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時間,上海閔行區110警情總量下降了1/3,如何做到?

2021-01-18 東方網

  原標題:三年時間,上海閔行區110警情總量下降了1/3,如何做到?

  1月5日,閔行區舉行2019年度「平安指數」發布活動,詳細通報全區治安狀況,並針對一系列治安問題發布多款安全產品。據悉,2019年,閔行全區110警情總量為48.7萬起,同比下降13.3%,相比2016年的73.7萬起,更是下降了約34%。

  這是如何做到的?據了解,最近三年來,閔行每半年發布一次「平安指數」,以平安建設為切入口,用數據榜單「倒逼」,凝聚各方力量,針對性施策,努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精細化社會治理格局。

  平安,不再是一個部門的事

  在閔行區「平安指數」活動發布現場,參加者除了來自全區的基層居民代表,還有來自各部門和各街鎮的相關負責人,大家對發布的醉漢地圖、詐騙指數、入室盜竊高發小區等安全榜單格外關注。如今,在閔行區,平安已不再是公安一個部門的事。

  每天早上8點,閔行區的警情大多來自交通擁堵。活動中,首先發布的是「全區道路壓力圖」,同時公布了「最擁堵區域排行榜」,5條跨區主幹道、15條學校周邊道路、5條廠區周邊道路上榜。公安部門通過數據分析發現,一個區域內的生活屬性,比如學校、醫院、小區、商圈、廠房等交織越多,擁堵概率就越高。然而,閔行全區有一處區域卻是例外。

  在閔行浦江鎮境內,有一家全國知名速運企業的華東區大型物流中轉站,位於三魯公路和浦星公路兩條主幹道當中,周邊既有大居,還有商業區、辦公園區。這個中轉站日均轉運貨車達到1000餘輛,高峰時一天甚至要進出3300多輛次的大貨車,周邊交通壓力很大。但這一次,該區域卻沒有上榜。

  然而,兩年前,一切還很糟糕。2017年,「雙十一」期間,該區域大貨車陡增,三分之一路面交通癱瘓,原本5分鐘車程要花兩小時才能通過,最高一天警情達到69起、居民投訴43起。但到了2019年,周邊2公裡範圍內,竟無一例關於物流車輛違停、大型車輛積壓而引發的110警情。

  改變是如何發生的?原來,2018年開始,杜行派出所與鎮有關部門、園區、企業坐到一起,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專題研究。「實際上,這家物流公司曾計算過如何優化工作流程,最快、最經濟地將貨物送達,但在極端情況下,對公共道路佔有的評估並不專業。」杜行派出所所長徐忠告訴記者:「所以,我們通過圖像監控預估周邊道路通行數據,和公司一起做好這道應用題。就好比一個蓄水池,我們要控制好進水量、出水量和存儲量之間的關係。」

  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2018年開始,園區內部道路得到了改造改建,周邊道路標誌得到優化,「雙十一」期間,交警和志願者值守在每個路口,進行指揮和引導……而這家物流公司則給所有貨車按裝上了GPS,實現對進出貨車的實時感知,「從哪裡來」、「什麼時候到」、「要去哪裡」等都形成基礎數據,司機可以通過佩戴的手環收到行駛提示,確保貨車在任何時段都能處於流動狀態。不僅如此,派出所還指導公司找了兩處停車場,作為「進場等待區」,做到有序進出,減少對道路的壓力。

  經過一年多的探索,這套基於數據測算的管理方法取得顯著成效,周邊道路通行平穩有序,居民投訴和擁堵警情雙雙實現「零發生」。同時,這家速運公司的貨車流轉速度提高了66%,每輛貨車滯留園區的等待時間從10分鐘減少至4分鐘。根據企業內部測算,從這裡發出的快遞到達時間平均快了45分鐘。由此,群眾、企業都獲得了滿滿的「紅利」。

  榜單「倒逼」,精準施策

  在這次發布活動中,閔行區還公布了「心痛小區排行榜」,主要對詐騙警情進行分析和排名,讓到場的街鎮負責人出了把汗。

  根據分析,2019年,閔行區的詐騙警情有了新趨勢:在20至80歲人群中,被騙的年輕人越來越多,其中20-30歲的女性成為了最容易被騙的群體,騙術位居前列的是網購詐騙、刷單詐騙、婚戀詐騙;不過,「單起被騙金額數」則是歲數越大越多,但發生的數量在急劇減少……

