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現比恐龍早,價值比顏值高!「水中大熊貓」現身廣西桂林

2020-12-15 科技日報

科技日報記者 江東洲 劉昊

最近,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汙水處理站內出現了一種罕見生物。經過鑑定,它是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5.5億年之前,出現時間比恐龍還早。

桃花水母是瀕臨滅絕的珍稀水生生物物種之一,2002年3月被正式列為世界最高級別的「極危物種」,因而又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比大熊貓還少見的「極危物種」桃花水母

「水中貴族」

現身汙水處理站

桂林理工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文杰介紹,桃花水母發現於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汙水處理站湖泊水處理系統中的深度處理池中。

該處理系統基於陶瓷微濾工藝,對校區內湖泊水進行水質改善提升。系統建成運行半年之後,2017年9月初,當時汙水處理站正處於正常的運行之中,張文杰教授團隊照例進行日常的水質檢測。

「在取樣的過程中,無意間發現了類似水母的生物,但當時此生物出現的時間很短,生物量較少,並未引起注意。」張文杰教授說。

在2018年9月期間,張文杰教授團隊又發現了此生物,此時生物量有所增加,引起了他們的注意,但還沒來得及鑑定就消失了。

今年9月初,張文杰教授團隊又發現了大量的此生物,且今年存在時間較長。連續三年都在9月份出現,最終,經過上海一家基因公司對該生物的基因測序,它們被鑑定為桃花水母。

桃花水母呈白色、粉色或稍帶藍、綠色的透明傘狀,直徑約15-25毫米,觸角約20毫米長。傘狀周圍有螺紋串狀的觸手圍繞其圓邊(環形緣)。圓形管的直徑從5至25毫米。是僅有的一種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史具有水螅型體和水母型體,但以水母型為主。

桃花水母多產於人工湖,池塘、湖泊和河流等淡水中,對水環境的要求極高,適宜其生存的水域必須無毒無害、潔淨,且多呈弱酸性。桃花水母是肉食性動物,食物類群主要以0.2-2.0. nm的浮遊動物為主,包括原生動物、扁蟲、線蟲、輪蟲、環節動物、橈足類、枝角類及魚苗等。

桃花水母常出現在溫暖的水域中,溫度至少為25℃,但水溫不能高於32℃。生存水域的pH為6.4-8.0,以每年6-10月的夏秋季節出現最多。這是因為適宜的水溫和充足的食物使其大量繁殖,往往在7-9月達到高峰,10月底或11月初後桃花水母群體數量迅速下降,此後便銷聲匿跡。桃花水母對日光有正向反應,喜弱光,有一定的趨光性,早、晚分布在水的上層或表層,中午光照強、水溫高時則多分布於水的中下層。故在晴朗無風的早晨和傍晚時更易採到。

學術價值比顏值更高

的「活化石」

作為名副其實的「活化石」,桃花水母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張文杰教授表示,目前發現的唯一一種淡水水母,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是生物進化歷程中的關鍵物種,由此可見桃花水母具有重要的學術價值。同時,由於其形態優美且數目稀少,桃花水母具有很高的觀賞價值,這一珍貴物種的滅絕,不但是中國物種多樣化的損失,也是中國古代記載的「桃花魚」這一文化資源的永久喪失。

對保護桃花水母的呼籲,已引起國內學術界及各方面的關注,專家們已開始研究拯救桃花水母的具體措施,試圖努力來挽救這一極危物種。

中國有9種桃花水母

但蹤跡難尋

全世界100多年來只發現11種桃花水母。中國雖然種類多、分布廣,但由於桃花水母生存的水體的水質被汙染,自然環境遭破壞,生態失去平衡,能採到生活桃花水母的地方全國也不過二三處。

中國分布的9種桃花水母中,宜昌桃花水母、信陽桃花水母和短手桃花水母已被列入國家瀕危動物紅色名錄最高級——極危物種,杭州桃花水母、樂山桃花水母、四川桃花水母、中華桃花水母和楚雄桃花水母等5種列入瀕危級物種。

