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江城區首次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出現時間比恐龍還早

2020-12-13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付垚霖 記者 邵明亮 文/圖)「每逢陰雨天后,那個蓄水池裡就會出現一些和水母非常像的小東西,而且數量非常多。」近日,內江市民陳先生在東興區東風路一家物流中心內的蓄水池裡,發現了不少酷似水母的動物,不過讓他納悶的是:水母一般都生活在海裡,那蓄水池裡的這些小東西又是什麼呢?

蓄水池裡竟然發現「水母」

根據陳先生提供的信息,9月6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東興區東風路某物流中心內,沿著一條小道上山,在快要到達山頂時,看到了一間略微破爛的紅磚房,紅磚房內有一口蓄水池,就是陳先生所發現有酷似水母動物出沒的地方。

記者看到,該蓄水池長約4米,寬約3米,池內水體呈綠色無異味。蹲在池邊觀察幾分鐘後,幾隻形如水母的小動物在水裡出現。記者注意到,這些小動物大小不一,直徑約15—25毫米,全身幾乎透明,有觸手,遊動時身體不停地收縮與舒張,輕盈柔軟,姿態優美,十分漂亮。

「我在附近閒逛時,走到這裡就發現這口蓄水池裡的水面上漂浮著大量形如水母的動物。」陳先生說,由於平時自己喜歡看到動物世界,當仔細觀察這些小東西時,他越看越覺得像水母,但印象中水母都是生活在海裡,這讓他十分納悶。

而在距離紅磚房蓄水池不遠處,還有一口直徑約8米的蓄水池,常年有水。讓人驚喜的是,在這口蓄水池內,記者同樣看見了很多大大小小形如水母的動物在水中遊動。

桃花水母為世界級瀕危物種

「這兩口蓄水池都是我們物流中心的消防蓄水池,池內的蓄水基本都是雨水。」得知蓄水池內有奇特的小動物出現,物流中心工作人員也來到現場看稀奇,據物流中心工作人員餘浪介紹,兩口蓄水池修建於上世紀70年代,主要用於消防蓄水,為了預防火災意外發生後的用水需要,平時兩口蓄水池都蓄滿了水。

兩口蓄水池裡的小動物究竟是什麼?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內江市水產漁政局,經過鑑別,高級工程師賈滇軍告訴記者,這種小動物的確是水母,而且還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且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為世界級瀕危物種。

賈滇軍介紹,桃花水母出現的條件比較苛刻,一是需要周圍環境相對安靜,沒有過多人類幹擾;二是需要生長的水體內沒有受到灌溉用水、牲畜用水以及汙水的影響;三是在生長的水裡有充足的浮遊動植物。

賈滇軍說,桃花水母曾在在我省遂寧、樂山被發現過,之後資中、威遠也先後發現了桃花水母,但在內江城區發現還是第一次。由於它本身比較脆弱並且對生存條件要求較高,此次在城區發現其蹤跡實屬難得。

延伸閱讀:

桃花水母(學名:Craspedacusta):是笠水母科的一屬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記錄11種。水母體直徑1.5-2釐米,具有很多觸手,緣膜很厚,其水螅型階段僅有數毫米大小。鐘形身體的邊緣有數百根短觸手。

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生命周期由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階段組成。棲於淡水,故英文名淡水水母(Freshwater jellyfish)。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除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勢桃花水母兩種外,其餘9種中國均產。是僅有的一種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為世界級瀕危物種。

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作為生物進化過程形成的一個物種,其地位絲毫不遜於大熊貓。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其特有的基因對現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為研究和了解物種的遺傳、進化提供了條件。

