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旗
國徽
(最近更新時間:2020年4月)
【國名】 巴拉圭共和國(Republic of Paraguay, República del Paraguay)。
【面積】 40.68萬平方公裡。
【人口】 715.3萬(2019年)。95%為印歐混血種人,其餘為印第安人和白種人。官方語言為西班牙語和瓜拉尼語。89.6%的居民信奉天主教。1.8%的居民是土著人。
【首都】 亞松森(Asunción),人口52萬,夏季氣溫22—35℃,冬季氣溫12—22℃。
【國家元首】 馬裡奧·阿夫多·貝尼特斯(Mario Abdo Benítez),2018年8月就任,任期至2023年8月。
【重要節日】 獨立日:5月14日
【簡況】 南美洲內陸國家,與阿根廷、玻利維亞和巴西三國為鄰。地處拉普拉塔平原北部,巴拉圭河從北向南把全國分成東、西兩部分。東部為丘陵、沼澤和波狀平原,全國90%以上的人口集中於此;西部為原始森林和草原。屬亞熱帶氣候,夏季平均氣溫27℃,冬季平均氣溫17℃。東部年平均降水量為1500毫米,西部500毫米。
原為印第安瓜拉尼人居住地。1537年淪為西班牙殖民地。1811年5月14日宣告獨立。1865年,洛佩斯政府為擴大地盤,進攻當時巴西的西南地區,巴西、阿根廷、烏拉圭三國聯軍對巴宣戰。戰爭歷時5年,巴拉圭戰敗,洛佩斯政府割地賠款,疆域縮小近一半,並失去出海口,成為內陸國家。19世紀70年代後,由紅黨與自由黨輪流執政。1932至1935年,巴同玻利維亞為爭奪石油資源發生查科戰爭,後雙方籤訂和平協定,巴得到查科地區四分之三的土地。1954年5月4日,軍人斯特羅斯納夥同紅黨右翼發動政變上臺,實行軍事獨裁長達35年。1989年2月2日,巴第一軍區司令羅德裡格斯發動政變,推翻斯特羅斯納獨裁政權,並於同年5月舉行了第一次民主選舉,羅本人當選總統。在1993年總統選舉中,紅黨候選人瓦斯莫西獲勝,成立1954年後第一屆民選文人政府。
【政治】 2008年4月21日,反對黨「爭取變革全國聯盟」候選人、前主教盧戈當選總統,結束了紅黨連續執政61年的歷史。2012年6月,巴北部發生警察與佔地農民間的流血衝突,造成17人死亡。紅黨以盧戈處置不當為由,分別推動眾議院和參議院以壓倒性多數通過對盧戈的彈劾案。盧戈被迫宣布辭職,副總統弗朗哥接任總統。2013年8月,紅黨候選人奧拉西奧·卡特斯就任總統。2018年4月,紅黨候選人馬裡奧·阿夫多當選總統,並於2018年8月就職。
【憲法】 現行憲法於1992年6月20日頒布。憲法規定巴為代議制國家。總統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不得連任。設副總統一名,現任副總統烏戈·阿達爾韋託·貝拉斯克斯·莫雷諾(Hugo Adalberto Velázquez Moreno),2018年8月就任,任期至2023年8月。
【議會】 分為參、眾兩院,參議員45人,眾議員80人,均由普選產生,任期5年。本屆議會於2018年4月選舉產生。目前各黨派在國會所佔席位如下:
眾議院
參議院
紅 黨
42
17
真正激進自由黨(藍黨)
29
14
瓜蘇陣線
/
7
親愛祖國黨
3
3
其 他
6
4
總 計
80
45
參、眾議長任期一年,每年改選。現任參議長為布拉斯·利亞諾(Blas Llano)。現任眾議長佩德羅·阿利亞納(Pedro Alliana)。