在我國,下列地區都曾先後出現過桃花水母:四川 (成都、都江堰、攀枝花、瀘州、樂山) 、浙江 (杭州、寧波) 、湖北 (秭歸、宜昌、丹江口) 、重慶、江西南昌、湖南長沙、貴州 (貴陽、遵義) 、河南 (信陽) 、陝西 (安康、寶雞) 、安徽 (金寨、蕪湖、銅陵、滁州、淮北) 、東北松花江流域、山東 (鄒城、蒙陰) 、雲南 (昆明、楚雄、玉溪) 、福建 (福州、廈門、福安) 、廣東 (廣州、韶關、河源) 、廣西都安、臺灣和香港特區等。

遺傳學、生態學研究

同步進行

張文杰教授表示,由於桃花水母的生存條件較為苛刻,因此,在滿足如水溫和pH等硬性自然條件的前提下,人類需要保證減少桃花水母生活的自然水體生態系統的幹擾甚至破壞。人類生產和生活所產生的生活汙水和工業廢水必須處理達標後才能排放到自然水體中,保證自然水體的水質。此外,人類在發展過程中可能會改造自然水體的結構,如圍湖造田、建設水壩和河流改道等都會影響桃花水母的生態環境。

自從發現桃花水母,張文杰教授團隊便開始收集水質方面的大量數據,密切關注水質變化情況,並試圖從大數據來解釋桃花水母與水質之間的關係。經觀察,桃花水母在前期剛發現時,數量較多且活躍,然後隨著時間以及環境溫度的變化,數量逐漸減少。另外在早上陽光較弱,桃花水母活躍在水體上層,隨著光照強度增加及溫度的升高,桃花水母逐漸潛入深層水體。

張文杰教授介紹,目前針對桃花水母的生存水體水質進行監控,其基因組成和物種的研究也在同步進行。相關研究成果正在發表過程中。

「最早關於桃花水母的歷史資料均來自於中國的古典文獻,這表明這一物種極有可能最早起始於中國。」張文杰教授說,「在長期的歷史演替過程中,人類是如何與桃花水母進行和平共處?直至近代,桃花水母從消失到再次出現,是如何演繹其自身的基因密碼?桃花水母在遺傳學、生態環境、乃至人類健康之間的關聯是我們課題組接下來重點研究的領域方向。」

來源:科技日報 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編輯:陳可軒(實習)