  作為原先詐騙警情高發的區域,梅隴鎮這兩年打了一個「翻身仗」。據介紹,梅隴派出所轄區人口23萬,是閔行全區人口最多的一個派出所。但這次,該鎮不僅沒有小區上榜,轄區詐騙的「既遂數」同比降幅也高達33%。所長傅雷軍介紹說,這次公布的騙術榜單中,中獎詐騙、冒充公檢法詐騙已經排在最後幾位。因為,這些已經被群眾所熟知,證明防範宣傳的重要性,「但在目前被騙人員分散化的形勢下,我們的宣傳還需要更加注重針對性」。

  這兩年,梅隴派出所在做好入戶宣傳的同時,還開通專門的反詐微信號,定期發布宣傳內容。但發了不等於群眾都看了、都了解了。警長強弘告訴記者,今年,派出所還建立了「反詐頭條」工作機制。簡單來說,就是針對不同人群,採用不同的宣傳方式,讓每一條宣傳內容成為群眾願意看的頭條新聞。

  為此,梅隴派出所梳理了轄區群眾容易被騙的十大騙術,再與「頭條號」「抖音」團隊合作,將騙術內容與被騙人員的性別、年齡、職業進行比對,先找準宣傳的受眾群體;接著,將防範內容做成卡通、H5、短視頻等不同版本,根據不同網絡用戶的閱讀習慣進行推送。這樣一來,大大提高了投放的精準度和接受度。如今,宣傳貼文已從原來日均點擊量不到100,提升至5萬。

  類似這樣的做法,在閔行還有很多。比如虹橋派出所,將針對老年人的反詐內容編成廣場舞歌曲,在小區裡進行投放。古美派出所則與轄區快遞公司合作,將針對財務人員的反詐內容貼在寄往公司的快遞上,大大提高了宣傳工作的「投放比」。

  各方加入,構築「安全聯盟」

  2019年6月,閔行區首次發布「酒精地圖」,作為醉漢出沒較多的區域,虹橋派出所藉此推出了「安全屋」工作舉措。對此,不少群眾進行了持續關注:安全屋到底能發揮多大作用?

  在此次發布活動中,虹橋派出所教導員韓偉華介紹說:2019年上半年轄區內的6家安全屋,現已增加到31家;根據夜間警情的分布數據以及安全屋的實際運作數據,調整了2家的位置;轄區夜間的警情大幅下降了33%。

  建好的安全屋還能換地方?原來,閔行區所建的安全屋並非重新建造,只是整合了轄區原有24小時值守力量,在便利店、公司門衛室、小區保安室加裝了安全屋燈箱,增添了急救、防爆等可行動裝置,群眾遇到突發狀況可以緊急避險。

  此次發布的「安全屋2.0版本」功能更加完善。通過數據分析:閔行全區夜間重複報警佔到夜間總警情的8.5%,而第一個峰值時間竟然出現在首次報警後的3分鐘,其中有一大部分是因酒引起的侵害人身警情。

  虹橋地區有很多企業、商戶、社區住宅,這些地方的24小時安保力量加起來超過2600人,相當於20個派出所民警。虹橋所長魏棟說:「他們的一些工作內容,是與我們警方有交集的,只要他們的工作能力升級一點點,整個地區的安保能力就會呈幾何倍上升。」

  今年下半年,虹橋派出所在31個安全屋選拔了200多名安全員,製作了《安全屋事件處置指引手冊》,對他們進行專業培訓,讓他們掌握一些非報警類警情和吵架爭執事件的處置規範和流程。這樣就解決了群眾報警後最沒有安全感的真空時間段。即使民警3分鐘到不了現場,安全員也可以開展先期處置。

  一個月前,有一名外國遊客把自己的包落在了計程車上,下車後,他看到附近亮著的警閃,就來到了27號安全屋求助。由於語言不通,安全員就用手機翻譯軟體與其交流,了解具體情況後馬上通過物業,找到計程車的牌照號碼。而當民警到場時,計程車公司已經和報警人約好了歸還物品的時間和地點。而在過去,這名安全員只是一名普通小區保安,遇到這樣的情況,他更多可能是建議對方撥打110報警。

  如今,「安全屋」名氣越來越響,光明、旺旺等30多家企業紛紛主動要求加入,並成立「安全聯盟」,共享資源,互相守望。這些企業不僅將自己的門衛室打造成安全屋,還紛紛拿出打折卡、優惠券等,提供給虹橋地區所有的安全員,進行慰問和獎勵。

