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原創實景朗誦劇《漁陽薪火》首演

2021-01-20 東方網

  大型原創實景朗誦劇《漁陽薪火》,12月7日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上演。演出空間不大,但藍色舞臺一直延伸至觀眾席,演員就站在觀眾身邊,用沉浸式的表演,將中共黨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用藝術黨課的形式生動呈現。該劇今後可以任意抽取3到4個章節,作為微型黨課去院校、社區街道巡演,奉獻一場場流動的、屬於年輕人的「四史教育」藝術演出。

  漁陽裡不僅僅是一個弄堂地名概念,也是一個具有開創意義的紅色文化概念。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館長洪穎哲表示,漁陽裡的兩幢具有紅色基因的小樓,因建成年代不同,分別為老漁陽裡2號(今南昌路100弄2號)及新漁陽裡6號(今淮海中路567弄6號)。這兩處看似尋常的石庫門建築,卻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及初期活動緊密相連,創造了黨團史上的諸多「第一」。100年前,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第一個青年團組織在漁陽裡悄然創建,《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也在漁陽裡秘密出版。由此,許多黨史上「第一」,如第一個黨的幹部學校、第一個黨領導的工會組織、第一份黨刊《共產黨》、第一個黨中央機關所在地等,相繼在漁陽裡誕生。尤其重要的是,在漁陽裡發出了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通知,拉開了建黨偉業的歷史帷幕,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

  為向建黨百年獻禮,充分挖掘上海作為「黨的誕生地」的紅色文化資源,大型原創實景朗誦劇《漁陽薪火》通過嚴謹的歷史資料、生動的藝術呈現,著重刻畫了百年前漁陽裡的歷史風雲。劇組的編導演等主創人員均為年輕人,央視主播潘濤是本次演出的講述人。

  「紅色故事很感人,紅色故事很精彩,最重要的原因是取材於真人真事,又融合了創作者的真情實感。我們今天與昨天的傳承,有如新老漁陽裡之間割捨不斷的聯繫,其中傳承不息的是一心一意跟黨走的初心。」洪穎哲說。

  《漁陽薪火》運用多媒體融合朗誦劇的方式,讓觀眾置身其中,有歷史情境環繞之感。演員從各個方位出場,像從歷史中直接走來,從影像中直接融入。導演姜濤曾經執導過大型朗誦演出《從石庫門到天安門》、中共一大會址大型朗誦劇《破曉之光——一個無產階級政黨的誕生》等,他一直致力於通過現代舞臺藝術手段,讓珍貴的史料走進人們的心裡。

  「遺址演出、浸入式演出有著別樣的觀摩體驗。歷史也曾經是當下,我們說紅色的故事,講紅色的事跡,不僅僅是要把紅色的歷史人物說出來,更要把那個環境那個歷史氛圍通過藝術手段在歷史原址或劇場再造出來,讓人們感受到那些人物就像近在身側的摯友和家人,他們有血有肉,是鮮活的生動的,也是充滿感召力和激情的,是有層次的。」姜濤說。

  該劇在角色塑造上,儘量突出人物的歷史感、生動感、生活感。製作人吳斐兒認為,紅色主題的故事不僅要說「好」,還要說「亮」,藝術手段的創新是關鍵。「上海是一座紅色之城、一座創新之城,我們演出紅色劇目,就是要把這兩種精神緊密地融合一起。後疫情時代,我們要充分利用強大的網絡傳播,讓這些曾經也是年輕人的革命人物的故事,走到廣大年輕人的心裡去,被更多青年人感悟和喜愛,紅色故事才真正擁抱了廣袤的土壤,得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傳承和發揚。」

  在《漁陽薪火》中飾演毛澤東的青年教師吳笑、飾演陳獨秀的青年教師孫遜、飾演李大釗的青年教師谷京盛均為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的黨員教師,群誦演員為電影學院表演系的在讀大學生。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的黨委書記李堅表示,作為上海大學「校史工程」深化的組成部分,此次由青年教師和學生擔任主要演員的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亦是師生共同學習四史、弘揚愛國熱情、傳承革命精神的最好實踐和展示,是一堂生動的「紅色學府的紅色黨課」。

