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秘密搖籃」將建成紅色紀念館 老漁陽裡2號恢復歷史風貌
原標題:「秘密搖籃」將建成紅色紀念館 老漁陽裡2號恢復歷史風貌 圖說:市民趙文來所住的南昌路老漁陽裡2號被列入革命遺址保護項目 新民晚報首席記者劉歆 攝 七一前夕,家住南昌路老漁陽裡2號的趙文來老人接到了有關部門要求他置換房屋的通知,通知說,這幢他居住了整整40年的百年石庫門老房子已被列入革命遺址保護項目
-
新民晚報數字報-太陽廣場:土地批租「破冰」之作
首席記者 方翔 昔1988年7月8日的新民晚報刊登消息,日本孫氏企業有限公司成為上海市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第一份出讓合同的受讓人
-
新民晚報數字報-懷念陳榕甫先生
就在一個月前,有一位老讀者還在「夜光杯」上寫了一篇《牽掛吾三省》,表達了對老先生的思念和崇敬之情。 陳先生是「五四」同齡人,按中國傳統的算法,虛年齡已過百歲。他是湖南湘潭人,畢業於湖南第一師範學校。他有著湖南人的剛烈性格,抗戰時作為《中國的空軍》月刊記者,兩次隨中國空軍戰機深入日軍佔領區執行轟炸任務。
-
新民晚報數字報-報春燕噙來書香夜光杯結緣萬家
「住我樓上90歲的老伯伯,去世前一天還堅持拄著拐杖下樓等晚報。」趙麗宏說。 「掌上閱讀再普及,唯有新民晚報夜光杯我是必看的。」史依弘說。 「夜飯之後一張報,伐看晚報睏伐好!」柏萬青說。 …… 春華秋實70載,「夜光杯」帶著閱讀這件小事,飛入尋常百姓家,覓得知音千千萬!
-
新民晚報數字報-新民健康種植學專家跨年諮詢關愛活動
在2014年即將結束之際,由新民健康發起的權威種植專家跨年諮詢關愛活動於日前在上海正式啟動,晚報讀者可致電預約中歐專家進行口腔健康諮詢,對於因牙槽骨量少、口腔問題嚴重的疑難牙缺失讀者,更可預約中歐專家制定更權威、更適合你的種植方案。
-
新民晚報 數字報紙
文 / 西坡 大約一個月前,《新民晚報·新民環球》版上有一篇報導稱,法國餐飲行業權威鑑定機構「米其林」,在過去一年半時間內,根據廚藝、服務、用餐環境等標準給東京的每家餐館打分。結果,東京的得分大大超過了被譽為「美食之都」的法國巴黎和總成績排在第三位的美國紐約。美國《新聞周刊》評論說,「世界美食中心已轉移到了日本」。
-
新民印象·目擊|青浦:上海之門 風生「水」起
俯瞰青溪園,環城水系步行系統將萬壽塔與青浦老城、商業空間三個地塊串聯起來 新民晚報記者 孫中欽/攝(下同)青浦,因水而生,依水而建。澱浦河南岸,東大盈港西岸的青溪園內,矗立了近300年的萬壽塔,靜靜地見證著青浦從「上海之源」到「上海之門」的歷史變遷。
-
新民晚報數字報-九份
後來山區裡發現了金礦,山城從此繁榮起來。 從臺北輾轉臺鐵和捷運,剛下車,映入眼帘的是暮霧裡的海。淺藍裡透著一點黛綠。西北部的遠山往海面延伸,形成幾條起伏的岬。往近處看,山坡上一排排舊樓像梯田一樣排布,此時已點上燈火。我在這些錯綜的燈火中找錯了旅館。 我看著地圖,沿著山路一直往上走。站在一處路口,岔開的路並不明顯。我走了幾分鐘,山坡上立著水泥房屋,大概是不遠了。
-
新民晚報數字報-布拉格的鐘聲
至今已有900多年歷史的老城廣場,連周邊青灰色的石塊路也略顯滄桑。廣場不大但人很多。廣場四側古蹟林立:南面有卡羅利努姆宮,這是查理大學最古老的建築物。附近還有著名的伯利恆大教堂。不遠處,那座歷盡戰火洗禮的火藥門樓,是當年老城13座城門唯一存留的。 廣場中央有一座青銅雕像,那是捷克著名的宗教改革家、偉大的愛國者揚·胡斯。
-
新民晚報數字報-咖啡香裡的眾創
歷史註定,要讓上海再一次扮演重要角色,在中華民族現代化道路上承擔新的國家使命——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以便在未來的二三十年間,能夠與少數幾個地區一起,引領整個國家轉型發展,參與世界級的高水平競爭。創新創業,在這個春天,也就成了這座城市上空迴蕩著的最強音。 但上海,是否能成為一座創新之城,叫得很響的口號能否落地?