相關焦點

  • 廣東首次在水環境生態修復項目裡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通訊員 鄧光斌記者今天從肇慶市五色時空生態健康人居環境研究院獲悉,該公司負責的廣州南沙灣御苑水環境生態修復技術服務項目現場,近日發現「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這是在廣東全省水環境生態修復項目中的首次發現。該項目從9月18日開始施工,採用原創於肇慶的「五色時空-水下森林氧吧」地表水汙染生態工程綜合技術實施技術服務。
  • 桃花水母現身山東臨沂一水庫 珍稀號稱水中大熊貓
    發現人朱永波告訴記者,他就是在這裡發現了珍稀的「桃花水母」。4點半左右,記者一行乘船在水庫中行進,不時可以看到水面上出現單個或者三五成群的水母。這些水母比普通的水母體積要小很多,直徑在1到2釐米之間。它們全身呈透明狀並略顯白色,晶瑩透亮,周圍長滿觸角在水中擴張、伸縮,遊動起來非常優雅,在綠色的水域裡十分漂亮。
  • ...灣熙園】發現具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
    在進行水質檢測評估的過程中,工作人員發現竹筏划過的水面都會翻滾著許多的小白點,並且這些小白點會不停的遊動,時而浮出水面,時而沉至水裡,形狀很像海洋裡的水母。該工作人員立即向公司總部上報相關情況。環資評公司首席科學家呂健博士高度重視,當日連夜查閱相關資料,並於10月24日一早與相關技術人員來到南沙灣熙園進行現場勘察,經採樣拍攝比對,確定該水母竟然是世界級瀕危物種「桃花水母」,別稱「水中大熊貓」。
  • 出現比恐龍早,價值比顏值高!「水中大熊貓」現身廣西桂林
    科技日報記者 江東洲 劉昊最近,桂林理工大學雁山校區汙水處理站內出現了一種罕見生物。經過鑑定,它是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5.5億年之前,出現時間比恐龍還早。桃花水母是瀕臨滅絕的珍稀水生生物物種之一,2002年3月被正式列為世界最高級別的「極危物種」,因而又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亮相南京東郊水庫!
    近日,南京陳先生在東郊一處水庫採風途中偶然發現水中有幾個硬幣大小的生物在水面遊動。
  • 溧陽一生態園池塘發現桃花水母 被稱作「水中大熊貓」
    9月21日下午,有溧陽市民報料,社渚鎮丁山村西丁農業生態園的池塘中,一種「水中精靈」大規模現身,引起不少附近村民及相關單位專家前來「打卡」。經鑑定,該「水中精靈」正是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到底算不算珍稀生物?
    除了水庫,甚至還有在家裡發現桃花水母的報導。2014年7月,蘭谿市民金妮在山田御景城小區院子的水池中發現了桃花水母。  提到「桃花水母」,很多人立即會把它和「珍貴」一詞相聯繫,因為它被很多人譽為「水中大熊貓」。  但讓人納悶的是,這種珍貴的物種,卻經常被市民們在水庫、水池裡發現。既然很珍貴,為什麼又會經常被發現呢?
  • "水中大熊貓"飄在池塘裡 長沙發現桃花水母(組圖)
    長沙市十一中的李老師用放大鏡在觀察桃花水母  一名初一學生,在社區池塘裡,發現了大批狀如桃花的小動物,沒想到,它們竟然是世界上最原始、最低等級的無脊椎動物——桃花水母,它們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可追溯到6億
  • 誕生於6.5億年前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驚現安徽懷寧
    中安在線、中安新聞客戶端訊 8月24日,記者從安慶市懷寧縣政府獲悉,近日,一種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大規模現身在該縣平山鎮高澤村陳屋組一池塘裡。研究專家認為,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這一發現,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 濟南一水庫發現千隻桃花水母,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網友熱議:要是...
    虎撲10月10日訊 10月9日,濟南龍門山景區一水庫發現千隻桃花水母,被譽為「水中大熊貓」。新聞發布後引起了網友的熱議,具體內容如下:詳細視頻戳我【#濟南一水庫發現千隻桃花水母# 被譽為「水中大熊貓」】10月9日,濟南龍門山景區發現桃花水母。
  • 餘杭九龍瀑風景渡假區發現大量桃花水母蹤跡