  演出由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主辦。

相關焦點

  • 大型原創實景朗誦劇《漁陽薪火》首演--上觀
    大型原創實景朗誦劇《漁陽薪火》,12月7日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上演。演出空間不大,但藍色舞臺一直延伸至觀眾席,演員就站在觀眾身邊,用沉浸式的表演,將中共黨史研究的最新成果用藝術黨課的形式生動呈現。
  • 大型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在百年漁陽裡上演
    大型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在百年漁陽裡上演 2020-12-07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文成公主》大型實景劇再度開演 (1/5)
    《文成公主》大型實景劇再度開演 (1/5) "← →"翻頁
  • 漁陽星火永傳承,百年追夢正青春 |「漁陽裡跨越百年」黃浦青少年...
    8月22日上午,共青團黃浦區委員會在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序廳隆重舉行漁陽星火永傳承 百年追夢正青春——「漁陽裡跨越百年」黃浦青少年主題活動。兩部沉浸式微團劇首發團區委攜紀念館聯合上海師範大學影視傳媒學院策劃和製作的場館沉浸式《上海漁陽裡,我們來了》、聯合上海外國語大學團委策劃和製作的外國語學社舊址沉浸式《漁陽星火》,活動現場團市委副書記戴冰,上海外國語大學黨委常委、宣傳部長、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衣永剛共同面向全團公益發布了沉浸式微團劇的劇本。
  • 甘肅張掖:大型實景光影劇《張國臂掖》驚豔首演
    2020年8月25日晚,農曆七夕節,中國首個以漢代歷史為背景的大型實景光影劇《張國臂掖》在甘肅張掖市甘州區鹼灘鎮古城村屋蘭古鎮景區驚豔首演。
  • 山東大型原創雜技劇《鐵道英雄》開啟「以技講劇」新模式
    大型原創雜技劇《鐵道英雄》在濟南舉行首演新聞發布會。 趙曉 攝中新網濟南12月25日電 (趙曉)「以往雜技劇以炫技為主、短於抒情、拙於敘事。當天,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棗莊市委出品,山東省雜技團創排的大型原創雜技劇《鐵道英雄》在濟南舉行首演新聞發布會。該劇目講述了魯南鐵道遊擊隊英勇抗擊日本侵略者的故事,以地下交通員鳳蘭與遊擊隊隊長老鐵的愛情故事以及鳳蘭從普通群眾發展為中國共產黨員為脈絡,塑造了共產黨人和革命戰士浴血奮戰的英雄群像。
  • 大型原創交響清唱劇《補天》中國首演
    清唱劇通過補天的故事,歌頌了仁厚、善良、勤勞、剛毅、忠誠的民族美德,也包含了對講「天理」,行「天道」的傳統倫理學的反思。中華民族走在復興的路上,必須有精神的支撐,我們才能走得更遠。  清唱劇由過客作詞,著名旅加華裔作曲家黃安倫譜曲。過客先生畢業於北京大學,美國耶魯大學,他在過去十多年中創作了合唱組曲《海外遊子吟》、清唱劇《禹王治水》、《大風歌》、《補天》的腳本。
  • 「金陵幻夜·意境愚園」原創園林主題實景秀成功首演
    7月18、19日晚,由江蘇省演藝集團、南京市夫子廟文化旅遊集團聯合主辦,江蘇省演藝集團錫劇團創排演出的原創園林主題實景秀「金陵幻夜·意境愚園」成功首演。在整個實景秀中,園林風景之美與藝術之美融為一體,景隨步變,情由景生,精心設計的燈光舞美,則如同一抹豔麗的胭脂,令夜晚的愚園更多一份絢麗的風情。巧合的是,綿延多日的陰雨,卻在每晚演出開始前突然停止,仿佛也為精彩的演出而吸引,特意按下了暫停鍵。
  • 大型新編原創木偶劇《長城長》10月1日將迎來首演
    中國木偶藝術劇院新編原創木偶劇《長城長》——孟姜女的故事經過兩年的精細打磨,將於10月1日在中國木偶藝術劇院大劇場精彩首演。該劇講述的是孟姜女的故事。「孟姜女哭長城」是中國民間四大愛情故事之一,千百年來一直,家喻戶曉。
  • 火車「開進」演藝廳,大型原創雜技劇《鐵道英雄》將於31日首演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李睿 張九龍12月25日,大型原創雜技劇《鐵道英雄》新聞發布會在濟南舉行。據悉,12月31日晚,由中共山東省委宣傳部、山東省文化和旅遊廳、中共棗莊市委出品,山東省雜技團創排的大型原創雜技劇《鐵道英雄》將在山東省雜技演藝廳首演。
