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不開的進口冷凍食品 我們還能放心地吃肉嗎?

2020-12-23 網易河南

(原標題:外國食品頻繁檢出新冠病毒,我們還能放心地吃肉嗎?)

進入冬天,新冠病毒似乎又活躍了起來。

從11月開始,天津、上海、安徽、內蒙古和四川均出現了本土病例。而天津和上海已完成的溯源調查顯示,病毒分別源自進口北美豬頭和境外航空集裝器。新冠病毒的由物傳人,特別是能長期存活在冷鏈上,成為了這個冬天中國防疫的一大考驗。

實際上,此前北京新發地、遼寧大連和山東青島出現的本地疫情源頭都將證據指向了冷鏈環節。而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也檢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根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不完全統計,今年下半年,全國至少發生了62起進口冷鏈食品檢測新冠病毒呈陽性的情況。

最早檢測出陽性的進口食品是來自厄瓜多的凍南美白蝦,多地在這種海產品上發現了病毒。

隨後,檢測出新冠病毒的進口食品種類越來越多,開始是海鮮,後來牛肉、豬肉都有出現。而來源地也從起初的南美洲擴展到了五個大洲,不僅有疫情嚴重的印度、巴西,還有越南、紐西蘭這些疫情控制尚可的國家。

這些從海外輸入的病毒,大多都出現在食品的外包裝上。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的62起進口食品檢測呈陽性中,有54起都是外包裝攜帶了病毒。

但也有一些病毒出現在了食物上。12月2日,浙江玉環市的疾控中心就發現,一份來自當地菜市場豬肉攤位的進口冷凍豬肉標本,在新冠病毒核酸檢測中呈陽性。

離不開的進口冷凍食品

一面是國外的冷凍食品頻頻出現核酸檢測呈陽性的問題,另一面則是中國需要大量的進口食品來補足國內供應的不足

根據《2020年中國進口食品行業報告》,在2019年,中國食品進口額高達908.1億美元,其中肉類及製品、水海產品及製品和乳品的進口額都達到了百億美元的規模。

以大家最熟悉的豬肉為例,受非洲豬瘟的影響,中國的進口豬肉量一直在高速增長。商務部市場運行和消費促進司副司長王斌曾表示,2020年的1月到9月,中國自歐洲進口豬肉同比增長107.3%。除了豬肉,預計整個2020年肉類及食用雜碎進口總量會突破950萬噸,創歷史新高。

很難想像這些進口食品如果暫停後,對普通人的餐桌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

另外,綜合各地檢測的情況看,進口食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概率其實是非常小的。根據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李寧公開的數據,截至11月下旬,全國抽檢監測的陽性率是萬分之零點四八

而針對這萬分之零點四八的疫情風險,中國也逐漸摸索出了愈來愈細緻的防治方案。

精準追蹤、科學防治

北京新發地的疫情,讓人類首次發現並證實受汙染的食品經冷鏈運輸,可以跨國引發新冠疫情;山東青島的疫情,則是人類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了新冠活病毒。

在發現進口冷鏈食品可能引發新冠肺炎局部暴發疫情後,中國把控制由進口冷鏈食品汙染可能引發的新冠疫情納入常態化管理,通過抽樣檢測、全面消毒和可追溯管理,來進行精準追蹤、科學防治

9月15日,國家衛健委發布了《新冠肺炎防控方案(第七版)》,明確要求各地落實冷鏈食品相關從業人員的日常防護、健康監測和核酸主動篩查,改進生產、加工和交易環境衛生條件,降低從業人員感染風險。

之後,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又發布了《進口冷鏈食品預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冷鏈食品生產經營過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術指南》,海關、交通、衛生、市場監管、地方政府及相關生產經營單位的工作分工被逐一明確。

在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梳理的62起進口食品檢測呈陽性中,有近2/3發生在最近的一個月。這一方面是因為近期全球第二波疫情反彈,海外進口物品被新冠病毒汙染的情況增多;另一方面也和相關部門加強對進口冷鏈食品的檢測有關,隨著檢測頻次、頻率以及覆蓋範圍的增加,發現陽性的次數也在增加。

(澎湃新聞記者 陳良賢 王亞賽)