【政府】 本屆政府主要閣員如下:總統府秘書長胡安·埃內斯託·比利亞馬約爾(Juan Ernesto Villamayor)、外交部長安東尼奧·裡瓦斯·帕拉西奧斯(Antonio Rivas Palacios)、財政部長貝尼尼奧·洛佩斯(Benigno López)、國防部長貝爾納迪諾·索託·埃斯蒂加裡維亞(Bernardino Soto Estigarribia)、內政部長歐克利德斯·阿塞韋多(Euclides Acevedo)、公共工程和通訊部長阿諾爾多·威恩斯(Arnoldo Wiens)、工業和貿易部長利茲·克拉梅爾(Liz Cramer,女)、農牧業部長魯道夫·弗裡德曼(Rodolfo Friedmann、公共衛生和社會福利部長胡利奧·丹尼埃爾·馬佐萊尼( Julio Daniel Mazzoleni)、教育和科學部長愛德華多·佩塔·聖馬丁(Eduardo Petta San Martín)、司法部長塞西莉亞·佩雷斯·裡瓦斯(Cecilia Pérez Rivas,女)、勞工和社保部長卡拉·巴希加盧波(Carla Bacigalupo,女)、婦女部長妮爾達·羅梅羅(Nilda Romero,女)、社會發展部長馬裡奧·巴雷拉(Mario Varela)、環境和可持續發展部長阿列爾·奧維耶多(Ariel Oviedo)和兒童和青少年部長特蕾莎·馬丁內斯(Teresa Martínez,女)等。
行政區劃 全國劃分為17個省和1個特別區(首都亞松森)。
司法機構 根據憲法,國家設司法委員會,由8人組成。最高法院由9名大法官組成,大法官由司法委員會提名並經政府同意後,由參議院任命。現任最高法院院長阿爾韋託·華金·馬丁內斯·西蒙(Alberto Joaquín Martínez Simón)。
【政黨】 主要政黨或政黨聯盟:
(1)紅黨(Partido Colorado):又名全國共和聯盟(ANR,Asociación Nacional Republicana)或國家共和黨。巴第一大黨,執政黨。現有黨員約200萬。1887年9月11日成立,歷史上多數時期為執政黨。主要代表大地主、大牧場主和大資產階級利益。對內注重發展民族經濟和打擊腐敗,對外致力於加強南共市和地區一體化建設。現任主席佩德羅·阿利亞納(Pedro Alliana)。
(2)真正激進自由黨(PLRA,Partido Liberal Radical Auténtico):又稱藍黨。最大在野黨。有近100萬名黨員。1977年從激進自由黨分裂出來。1989年2月獲合法地位。在工人、農民和知識界有一定影響。對內主張實行土改、發展民族經濟,要求實行民主開放和國家的全面改造;對外主張維護民族獨立、反對外來幹涉,同世界各國發展友好關係。現任主席為埃弗拉因·阿萊格雷(Efraín Alegre)。
(3)瓜蘇陣線(FG,Frente Guasú):中左、左翼反對黨聯盟。2010年成立。由國家團結黨(PPS,Partido País Solidario)、 廣泛陣線黨(PFA,Partido Frente Amplio)、公民參與黨(PPC,Partido de la Participación Ciudadana)、巴拉圭共產黨(PCP,Partido Comunista Paraguayo)、特科霍哈人民黨(PPT,Partido Popular Tekojoja)、社會主義人民集會黨(PCPS,Partido Convergencia Popular Socialista)、人民愛國運動黨(PMPP,Partido del Movimiento Patriótico y Popular)、人民團結黨(PUP,Partido de la Unidad Popular)組成。主張進行土地改革,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縮小收入差距,加強公共衛生建設。主要領導人為前總統、現任參議員費爾南多·盧戈·門德斯(Fernando Lugo Méndez)。現任主席為卡洛斯·費利佐拉(Carlos Filizzola)。
【經濟】 國民經濟以農牧業為主,工業基礎薄弱,是拉美最落後的國家之一。經濟活動主要集中在首都亞松森和東方市,經濟受氣候及國際初級產品價格影響很大。
