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脫貧故事繪·自強篇)

2020-12-21 人民網

(一)與年幼女兒相依為命的李耀梅,是寧夏吳忠市紅寺堡區龍源村的建檔立卡貧困戶。二〇一五年,她不幸遭遇車禍,不但落下殘疾,還背負了三十萬元債務,生活愈發困難。

(二)為了早日還債,李耀梅每天早晨五點起床,餵羊養雞之外,就是編制掃帚,經常幹到深夜。頸椎受損,頭部支撐困難,她就靠在牆上;右腿使不上勁,她就靠在柱子上。日復一日,她的雙手布滿傷疤、繭子。

(三)李耀梅的掃帚用料講究,由高粱、芨芨草和醉馬草做成。為找到最好的醉馬草,每逢假期,她就帶著女兒到兩百公裡外的六盤山上進行採集。有時,母女倆一待就是一個月。

(四)二〇一八年,在當地政府部門幫助下,李耀梅貸款五萬元,購買機器,租用房屋,流轉土地種植高粱,帶動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開始小規模生產。在村兩委及駐村幹部幫助下,她的掃帚打開了銷路。

(五)網絡推廣很重要。女兒幫助李耀梅註冊了「龍源村·掃帚廠」快手號,通過網際網路,把生意做到了甘肅、山東等地。二〇一九年,她還清所有貸款和債務,成功脫貧,並供女兒上了大學。

(六)同年,李耀梅與環衛公司籤下訂單,每年可帶動二十戶以上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她說:「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我要繼續幹下去,帶大伙兒一起,用雙手創造幸福生活。」

掃碼觀看短視頻。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3日 08 版)

