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四川主會場精彩紛呈

2020-12-11 川A981

沐川草龍在舞臺上時而翻轉、時而飛舞,引得臺下觀眾陣陣叫好聲;年過八旬白髮蒼蒼老匠人用指尖輕輕捋順筆毛,「永青閣」的毛筆製作的現場展示吸引遊人駐足觀看;夾江年畫製作的展示臺,更是圍滿了人,大家紛紛伸出手都想來體驗一把……舞臺與展位都吸引了大量遊人,近距離了解觀看豐富多彩的遺產文化技藝活動和表演。

2020年6月13日,由省文化和旅遊廳、省林業和草原局、省文物局及樂山市人民政府主辦,樂山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樂山市文物局)、樂山市林業和園林局、樂山大佛風景名勝區管理委員會承辦,以「遺產賦彩·全面小康」為主題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四川主會場活動在樂山市中心城區樂山市大佛博物館廣場正式啟動。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四川主會場

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劉曙光,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院長柴曉明,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呂舟,四川省人民政府副秘書長劉全勝,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王毅,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包建華,重慶市文化旅遊委(市文物局)副主任幸軍以及樂山市相關領導出席。

多項合作協議達成助力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發展

啟動儀式上,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四川省文物局、樂山市人民政府籤署《共建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戰略合作協議》。力爭用3-5年時間,將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建設成為世界知名、國內一流的集科研、保護、展示於一體的中國南方地區石質文物保護科研基地,全面開展石質文物保護關鍵技術研究及技術轉化,全面提升樂山大佛文物保護研究和展示利用水平,為四川乃至南方地區石質文物保護利用提供專業技術支撐。

▲共建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戰略合作協議 籤約儀式

同時,舉行了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揭牌儀式和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南方石質文物保護(樂山)基地授牌儀式。

▲樂山大佛石窟研究院 揭牌儀式

▲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南方石質文物保護(樂山)基地 授牌儀式

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四川省文物局)、樂山市人民政府共同籤署《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發展戰略合作協議》。三方將共同構建省市聯動、部門協作、齊抓共管的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發展新格局,全面實施保護展示提升工程、提升保護研究和展示水平、推進保護管理能力現代化建設。

▲峨眉山-樂山大佛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發展戰略合作協議 籤約儀式

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劉曙光發布《中國石窟(南方)保護學術研討會》重要成果—《樂山共識》。共識認為,以川渝石窟為代表的南方石窟是中國歷史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應進一步提升石窟文物保護研究能力和保護利用水平;「川渝石窟保護工程」應在「十四五」期間作為國家重大文化工程以更大規模、更高效率和更強的科學性實施;各有關專業機構應加強交流合作,建立人才激勵機制,提高隊伍的科學化、專業化水平;應推進南方石窟保護利用的文旅融合,創新南方石窟文化內涵闡釋、弘揚、傳承利用的新機制、新方式。

▲國家文物局原副局長 劉曙光 發布《樂山共識》

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呂舟致辭,對四川豐富的文化和自然遺產資源給予了高度讚揚,對近年來文化和自然遺產保護發展取得的顯著成績致以熱烈的祝賀,祝願四川文化和自然遺產事業在新的歷史時期取得新的更大成果。

▲中國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副理事長 呂舟致辭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王毅,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包建華分别致辭,向辛勤工作在文化和自然遺產戰線的同志們致以節日的問候。希望全省文化和自然遺產工作者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為契機,進一步提振信心、真抓實幹,為推動治蜀興川再上新臺階做出更大貢獻。

▲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省文物局局長 王毅 致辭

▲四川省林業和草原局副局長 包建華 致辭

「雕飾山河—巴蜀地區石窟與摩崖造像藝術展」開展 配套活動精彩紛呈

為使本次主會場活動更加豐富而充實,「雕飾山河—巴蜀地區石窟與摩崖造像藝術展」於當日在樂山大佛博物館開展。本次展覽由四川省文物局、重慶市文物局、樂山市人民政府主辦,樂山市文化廣電旅遊局、樂山大佛景區管委會承辦。

石窟與摩崖造像是陳列在廣闊大地上的重要文化遺產。川渝兩地山水相依、文化同源,石窟與摩崖造像十分豐富,在中國藝術史上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次展覽將四川省、重慶市的50餘處石窟與摩崖造像精品薈萃一地,讓觀眾在短時間內就能穿行於巴山蜀水,欣賞不同時代的雕刻藝術精品。

