綜合各地檢測的情況看,進口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概率其實是非常小的。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公開的數據,截至11月下旬,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

  而針對這萬分之零點四八的疫情風險,中國也逐漸摸索出了愈來愈細緻的防治方案。

  精準追蹤、科學防治

  北京新發地的疫情,讓人類首次發現並證實受汙染的食品經冷鏈運輸,可以跨國引發新冠疫情;山東青島的疫情,則是人類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了新冠活病毒。

  在發現進口冷鏈食品可能引發新冠肺炎局部暴發疫情後,中國把控制由進口冷鏈食品汙染可能引發的新冠疫情納入常態化管理,通過抽樣檢測、全面消毒和可追溯管理,來進行精準追蹤、科學防治

  9月1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明確要求各地落實冷鏈食品相關從業人員的日常防護、健康監測和核酸主動篩查,改進生產、加工和交易環境衛生條件,降低從業人員感染風險。

  之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又發布了《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海關、交通、衛生、市場監管、地方政府及相關生產經營單位的工作分工被逐一明確。

  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的62起進口食品檢測呈陽性中,有近2/3發生在最近的一個月。這一方面是因為近期全球第二波疫情反彈,海外進口物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情況增多;另一方面也和相關部門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檢測有關,隨著檢測頻次、頻率以及覆蓋範圍的增加,發現陽性的次數也在增加。

