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煮生活》:和汪曾祺一起,慢下來,去生活

2020-12-13 小曹的生活

「你很辛苦,很累了,那麼坐下來歇一會兒,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讀一點我的作品。」 ——汪曾祺

年少的汪曾祺

老汪的一生

官方簡介:汪曾祺(1920年3月5日—1997年5月16日),江蘇高郵人,中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1]被譽為「抒情的人道主義者,中國最後一個純粹的文人,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

在高中時,就聽過汪曾祺的名字,讀過他的散文,《高郵的鹹鴨蛋》、《羊舍一夕》等作品,更是讓我喜歡上了這一個吃貨。

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這個吃貨吧!

高中:輾轉借讀於各個高中,(因戰亂)

大學:以第一志願考入西南聯大,創辦雜誌,發表詩歌小說。

教學:結時妻子施松卿,二人在中國建設中學執教,成為同事。

汪曾祺與妻子

從師:師從沈從文,是沈從文的入室弟子。

汪曾祺與沈從文

作品風格:題材為個人化的細小瑣碎,日常生活審美化,「千人一面,千部一腔,功不可沒」。

一花一葉皆有情(植物篇)

山丹丹過一年多開一朵花。

採摘枸杞的嫩頭,略焯過,切碎,與香乾丁同拌,澆醬油、醋、香油;或入油鍋爆炒,皆極清香。

皂角仁蒸熟,婦女繡花,把絨在皂仁上「光」一下,絨不散,且光滑,便於入針。

車前子:葉貼地而長,近卵形,有長柄,利尿。

這是車前子哦

一茶一飯過一生

五味

醋,山西人愛吃醋,相親時不看人先問家裡有幾個醋缸子,

甜,蘇州菜甜,廣東人愛吃甜食,江蘇的包子肉餡裡也放很多糖。

苦,說起苦就會想到苦瓜,苦瓜是個細菜,現在也不常買,不常吃。

辣,雲南佤族有一種辣椒,叫「涮涮辣」,與川北吊在灶上的辣椒大概不相上下。四川不能說是最能吃辣的省份,川菜的特點是辣且麻,放很多花椒。

故鄉的食物:

1.炒米和焦屑:煳鍋巴磨成碎末,就是焦屑。在沒有什麼東西好吃的時候,泡一碗,可代早晚茶。

2.高郵大鴨蛋:高油鴨蛋的特點是質細而油多,其油多更是其他所比不過的。如果有賓客就把鴨蛋用刀分開兩半,平常一般是用筷子挖著吃,筷子一通下去通紅的油就冒出來了,高油的鴨蛋是紅的。

獅子頭是淮安菜。豬肉一半肥一半瘦,最為好,愛吃肥的可肥七瘦三,把荸薺切碎,與肉末一起拌,團成球狀,入油鍋炸,等到外殼微硬,放進水鍋中,加醬油、糖,慢火煮,煮至透味,收湯放入深腹大盤。獅子頭松而不散,入口即化,北方的「四喜丸子」不能和他相比。

鎮江餚蹄

肉紅皮白,光滑晶瑩,滷凍透明,猶如水晶,鹽漬、加硝。

這個吃貨寫的東西,有沒有深深的吸引你呢?那就去看看他的《慢煮生活》

吧!書中涵蓋《五味》《昆明的雨》《人間草木》《星鬥其文,赤子其人》等經典名篇,同時新增《貓》《一技》《名優逸事》《和尚》《一輩古人》等罕見的篇目,內容涵蓋花鳥蟲魚、鄉情民俗、凡人小事、旅途見聞。

《慢煮生活》特別收錄汪曾祺本人的書畫作品,四色印刷,妙趣橫生。

文章由小曹創作並首發,具體時間來源於百度百科,如果你也喜歡汪曾祺,就在下方評論吧!

記得關注點讚哦!