展覽將於6月13日至20日在樂山大佛博物館對公眾開放,共分三個單元,從三個角度來展現巴蜀地區石窟與摩崖造像藝術的傑出成就。

同時,活動現場舉辦了《四川省文化和自然遺產優秀攝影作品展》,發布了由四川省營地與自駕遊協會推介的6條「最美自駕遊遺產線路」,公布了由四川省古蹟遺址保護協會和四川省博物館學會評選的「2019年度十佳遺產守護者」「2019年度十佳遺產志願者」,四川省旅遊學會、四川省古蹟遺址保護協會評選的10個「文化和自然遺產活化利用最佳案例」,以及四川省古蹟遺址保護協會評選的遺產衛士—「5·1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專案組」

▲2019年度十佳遺產守護者
▲2019年度十佳遺產志願者
▲文化和自然遺產活化利用最佳案例

▲遺產衛士——「5·1特大盜掘倒賣文物案專案組」

全國人大代表、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 成為第1217位大佛守護人

作為「世界自然與文化雙遺產」,樂山大佛建造完工距今已有1217年。活動現場,授予全國人大代表、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大佛守護人」稱號。

▲授予全國人大代表、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 「大佛守護人」稱號

「樂山大佛景區、樂山市各級政府部門對中國的文化、世界的自然和文化遺產的重視和保護我們有目共睹。今天給我這項榮譽,對我是一種激勵」,李為民表示,非常榮幸能夠成為第1217位樂山大佛的守護人,作為一名醫務工作者,他會像守護大眾生命健康一樣,盡所能為為樂山大佛的保護以及大佛文化的傳播傳承做出貢獻。

