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陽裡 黃浦學校 武進路 在熟悉的街頭與工運先輩不期而遇

2020-12-17 上海市總工會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中共一大、二大、四大都在上海召開,上海也是中國工人運動的大本營。行走在上海街頭,遍布的紅色景點宛若一粒粒珍珠散落在城市之中,車水馬龍的鬧市、古老深邃的弄堂、一座座歷史建築,總能與先輩的紅色足跡不期而遇。

  1920年春,在著名的漁陽裡,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沉澱醞釀,輾轉到滬的陳獨秀等積極推動了上海工人第一次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活動。1920年5月1日,備受阻撓、幾次變更會場,紀念大會最終在毗鄰商業名街四川北路的武進路(舊稱老靶子路)舉行。1920年至今已經一百年了,這是上海首次大規模紀念五一的活動,也是黨領導工人運動的一個開端。

  老漁陽裡:紀念大會在這裡醞釀

  上海有兩條名同為漁陽裡的弄堂,一條是南昌路100弄(老漁陽裡),另一條是淮海中路567弄(新漁陽裡)。9月末的上海秋高氣爽,參觀的人們絡繹不絕。徜徉漁陽裡深處,叫人不禁聯想百年前先輩心繫國家命運奔波忙碌的身影。

  1920年春,南昌路還叫環龍路,陳獨秀將《新青年》編輯部從北京遷到上海,住進了環龍路100弄2號,也就是老漁陽裡2號,一樓客堂間成了《新青年》編輯部的辦公室。

  1920年4月3日,俄共遠東局代表維經斯基來華,經由北京來滬,在老漁陽裡2號會見陳獨秀,及李達、陳望道、俞秀松、李漢俊等人,商討建立共產黨的問題。在籌建同時,陳獨秀等積極深入到工人群眾中,到碼頭工人中了解罷工情況,到中華工業協會等勞動團體做調查。他還約請北京大學進步學生和革命青年深入工人中間,了解工人的狀況。4月2日,上海船務棧房工界聯合會召開成立大會,陳獨秀在會上作《勞動者底覺悟》演講,指出:「社會上各種人只有做工的是臺柱子」、「只有做工的人最有用、最貴重」,並希望「做工的人快快覺悟」,第一步爭取「改良待遇」,第二步「要求管理權」。

  當時的陳獨秀既是「思想界的明星」,又是「五四運動的總司令」,他以在思想、文化、政治等多領域的巨大影響力,吸引了一批朝氣蓬勃、富有理想的年青人,其中包括從日本歸來的李達、陳望道、李漢俊等人,毛澤東亦於此際途經上海,曾到老漁陽裡2號拜訪陳獨秀。

  20世紀20年代初,隨著工商業的發展,上海已號稱遠東第一大都市。在1920年,上海城區比剛開埠時擴大了10倍,人口近230萬,在全國居首位;新增的重要群體就是工人,人數達50多萬,其中產業工人超過18萬,約佔全國工人總數的四分之一。此時,接受馬克思主義的先進知識分子在滬開始醞釀建立中國共產黨發起組;鑑於上海這座城市工人階級比較集中,他們籌劃了首次有組織、大規模的五一國際勞動節紀念活動。

  這場聲勢浩大的五一國際勞動節紀念活動,不僅體現中國工人階級新的覺醒,也在建黨史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1920年5月,陳獨秀與沈雁冰、李漢俊、陳望道、邵力子等人成立馬克思主義研究會;6月,陳獨秀、李漢俊、俞秀松、施存統、陳公培在老漁陽裡2號開會,決定成立共產黨,當時名為「社會共產黨」,選舉陳獨秀為書記,並起草了具有黨綱、黨章性質的若干條文。

  8月,陳獨秀與李大釗商議決定,上海共產黨早期組織定名為「中國共產黨」,這是中國的第一個共產黨組織,最初成員有陳獨秀、楊明齋、李達、李漢俊、陳望道、俞秀松、沈玄廬等。

  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後,即致函各地,建議「組織支部」;同時又派施存統去日本東京,陳公培去歐洲,聯絡有關人員;11月擬訂了《中國共產黨宣言》。因此,上海的共產黨早期組織在籌建全國政黨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組織和發起作用。