  目前,「安全屋」已推廣至閔行全區,達到了300間。閔行公安分局還將「安全屋」作為民警夜間巡邏的籤到點,加上數百上千名分散在各個點位的安全員,將「夜間安全防控網絡」編織得更加嚴密。

  2020年,閔行區將把「處警響應時間」作為對派出所工作的重要評估標準,力爭縮短30%。這也成為了「平安閔行」建設的一個新目標。

相關焦點

  • 北京醫院號販子警情同比前三年下降27%
    原標題:北京警方今年抓獲412名號販子 醫院號販子警情同比前三年下降27%昨天(28日)下午,北京警方通報配合醫院打擊整治醫院號販子情況。長期以來,公安機關持續高壓態勢打擊號販子,通過制定專項行動、落實重點醫院網格化打管控措施。
  • 為百姓安居樂業撐起幸福天空 2018年全市110接報有效警情刑事警情...
    全市110接報有效警情同比下降9%;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8.2%;刑事案件立案同比下降14.2%……這是我市公安機關統計過去一年的警情得出的最新數據。我市公安機關如何書寫「為人民」的答卷?記者走進公安機關、來到公安民警身邊,記錄「平安」背後的故事。在南開區大悅城,若不是電話聯繫,根本想不到眼前的採訪對象竟是一名公安民警。「你是不是納悶,我們工作怎麼不穿警服?」
  • 江蘇警方開發警情大數據平臺 110警情秒級感應「一網打盡」
    省、市、區三級公安機關第一時間關注這起案件,當地公安機關迅速鎖定有重大作案嫌疑的李某等人,而他們已乘車沿滬寧高速往南京方向逃竄。省公安廳大數據指揮服務中心立即指令沿線公安機關實施布控堵截。次日7時20分許,嫌疑人所乘車輛在南京被截獲,李某等4名犯罪嫌疑人落網。
  • 武漢市社會治安警情連續三年下降
    三年來,通過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全市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社會治安警情三年年年下降,群眾安全感、治安滿意度持續上升。本次發布的洪山區廖桂林涉黑案是由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直接審理的第一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也是武漢市第一起由辦案機關向區級人民政府送達「三書一函」的鄉村治理案件。
  • 全國領先 江蘇110警情大數據全省秒知秒用
    而警情大數據平臺則建立了全省警情資料庫,在保持各接警區相對獨立、原有接處警模式不變的情況下,每個接警區均新建一條獨立於現有數據路徑之外、與省公安廳警情庫直連的數據傳輸鏈路。這樣,數據傳輸就實現了點對點扁平化架構。當每個接警區的前端接處警系統有新的110接處警信息產生時,都會實時匯聚至全省警情資料庫,從而確保省市縣三級公安機關都能在第一時間獲取相關數據信息。
  • 【上海公安大調研】半年多,閔行這些小區偷盜類警情下降近60%!
    半年多,偷盜類警情下降近60% 為回應群眾關切,有效壓降偷盜類警情,閔行警方自2019年底實行高發案小區掛牌督導機制,由分局黨委成員分別對去年偷盜類警情數量排名前十的小區開展聯繫督導,帶頭深入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
  • 順德中心城區「東大門」治安警情大幅下降!靠的是…
    作為順德中心城區的產業聚集地,五沙社區進駐企業接近300餘家,務工人員3萬多人。面對特殊的地理、產業環境的「疊加」,五沙社區如何做好日常治安防控? 五沙社區民警中隊五沙警務室民警李龍漢介紹,五沙社區積極落實打造社區網格化巡防,根據社區面積、實有人口、警情等因素,將社區劃分為4個綜管小網格、4個場所管理中網格和2個巡防大網格,將社區8名網格員、16名聯防隊員細分到每個網格
  • 合肥110今年將根據警情分級處警 接警席位將增至25人
    合肥110很快就要迎來30歲生日,報警量也從1996年剛成立時每天幾十起,到2015年每天平均接7200起。10日,在合肥110成立三十年之際,合肥警方將在和平廣場舉辦「110開放日」活動,屆時市民可與各警種 「零距離」接觸,新成立的反恐支隊也將首次與市民見面。
  • 「情指勤督」顯成效 昆明「兩搶」警情225天「零接報」
    昆明警方供圖 通過5個多月的實戰檢驗,昆明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接報刑事警情同比下降13.16%,接觸類、可防性案件同比大幅下降,其中「兩搶」、盜竊機動車、盜竊車內物品、接觸性詐騙、涉賭、涉黃警情降幅均達40%以上,2020年「兩搶」警情實現歷史性突破,零接報累計達到225天,社會治安持續向好,群眾安全感、滿意度、獲得感、幸福感進一步增強。
  • 「解封」後首個小長假平安祥和 全市刑事警情下降20.8%