四川之聲FM98.1記者報導

相關焦點

  • 【直播】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主會場|6月10日
    6月10日上午,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湖南主會場活動正在永州江永勾藍瑤寨進行,湖南公共文旅雲全程進行直播,歡迎大家在線觀看~https://wx.vzan.com/live/tvchat-238073512?
  •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溫州主會場活動在瑞安啟幕
    聽傳統曲藝、觀老街遊藝、品古早食味、看民俗技藝······由溫州市文化廣電旅遊局主辦、瑞安市文化和廣電旅遊體育局承辦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溫州主會場活動近日在瑞安市公園路歷史文化街區舉行。  活動內容包括非遺代表性項目社會認養籤約(捐贈)儀式、溫州市非遺紅色之旅暨非遺走進革命老區啟動授旗儀式等。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非遺宣傳展示全國主會場活動在穗啟動
    &nbsp&nbsp&nbsp&nbsp南方網訊 (全媒體記者/楊逸 黃堃媛)6月7日晚,由文化和旅遊部、廣東省政府主辦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全國主會場活動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世紀大會堂舉行。
  • 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全國主會場活動在穗啟動
    廣州日報訊 6月7日晚,由文化和旅遊部、廣東省政府主辦的2019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宣傳展示全國主會場活動在廣州白雲國際會議中心世紀大會堂舉行。文化和旅遊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李金早,廣東省副省長許瑞生出席並致辭,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北京辦事處歐敏行女士等出席。
  • 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將在浙江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舉行...
    建設浙江大花園——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走進江郎山打造浙江大花園璀璨明珠,探索世界自然遺產江郎山,6月13日,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2010年8月2日,江郎山與廣東丹霞山、貴州赤水、湖南崀山、福建泰寧大金湖、江西龍虎山以「中國丹霞」的名義捆綁申遺成功,江郎山成為浙江省首個世界遺產、江浙滬唯一的世界自然遺產。
  • 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江郎山召開
    三爿孤石,聳立在500多米的古剝夷面之上,成為中國丹霞地貌一大奇景——江郎山是全球迄今為止最高大的陡崖環繞礫巖孤峰,向世人展示了高峰和巷谷景觀。 2010年8月,江郎山被評為省內首個世界自然遺產;2017年2月,江郎山被評為國家5A級旅遊景區;2015年,江山被全球人居環境論壇評為「全球綠色城市」;2019年,江山成功入選首批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
  • 福州市舉辦系列活動迎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廈門網訊 據福州日報報導: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系列活動  主會場活動 13日在福州文廟舉行,同時設立羅源、永泰分會場  鼓樓 13日9:00開啟,將開展2個小時的非遺展演活動
  • 蒲城縣舉辦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演(組圖)
    「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蒲城縣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演啟動儀式」活動現場。記者楊青山 攝陝西網(記者 楊青山 實習記者 唐雙燕)將相故裡龍脈福地,文化遺產光彩奪目。6月10日,蒲城縣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非遺展示展演系列活動在荊姚鎮紀村磚雕古建廠正式啟動。
  • 青海省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青海美食展即將開幕
    讓百姓在家門口品嘗美食的同時了解青海非遺飲食,自覺走進非遺、熱愛非遺,以弘揚青海傳統文化2020年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青海主會場系列活動之「青海美食展」將於6月13日—6月15日在中心廣場舉辦。按照青海省文化和旅遊廳的安排和部署
  • 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蘭州老街唱起「非遺」大戲
    原標題: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蘭州老街唱起「非遺」大戲
  • 北京文博|新技術護航文化遺產未來!今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咱們...
    五六月份的 「5.18 國際博物館日」和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是文博圈一年一度的「重頭戲」。在這段時間內,博物館和遺產地張開雙臂迎接新朋友、擁抱老朋友,呼籲大家一起關注文物保護與文博事業的發展。今年的「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為「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北京地區將圍繞「新技術護航文化遺產未來」開展豐富多彩的活動。新技術如何助力文化遺產的傳播與傳承?又將引領文化遺產走向怎樣的未來?
  • 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重慶主會場活動在江津區舉辦
    主會場活動現場(江津區文化旅遊委供圖)5月18日,由重慶市文化旅遊委(重慶市文物局)、江津區人民政府主辦,江津區文化旅遊委承辦,重慶中國三峽博物館、江津區博物館等單位協辦,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暨重慶市第十一屆文化遺產宣傳月啟動儀式主會場活動在江津區舉行。
  • 「建設浙江大花園——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走進江郎山」活動...
    6月13日上午,「建設浙江大花園——2020『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走進江郎山」活動的啟動儀式在江郎山山腳的倒影湖前隆重舉行。通過線上線下聯動,宣傳以江郎山世界自然遺產地為代表的全省風景名勝區等自然遺產及其生態價值、科學價值、社會價值,宣傳推動浙江大花園建設進程。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讓保護文化和自然遺產的概念深入人心
    而在2004年和2005年的兩會上,馮驥才又提出這一建議,並提交了《關於建議國家設立文化遺產日的提案》。2005年7月,鄭孝燮等 11名專家學者聯名致信黨中央、國務院領導同志,倡議中國設立「文化遺產日」。2005年12月,國務院決定從2006年起,每年6月的第二個星期六為中國的「文化遺產日」,有助於提高人民群眾對文化遺產保護重要性的認識,增強全社會的文化遺產保護意識。
  • 吳川飄色亮相「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To view this video please enable JavaScript, and consider upgrading to a web browser that supports HTML5 video     6月29日,
  • 聚焦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西有哪些瑰麗多彩的文化和自然遺產?做了...
    6月13日,由國家文物局和自治區政府主辦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場城市活動開幕式在桂林靖江王城舉行,桂林主會場和北京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會場通過連線直播方式共同啟動。桂林是中國發現史前文化遺址點最豐富、最集中的城市之一。
  • 2020年「5·18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將在南京博物院舉行
    2020年「國際博物館日」中國主會場活動,由國家文物局和江蘇省人民政府主辦,江蘇省文化和旅遊廳、江蘇省文物局、中國博物館協會、南京博物院聯合承辦。本次主會場活動將於5月18日在南京博物院舉行。按照國務院疫情防控工作統一部署要求,本次活動將嚴格控制活動規模、完善應急預案,並首次嘗試採用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傳播方式,對5月16日的十大精品終評匯報會、17日下午的「青年視角——多元和包容的博物館」論壇,5月18日上午的中國主會場活動開幕式、下午的主旨論壇以及晚上的博物館之夜活動,進行網絡直播或話題推送。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開啟傳統文化之旅
    天南地北話小康【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開啟傳統文化之旅】今天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在河南省駐馬店市文化旅遊創意產業園區的文旅特色小鎮,皇家驛站核心體驗區專門為小朋友提供了免費文化體驗活動。泥玩,樹葉標本,植物印染……孩子們爭先恐後,不亦樂乎。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來重慶璧山秀湖水街體驗非遺
    華龍網-新重慶客戶端6月13日12時40分訊(記者 歐武夷)今(13)日上午,由重慶市文旅委、璧山區人民政府主辦的以「非遺傳承 健康生活」為主題的2020年「文化和自然遺產日」重慶主會場活動——重慶非遺購物節和第五屆重慶非物質文化遺產暨老字號博覽會在璧山區秀湖水街非遺小鎮正式開幕。
  • 「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讓我們邂逅在多倫路」
    6月13日中國文化和自然遺產日該怎麼玩才有趣?奉上「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直播節目單1份↙10多條主題線路「主播」們帶你雲遊上海灘!邂逅多倫路多倫路文化名人街南傍四川北路商業鬧市,北鄰魯迅公園、虹口足球場;全長550米,呈「L」形狀。1911年建成,當時命名為竇樂安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