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湖北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典型案例第一場新聞發布會召開,武漢市介紹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最新戰果及典型案例。
截至目前,武漢市共偵辦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26件,惡勢力犯罪集團案件38件,刑拘涉黑涉惡犯罪嫌疑人5783人,查封、凍結、扣押涉案資產34.22億元;一審判決涉黑涉惡案件121件889人;立案查處涉黑涉惡腐敗、失職失責和「保護傘」「關係網」問題公職人員412人;整頓軟弱渙散社區(村)黨組織641個。
三年來,通過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全市涉黑涉惡違法犯罪活動得到有效遏制,社會治安警情三年年年下降,群眾安全感、治安滿意度持續上升。
本次發布的洪山區廖桂林涉黑案是由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直接審理的第一起黑社會性質組織案件,也是武漢市第一起由辦案機關向區級人民政府送達「三書一函」的鄉村治理案件。打掉該涉黑組織,對犯罪分子形成了強大震懾,當地群眾拍手稱快。目前,洪山區漁業社區新「兩委」主動推行政務公開,組織動員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群眾安全感、滿意度得到明顯增強。
頭目廖桂林被判無期
沒收個人全部財產
2007年起,廖桂林、廖紅林兄弟倆糾集、網羅一批社會閒雜人員,在洪山區青菱街紅霞村、園藝場村、漁業村和武漢交通職業學院一帶,欺行霸市,為非作歹。該涉黑組織通過搶佔巴士線路,壟斷粉面、淨水、煤氣供應市場,收取攤位「保護費」,騙取拆遷補償款等手段非法獲利,造成公私財物損失4673.50萬元;該涉黑組織以暴力、脅迫手段有組織實施持械聚眾鬥毆、故意傷害等違法犯罪活動10餘起;廖桂林為鞏固其在當地的勢力,通過利益交換、操縱基層換屆選舉、散布虛假信息、聚眾滋事等方式,逐步把持漁業村(現為漁業社區)的基層組織,嚴重擾亂了村「兩委」工作秩序。
2019年12月16日,武漢市中級人民法院依法認定廖桂林犯組織領導黑社會性質組織罪、故意傷害罪、聚眾鬥毆罪、尋釁滋事罪、強迫交易罪、敲詐勒索罪、詐騙罪等數罪併罰,一審判處廖桂林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並處沒收個人全部財產。其餘26名被告分別被判處二十年至一年有期徒刑。2020年7月8日,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作出二審刑事裁定,維持原判。
專案組合力攻堅
「黑財」3個月執行到位3500餘萬元
該案於2018年3月由公安機關立案偵查,省掃黑辦掛牌督辦,市委政法委組建專案工作組,多次召開聯席會。市區兩級公安機關先後調配近百名警力參加案件偵破,在青菱地區召開現場會,發動群眾檢舉揭發,督促其他涉案人員儘快投案自首。專案組採取秘密約見、便裝進村等方式,宣講政策,打消群眾顧慮,通過大量走訪調查,逐一固定了該組織犯罪證據。
同時,為有效摧毀黑惡勢力經濟基礎,在廖桂林案偵辦伊始警方就第一時間查封、凍結涉案人員名下財產。進入審理環節後,市法院迅速成立廖桂林案「黑財「清理工作專班,兵分多路查勘房產、封存車輛、凍結帳戶、掛網拍賣。經過3個多月的時間,該案執行到位的涉案財產達3526.16萬元。
「三書一函」促治理
社區新「兩委」推行政務公開居民共治
針對該案暴露出的洪山地區鄉村治理問題,辦案機關向洪山區人民政府送達建議書,建議健全村級治理機制,徹底剷除黑惡勢力滋生土壤。洪山區迅速制定強化社區(村)基層組織建設和基層社會治理方案,並組織開展了全面整改。
如今洪山區漁業社區新「兩委」班子在重大事項決策上主動推行政務公開,組織社區居民群眾參與社區治理,漁業社區「城中村」改造項目在廖桂林黑惡勢力盤踞期間一直難以推動,案件查辦後該項目順利進展。
針對案件查辦過程中發現的問題,武漢政法機關和紀委監委會向責任單位發出建議和提示的函件,稱為「三書一函」。截至11月17日,武漢市發出「三書一函」共511件,治理完成率達到98.63%。同時,武漢市還針對突出問題重點領域開展專項整治,壓實相關單位責任,強化日常監管,持續推動掃黑除惡長效常治。
(長江日報記者耿珊珊 通訊員許雄才 黃宗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