審核:王小龍

相關焦點

  • 比恐龍誕生還早的生物現身雲南,存活了6億年,能見到它是福氣
    比恐龍誕生還早的生物現身雲南,存活了6億年,能見到它是福氣據報導,有市民在中國雲南省富源縣的一個景觀池內發現一種形似桃花狀的不明水生生物,約360隻。經過專家檢測研究鑑定,確定該生物為瀕臨滅絕的「索氏桃花水母」。
  • 內江城區首次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出現時間比恐龍還早
    蓄水池裡竟然發現「水母」根據陳先生提供的信息,9月6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東興區東風路某物流中心內,沿著一條小道上山,在快要到達山頂時,看到了一間略微破爛的紅磚房,紅磚房內有一口蓄水池,就是陳先生所發現有酷似水母動物出沒的地方。記者看到,該蓄水池長約4米,寬約3米,池內水體呈綠色無異味。蹲在池邊觀察幾分鐘後,幾隻形如水母的小動物在水裡出現。
  • 桃花水母現身山東臨沂一水庫 珍稀號稱水中大熊貓
    桃花水母現身山東臨沂一水庫 珍稀號稱水中大熊貓2015-07-08 11:23: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4點半左右,記者一行乘船在水庫中行進,不時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現單個或者三五成群的水母。這些水母比普通的水母體積要小很多,直徑在1到2釐米之間。它們全身呈透明狀並略顯白色,晶瑩透亮,周圍長滿觸角在水中擴張、伸縮,遊動起來非常優雅,在綠色的水域裡十分漂亮。據朱永波介紹,兩三天前,他與朋友一起來到水庫釣魚,閒來無事,便觀察水域的情況。
  • 誕生於6.5億年前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驚現安徽懷寧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8月24日,記者從安慶市懷寧縣政府獲悉,近日,一種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大規模現身在該縣平山鎮高澤村陳屋組一池塘裡。研究專家認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這一發現,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 「水中大熊貓」現身!海南發現19個熱帶雨林新物種
    一種比恐龍還要古老的生物突然如朵朵桃花般盛開眼前會是怎樣的驚喜?7月上旬,在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體制試點區內、位於五指山市通什鎮什會村的一口水井中,成群通體晶瑩、像柳絮般柔軟的小傢伙突然現身。「它是『水中大熊貓』,我在新聞上見到過。」最先發現這群生物的什會村村民小柯,第一時間將情況上報給有關部門。聞訊趕來的專家很快證實了他的猜測:這叫索氏桃花水母,是一種罕見的珍稀水生生物。
  • 誕生於6.5億年前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驚現安徽懷寧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8月24日,記者從安慶市懷寧縣政府獲悉,近日,一種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大規模現身在該縣平山鎮高澤村陳屋組一池塘裡。研究專家認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這一發現,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 「水中大熊貓」長江鱘現身合江,一次發現40多條!
    「水中大熊貓」長江鱘現身合江,一次發現40多條!近日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在合江縣赤水河流域意外發現42條長江鱘長江鱘素有「水中大熊貓」稱號採集到的42條長江鱘在專家檢測完後被悉數放生回赤水河↓↓↓長江鱘又名達氏鱘,屬於淡水定居性魚類,是我國長江獨有的珍稀野生動物,屬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武寧黃金海岸水上運動俱樂部
    日前,被稱為 「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現身武寧縣黃金海岸景區水域。黃金海岸位於武寧縣城湖濱東路廬山西海湖畔,這裡的水上運動項目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體驗。這天一早,景區工作人員劉安和往常一樣從湖裡取水打掃衛生。
  • 大頭魚是水中大熊貓,娃娃魚比恐龍還古老!
    第一:比恐龍還古老!大頭魚起源於3億年前,娃娃魚距今3-4億年前。第二:曾一度滅失!消失20年後,又神奇般地重現人間。第三:特別的珍稀!中國特有,新疆獨有,和大熊貓、中華鱘一樣珍貴!第四:長得很怪異!大頭魚還有點像魚,娃娃魚可更像蛇啦!第五:名稱很親和!看到這兩種魚,我就更想娃啦!第六:重點保護啊!