  從黃浦學校到武進路一波三折

  1920年4月18日,在陳獨秀等早期共產黨人的推動下,上海七大工會團體(中華工業協會、中華工會總會、電器工界聯合會、中華全國工界協進會、中華工界志成會、船務棧房工界聯合會和藥業友誼聯合會)召開聯席會議,共同發起籌備「世界勞動節紀念大會」,推舉陳獨秀為籌備紀念大會顧問。會議決定5月1日當天,除電車、電燈、自來水、電話、電報等公共事業外,其他各業均須休息一日。陳獨秀在會上作《勞工要旨》演講:「注重各業分會之組織。並須急謀工人本身之利益。減少工作時間,增加工資,積極從經濟方面著手,再圖解決一切。」

  4月26日,七團體再次開會,確定5月1日下午在上海公共體育場(又名滬南體育場,舊址今為上海市黃浦學校)召開「世界勞動節紀念大會」。為發動廣大工人踴躍參加,七團體印製了內容簡明易懂的傳單廣為散發。

  4月29日,陳獨秀指導上海七大工會團體共同發表《工界宣言》,做最後的部署。這份宣言的誕生預示著上海首次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活動已蓄勢待發。宣言號召:「我們上海工人今年舉行破天荒的五一運動,因為五月一日,是世界各國工人得著八點鐘工制幸福的日子。我們紀念它的意思,第一是感謝各國工人的努力,第二是喊起中國工人的覺悟。」

  由於集會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誠為上海工界徹底覺悟之第一次」,消息一出立刻引發了當時北洋政府的恐慌。4月底淞滬護軍使署與淞滬警察廳相繼發出布告,嚴禁工人集會遊行。

  5月1日,天剛蒙蒙亮,軍警就強佔了方斜路、大吉路處的上海公共體育場。只見體育場大門緊閉,荷槍實彈的士兵站在門口,如臨大敵。駐紮於場內的步兵、騎兵和機關槍炮隊不下五六百人。體育場周圍還有不少手執藤條的兵士,見著路過的行人,便揮鞭驅逐。但工人們並沒有為軍閥的武力威脅所嚇倒。中午剛過,就有許多工友從四面八方趕來。

  下午1點鐘,體育場周邊已聚集了四五千名工人。鑑於軍警阻撓,工界團體決定改往位於提籃橋的精武會體育場,後又轉去北四川路(今四川北路)青年會體育場。屢遭軍警和租界巡捕的禁阻之後,紀念大會轉場到老靶子路(今武進路)的一片荒地中舉行。

  下午3時,大會正式開始。荒地上的一輛小推車被充當臨時講壇,工人代表首先慷慨演講,學生和商界代表也相繼發言。大會通過了決議:一、要求每日八小時工作制;二、組織真正的工會;三、各業工人應聯合起來。大會最後在「勞動萬歲」的口號聲中落下帷幕。

  當晚,工界七團體召開會議,發表了《上海工會宣言》和《答俄國勞農政府底通告》。《上海工會宣言》說:「我們上海各業大部分工人,同時休業,舉行第一次世界勞動紀念大會,竟被蔑視人民集會自由權的軍警,以強行的武力一日之中兩次阻止」「多謝今天軍警的強橫行動,竟能使中國人由驚訝而懷疑,由懷疑而認識,由認識而決心,由決心而奮鬥。從今天起,我們中國工人覺悟的團結精神,已經足以使壓制我們的人膽戰心驚。這一個事實,一定能夠使全世界的朋友認識。」《答俄國勞農政府底通告》則體現中國工人階級已認識到勞工運動的國際性,其中表示:「我們要努力創造新的美麗的永久平和的人類世界,決定和你們同力合作負擔這個責任。」

  5月1日,陳獨秀主編的《新青年》推出「勞動節紀念號」,李漢俊主持編務的《星期評論》出版「勞動日紀念」專號,有力策應了申城「世界勞動紀念大會」。

  翌年,隨著各地共產黨早期組織建立,工人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形成慣例。1921年五一國際勞動節前夕,北京長辛店勞動補習學校教員和北京大學進步學生還共同創作了我國第一首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歌曲——《五一紀念歌》。