-
新民晚報數字報-馬勒別墅設計師之謎
位於陝西南路30號的馬勒別墅是上海市第一批優秀歷史建築、國務院公布的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它的引人之處,除了獨特的建築風格,還有關於建築的傳說、軼聞。 在網絡上搜索,其歷史沿革欄這樣寫道:「1927年由英籍猶太人馬勒委託當時著名的華蓋建築事務所設計建造的私人花園別墅,歷時9年,於1936年竣工。」在背景故事裡寫道:「這座別墅的設計者是馬勒的小女兒。
-
新民晚報數字報-「雷門易」風水論惹毛環球港
今年8月11日,擁有不少粉絲的熱門風水學公眾號「雷門易」刊登了一篇《環球港風水探秘,你還在假繁榮中迷失?》,大談環球港的風水布局問題。月星環球港公司第一時間向「雷門易」公眾號所屬公司寶霖豐公司提出維權交涉。截至8月23日寶霖豐公司刪除該文章時,閱讀量已超過10萬。但經網絡轉發,所涉文章依然可以閱讀到。
-
新民晚報數字報-一燈心願
而我即感莫名的興奮,心中常默數數,試圖以數字丈量漆黑的山洞的長度,更期待轉瞬亮白得令人睜不開眼的刺激。這在童稚的生活裡,似遠比轟隆轟隆的火車運行聲,嗚嗚嗚嗚的火車鳴笛聲,更叫人期待,畢竟很難得才能坐一趟火車,到廣州去動物園、到肇慶探望姨婆。
-
新民晚報數字報-金山小火車:一頭連著城,一頭接著海
上海南站和位於這座城市最南邊的金山衛之間,就有這樣一條鐵路金山鐵路。自2012年9月底試運行至今,每天,它要開行列車70多個班次,日均運送旅客近3萬人次。今天,我們將在這條線路待上17個小時,和乘客們聊聊他們的人生故事。 清晨5點半,第一班從市區駛向金山的列車出發了。我們在車廂內遇到了曹小姐,她帶著大包小包,剛剛旅行歸來,「如果是平時上班,所有車廂都會坐滿,還有人站著。」
-
新民晚報數字報-特茹河和貝倫塔
胡中柱 香港鳳凰衛視的網站,曾在旅遊欄目裡發過一個帖子,說歐洲的著名景點實在是人滿為患了
-
【學習「四史」】漁陽裡,見證了中國共產黨歷史上的諸個「第一」
如果你想開啟一趟「紅色之旅」,感悟跨越百年的初心傳承,那深藏在上海市中心的這條南北向石庫門弄堂——漁陽裡,無疑是不能錯過的一站。漁陽裡的紅色景點共有兩幢小樓,因建成年代不同,分別為老漁陽裡2號(今南昌路100弄2號)及新漁陽裡6號(今淮海中路567弄6號)。這兩處看似尋常的石庫門建築,卻與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及初期活動緊緊地維繫在一起,創造了黨史上的諸多「第一」。
-
大型原創朗誦劇《漁陽薪火》在百年漁陽裡上演
12月7日下午,大型原創實景朗誦劇《漁陽薪火》在中國社會主義青年團中央舊址紀念館演出。呈現一百年前中國共產黨秘密創建的歷史,以藝術致敬在漁陽裡為建黨創團作出貢獻的早期共產黨人。著名主持人潘濤作為講述人為該劇獻聲。
-
新民晚報數字報-蝴蝶酥 口口酥
徐 鳴 最近晚報上討論:上海的伴手禮「老三樣」太老套,迫切希望能有新成員加盟。
-
新民晚報數字報-合掌村的詩情畫意
菅沼合掌村位於集合菅沼村與五箇山之間,司機阿亮把中巴開到大山的瞭望臺,引我們去看山下的奇景,我們俯視鳥瞰,只見山坳間有一片幽靜古樸的小村落,由於四面環山,林木參天,一片水田構成了田野景色,那裡有九間合掌式的農舍。所謂合掌形農舍,其實就是兩邊屋頂合成人字形,如同雙手合十。
-
傳承紅色基因|漁陽裡6號:中國第一個青年團組織在此誕生
圖片說明:共青團誕生地漁陽裡 新民晚報記者 張龍攝(下同) 正是在這兒,1920年8月22日,這8名當時平均年齡24.5歲的年輕人發起成立了上海社會主義青年團,不久團中央機關也正式建立了。 他們中,有這樣幾個名字,在歷史的進程中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