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在線消息(付垚霖 記者 邵明亮 文/圖)「每逢陰雨天后,那個蓄水池裡就會出現一些和水母非常像的小東西,而且數量非常多。」近日,內江市民陳先生在東興區東風路一家物流中心內的蓄水池裡,發現了不少酷似水母的動物,不過讓他納悶的是:水母一般都生活在海裡,那蓄水池裡的這些小東西又是什麼呢?
蓄水池裡竟然發現「水母」
根據陳先生提供的信息,9月6日一大早,記者來到東興區東風路某物流中心內,沿著一條小道上山,在快要到達山頂時,看到了一間略微破爛的紅磚房,紅磚房內有一口蓄水池,就是陳先生所發現有酷似水母動物出沒的地方。
記者看到,該蓄水池長約4米,寬約3米,池內水體呈綠色無異味。蹲在池邊觀察幾分鐘後,幾隻形如水母的小動物在水裡出現。記者注意到,這些小動物大小不一,直徑約15—25毫米,全身幾乎透明,有觸手,遊動時身體不停地收縮與舒張,輕盈柔軟,姿態優美,十分漂亮。
「我在附近閒逛時,走到這裡就發現這口蓄水池裡的水面上漂浮著大量形如水母的動物。」陳先生說,由於平時自己喜歡看到動物世界,當仔細觀察這些小東西時,他越看越覺得像水母,但印象中水母都是生活在海裡,這讓他十分納悶。
而在距離紅磚房蓄水池不遠處,還有一口直徑約8米的蓄水池,常年有水。讓人驚喜的是,在這口蓄水池內,記者同樣看見了很多大大小小形如水母的動物在水中遊動。
桃花水母為世界級瀕危物種
「這兩口蓄水池都是我們物流中心的消防蓄水池,池內的蓄水基本都是雨水。」得知蓄水池內有奇特的小動物出現,物流中心工作人員也來到現場看稀奇,據物流中心工作人員餘浪介紹,兩口蓄水池修建於上世紀70年代,主要用於消防蓄水,為了預防火災意外發生後的用水需要,平時兩口蓄水池都蓄滿了水。
兩口蓄水池裡的小動物究竟是什麼?帶著疑問,記者來到了內江市水產漁政局,經過鑑別,高級工程師賈滇軍告訴記者,這種小動物的確是水母,而且還是我國一級保護動物且有「水中大熊貓」之稱的桃花水母,為世界級瀕危物種。
賈滇軍介紹,桃花水母出現的條件比較苛刻,一是需要周圍環境相對安靜,沒有過多人類幹擾;二是需要生長的水體內沒有受到灌溉用水、牲畜用水以及汙水的影響;三是在生長的水裡有充足的浮遊動植物。
賈滇軍說,桃花水母曾在在我省遂寧、樂山被發現過,之後資中、威遠也先後發現了桃花水母,但在內江城區發現還是第一次。由於它本身比較脆弱並且對生存條件要求較高,此次在城區發現其蹤跡實屬難得。
延伸閱讀:
桃花水母(學名:Craspedacusta):是笠水母科的一屬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已記錄11種。水母體直徑1.5-2釐米,具有很多觸手,緣膜很厚,其水螅型階段僅有數毫米大小。鐘形身體的邊緣有數百根短觸手。
桃花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生命周期由無性繁殖和有性繁殖階段組成。棲於淡水,故英文名淡水水母(Freshwater jellyfish)。有「水中大熊貓」之稱。除索氏桃花水母和日本的伊勢桃花水母兩種外,其餘9種中國均產。是僅有的一種淡水生活的小型水母,生活在清潔的江河、湖泊之中,為世界級瀕危物種。
桃花水母是名副其實的「活化石」,具有極高的研究價值和觀賞價值,作為生物進化過程形成的一個物種,其地位絲毫不遜於大熊貓。桃花水母以自己獨特的生命形成記錄著地球生命的發展歷程。其特有的基因對現代基因工程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同時也為研究和了解物種的遺傳、進化提供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