  五一國際勞動節在中國的發展

  五一國際勞動節又稱「國際示威遊行日」,是全世界勞動人民共同擁有的節日,它源於美國芝加哥城的工人大罷工。1886年5月1日,芝加哥工人為爭取實行八小時工作制而舉行大罷工,經過艱苦的流血鬥爭,終於獲得了勝利。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1889年7月,恩格斯組織召開第二國際成立大會,決定將每年的5月1日定為國際無產階級的共同節日——國際勞動節。

  我國的五一國際勞動節紀念活動,最早可以追溯到1918年。那年,一些進步的中國知識分子在上海、蘇州等地街頭向群眾散發傳單,介紹五一國際勞動節的緣起。五四運動後,新文化浪潮滾滾而來,「勞工神聖」呼聲高漲,幾乎沒有人不知道五一國際勞動節了。

  1920年5月1日,上海、北京、廣州、九江等城市紛紛舉行了集會、演講、散發傳單以及遊行等活動,紀念五一勞動節。

  李大釗領導了北京大學的五一紀念活動,北京大學學生在這一天宣布罷課,《北京大學學生周刊》出版了「勞動紀念號」。北京大學500多名職工、教師和學生舉行了五一紀念大會,李大釗在會上發表講演。一些北大學生外出宣傳,散發「五月一日北京勞工宣言」,喚起工人為反對剝削、爭取自身權利而鬥爭,遭到巡警拘捕。鄧中夏在北京長辛店向鐵路工人散發了「五月一日北京勞工宣言」,並發表講演。

  1920年中國的五一勞動節紀念活動,雖然主要是由陳獨秀、李大釗等革命知識分子主持,但各地都有工人參加,如九江就有6000多工人參加,它明確反映了中國工運的進步和革命知識份子與勞動群眾相結合的開始,說明中國共產黨成立的條件基本成熟了。這是中國首次紀念五一國際勞動節的活動,也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五一勞動節。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於1949年12月做出決定,將5月1日確定為法定節日。1950年4月29日下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全國委員會在北京召集舉行了紀念五一勞動節的大會。

  1950年5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北京舉行第一次全國性的慶祝五一勞動節活動。這天,首都20多萬人在天安門廣場舉行了隆重的群眾集會遊行,毛澤東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在天安門城樓上檢閱了遊行隊伍。

  自1989年後,國務院基本上每5年表彰一次全國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其中,王進喜、時傳祥、張秉貴等就是勞動者的優秀代表,他們的故事和精神也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中華兒女為祖國的繁榮富強拼搏、奮鬥、前進……