  • 大熊貓入住廣西高峰森林公園,為啥只招漂亮小姐姐?官方回應了
    「因為是森林公園,廣西旅遊的窗口,所以對形象有所要求。」 韋先生介紹,招聘條件主要參照公務員錄用的標準,從長遠考慮,熊貓館會進行展示,因此對保育員的顏值及氣質要求較高;之所以要求是30歲女性,主要因為這個年齡段的女性更能發揮母性,耐心照顧好大熊貓。在採訪中,韋先生感嘆,確實沒想到招聘會引來如此高的關注度。
  • 廬山水域出現神奇的「水中大熊貓」
    近日,在廬山一水域重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為什麼叫桃花水母呢?看下面的圖就知道了。桃花水母之所以叫水中大熊貓,是因為其比較稀有,對水質要求非常高。廬山重現桃花水母,說明廬山水域保護質量非常高。說了這麼多,你是否想訂一張廬山風景區的門票。
  • 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它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
    存活至今的6種史前生物,有一種曾以恐龍為食,大熊貓是其中一個!地球上生命體的發展並不是一帆順利的,在這個過程中,由於地球環境的變化導致很多的生物從地球上滅絕。在6500萬年前一場全球性災難的到來,讓統治了地球1.6億年的恐龍滅絕,一直到450萬年前才出現了人類。在6500萬年前的這場災難當中,並不是所有的生物全部都消失不見,也有一些古老的生物得以延續,有的進化成為了其他的生物,有的已經適應了地球的環境。比如以下的這幾種生物就是史前遺留下來的動物,也被稱為活化石。
  • 彩繪「還珠格格」時空穿越現身廣西桂林伏波山
    彩繪「還珠格格」時空穿越現身廣西桂林伏波山 圖為「還珠格格」時空穿越現身桂林伏波山唐夢憲 攝   中新網桂林4月28日電(唐夢憲 李果)28日,廣西桂林著名景區伏波山演繹了一場以「時空穿越」為主題的彩繪人生活動,還珠格格傳奇故事、人體彩繪秀與自然的山水風光融合一體,讓上千名中外遊客和攝影愛好者享受到一場視覺的盛宴。  當天,人體彩繪秀活動吸引了大量遊客駐足觀賞。
  • "水中大熊貓"飄在池塘裡 長沙發現桃花水母(組圖)
    生物學教授指出,如此大批量現身,而且又是深秋入冬時節,實為罕見。  撈到的小動物是水母  11月1日,長沙市第十一中學初一4班的一堂生物課,李隆眾老師正在講述單細胞這一內容,李彭安同學發問:「我抓到許多看上去非常輕盈的小動物,不知屬於哪一種類別的生物?」課餘時間,李彭安便端著一個盛著自來水的杯子來了,杯子裡面躺著十多隻白色透明的動物。
  • 大頭魚是水中大熊貓,娃娃魚比恐龍還古老!
    第一:比恐龍還古老!大頭魚起源於3億年前,娃娃魚距今3-4億年前。第二:曾一度滅失!消失20年後,又神奇般地重現人間。第三:特別的珍稀!中國特有,新疆獨有,和大熊貓、中華鱘一樣珍貴!第四:長得很怪異!大頭魚還有點像魚,娃娃魚可更像蛇啦!第五:名稱很親和!看到這兩種魚,我就更想娃啦!第六:重點保護啊!
  • ...灣熙園】發現具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環資評公司首席科學家呂健博士高度重視,當日連夜查閱相關資料,並於10月24日一早與相關技術人員來到南沙灣熙園進行現場勘察,經採樣拍攝比對,確定該水母竟然是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別稱「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又稱「桃花魚」、「降落傘魚」,生長於溫帶淡水中,其形狀如桃花,並多在桃花季節出現,故得名。
  • 桂林兩江四湖•象山景區——5A景區——廣西桂林景點
    兩江四湖象山景區擁有世界聞名的山水景觀,數量龐大的摩崖石刻、保存完好的山水城市格局和歷史文化遺址,以及桂林傳統民俗藝術表演等歷史、文化景觀,匯集了桂林山水風光和歷史文化精華,旅遊資源極其豐富,有著極高的觀賞價值、歷史價值。
  • 廣西桂林洮陽城遺址
    洮陽城址簡介現存洮陽城遺址,位於廣西桂林全州縣永歲鄉梅潭村東100米左右處。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梅潭後山下改州建洮陽縣,屬零陵郡,為廣西境內最早的縣。洮陽城城址東、南、西三面與湘江相鄰,西南有一條小河流入湘江,古稱洮水。城建於湘江西岸畔,因「以洮水經其南而名」,故城被稱為洮陽。
  • 廣西桂林:洮陽城遺址
    洮陽城址簡介 現存洮陽城遺址,位於廣西桂林全州縣永歲鄉梅潭村東100米左右處。 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在梅潭後山下改州建洮陽縣,屬零陵郡,為廣西境內最早的縣。洮陽城城址東、南、西三面與湘江相鄰,西南有一條小河流入湘江,古稱洮水。城建於湘江西岸畔,因「以洮水經其南而名」,故城被稱為洮陽。
  • 長江鱘種群數量急劇下降 拯救"水中大熊貓"
    原標題:拯救「水中大熊貓」 這種被稱作「水中大熊貓」的長江特有珍稀魚類,正漸漸從地球上消失。   此次共放流長江鱘子一代親本40尾、幼魚5100尾、魚苗約8萬尾,均為人工保種野生長江鱘的「後代」。放流後,長江鱘能否重新在長江中繁衍生息,對長江保護工作同樣是一道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