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2-07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12月7日下午,大型原創實景朗誦劇《漁陽薪火》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舊址紀念館演出。呈現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秘密創建的歷史,以藝術致敬在漁陽裡為建黨創團作出貢獻的早期共產黨人。著名主持人潘濤作為講述人為該劇獻聲。來自社會各界的近百人共同回顧一段歷史詩篇。
100年前,中國第一個共產黨組織、第一個青年團組織在漁陽裡悄然創建,《共產黨宣言》第一個中文全譯本也在漁陽裡秘密出版。由此,許多黨史上「第一」如第一個黨的幹部學校、第一個黨領導的工會組織、第一份黨刊《共產黨》、第一個黨中央機關所在地等,相繼在漁陽裡誕生。尤其重要的是,是在漁陽裡發出了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一次代表大會的通知,拉開了建黨偉業的歷史帷幕,影響了中國的歷史進程。這是一段開天闢地、可歌可泣的光榮歷史。
從舊漁陽裡2號到新漁陽裡6號,漁陽裡的馬克思主義「百米小道」,是中國革命火種的點燃之地。星星之火,自此點燃。《漁陽薪火》通過嚴謹的歷史資料、生動的藝術呈現,著重刻畫經黨史專家們確定過的紅色文化維度。《漁陽薪火》用引人入勝的原創朗誦劇方式,立足黨團創建歷史,講清了在位於老漁陽裡2號的中國共產黨發起組領導下,中國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上海社會主義青年能在新漁陽裡6號成立並開展大量革命活動的重要歷程。
一群年輕的、充滿活力和朝氣的青年志士,他們有追求有理想,有革命的激情、有真摯的革命友情、有革命的浪漫主義愛情,也有詩和歌聲。陳獨秀、毛澤東、陳望道、李大釗、俞秀松……一個個日後光耀黨史的名字,在漁陽裡為革命事業獻力獻策,為黨的誕生鋪設道路。
「我們要成立中國共產黨,讓花草的種子吹散在中國遍地。」翻譯《共產黨宣言》,起草黨章,成立《新青年》編輯部,出版理論月刊《共產黨》……一件件中國共產黨黨史上的大事件,在百年前與一群年輕人的個人事業選擇及國家發展命運交織在一起。
該劇用多媒體三面圍合的方式全息打造情境復原的在場感,讓觀摩者最大程度地感受情境包圍環繞之感;演員從各個方位出場,如同盡在身側親切鮮活地呈現,他們像從電影中直接走來。整個劇目設置為6章以及開篇和尾聲;每一章獨立成篇,每一篇有一個鮮明主題和生動人物;6個章節互為獨立又連貫成劇。整劇有戲劇性表演、有詩歌的誦讀、有那個年代的音樂作為背景映襯,讓觀眾充分感受到革命之激情、藝術之美麗和理想之永恆。
「通過現代舞臺藝術手段,讓珍貴的史料走進人們的心裡」,《漁陽薪火》主創人員致力於「說紅色的故事,講紅色的事跡」,不僅把紅色的歷史人物說出來,更把那個環境那個歷史氛圍通過藝術手段再造出來。
據了解,《漁陽薪火》由上海大學上海電影學院青年教師和學生擔任主要演員。該劇今後可以任意抽取3-4個章節,作為微型黨課的內容,下院校、下基層、下社區街道巡演,為社會奉獻一場場流動的屬於年輕人的「四史教育」精彩藝術演出。
記者 / 孫超慧
原標題:《星星之火自此燎原!大型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在百年漁陽裡上演》
閱讀原文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