相關焦點

  • 漁陽星火永傳承,百年追夢正青春 |「漁陽裡跨越百年」黃浦青少年...
    8月22日上午,共青團黃浦區委員會在團中央機關舊址紀念館序廳隆重舉行漁陽星火永傳承 百年追夢正青春——「漁陽裡跨越百年」黃浦青少年主題活動。活動發布了六項首發首創首本青年團歷史連環畫《畫說新漁陽裡6號》首發團中央宣傳部部長景臨、中共黃浦區委書記杲雲向黃浦優秀青年代表贈送了連環畫。 《跨越百年的青春對話—漁陽裡來信》動漫首發中共上海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潘敏進行首發啟動。
  • 百年漁陽裡六個「首發」:上百件歷史藏品線上全景呈現
    百年漁陽裡六個「首發」:上百件歷史藏品線上全景呈現 澎湃新聞 2020-12-07 14:23 來源:澎湃新聞
  • 元旦當天,這些青年從新漁陽裡出發!帶著「秘密任務」穿梭在黃浦...
    1月1日,在錦江·漁陽裡廣場新年第一天的陽光下一支支青春的隊伍懷揣著神秘的任務匆匆出發究竟發生了什麼?來源: 黃浦新青年
  • 新民晚報數字報-漁陽裡有座「歷史之門」
    毗鄰繁華淮海中路的漁陽裡廣場上,一面總長58米、高3.4米的浮雕牆將歷史與現代「連接
  • 黃浦網紅「顧老師」又開課,帶著夥伴們走進老漁陽裡2號|中小幼中國...
    老漁陽裡2號,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新青年》編輯部)舊址。在會客室最顯眼的地方,掛著一塊小黑板。這塊小黑板上寫著「會客談話以十五分鐘為限」——這是誰的規定?這是寫給誰看的?這其中又有怎樣的故事?大同中學的歷史老師顧博凱以視頻的形式,聚焦黃浦豐富的紅色遺址遺蹟,將中共一大的傳奇故事和一大代表們的不凡經歷,用通俗的敘述展現在廣大未成年人的面前。這周,「顧老師講紅色故事」第二季「初燃星火照童心」又開播了。此次,顧老師和他的三位新夥伴帶領黃浦學子走進中國共產黨發起組成立地和《新青年》編輯部舊址,通過四個鮮活的展陳品,探尋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成立過程中的光輝歷程。
  • 東方學習讀書會|到新漁陽裡去探尋中國共青團的起點
    在當年霞飛路上叫作「漁陽裡」的石庫門弄堂裡,最早的一批共產黨人將馬克思主義的種子悄悄種下。最終,馬克思主義的真理以燎原之勢傳遍了全中國。中國共產黨,也從上海的石庫門走向了北京天安門。如何書寫這批革命先輩的故事?
  • 大型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在百年漁陽裡上演
    大型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在百年漁陽裡上演 2020-12-07 17: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漁陽裡開講 東方網百年黨慶宣傳報導啟動
    >>>點擊圖片查看視頻  1920年8月,上海南昌路老漁陽裡2號誕生了中國第一個共產黨早期組織。百年後的2020年8月18日,就在那幢見證歷史的兩層石庫門裡,東方網「在歷史的現場」大型融媒體報導項目正式啟動,這也標誌著東方網百年黨慶宣傳報導由此拉開序幕。  上海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是我國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地、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基地、改革開放的前沿陣地。
  • 記者親測黃浦微旅行路線:走心線路藏著寶藏驚喜
    這些問題都能在「黃浦首發首創」微旅行最新發布的3條路線中找到「寶藏」答案。2020年「黃浦城市微旅行」再出發。10月12日,「黃浦首發首創」微旅行路線啟動儀式在錦江•漁陽裡廣場舉辦,同時對上海市民遊客發布了3條「首發首創」主題微遊線,圍繞「不忘初心、工業傳奇、首發經濟」3個關鍵詞開闢了紅色記憶、行走世博、摩登淮海路3條城市微旅行線路,邀請國家金牌導遊擔任特聘講師,親測講解黃浦區的歷史遺蹟、人文故事、時尚風情。
  • 【學習「四史」】漁陽裡,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諸個「第一」
    如果你想開啟一趟「紅色之旅」,感悟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那深藏在上海市中心的這條南北向石庫門弄堂——漁陽裡,無疑是不能錯過的一站。漁陽裡的紅色景點共有兩幢小樓,因建成年代不同,分別為老漁陽裡2號(今南昌路100弄2號)及新漁陽裡6號(今淮海中路567弄6號)。這兩處看似尋常的石庫門建築,卻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及初期活動緊緊地維繫在一起,創造了黨史上的諸多「第一」。
