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為什麼屬於中國?臺灣歷史簡介給你答案

2021-02-07 美食生活健康

臺灣與與祖國大陸的關係,可以追溯到2.5—0.7億年前的中生代時期,那時臺灣和大陸的福建、廣東是連在一起的,直到新生代第三紀(約0.7—0.03億年前),由於地殼運動,臺灣地區地殼下陷,出現臺灣海峽,臺灣才與大陸分離。

臺灣,總面積約3.6萬平方公裡。

但到新生代第些紀(200萬年前),由於冰期來臨,海面下降,臺灣海峽海底現為陸橋,臺灣島又與大陸連在一起。冰期結束後,海面上升,臺灣島再次與大陸分離。考古學家在臺灣海峽海底發現了新生代陸生動、植物化石和古河道的遺蹟,足以證明這段地殼變動的歷史過程。

臺灣2000多萬人口中,大約97%為漢族,基本都是從廣東、福建搬遷過去的居民。在臺灣考古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左鎮人」,與北京周口店的「山頂洞人「同屬 3萬年前的古人類。臺灣出土的石器、骨器、陶器,形狀和製作方法都與大陸出土的相似。因此,很多考古學家宣稱臺灣的文化根底在大陸,主要是來自大陸東南沿海地區。

荷蘭船隻來往於臺灣海峽

史書關於臺灣的記載也很多,戰國時期的《尚書》《禹貢》篇中就有「島夷卉服,厥篚織貝、厥包桔柚、錫貢」的記載。其中「島夷」就是指臺灣先民。

關於臺灣先民的來歷,中國有很多民間傳說,其中有代表性的主要是以下兩種:一是2300多年前,越國被楚國滅亡後,越王子孫坐船逃到臺灣,後來逐漸繁衍起來;二是2200年前,秦始皇派徐福率童男童女各500人,乘船到海上求長生不老藥。徐福因為找不到長生不老藥,不敢回去復命,因此就讓船隊隨大海漂流,其中一部分就漂到了今天的臺灣,一部分漂到了日本等地,從這個傳說看,日本人祖先也是中華民族。

鄭成功收復臺灣

到了三國時期,臺灣與大陸的交流有史料記載。《三國志》《孫權傳》記載:公元230年,孫權派大將衛溫、諸葛直率萬名水軍到臺灣,準備長期駐紮,可是因為水土不服,僅住了一年就返回大陸。當時吳國有個沈瑩著的《臨海水主志》對臺灣也有記載,可見當時大陸對臺灣已十分了解,並且已有將其納入版圖的考慮。

隋朝時,隋煬帝三次派兵到臺灣,現今臺南西定坊的開山宮、澎八罩嶼上的將軍廟,括說都是紀念隋朝時期將領陳稜的。

唐朝以後,東南沿海居民為逃避戰亂,移居臺灣的越來越多,其中比較著名的是822年,唐朝進士施肩吾率族人到臺灣墾荒定居,並寫下了一首描寫風土人情的詩:「腥臊海邊多鬼市,島夷居處無鄉裡。黑皮少年學採珠,手把生犀照鹹水。」

元朝時期,臺灣正式列入中國版圖,朝廷在澎湖設「巡檢司」,管理民政事務。

臺灣地圖

1544年,葡萄牙的一艘船隻經過臺灣海峽時,無意中發現了美麗的臺灣島,這是西方國家首次發現臺灣,從此開啟了侵略臺灣的歷史。

1604年8月7日,荷蘭東印度公司艦隊侵佔臺灣,1628年5月,西班牙殖民者侵佔臺灣北部,1642年荷蘭人趕走了西班牙人,臺灣淪為荷蘭殖民地。直到1662年2月,鄭成功收復臺灣,飽受異族侵擾的臺灣重新回到了祖國懷抱。

此後,外族不斷侵略臺灣,1841年8月英國入侵臺灣,被福建水師參將邱鎮功擊退;1884年,法國入侵臺灣,被福建巡撫劉銘傳等擊退;1604年、1616年、1874年,日本曾三次侵略臺灣,均被擊退,然而日本已對臺灣垂涎三尺,處心積慮想要侵佔臺灣。

甲午戰爭

1894年7月,中日甲午戰爭爆發,北洋水師戰敗,日本以戰勝國的身份逼迫清政府籤訂了《馬關條約》,從此將臺灣包括澎湖割讓給日本。消息傳開,全國人民無比悲憤,到處掀起抗日救亡運動。臺灣人民更是「若午夜暴聞轟雷,驚駭無人色,奔走相告,聚哭於市中,夜以繼日,哭聲達於四野」。從此,日本開啟了長達50年的黑暗統治,直至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根據《開羅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日本侵佔中國的領土,包括東北、臺灣、澎湖列島重新回到了祖國懷抱。

晚年的蔣介石

1949年國民黨戰敗後,蔣介石退守臺灣,形成了臺灣與大陸對峙的局面。

參考:《黨史縱覽》(2000年第三期)之《根基一體 血脈相連——臺灣歷史沿革述略》(阮凌曦)