    餘杭九龍瀑風景渡假區發現大量桃花水母蹤跡 www.zjol.com.cn 2004年08月17日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 四川一池塘浮現桃花水母 專家:半月內將消失(圖)
    昨日,騰訊微博網友報料,近半個月,內江資中縣龍江鎮的一處水塘裡發現了一群小生物,附近村民稱從未見過,擔心會不會是害蟲。昨日,經過觀察和判斷,內江師院專家和龍江鎮政府有關人員均認為這些小東西就是「桃花水母」,有「水中大熊貓」之稱。作為世界級瀕危物種,是中國一級保護動物。此前,內江還尚未有關於「桃花水母」的記錄。
  • 濟南一水庫發現千隻桃花水母: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10月9日,濟南龍門山景區水域發現大量桃花水母。據工作人員介紹,該景區水域中桃花水母數量比去年增加許多,達到1000隻。它被譽為「活化石」「水中大熊貓」,是一種原始低等的無脊椎動物,距今有6億多年的歷史,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武寧黃金海岸水上運動俱樂部
    日前,被稱為 「水中大熊貓」的珍稀水生物桃花水母現身武寧縣黃金海岸景區水域。黃金海岸位於武寧縣城湖濱東路廬山西海湖畔,這裡的水上運動項目吸引了不少遊客前來體驗。這天一早,景區工作人員劉安和往常一樣從湖裡取水打掃衛生。
  • 丹江口現一級保護動物桃花水母 號稱「水中大熊貓」
    丹江口大壩前水域發現的桃花水母桃花水母。資料圖近日,筆者在丹江口大壩前水域發現桃花水母,這是丹江口水庫水質不斷優化的結果。桃花水母又稱桃花魚,是一種瀕臨滅絕的古老而珍稀的腔腸動物,有幾億至十幾億年以上生存歷史,被譽為生物進化研究的「活化石」。桃花水母通體透明,無頭無尾呈圓形,直徑長約2釐米左右,柔軟如綢,中間長著五個呈桃花形分布的觸角狀物體,遊動起來就像飄落水中的桃花在表演「花樣遊泳」。桃花水母對環境要求極高,在水體潔淨無汙染達I-II類、溫度25-32℃、水質中性或弱鹼性環境下方可存活。
  • 四川一魚塘現大量「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系一級保護動物
    四川一魚塘現大量「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 系一級保護動物發稿時間:2017-05-11 14:07:17 來源: 中國新聞網   專業人員正在現場觀察確認 仁壽廣電 供圖  仁壽縣水務局技術顧問蘭中祥說,桃花水母最早誕生於約6.5億年前,又稱「桃花魚」,多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是一種瀕臨絕跡、古老珍稀的腔腸動物
  • 濟南一水庫發現千隻桃花水母,被譽為「水中大熊貓」,網友:這太漂亮了
    近日,山東濟南龍門山景區峽谷水庫發現桃花水母。景區工作人員稱,去年就在景區水庫裡發現了少量的桃花水母,今年桃花水母的數量比去年增加了不少,大約有1000多隻。桃花水母距今約6億年,被譽為「水中大熊貓」。
  • 「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有6億年生存歷史
    圖為富源桃花水母形態(示主輻觸手更長)。中科院昆明動物研究所提供中新網昆明6月28日電 (胡遠航 杜瀟瀟)記者28日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證實:日前在雲南省曲靖市富源縣發現的不明水生物,經該所相關專家檢測鑑定,確認為瀕臨絕跡的「索氏桃花水母」。
  • 南安清水巖發現桃花水母 朵朵「桃花魚」嫋嫋水中遊(圖)
    它們仿佛披著潔白的紗,在水中沉浮漂泊,那楚楚動人的嬌柔姿態,美翻了!這抹驚豔,來自南安清水巖,是市民楊先生無意中發現的。前天早上7點多,他到附近的南安清水巖散步,無意中發現一個放生池水中,有許多白色的小傢伙在遊動,仔細一看,才發現是水母。  出於好奇,楊先生撈了一些回店裡,分開養在生態缸裡。楊先生說,他上網找了資料,發現這叫桃花水母,他想試試能不能人工養活,甚至繁殖,他給它們餵養了不同的餌料,放在不同的水質裡,目前所有的水母都活得好好的。楊先生表示,如果養不活,他就把其他水母放回清水巖。
  • 桃花水母現身溧陽村民家池塘
    揚子晚報網9月23日訊(通訊員 馮國智 記者 畢俊星)水族館的水母區,往往是人氣最旺的地方,搖曳靈動的水母,讓人驚豔。9月20日下午,在溧陽市社渚鎮天淼山莊旁一個村民家的池塘內,也成了附近居民爭先打卡的地方,因為這裡突然出現了「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