  澎湃新聞記者 陳良賢 王亞賽

相關焦點

  • 外國食品頻繁檢出新冠病毒 我們還能放心地吃肉嗎?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外國食品頻繁檢出新冠病毒,我們還能放心地吃肉嗎?進入冬天,新冠病毒似乎又活躍了起來。從11月開始,天津、上海、安徽、內蒙古和四川均出現了本土病例。而天津和上海已完成的溯源調查顯示,病毒分別源自進口北美豬頭和境外航空集裝器。新冠病毒的由物傳人,特別是能長期存活在冷鏈上,成為了這個冬天中國防疫的一大考驗。實際上,此前北京新發地、遼寧大連和山東青島出現的本地疫情源頭都將證據指向了冷鏈環節。而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也檢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離不開的進口冷凍食品 我們還能放心地吃肉嗎?
    (原標題:外國食品頻繁檢出新冠病毒,我們還能放心地吃肉嗎?) 進入冬天,新冠病毒似乎又活躍了起來。從11月開始,天津、上海、安徽、內蒙古和四川均出現了本土病例。
  • 冷凍食品多地檢出新冠病毒,疫情下如何食用冷凍食品才放心?
    11月18日,湖北武漢:在巴西進口牛肉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11月21日,廣東東莞:進口冷鏈食品常態化監測檢出2份樣本陽性。 疫情暴發以來,涉疫冷鏈食品包括凍帶魚、凍蝦、凍牛肉、凍豬肉、凍豬肘、凍雞翅等。
  • 進口凍蝦外包裝、貨櫃內壁檢出新冠病毒,冷凍食品還能放心食用嗎?
    近日,我國在從厄瓜多三家企業進口的凍蝦外包裝、貨櫃內壁檢出新冠病毒。國家海關總署已暫停上述相關企業產品進口,對暫扣貨物採取退貨、銷毀等處理措施。 此外,近期一些國家肉類水產品企業發生聚集性感染疫情,海關總署已暫停23家境外肉類企業產品進口。
  • 冷鏈凍品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冷凍生鮮食品還可以吃嗎?
    今年6月以來,我國已經有至少10餘省份在冷鏈凍品中檢出新冠病毒陽性。冷鏈食品外包裝上頻繁檢出新冠病毒,新冠病毒被證實可由物傳人、新冠病毒冷凍下可長期存活。這引發了人們對病毒可能通過食品傳播並導致新疫情暴發的擔憂。
  • 又一地海鮮檢出新冠病毒!秦皇島海鮮安全嗎?
    此前報導,7、8月時,大連、廈門海關及江西、雲南、重慶、安徽等地都從進口厄瓜多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型冠狀病毒核酸陽性。這兩天又有進口海鮮外包裝檢測出了新冠病毒這次是魷魚產品地點在吉林省9月20日,長春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出通知
  • 急轉| 案板上檢出新冠病毒!三文魚還能吃嗎?
    目前,由於流調溯源的工作仍在進行中,尚未知道是三文魚是在宰殺、運輸、包裝、切割過程中的哪一環節接觸到了新冠病毒。不過,專家表示,三文魚和海鮮作為新冠病毒的宿主可能性不大,但冰冷的環境容易使病毒存活更長的時間,此次新發地發現的新冠病毒不排除是從業人員等在某個環節接觸到的。
  • 厄瓜多蝦外包裝檢出新冠,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麼?如何確保安全?
    來源:國是直通車燒熟煮透中國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10日舉行發布會,海關總署進出口食品安全局局長畢克新在會上宣布,7月3日,大連海關從裝在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一個樣本中、從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同日,廈門海關從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兩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冷鏈進口食品,為何頻繁查出攜帶新冠病毒?
    尤其是近些天進入冬季後,國內多個省份頻繁出現了冷鏈環境異常,冷鏈海鮮、冷凍豬肉、冷凍羊肉檢測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更值得警惕的是,早前在青島、天津等地區,冷庫工作參與裝卸的工人,也出現了被病毒感染的情況。
  • 40多天7地冷凍海鮮包裝檢出新冠病毒 專家支招安全採購
    8月11日,山東煙臺3家企業自大連口岸進口的同一外籍貨船冷凍海鮮產品外包裝樣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據媒體不完全統計,這已經是進入7月以來,中國第7次在冷凍海鮮食品包裝上發現新冠病毒。多地海鮮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北京《健康時報》報導,煙臺市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處置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此批海鮮產品沒有流入市場,我們已經及時採取了相應的措施,現在市場上流通的海鮮均經過檢測,市民可放心。」
  • 智利1批冷凍帝王蟹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進口冷凍食品還敢...
    冷凍帝王蟹外包裝檢出新冠病毒(資料圖)中新經緯客戶端11月28日電 據海關總署網站28日消息,因從智利進口1批冷凍帝王蟹1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按照海關總署公告2020年第103號的規定,全國海關自即日起暫停接受智利水產品生產企業
  • 三文魚和厄瓜多冰凍白蝦檢出新冠病毒,波士頓龍蝦還能吃嗎?
    7月3日,大連海關和廈門海關從自厄瓜多進口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和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蝦體和內包裝樣本檢測結果均為陰性。14日,重慶沙坪垻區西部物流園一冷凍倉庫部分產品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呈陽性。這是繼進口三文魚之後,又一生鮮產品發現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還能吃冷凍食品嗎?
    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人的感染。這個跟之前在進口冷凍海鮮中發現新冠有什麼不一樣?我們該怎麼做?還能放心吃冷凍食品嗎?
  • 巴黎回應非飲用水檢出新冠病毒:飲用水供水網獨立,可放心喝
    巴黎回應非飲用水檢出新冠病毒:飲用水供水網獨立,可放心喝 據法新社報導
  • 海鮮、低溫、冷鏈……40天9地10起進口凍品檢出新冠病毒,會引起...
    40天累計10起  70%與冷凍南美白蝦相關  其實,自7月以來,我國已有9地10起在進口冷凍食品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陽性事件:  1、7月3日,福建廈門,厄瓜多生產的凍南美白蝦兩個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
  • 海淘包裹也有被新冠病毒汙染的風險!還能放心海淘嗎?收到海外包裹...
    近日來,冷鏈環境中檢出新冠病毒成為公眾關注的焦點,僅11月13日至16日4天時間,就有山東的泗水、濟南、梁山,以及陝西西安、河南鄭州、湖北武漢、福建泉州、甘肅蘭州、福建廈門等多地通報在冷鏈環境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那麼,海淘包裹是否也存在被病毒汙染的風險,應該如何預防呢?
  • 中國疾控中心: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還能吃冷凍食品嗎
    昨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人的感染。這個跟之前在進口冷凍海鮮中發現新冠有什麼不一樣?我們該怎麼做?還能放心吃冷凍食品嗎?
  • 【網絡闢謠】江蘇鹽城城區某菜場、某酒店冷凍食品檢出新冠病毒...
    【網絡闢謠】江蘇鹽城城區某菜場、某酒店冷凍食品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謠言!> 11月30日以來,關於「鹽城城區某菜場、某酒店冷凍食品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多地冷鏈食品檢出新冠陽性,銀川市衛健委給出4點建議!
    近日,天津、山東、遼寧、山西、湖北等多地疾控等部門在冷鏈食品或其外包裝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此前,大連等地局部疫情也均與進口冷鏈食品有關。那麼在多地檢出陽性的情況下冷鏈食品還能放心吃嗎?如何安全食用冷凍冰鮮食品?消費者該如何確保飲食安全?
  • 因頻繁檢出新冠,印尼政府強化海產品出口監管
    中國水產頻道報導,  因頻繁檢出新冠,印尼政府強化海產品出口監管。  作者/UCN  編譯/胡路怡  雅加達郵報報導,因中國頻頻從印尼進口海產品包裝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印尼聯邦政府已採取更加嚴格的措施監控該國企業向中國出口海產品,並考慮擴大監控範圍,覆蓋其他出口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