相關焦點

  • 脫貧故事繪·自強篇|「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
    2015年,她不幸遭遇車禍,不但落下殘疾,還背負了30萬元債務,生活愈發困難。(二)為了早日還債,李耀梅每天早晨5點起床,餵羊養雞之外,就是編制掃帚,經常幹到深夜。頸椎受損,頭部支撐困難,她就靠在牆上;右腿使不上勁,她就靠在柱子上。日復一日,她的雙手布滿傷疤、繭子。
  • 我的脫貧故事|羅庭華:​感恩與幸福相伴 奮鬥不停歇
    我的脫貧故事|羅庭華:​感恩與幸福相伴 奮鬥不停歇 2020-12-20 20:4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見聞
    新華社昆明10月19日電(記者楊靜)由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組織的全國脫貧攻堅先進事跡巡迴報告會19日在雲南昆明市舉行。全國脫貧攻堅獎獲得者孫永斌等6位報告團成員就自身脫貧攻堅經歷和故事進行講述,引發廣泛關注。
  • 巾幗脫貧故事 | 張亞:我在長順移民社區安了家,幸福是奮鬥出來的!
    巾幗脫貧故事  | 張亞:我在長順移民社區安了家,幸福是奮鬥出來的!後來,國家開展脫貧攻堅戰,組上的家人們得知國家扶貧政策好,念在丈夫年幼失去母親,父親又年邁老實,缺少好的家庭教育,都願意給他一個改過自新的機會,就把我們一家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許多好事情就向我們傾斜了。
  • 光明日報:自強奮鬥的美麗身影
    光明日報:自強奮鬥的美麗身影 2020-12-12 18:5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鬥的幸福·幸福的奮鬥|「脫貧攻堅甘孜故事」主題活動在康定啟動
    當日早上,由州委、州政府主辦,州委宣傳部、州脫貧攻堅辦承辦的「奮鬥的幸福˙幸福的奮鬥——脫貧攻堅甘孜故事」主題系列活動在康定市姑咱鎮啟動。州委常委、宣傳部長格絨出席活動並致辭,州政協副主席戈教·雲登嘉措,康定市委、市政府和州級相關部門負責人出席活動。
  • 馮勤平: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
    黨和政府幫一線幹部扶關鍵還要自己幹馮勤平:幸福生活是奮鬥出來的講述人  蓬溪縣天福鎮鄭家溝村村民馮勤平  近日,  脫貧路上發展產業增加收入  馮勤平家原來住的是土坯房,一家4口,其中3人患重大疾病(馮勤平患直腸癌、其妻蒲春菊患乳腺癌、其大兒子馮海明患大病),不僅花光了家中的十幾萬元積蓄,還負債十餘萬元。  村兩委了解情況後,依法依規將馮勤平一家納入貧困戶,立即幫助其落實醫療扶貧等政策,並進行精準幫扶,開展扶貧扶志宣傳教育。
  •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
    由人民日報海外版編著、商務印書館出版的《習近平扶貧故事》一書,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實踐和關於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為線索,記錄扶貧工作中的具體細節和感人故事,展現習近平總書記與人民心心相印、同甘共苦的真摯情懷和矢志不渝、戰勝貧困的使命擔當。「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經過8年持續奮鬥,我們如期完成了新時代脫貧攻堅目標任務。「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
  • 「脫貧攻堅(江西篇)」輪椅上放飛的多彩夢想——記都昌縣自強脫貧...
    她的老家在浙江省麗水市,5年前為追求愛情、追求幸福,遠嫁給都昌縣小山村裡的殘疾青年但譽超。面對命運的磨難和生活的艱辛,她用手中的畫筆繪就五彩斑斕的「脫貧圖」、「扶貧景」。2018年,張海晶榮獲九江市「三八」紅旗手、都昌縣自強脫貧模範稱號。黑色命運前的自強張海晶1990年出生在浙江麗水一個普通家庭,是家裡的獨生女,更是父母的掌上明珠、「貼心棉襖」。
  • 「脫貧是奮鬥出來的」
    原標題:「脫貧是奮鬥出來的」   2016年以來,大化瑤族自治縣深入實施思想扶貧、技能扶貧、
  • 西疇脫貧故事又上《人民日報》啦
    西疇脫貧故事又上《人民日報》啦 2020-09-02 15:10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奮鬥自強永不止步
    習近平總書記說過:「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美好的理想不會平白無故地實現,所謂「錦鯉」更不會對你的成功助一臂之力。唯有實實在在地奮鬥自強、永不止步,才能朝夢想不斷邁進。「錦鯉」玩玩就行,切不可信以為真,深陷痴迷,把「錦鯉」當作自己福祉所系。須知道,求人不如求己,只有自己才能幫助自己,正所謂「天助自助者」。「佛系」一詞的走紅更令我百思不得其解。
  • 自強的火種點亮美好生活(暖聞熱評)
    【人物】付凡平【故事】付凡平是陝西省宜川縣蒙恩農產品經銷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18歲時,一場大火使她一夜之間失去3位親人,自己也失去雙手,後又患胃癌、丈夫意外受傷。2015年以來,在當地黨委政府幫扶下,她搭乘電商扶貧快車,先後創辦多家公司。
  • 寧夏自強與助殘脫貧典型事跡首場報告會在銀川舉行
    12月2日,在「國際殘疾人日」即將到來之際,由寧夏回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自治區殘聯聯合舉辦的「小康路上、奮鬥有我」全區自強與助殘脫貧典型事跡首場報告會在銀川舉行。報告會廣泛宣傳自強與助殘脫貧典型事跡,大力弘揚自強不息精神,在全社會營造扶殘助殘濃厚氛圍,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匯聚強大正能量。  會前,自治區黨委副書記、銀川市委書記姜志剛會見了宣講團成員。
  • 致青年奮鬥者:奮鬥自強天地寬
    6歲時,他患上了類風溼性關節炎,11歲又並發雙側股骨頭壞死,從此只能靠輪椅生活。  身體的殘缺,讓矣曉沅的世界一下子變小了。寢室、教室、食堂,每天過著三點一線的生活。扶輪而行,他磨鍊心智,全力投入學業,也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參加辯論賽等。因成績優異、全面發展,他獲得了清華大學本科生特等獎學金。  與矣曉沅類似,半歲時就失聰的清華大學博士江夢南,也從沒放棄過奮鬥。
  • 【脫貧攻堅(寧夏篇)】王吉福:讓不幸的命運開出自強之花
    【脫貧攻堅(寧夏篇)】王吉福:讓不幸的命運開出自強之花 2020-10-14 12: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奮鬥出來的幸福帶「梅香」——昌吉市脫貧攻堅紀實
    無論走哪一條路,都是帶著人們對美好幸福生活的嚮往出發。讓我們走進該市南部山區牧區,中部鄉鎮村舍,城區失地「上樓」居民家庭,走進平凡家庭的生活、感受他們的喜怒哀樂,去探究昌吉市委、市政府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以打贏脫貧攻堅為目標,帶領全市人民馳而不息、向幸福出發的歷史性進程。
  • 張同新:幸福就是奮鬥出來的
    走起路來腿稍微有些拐,但精神矍鑠、眼神堅定,能從他身上感受到一股永不服輸、堅強奮鬥的勁。張同新,男,71歲,渭南經開區信義街道星火村的村民。2015年春節,兒子張衛渭發生車禍,下肢癱瘓;2016年,自己遭遇車禍,左腿殘疾;2017年初,老伴從電動車上摔下,當場去世。
  • 《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贈書儀式在海口施茶村舉行
    「脫貧攻堅不僅要做得好,而且要講得好。」12月9日上午,由海南日報社、海南出版社主辦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海南省脫貧攻堅小故事》贈書儀式在海口市秀英區施茶村舉行。《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贈書儀式在海口施茶村舉行 見習記者洪光越攝據悉,今年11月,中共海南省委宣傳部、海南省扶貧工作辦公室指導,海南日報社編的《幸福都是奮鬥出來的》一書,由海南出版社出版發行。全書由序章和十章正文構成,共28萬字,附75張圖片和33個視頻二維碼。
  • 【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普彩昌:幸福日子是靠奮鬥出來的
    困難並沒有將一家人打倒,在脫貧攻堅好政策的指引下,兒子、女兒享受了教育扶貧政策,上學難的問題得到了解決。姚麗鳳則在家裡種植包穀和小麥,還養了豬。 普彩昌家已於2019年脫貧,2020年,他家被縣委、縣政府授予「光榮脫貧戶」的稱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