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圭是位於南美洲東部的內陸國家,原住民主要為印第安人的瓜拉尼族。
1537年西班牙人在巴拉圭河與皮科馬約河匯合處建立起第一個殖民點亞松森。從此巴拉圭淪為西班牙殖民地。
1811年5月14日宣布獨立,成立巴拉圭共和國,設首都為亞松森至今。
1864-1870年發生的巴拉圭戰爭,巴拉圭被巴西,阿根廷,烏拉圭三國聯軍打敗,由巴西統治了6年。
巴拉圭截止2018年統計約有人口695多萬,95%為印歐混血種人,其餘為印第安人和白種人。將近90%的居民信奉天主教。
截止2019年底全國僅有一項世界文化遺產。
首都亞松森
2015年2月7日中午我們從烏拉圭首都蒙德維地亞飛抵巴拉圭首都亞松森。首都名字的由來據說是1537年8月15日西班牙人在此登陸時,正值天主教的聖母瑪麗亞升天節。在西班牙語裡,升天節的發音是&34;,因此,亞松森就成了這座城市的名字。
巴拉圭與中國大陸無外交關係,所以大陸來的中國人很少。但是政治與老百姓無關,這裡人根本弄不清中國大陸和臺灣是怎麼回事兒,在他們眼裡都是中國人。巴拉圭人很友善,尤其是我們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地導,他不但人好,還非常風趣。每到一個景點他都能用他所特有的、誇張的、滑稽的肢體語言講述出一個個有意思的故事讓你記憶深刻。
他向我們介紹南美人喜歡的馬代茶,還自掏腰包非要每個人都嘗嘗。馬代茶是由多種草藥根據每個人的需求配製的,有點像廣東的涼茶,有解暑防病的功效。很受南美各國人的歡迎。
南美人的最愛馬代茶
亞松森的發源地,廣場上的雕像和大炮
亞松森的發源地
巴拉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是為了紀念巴拉圭兩次戰爭中死去的人而建。巴拉圭是被阿根廷,巴西和玻利維亞包圍著的內陸小國,周圍的大國對它的領土都虎視眈眈。因此在巴拉圭歷史上發生過兩次大規模的抗擊外來侵略的戰爭。兩次戰爭使大部分巴拉圭男人都戰死了,所以紀念碑雕塑的是一個婦女和一個孩子。
巴拉圭的人民英雄紀念碑
當時人口男女比例是一比七,所以政府鼓勵人民多生育,當時一個男人可以娶幾個老婆。我們的地導說他的爺爺娶了五個老婆,生了36個孩子,因此他有35個叔叔姑姑。現在巴拉圭的人口男女比例已經基本恢復正常了,女性佔51%略多於男性。
哈哈!看到一個如此簡煉又能看得懂的雕塑
簡煉又能看得懂的雕塑
在亞松森有一座粉紅色的房子,人稱巴拉圭最漂亮的房子。現在是政府辦公大樓,過去這是西班牙殖民時期第一任總督洛克建的總督府,也被稱為「洛克王宮」。
政府辦公大樓
洛克是第一個來到巴拉圭的西班牙人,後來他成了西班牙駐巴拉圭的第一任總督。在巴拉圭曾經有過至高無上的權利。說起這座「洛克王宮」,還有一個故事。據說洛克在英國遇到了一個愛爾蘭貴族女郎,愛上了她,成了他的女朋友。洛克想讓她跟隨他到巴拉圭來。但是她嫌棄巴拉圭是窮鄉僻壤不想放棄她的貴族生活。洛克對她說,我雖然不能讓你做王后,但是我可以給你蓋一座王宮。王宮建好了,這個女人來到這裡花天酒地一番還是回去了,最終也沒有嫁給洛克。
亞松森有名的景點先賢寺,可惜去晚了已經關門了。
晚餐吃了巴拉圭美食,巴拉圭餃子,皮是土豆泥加麵粉做的,餡料是蔬菜。有油炸的,也有用油煎的。
巴拉圭餃子
第三天離開巴拉圭之前,大家又去了亞松森最大的教堂
亞松森大教堂
裡面正在舉辦婚禮,我正納悶來賓中為什麼有很多殘疾人?回頭一看,原來新郎和新娘都是殘疾人。(照片因為網站不通過,只能刪除了,嗚嗚。)
在一群開放時髦的成人中,我突然看見一位穿著一身白衣服的小女孩,看到她手中拿的婚戒託,才知道她是個美麗的小使者。她向我露出了微笑,她是那麼純潔無暇,像天使一樣。
小天使
這時音樂響起來了,人們向後面的大門望去,坐在輪椅上的一對新人向大家緩緩&34;。祝願他們一生幸福!
婚禮開始新郎新娘進入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