相關焦點

  • 李斯坦:我認為自己是個屬於中國的臺灣人
    >嘉賓簡介:李斯坦,1998年生,臺灣嘉義人,高中生。 我認為自己是個屬於中國的臺灣人鳳凰歷史:你覺得臺灣的年輕人當中,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多嗎? 李斯坦:應該是極少數吧,其實在臺灣就是一個「臺獨」的氛圍。
  • 《你不知道的臺灣》出版:揭秘湘軍保衛臺灣的歷史
    【內容簡介】  本書講述臺灣自有史料記載以來至今,在社會生活的諸多方面與大陸的深厚淵源。書中引用大量歷史文獻資料及新近考古研究成果進行充分論述,有力證明了兩岸同屬一個中國。書中包括大量鮮為人知的歷史故事,語言生動、活潑,所述史實有利於讀者了解臺灣與大陸的淵源,拉近兩岸尤其是湖南與臺灣的關係。  【作者簡介】  熊子傑,祖籍湖南,生於臺灣。臺灣大學管理學院商學研究所碩士畢業,在臺灣科技業服務多年。1990年即到福建考察及投資,見證了大陸經濟的崛起和茁壯。多年來致力於推動兩岸民間交流,參與兩岸交流的許多裡程碑事件。
  • 劉曉明:不承認臺灣屬於中國,才是開歷史倒車
    第一,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臺灣自古就是中國的一部分。早在12世紀,中國政府就在臺灣設置了行政管轄機構。1894年,日本發動侵略中國的「甲午戰爭」,逼迫當時清政府籤訂《馬關條約》割讓臺灣。此後,臺灣同胞與日本侵略者進行了不屈不撓的鬥爭。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後,臺灣隨之光復,重返祖國懷抱。
  • 中國臺灣為什麼取名叫「臺灣」,以前都叫什麼呢?
    熟讀中國歷史,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位於位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的大陸架上,總面積約3.6萬平方千米,包括臺灣島及蘭嶼、綠島、釣魚島等21個附屬島嶼和澎湖列島64個島嶼。但是為什麼中國臺灣叫「臺灣」,以前都叫什麼呢?
  • 歷史逼迫中國儘早收復臺灣
    臺灣的所謂戰略重要性就是在這樣的垂死掙扎中激化和突顯出來的。我們正站在這個殘酷的新舊文明生死相交的大門口,我們在積極面向未來新型文明誕生的同時,也必須清醒地面對我們的現實世界,面對客觀的臺灣問題。歷史的腳步留給我們妥善處理臺灣問題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 《直播臺灣》主持人王德愷簡介
    《直播臺灣》主持人簡介臺灣TVBS電視臺主持人 王德愷 >王德愷簡介  TVBS主播及專題記者,負責晨間新聞播報,及[一步一腳印發現新臺灣]專題節目採訪撰稿。臺灣大學心理系畢業,2000年畢業於巴黎高等社科院社會心理學研究所,曾任心理實驗研究助理、電視節目企劃、國際新聞編譯、大陸旅遊節目外景主持、社會新聞組記者、TVBS大陸新聞組上海新聞中心特派記者。節目感言  再度參與央視國際頻道的團隊,成為今年度重要直播報導任務的一份子。心情完全不同。
  • 臺灣簡介
    臺灣是中國神聖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歷史上,臺灣曾被西班牙、荷蘭、日本先後佔領過。抗日戰爭勝利後,臺灣重歸中國的版圖。1949年後,由於眾所周知的原因,臺灣與祖國大陸處於分離的狀態。50多年來,臺灣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發生了巨大變化。
  • 臺海關係丨臺灣質疑聯合國大會決議,張彬:臺灣屬於中國
    編輯:葉風校對:陳城民進黨當局一直想要加入世衛組織,以此來謀取在「國際上的地位」,但是因為聯合國的規定,臺灣的這個想法註定失敗。近期,臺灣為了加入世衛組織,公然疑聯合國大會的2758號決議,臺認為灣能有權加入世衛組織。
  • 「臺灣屬於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 「臺北法案」與臺灣無關
    對此,華東師範大學兩岸交流與區域發展研究所副所長包承柯在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臺灣屬於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臺北法案」只是美國為了遏制中國崛起重複使用的「臺灣牌」而已。「一個中國」是國際社會共識早在1971年10月25日,聯合國大會第26屆會議上就通過了第2758號決議,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在聯合國組織的唯一合法代表。
  • 你知道為什麼臺灣的小吃中心是臺南嗎?(我從大陸看臺灣)
    臺灣資深媒體人到尾傾情獻聲——《我在大陸看臺灣》大家都知道臺灣小吃很有名,但你知道臺灣小吃最有名的地方是臺南嗎?大家去臺灣玩的時候一定要去臺南吃美食,例如擔仔麵、狀元粿、鼎邊趖、棺材板。可以先在網絡上看看哪間好吃,其實臺南的美食這麼有名跟歷史很有關係。遠在300多年前,福建的漳州泉州移民都是從臺南上岸的,於是飲食習慣在臺南生根發芽也是很自然的。加上臺南有所謂的「嘉南平原」,物產豐富、養殖漁業發達,於是就變成臺灣的小吃中心。