20世紀70年代初至80年代中期,隨著伊泰普水電站的興建,巴年均經濟增長率達9%。80年代末期,經濟陷入停滯。90年代後,巴實行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積極擴大對外貿易和引進外資,但未能改變經濟增長緩慢的局面。1996年起經濟連續7年負增長,2002年經濟總量和人均國民收入達近20年來最低。2003年後,受地區經濟好轉及國際農產品市場價格變動等影響,經濟出現恢復性增長,出口、投資和消費逐漸轉旺。
2008年,受國際經濟金融危機影響,巴經濟增長大幅回落,財政赤字和貿易逆差擴大,外匯儲備和投資減少。2009年下半年以來,隨著國內旱情緩解和國際農產品需求上漲,巴經濟形勢逐漸企穩回升。2013年,在國內農產品豐收及出口增長的帶動下,巴經濟出現強勁反彈,全年增長達14.4%,居拉美首位。近年來,巴經濟保持穩定增長勢頭。
2018年主要經濟數字(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數據):
國內生產總值:336.7億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5260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3.7%。
貨幣名稱:瓜拉尼(Guaraní)。
2019年通貨膨脹率:2.8%。
匯率:1美元≈6500瓜拉尼(2020年5月)。
2019年失業率:7.2%。
【資源】 鹽礦和石灰石儲量較大,還有少量鐵、銅、錳、鐵釩土、雲母、鈮、天然氣、鋁礬土等。水力資源豐富。出產珍貴的硬質木材。
【工業】 工業基礎薄弱,以輕工業和農牧產品加工業為主,主要產品有肉類罐頭、麵粉、飲料、菸草、柴油、石腦油等。
【農牧業】 農業是國民經濟的主要支柱。主要農產品有大豆、棉花、菸草、小麥和玉米等。
畜牧業在經濟中佔有重要地位。近年來國際市場對肉類需求增加,巴肉類出口大幅上升。
【林業】森林覆蓋率較高。70%的森林資源集中在格蘭查科地區。
【能源】石油及其衍生品依賴進口。近年,在靠近玻利維亞邊界的查科地區發現儲量豐富的天然氣。水力資源豐富,蘊藏量約為56000兆瓦。與巴西共同建設伊泰普水電站,裝機容量1400萬千瓦。與阿根廷共同建設亞西雷塔—阿皮培水電站,裝機總量300萬千瓦。
【旅遊業】 旅遊業是外匯收入主要來源之一。遊客主要來自阿根廷和巴西等鄰國。近年來,受地區經濟低迷等影響,旅遊業發展面臨挑戰增多。
【交通運輸】 鐵路:總長1147公裡。原由英國資本控制,1961年收歸國有。共有12條線路,其中中央鐵路長441公裡,連接首都和阿根廷邊境城市安卡爾納森。
公 路:總長1.23萬公裡,其中柏油路7460公裡,石板路1300公裡,碎石路1000公裡。
水 運:全國共有7個港口,主要港口是亞松森。國家商船隊主要承擔巴至阿根廷和烏拉圭的短途河運。巴拉圭海外船運公司有班輪通往美國和歐洲一些主要港口。
空 運:有2個國際機場,分別位於亞松森和東方市。巴拉圭航空公司(LAPSA)原為國營,1994年政府出售其80%股份。有定期航班通往阿根廷、烏拉圭、巴西、玻利維亞、比利時和美國。
【財政金融】 截至2018年底,巴外匯儲備餘額為80.1億美元,外債餘額為60.2億美元。
【對外貿易】 2019年,對外貿易總額19.07億美元,其中出口76.52億美元,進口117.55億美元,同比分別下降9.6%、15.4%和5.5%。主要貿易對象國為巴西、烏拉圭、智利、阿根廷、美國、日本、荷蘭、義大利等。主要出口產品為糧食、植物油、肉類等。近年來對外貿易情況如下:
2010~2019年對外貿易統計表(單位:億美元)
2010
2011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出口額