本文來源:澎湃新聞 責任編輯:楊明銀_ny01

相關焦點

  • 外國食品頻繁檢出新冠病毒 我們還能放心地吃肉嗎?
    來源:澎湃新聞原標題:外國食品頻繁檢出新冠病毒,我們還能放心地吃肉嗎?進入冬天,新冠病毒似乎又活躍了起來。從11月開始,天津、上海、安徽、內蒙古和四川均出現了本土病例。而天津和上海已完成的溯源調查顯示,病毒分別源自進口北美豬頭和境外航空集裝器。新冠病毒的由物傳人,特別是能長期存活在冷鏈上,成為了這個冬天中國防疫的一大考驗。實際上,此前北京新發地、遼寧大連和山東青島出現的本地疫情源頭都將證據指向了冷鏈環節。而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也檢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外國食品頻繁檢出新冠病毒,我們還能放心地吃肉嗎?
    而天津和上海已完成的溯源調查顯示,病毒分別源自進口北美豬頭和境外航空集裝器。新冠病毒的由物傳人,特別是能長期存活在冷鏈上,成為了這個冬天中國防疫的一大考驗。  實際上,此前北京新發地、遼寧大連和山東青島出現的本地疫情源頭都將證據指向了冷鏈環節。而多地在進口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也檢出了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冷鏈藏毒」頻頻出現,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上述地區的檢測樣本涉及冷凍豬肉、冷凍雞肉、冷凍牛肉以及其他冷凍食品,產地覆蓋巴西、烏拉圭、阿根廷、厄瓜多、俄羅斯、印度等地。由於部分被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批次的進口食品已經流入其他地區,目前,多地已緊急開展排查。
  • 春節將至,進口冷凍食品還敢買嗎
    但是大部分人不知道市場上出售的很多冷凍海產品,肉製品都是直接進口的產品或者用進口原料再加工的商品。上半年開始,自從國內全面控制住新冠肺炎流行病以來,個別地區的零星病例被證實與進口冷鏈食品或者其包裝物被病毒汙染有關,而且多地也報導在冷凍進口食品的包裝物表面核酸檢測呈陽性。最近的一次是由冷鏈食品致人感染的病例是發生在山東膠州的一家水產公司,新聞媒體多次報導過。
  • 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還能吃冷凍食品嗎?
    日前,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人的感染。這個跟之前在進口冷凍海鮮中發現新冠有什麼不一樣?我們該怎麼做?還能放心吃冷凍食品嗎?
  • 「注意」進口冷鏈食品頻頻「翻車」,還能吃嗎?
    >河南濮陽一份進口冷凍帶魚核酸檢測結果為陽性……四川日報資料圖近期,多地進口冷凍食品再檢出陽性,大家心裡是否又咯噔一下?12月17日,記者從成都市成華區衛健委獲悉,為了消除大家的疑惑,該局專門發出了小貼士,告訴你進口冷鏈食品還能放心吃嗎?一問:進口冷鏈食品為何屢成「雷區」?國外正處於新冠疫情暴發期,跨境運輸過程中冷鏈食品及外包裝極有可能成為攜帶新冠病毒的載體,疫情傳播呈現出「從物到人」和「從人到人」並存的特徵。
  • 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正從國外「進口」?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權威...
    近期,進口冷鏈食品核酸陽性檢出率明顯增高,波及多個省份,涉及產品範圍從海產品到畜禽肉類產品,進口物資被病毒汙染範圍從冷鏈食品擴展到貨櫃。新冠肺炎病毒是否正從國外「進口」?進口冷鏈食品還能不能吃?接觸了冷鏈食品如何消毒?
  • 進口凍蝦外包裝、貨櫃內壁檢出新冠病毒,冷凍食品還能放心食用嗎?
    近日,我國在從厄瓜多三家企業進口的凍蝦外包裝、貨櫃內壁檢出新冠病毒。國家海關總署已暫停上述相關企業產品進口,對暫扣貨物採取退貨、銷毀等處理措施。 此外,近期一些國家肉類水產品企業發生聚集性感染疫情,海關總署已暫停23家境外肉類企業產品進口。
  • 冷凍食品多地檢出新冠病毒,疫情下如何食用冷凍食品才放心?
    6月12日,北京新發地:進口三文魚切割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7月3日,遼寧大連:進口凍南美白蝦外包裝樣本新冠檢測呈陽性8月11日,深圳龍崗:進口凍雞翅表面樣品新冠檢測呈陽性10月17日,山東青島: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分離出活病毒
  • 多地進口生鮮食品出現核酸陽性,國人還繼續購買,國家不禁止嗎?