  • ​大型沉浸體驗實景巨獻《王府盛宴》9月28日定遠營首演
    拔開歷史的煙雲,我們仿佛走進了三百年前的阿拉善王爺府,不僅可以看到王爺府裡的真情實景,還可以自己做一回王爺、格格,這是大型全沉浸式體驗實景劇《王府盛宴》即將帶給我們的全新體驗。《王府盛宴》是中國實景演出拍攝第一人趙章翔導演,帶領一線演繹製作團隊,駐守阿拉善近一年時間,傾力打造的大型全沉浸式體驗實景劇,這也是趙導繼8月23日首演的《宮延盛宴》之後,在阿拉善創作的又一力作,整場演出分為四個區域、4個篇章
  • 大型原創劇目《京城傳奇》12月11日北京首演
    12月1日,由中國鐵路文工團有限公司出品的大型原創劇目《京城傳奇》在京舉行發布會
  • 廣元首部大型沉浸式實景演藝《葭萌春秋》成功首演
    9月27日晚,廣元首部大型沉浸式實景互動院落劇《葭萌春秋》在昭化西市成功首演,以新穎、震撼視覺提前開啟中秋國慶度假新模式。《葭萌春秋》是四川省廣元市首部大型沉浸式實景院落劇,演出無主舞臺呈現,以流水線形式演出,遊客可邊走邊看,遊客與演員處於同一場景,感受故事就發生在身邊的真實。
  • 實景演出國際巨作《越南往事》成功首演
    山水盛典文化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搶先博得好彩頭——備受矚目的大型實景演出國際巨作《越南往事》,在世界文化遺產地越南會安璀璨的夜空下,成功首演。越南與中國一衣帶水,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是世界上為數不多使用農曆的國家。在今天這個萬物復始的節慶裡,兩國藝術家共同打造的國際巨製,藉助越南女子的輕歌曼舞,引領觀眾們穿越時空,一起回望神秘古國佔婆王朝盛大的王室婚禮,一起感受昔日東南亞最大商埠會安的滄桑巨變。
  • 大型情景體驗劇《又見馬六甲》在馬來西亞首演
    新華社馬來西亞馬六甲7月8日電(記者 林昊 王大瑋)由中國導演王潮歌執導、講述馬六甲人文風情的大型情景體驗劇《又見馬六甲》7日晚在馬來西亞古城馬六甲首演,受到當地觀眾的熱烈歡迎。  該劇以「時間船」為主軸,通過不同的故事敘述了馬六甲600多年的滄桑變遷。
  • 8.14全國首演!比5D還震撼!大型空間實景境遇劇,帶你沉浸體驗徽商傳奇
    國內頂尖編導團隊首創大型空間實景境遇劇觀演方式:行進式+多層次實景室外舞臺鳩茲古鎮請你免費看千萬大劇啦!一場移步換景的大型空間實景境遇劇以信為贏,以需為貨以均為財,以真為答世代傳承,商行天下徽州商訓、鐵畫文化、三刀文化、米市文化、徽商百態、文學、民俗、黃梅戲、蕪湖歷史等貫穿大劇全程
  • 原創民族舞劇《天路》首演
    原創民族舞劇《天路》首演 劇院供圖 中新網7月1日電 (記者 高凱)6月30日晚,國家大劇院歷時兩年精心打造的原創民族舞劇《天路》在戲劇場首演。該劇民族風格濃鬱、肢體語言情感豐沛,加之充滿歷史質感與現實代入感的舞臺視覺呈現,首演便令人驚豔。
  • 珠海:原創馬戲劇《龍秀》首演
    在原創馬戲劇《龍秀》中,演員在實景巨輪上表演「船上杆技」(7月26日攝)。 2019年7月26日,原創馬戲劇《龍秀》在廣東珠海長隆劇院首演。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演員在原創馬戲劇《龍秀》中表演雜技(7月26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原創馬戲劇《龍秀》中的滑稽表演(7月26日攝)。 新華社記者 劉大偉 攝演員在原創馬戲劇《龍秀》中表演的「空飛紗幔」(7月26日攝)。
  • 恢弘磅礴,奪人心魄,大型實景劇《井岡山》讓人嘆為觀止
    2019年10月21日晚上,我們採風團一行在井岡山市前往拿山的紅軍劇院,觀賞了這裡為傳播紅色文化和井岡山精神而精心創作打造的大型實景劇《井岡山》,親身感受了被毛澤東所珍愛的井岡山紅色文化。這是一場能夠喚醒人們心中紅色記憶的盛大演出,是一場運用現代科技結合山水實景打造的視聽盛宴。
  • 大型實景街區體驗劇重慶風雲錄之川軍出川
    隨著「孟團長」一聲令下,兩江國際影視城大型實景街區體驗劇重慶風雲錄——《川軍出川》(以下簡稱:《川軍出川》)於今(26)日正式揭開了神秘面紗,在1小時的首次試演中,一臺融合景區建築特色、場景特色、地域特色、文化特色的大型實景街區體驗劇呈現在觀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