54.60
77.66
72.84
70.29
96.57
83.61
85.26
86.80
90.42
76.52
進口額
94.0
115.49
107.56
110.9
112.99
95.29
90.43
110.27
124.34
117.55
差 額
-39.4
-37.83
-34.72
-40.61
-16.42
-11.68
-5.17
-23.47
-33.92
-41.03
(資料來源:巴拉圭中央銀行)
2012~2016年主要產品出口額統計表(單位:百萬美元)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大 豆
2270.18
3185.20
2315.20
1898.10
1826.90
谷 物
1158.10
890.10
619.20
799.20
688.48
肉製品
795.59
1061.50
1372.50
1185.70
1157.11
木 材
88.21
48.20
42.20
42.36
38.30
(資料來源:巴拉圭海關)
2012~2016年進口分類統計(單位:億美元)
2012
2013
2014
2015
2016
消費品
34.04
34.80
35.86
31.56
31.56
資本貨
36.83
40.96
37.47
31.15
30.97
中間產品
36.70
37.27
39.67
32.59
27.89
(資料來源:巴拉圭統計局)
【外國資本】 巴拉圭政府積極引進外資。1991年制定《國內外投資法》,對外資實行特別優惠政策,規定5年內免繳95%的盈利稅。外資主要來源於美國、巴西、阿根廷,投資集中在食品、加工、紡織和化工行業。
【人民生活】 社會兩極分化較嚴重。貧困人口佔人口總數的24.2%(2018年)。土地高度集中,不到1%的人佔有全國75%以上的土地。2012年,每百戶家庭擁有冰箱83.3臺,電視機89.4臺,洗衣機69.5臺,空調30.3臺,汽車27.5輛,固定電話19.4部,行動電話92.2部,29.5%的家庭擁有電腦,25.1%的家庭使用網際網路。2013年人口增長率1.69%,人口密度16.4人/平方公裡。其中城市人口393.29萬人,農村人口273.97萬人。每千人擁有1.13名醫生和1.2張病床。
【軍事】 憲法規定,總統為武裝部隊總司令。國防委員會是最高軍事決策機構,由總統、全體內閣部長、武裝力量參謀長和陸、海、空三軍司令組成,總統任主席,國防部長任副主席。國防部為最高軍事行政機關。此外,還設有武裝部隊資格評判特別委員會,由總司令、武裝部隊司令、總參謀長、陸、海、空三軍司令和後勤部隊司令組成,總司令任該委員會主席,主要職能是決定軍官晉升和退役。實行義務兵役制,服役期陸軍和空軍為一年半,海軍兩年。 2012年,巴全國總兵力約1.7萬人。
【文化教育】 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全國有2所公立大學:亞松森國立大學和天主教大學,另有10所私立大學。憲法規定教育預算應佔總預算的20%以上。政府自1990年起執行全國教育發展計劃,開展掃盲運動。2012年,巴15歲以上文盲率為4.7%,其中城市3.2%,農村7.2%,女性5.6%,男性3.8%。巴公共教育投資佔國民生產總值的4.1%。2011年各級教育情況如下:
學校(所)
在校生(人)
教師(人)
小 學
8231
116.3萬
6.4萬
中 學
2418
22.91萬
2.4萬
技 校
434
4.2萬
3.6萬
國立大學
2
6.35萬
1.0萬
【新聞出版】 主要報紙有:《彩色ABC》,《今日報》,《論壇報》,《最新時刻報》等。
全國廣播電臺為國家電臺,另有11個私營商業電臺和5家電視臺。