  • 人民日報論《馬關條約》 釣魚島屬於中國臺灣附屬島嶼
    釣魚島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  人民日報論《馬關條約》 釣魚島屬於中國臺灣附屬島嶼  日前,關於《馬關條約》引起了熱議,人民日報提出日本「竊佔」釣魚島絕非什麼「和平方式」,而是近代殖民侵略的產物,是甲午戰爭中日本戰略的一環。
  • 《開羅宣言》重申「臺灣屬於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臺灣屬於中國」這一事實,通過《開羅宣言》在國際社會再次得到重申,儘管世界各國對華態度不一,但對此從來沒有提出過異議。   第二次世界大戰取得決定性勝利後,中、美、英三國首腦於1943年11月22至26日在開羅舉行會議,討論如何協調對日作戰的共同軍事問題和戰後如何處置日本等政治問題,史稱「開羅會議」。
  • 臺灣劉姓簡介
    臺灣枋寮瑞閣劉氏  瑞閣劉氏形成於清中期,來自廣東潮州,渡臺時期是在清朝乾隆二十年(1755年),以劉延轉入臺開基始祖,以劉源明為受姓第1世大始祖。  據今人臺灣劉天楨先生所編《瑞閣劉氏家乘》記載,瑞閣劉氏屬於中山劉氏大宗中的客家劉氏一派。
  • 蓬佩奧:「臺灣從來沒有屬於過中國」
    在近日的採訪中,蓬佩奧妄言「臺灣從來沒有屬於過中國」,妄圖藉此來破壞中美關係,讓兩岸關係進一步緊張。然而,一個早就失去公信的人,能引起多少的關注?整個國際都對他不予理睬。甚至有美國專家表示完全可以忽略蓬佩奧的發言,唯有民進黨現在還是對蓬佩奧唯唯諾諾,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美國方面,群眾一致認為蓬佩奧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差的國務卿。
  • 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我又被氣到了!
    這不,一條由央視網快看頻道發布的話題#臺灣歷史課本大幅刪減中國古代史#,已經上升到熱搜第4位了,138萬多的熱度且還在持續上升。新聞內容是這樣的:不怕趙雲變馬雲,就怕趙雲成了外國人!臺灣「108課綱」這學期上路,中國史被大幅精簡,漢唐盛世、帝王將相的名字基本上幾乎消失在臺灣新世代的記憶中。新課納大幅增加東亞史,把中國史納入到東亞史的一部分。其實早在前幾年,臺灣課本就把中國歷史併入東亞史了。三國鼎立為什麼消失?
  • 真實的歷史告訴你,臺灣自古以來便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最近,2018臺灣地方選舉正式開始投票,這次大選引起了中國大陸和眾多國外媒體的關注。說起臺灣,這一直是我們的一塊心結,我們一直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但總有一些心懷不軌的人想要將其從我們祖國領土中分割出去,對於這種人,我們深惡痛絕。
  • 最全最清晰的中國臺灣「荷據時代」,深入了解臺灣歷史發展?
    當時最好的據點是中國澳門,但是已經被葡萄牙捷足先登了,文明的歐洲人當然不可能有禮貌地問,「能不能讓我們也在澳門擠擠?」在那個你爭我奪的大航海時代,拳頭硬就是有禮貌,於是VOC直接發動戰爭想趕走葡萄牙人。但你說要打葡萄牙,人家當然不是整天只知道吃葡萄的人,還是抗住了VOC的攻擊。
  • 為什麼「中國地圖」像一隻「雄雞」呢?答案你可能不信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中國地圖的故事,講的是中國地圖為什麼像一隻「雄雞」呢?答案你可能不信。咱們一起看看到底是怎麼回事吧!我們的大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文化,華夏文明應該是流傳最廣的一種文化了,老祖宗給我們留下了寶貴的資源和財富。
  • 你知道臺灣有多少日本神社嗎?(我在大陸看臺灣)
    你知道臺灣有多少日本神社嗎?  那麼問題來了,臺灣到底有多少日本神社呢?  答案是:日本殖民臺灣期間,全臺各地設立的神社超過200座。雖然隨著政治因素或時間,這些神社多半不復存在,或早被改建,像日據時期最重要的臺灣神社現為臺北圓山飯店,及臺北、高雄等地的忠烈祠過去也是神社所在地。
  • 為什麼說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臺灣自古屬於中國。中國人最早開發了臺灣。1700年前的中國歷史文獻《臨海水土志》對此就有所著述,這是世界上最早記述臺灣的文字。公元3世紀和7世紀,三國孫吳政權和隋朝政府都曾先後派萬餘人去臺,從17世紀開始,中國人民開發臺灣的規模越來越大。從元朝(1206-1368)開始,中國歷代政府先後在臺灣設立行政機構,對臺灣進行有效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