  • 「聽到機場廣播裡的話語,我淚目了」——武進留學生回常實錄
    隨著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加速擴散蔓延,不少國家的學校已經停課,而在外求學的中國留學生們也紛紛選擇回國。記者採訪了幾名已經回到武進的留學生,聽聽他們的回家故事。朱筠龍 英國留學生心中暖流湧動 感謝防疫一線醫護人員牛津到倫敦,倫敦到上海,上海到武進。
  • 2020年「黃浦首發首創」微旅行路線首發
    10月12日上午,「黃浦首發首創」微旅行路線啟動儀式在錦江·漁陽裡廣場舉辦。當前,「四史」學習教育如火如荼,黃浦以「首發首創」為切入點,以「城市微旅行」為載體,用深度體驗的方式,聚焦「黃浦首發首創」四史學習教育品牌打造、淮海路闢築120周年和文旅產業新發展,圍繞「不忘初心、工業傳奇、首發經濟」等3個關鍵詞,串珠成線,開發了3條「首發首創」主題微遊線。
  • 傳承紅色基因|漁陽裡6號:中國第一個青年團組織在此誕生
    圖片說明:從漁陽裡走出的先進青年  1920年2月,浙江師範第一學校國文教員陳望道帶著剛剛由日語版翻譯完成的《共產黨宣言》和一封來自上海《星期評論》編輯部的邀請函,離開老家,前往上海。圖片說明:漁陽裡的壁畫  1920年8月22日,中國的第一個社會主義青年團——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在上海霞飛路漁陽裡6號正式成立,俞秀松為首任書記。
  • 2020年「黃浦首發首創」微旅行路線首發
    日前,「黃浦首發首創」微旅行路線啟動儀式在錦江·漁陽裡廣場舉辦。關注「黃浦最上海」官微和小程序,音視頻導覽、在線預約、節展活動、自助遊攻略一站式呈現;還可以收聽喜馬拉雅黃浦有聲電臺,更多的精彩跨越空間來到耳邊。線下微旅行精品團。旅行講求「三分看七分聽」,有金牌導遊導覽和專業團隊服務,會讓旅途更安全便捷、生動有趣。黃浦區旅遊協會面向生活和工作在黃浦的市民遊客,通過進社區、進樓宇、進學校,開展微旅行的公益服務。
  • 「豪橫」 武進!未來,更加高攀不起!
    滆湖路—武進大道段將建高架啟動實施青洋路快速化二期工程,構建東南片區快速交通網。建設花園街、延政路、廣電路、定安路等「一縱三橫」4條精品街道。整合資源,新增停車泊位 2000 個。青洋路快速化(滆湖路-武進大道)工程,是繼2018年一期工程建成通車後,面對激增的交通流量以及同步協調沿江城際和常合高速擴建工程而實施。
  • 「黃浦」格致初級中學:2020繽紛暑期小隊行
    下面,我們就一起跟著各個小隊尋訪的足跡體驗黃浦紅色與文化之旅。一幅幅歷史圖片映入大家的眼帘,先輩們的革命大無畏精神震撼著每一位隊員的心。感想與收穫作為一名中學生,不僅要回顧歷史、牢記歷史,更要不怕吃苦,不計較個人得失,好好學習,用知識強大自己,為祖國的建設貢獻自己的力量!
  • 2018年上海市黃浦學校校園開放日活動方案
    2018年上海市黃浦學校校園開放日活動方案   活動時間:2018年3月23日下午2:30——3:30   活動地點:上海市黃浦學校(大吉路208號)   活動內容及安排:   活動一:課程體驗    對象:復三小學生 時間40分鐘
  • 漁陽國際會議中心旅遊住宿首選 提供多項完美服務
    亮點之三:陽光的生活品質3000平米的VIP商務會所,涵蓋咖啡廳、酒吧、茶吧,奢華、典雅的裝飾充滿著熱情和浪漫,集中西式餐飲、休閒、娛樂、會議於一體;1000平米的美食廣場雪地綻放,原生態的松木構造打造了一個野趣十足的就餐環境,讓您在冰天雪地裡就著美景享受唇齒間的精彩躍動;15000平米的綠色生態餐廳翠竹柳林環抱、小橋流水潺潺、瀑布水掛漣漣
  • 圖說黃浦 | 氣溫回升至15度,寒冬暖陽照街頭
    圖說黃浦 | 氣溫回升至15度,寒冬暖陽照街頭 2021-01-13 16:4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蓬萊路第二小學測評|黃浦蓬萊二小學對口小區|蓬萊二小怎麼樣
    學校點評蓬萊路第二小學,號稱魔都小學界的南武當。外表佛系,內功強悍,深得黃浦乃至全市家長們競逐。究竟學校有多好?看一看黃浦就知道。學校對口中學為市十中學,區內二梯度優質中學,但直升入讀的寥寥無幾。因為120+學生進入立達(10+理科班20+在英語強化班),其餘在平行班,和上外黃浦一起組成立達主要的生源供應地。綜上,蓬萊二小是當之無愧黃浦一梯隊學校,而且單論小學的話,是唯一能和上外黃浦相提並論的,頭牌之爭並無定論,因人而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