【對外關係】 實行對外開放和多元化外交政策,願同世界所有國家發展友好合作關係。主張維護國家主權、人民自決、不幹涉別國內政、反對在國際關係中使用武力或以武力相威脅等原則,主張通過談判解決國際爭端。重視與拉美國家、特別是南方共同市場其他成員國的關係,努力參與地區事務和一體化進程。積極發展同美國、西歐國家關係。
是聯合國、77國集團、世界貿易組織、世界衛生組織、美洲國家組織、拉美經濟體系、拉美一體化協會、拉美和加勒比共同體、南方共同市場、安第斯共同體(聯繫國)等國際和地區組織的成員。2016年10月,巴當選為2017—2020年度萬國郵聯理事會成員。2018年6月,巴當選2019—2021年度聯合國經社理事會成員。
【同美國的關係】 重視同美關係,在打擊國際犯罪、緝毒合作、反恐問題上與美積極配合,但在出兵伊拉克、向古巴派遣人權觀察員及建立美洲自由貿易區等問題上未給予美支持。2005年8月,美國防部長拉姆斯菲爾德訪巴,雙方就建立「美巴戰略關係」達成共識,美巴軍事合作進一步加強。2006年5月,巴副總統卡斯蒂略尼訪美。2008年10月,盧戈總統訪問美國。2009年12月和2010年11月,美國總統歐巴馬特使、國務院西半球事務助理國務卿巴倫蘇埃拉兩度訪巴。2017年4月,美國務院負責西半球事務的臨時助理國務卿帕爾米耶裡訪巴。2018年7月,時為巴拉圭候任總統的阿夫多訪問美國。2018年9月、2019年12月,阿夫多總統訪問美國。
【同巴西的關係】 同巴西保持傳統友好關係。巴西在政治、經濟、文化等方面對巴拉圭有較大影響,是巴拉圭在南方共同市場最重要的貿易夥伴,兩國籤訂有多項雙邊合作協定。2008年9月和2010年5月,盧戈總統兩次訪問巴西。2011年6月,巴西總統羅塞芙訪問巴拉圭並出席第41屆南共市首腦會議。2013年9月、2017年8月卡特斯總統訪問巴西。2016年8月,卡特斯總統赴巴西出席裡約奧運會開幕式。2018年6月,時為巴拉圭候任總統的阿夫多訪問巴西。2019年1月,阿夫多總統赴巴西出席巴西新總統博索納羅就職儀式。2019年3月,巴拉圭總統阿夫多訪問巴西。
【同阿根廷的關係】 同阿根廷長期保持睦鄰關係。雙方經貿關係密切,在水電合作上成果顯著。2010年5月,盧戈總統赴阿根廷卡達萊斯出席南美國家聯盟特別首腦會議。8月,阿外長蒂梅爾曼對巴進行工作訪問。2016年5月,卡特斯總統訪問阿根廷。2018年6月,時為巴拉圭候任總統的阿夫多訪問阿根廷。
【同其它拉美國家的關係】 同拉美各國關係穩步發展,高層交往頻繁。2016年6月,卡特斯總統赴巴拿馬出席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竣工儀式,並與巴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舉行雙邊會談。8月,卡特斯總統訪問墨西哥。9月,巴拉圭總統卡特斯赴哥倫比亞出席哥政府與反政府武裝和平協定籤字儀式。
【同日本的關係】 與日本保持密切的經濟合作關係。日本是巴最大援助國。在巴有日僑約7000人。2010年1月,巴外長拉科戈納塔赴日本東京出席第四屆東亞—拉美論壇外長會議並訪問日本。2011年3月日本東北部發生特大地震災害後,巴政府向日提供援助。6月,日本外相松本剛明訪巴,雙方籤署《糧食安全合作協議》。8月,日本向巴提供1900萬美元援助,用於為偏遠地區修建飲用水等公共設施。2014年6月,巴總統卡特斯訪日,與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舉行會談並籤署援助協議。2018年12月,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訪問巴拉圭。
資料來源:外交部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