    5月5日,記者從武漢市公安局了解到,「五一」假期期間全市違法犯罪警情、刑事警情同比分別下降20.2%、20.8%,沒有發生命案及搶劫、搶奪案件,沒有發生較大公共安全事故。在這「解封」後的首個小長假內,我市治安大局持續平安穩定。
  • 路北公安分局轄區: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3% 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1%
    路北公安分局轄區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3% 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1%環渤海資訊網消息 (崔福震 徐慧)路北公安分局治安管理大隊結合中心區治安實際轄區治安警情同比下降23%、刑事警情同比下降31%,盜搶騙、黃賭毒警情同比下降9.5%。
  • 玉林市110報警服務臺:2020年接聽了80萬次電話
    玉林新聞網-玉林日報訊(記者 曾維棟 通訊員 張權煒)遇到緊急、危險狀況時,第一反應就是撥打110報警,2020年,全市110報警服務臺接聽電話量約80萬次,全市公安機關共出動110處警約44萬人次、救助群眾約2.1萬人次。
  • 2019年廣漢「110」接警16萬餘起 無效警情超13萬起
    四川新聞網德陽1月10日訊(楊思涵 記者 周鴻)1月10日是「110宣傳日」。來自廣漢市公安局消息,2019年1-12月廣漢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共接群眾報警電話16萬餘起,但無效警情卻達到13.8萬餘起。  「喂,110嗎?我現在想找個人說話,能陪我聊會兒天嗎?」「喂,110嗎?
  • 廣漢警方110去年接報警情16萬餘起 無效警情佔86.25%
    四川在線消息(楊思涵 記者 張漁)記者1月11日從廣漢市公安局獲悉, 2019年廣漢市公安局110指揮中心共接群眾報警電話16萬餘起,無效警情13.8萬餘起(佔比重86.25%),警方提示廣大民眾要正確撥打110,合理利用這一寶貴的公共服務資源。「喂,110嗎?我現在想找個人說話,能陪我聊會兒天嗎?」
  • 楚雄公安率先在雲南實現110警情全量雲訪評
    2021年伊始,在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和全國第35個110宣傳日來臨之際,雲南省楚雄公安再出新招,創新手段建成「110警情全量回訪雲平臺」,以科技賦能「百城警情大回訪」,率先在全省實現了110警情全量雲訪評,向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獻禮。
  • 淮北市公安局110: 為警務警情找準「婆家」
    種種原因導致我市警情在地域管轄和職能管轄方面存在爭議,嚴重影響了110接處警提速提質提效。為此,市公安局結合接處警工作的實際,多措並舉,進一步明確了警情受理處置的基本原則和機制,提升服務群眾、打擊犯罪的能力和水平。按照「屬地處警」「就近處警」「分類處警」與 「合成支援」相結合的原則履行好指揮、協調職責。
  • 廣州市白雲區案件類警情連續5年下降獲好評
    全區流動人口、出租屋、案件類警情、打擊處理人員等數量均佔全市五分之一,是全市治安形勢最為複雜的地區。  廣州市白雲區公安分局一直以建設「平安白雲」為總體目標,以基層基礎和隊伍建設為主要抓手,狠抓打擊整治,堅持壓減案件類警情,直面形勢,負重前行。2012年至2016年,全區案件類警情實現連續5年同比下降,2017年繼續大幅下降,打擊效能不斷提升,治安形勢持續向好轉變。
  • 溫州110聘英法日語志願者7人昨接警翻譯
    溫州110聘英法日語志願者7人昨接警翻譯 www.zjol.com.cn 2004年03月18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報警服務臺外語接警翻譯志願者,以接聽英、法、日3個語種的報警,這是記者昨天從市公安局獲悉的。
  • 【上海公安大調研】建好三個共同體 讓轄區報警類警情降三成
    【上海公安大調研】建好三個共同體 讓轄區報警類警情降三成 2020-11-20 15: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去年廈門刑事類警情比降26.74% 社會治安持續向好
    去年廈門刑事類警情比降26.74%昨日,廈門警方發布2020年警情數據,廈門社會治安持續向好海西晨報訊(記者 張玲玲 通訊員 廈公宣)即將到來的全國第35個「110宣傳日」,也是首個中國人民警察節,而廈門110已陪伴市民走過了26個年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