    近期,多地進口冷鏈生鮮食品出現核酸陽性,但國內消費者一邊膽戰心驚,一邊還在下單購買,這不是自相矛盾嗎?那國家為什麼不禁止進口呢?難道不擔心疫情的二次發生嗎?看完權威專家的解釋,大家是否放心多了,確實也能理解,如果一旦禁止進口冷鏈食品,我們國人的需求不會得到滿足,也會在影響一批全國從事冷鏈們的工作者和背後相關多少個家庭。國家能有這樣的決定,也是建立在人民群眾基礎上。比我們普通老百姓考慮得多。
  • 中國疾控中心:冷鏈食品外包裝發現新冠活病毒!還能吃冷凍食品嗎
    昨天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消息稱,在對青島新冠肺炎疫情溯源調查過程中,從工人搬運的進口冷凍鱈魚的外包裝陽性樣本中檢測分離到活病毒。這是國際上首次在冷鏈食品外包裝上分離到新冠活病毒,並證實接觸新冠活病毒汙染的外包裝可導致人的感染。這個跟之前在進口冷凍海鮮中發現新冠有什麼不一樣?我們該怎麼做?還能放心吃冷凍食品嗎?
  • 一周醫講 安有話說|疫情出現局部反彈,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
    在今天的欄目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梁宗安教授將講講疫情出現局部反彈,進口冷凍食品是否還能食用的問題。進口冷凍食品還能吃嗎?滿足條件放心吃7月3日,我國大連海關從裝在厄瓜多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貨櫃內壁一個樣品樣本中,從厄瓜多企業生產的凍南美白蝦的三個外包裝樣本中,檢出新冠病毒核酸陽性。
  • 進口冷鏈食品還能吃嗎?張文宏這樣建議 - 小儂...
    近日   多地接連出現涉冷鏈食品新冠肺炎散發病例   從中可以發現哪些變化?   以下是來自國家衛健委的總結   從海產品擴大至畜禽肉類產品   檢測呈陽性的涉及進口冷鏈產品範圍已經從海產品,擴大到畜禽肉類產品。例如,剛剛我們提到的山西霍州是進口冷凍厄瓜多青蝦外包裝檢出陽性。此外,在天津海聯冷庫疫情中,其感染來源是攜帶新冠病毒的北美豬頭和受其汙染的德國豬肘。
  • 冷凍海鮮產品還能買嗎?為何「中招」總是冷凍食品?
    8月30日,山東省乳山市委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運行工作領導小組(指揮部)發布通報,10月29日,山東省乳山市在進口冷鏈食品常規抽檢中,發現1份外地銷往乳山市的進口冷凍豬肉製品及外包裝標本新冠病毒核酸檢測呈陽性。
  • 深圳盒馬員工確診,為何冷凍食品總「爆雷」?還能吃嗎?
    其實,自7月以來,我國已有9地先後在進口冷凍食品或包裝上檢出新冠病毒陽性。老百姓最擔心的是,冷凍海鮮產品還能買?為何「中招」總是冷凍食品?多地疫情「禍起海鮮」,廣東出現散發病例冷凍食品,尤其是冷凍海鮮,成了最近出現「新冠陽性」新聞最多的社會焦點。
  • 進口三文魚切割案板檢測出新冠病毒,還能放心吃生鮮、放心買菜嗎?
    前一陣,我們都以為新冠肺炎疫情已經離我們逐漸遠去了,大家的生活工作和學習也開始有條不紊地恢復著。然而,截止6月12日16點,北京豐臺新增2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均為中國肉類食品綜合研究中心員工。圖丨微博 央視新聞截止6月12日16-24時,新增4例病例,均有新發地活動史。
  • 冷鏈食品安全食用提醒內容有哪些 冷鏈食品是什麼海鮮還能放心吃嗎?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冷鏈食品安全食用提醒內容有哪些 冷鏈食品是什麼海鮮還能放心吃嗎? 今日一則新聞進口冷鏈食品不提供消毒證明不能上市引起大家關注,接著冷鏈食品安全食用提醒也緊隨發布,它的具體內容有哪些?以後還能吃海鮮嗎?冷鏈食品到底什麼意思?
  • 關於進口冷鏈食品,浙江明確「四個不得」
    12月2日到5日,山西臨汾、安徽合肥、遼寧營口、黑龍江哈爾濱等多地發現冷鏈食品及其外包裝新冠病毒核酸檢測結果呈陽性。一時間一片譁然,公眾對進口冷鏈食品表現出種種擔憂:「冷鏈食品外包裝檢測呈陽性,還能吃嗎?」「進口冷凍食品還能放心購買嗎?」「購買時,應該注意什麼?
  • 冷凍食品還能買嗎?收快遞要注意啥?5張海報,答案在這兒!
    冷凍食品還能買嗎?收快遞要注意啥?5張海報,答案在這兒!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進口冷鏈檢出新冠病毒
  • 浙江一菜市場發現一份進口冷凍豬肉呈陽性!放心!並未流入杭州!杭州...
    經「浙冷鏈」系統追溯,涉事產品為冷凍豬肉,巴西進口,經上海洋山港於今年9月28日入境。那麼,杭州市面上有同批次的冷凍豬肉流入嗎?冷凍豬肉在杭州的銷售情況如何?記者走訪了杭城部分超市和農貿市場。工作人員表示,超市一直以來都沒有冷凍豬肉售賣。世紀聯華江城店品質管理員 錢樂主要是廠家統一配送過來,還有一些是我們自己的世紀聯華生鮮配倉直接發送過來,全部都是國內,完全沒有進口豬肉在我們超市內售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