相關焦點

  • 《慢煮生活》:慢下來,讀懂汪曾祺的生活哲學
    用他的話來說「關注太多別的,還不如自己煮點喜歡吃的,找點好玩的」來的有趣。曾經在雲南昆明,西南聯大經歷的「跑警報」這種驚慌的事情,在汪曾祺的書中都有小情侶漫攜手的場景。讀他的文字給人有一個莫大的感覺就是輕鬆有趣,似乎在他的世界裡一切都釋然了。生活中的美景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邊,只是沒有去細心的發現而已。
  • 《慢煮生活》:慢下來,讀懂汪曾祺的生活哲學
    《慢煮生活》《慢煮生活》是一本淡到極致的書,它告訴了我們不管時代如何的變化,將生活和世界放在心上。《慢煮生活》寫的都是關於人間草木、四方食事、故鄉回憶,可以說字如其人,也是汪曾祺的生活態度,像一碗煮到剛剛好的小米粥,小火慢燉,大味至淡。書中的慢,並不是拖沓,而是悠然從容。書中的淡,並不是寡淡,而是淡而有味。
  • 《慢煮生活》:慢下來,讀懂汪曾祺的生活哲學
    《慢煮生活》《慢煮生活》是一本淡到極致的書,它告訴了我們不管時代如何的變化,將生活和世界放在心上。《慢煮生活》寫的都是關於人間草木、四方食事、故鄉回憶,可以說字如其人,也是汪曾祺的生活態度,像一碗煮到剛剛好的小米粥,小火慢燉,大味至淡。書中的慢,並不是拖沓,而是悠然從容。書中的淡,並不是寡淡,而是淡而有味。
  • 汪曾祺《慢煮生活》:讓美好的時光慢一些,再慢一點
    經過戰火動蕩和文革浩劫的先生曾說「寫字 畫畫 做飯就是最好的生活了」,他的散文集《慢煮生活》記錄的多是他在西南聯大求學、文革時期下放時的生活。書中樸實的文字背後閃現著句句細琢。記錄的是平凡的事物平常的人,卻寫得活靈活現又溫柔真實,細節處展現了對生活的品味把玩,又於有意無意間點出生活的真諦,卻也是點到為止惜墨如金。
  • 汪曾祺《慢煮生活》:過你喜歡的生活,喜歡你過的生活
    經過戰火動蕩和文革浩劫的先生曾說「寫字 畫畫 做飯就是最好的生活了」,他的散文集《慢煮生活》記錄的多是他在西南聯大求學、文革時期下放時的生活。書中樸實的文字背後閃現著句句細琢。記錄的是平凡的事物平常的人,卻寫得活靈活現又溫柔真實,細節處展現了對生活的品味把玩,又於有意無意間點出生活的真諦,卻也是點到為止惜墨如金。
  • 觀後感:《慢煮生活》
    讀汪曾祺的作品,一定要結合他的人生經歷方能體味箇中滋味。《慢煮生活》記錄了他在西南聯大求學時的苦中作樂,和文革時期下放張家口時的泰然自若,他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一句話————「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 慢煮生活,不是慢,而是溫穩
    在白金紀念版的《慢煮生活》裡,汪曾祺說,世界是喧鬧的,我們現在無法逃到深山裡去,唯一的辦法是鬧中取靜。這本書是汪曾祺的畢生心血之作,不僅新增了非常罕見的篇目,更是收藏了他的大幅親筆水墨畫,可謂珍貴至極。汪曾祺在書中為我們講述了生活的很多維度,人間美食、市井凡人、花鳥魚蟲、旅行見聞……他用「慢慢」的文字,向我們娓娓道出他的人生哲學。
  • 觀後感:《慢煮生活》
    讀汪曾祺的作品,一定要結合他的人生經歷方能體味箇中滋味。《慢煮生活》記錄了他在西南聯大求學時的苦中作樂,和文革時期下放張家口時的泰然自若,他用他的一生詮釋了一句話————「我們曾如此渴望命運的波瀾,到最後才發現,人生最曼妙的風景,竟是內心的淡定和從容。」
  • 心有歡喜,慢煮生活
    你很辛苦,很累了,那麼坐下來歇一會兒,喝一杯不涼不熱的清茶——讀一點我的作品。」這是我國當代作家,散文家,戲劇家,京派作家的代表人物汪曾祺老先生的一段話。散文集《慢煮生活》,就如同一杯溫溫的清茶,將生活中的趣事、樂事、美食、美物,用平淡質樸的語言娓娓道來。
  • 在慢行中發現美好——讀《慢煮生活》有感
    韓國強/文《慢煮生活》是當代作家沈從文的入室弟子——汪曾祺的散文集。與其說是一部散文集,倒不如說是一部他記錄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和亦步亦趨的有趣生活。有些人即使成名也要快,想「一夜成名」,更想去「一夜暴富」……為什麼我們不能俯下身來,亦步亦趨地按部就班呢?靜下心來慢煮生活、慢煮人生,其實生活是很美好、很有趣的,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造成了封城、封路、封小區的局面,我只能宅在家裡。
  • 一個會吃會玩的趣老頭,汪曾祺老先生告訴我們,要《慢煮生活》
    因為疫情宅在家裡,有幸拜讀了汪曾祺老先生的《慢煮生活》,生平第一次受到強烈的震撼,使我想起印第安人的諺語,「別走太快,請等一等我們的靈魂」,我們每個人都像陀螺一樣,從早上開始到晚上一直在不停地轉,什麼時候想過慢下來,都說為了生活,那麼生活的本來樣子應該是什麼?
  • 汪曾祺:以一顆初心,安靜地慢煮生活
    我和賈平凹在南寧,不愛吃招待所的飯,到外面瞎吃。平凹一進門,就叫:「老友面!」「老友面」煮酸筍肉絲汆湯下麵也,不知道為什麼叫做「老友」。 傣族人也愛吃酸。酸筍燉雞是名菜。 延慶山裡夏天愛吃酸飯。把好好的飯焐酸了,用井拔涼水一和,呼呼地就下去了三碗。
  • 一顆初心,慢煮生活
    我們的生活從春到秋,一年一年,恍若一瞬,坎坷磨難相遇重逢,歷經生活的歷練,在滾滾紅塵中,兩鬢化霜不堪細數,風花雪月早已老去,但你我的初心未變,在心底慢慢的熬煮,鐫刻成章,總有一天,躍然於紙上,成就最炫麗的華章,暖了心,動了情,溼了眼。
  • 在慢行中發現美好——讀《慢煮生活》有感
    韓國強/文《慢煮生活》是當代作家沈從文的入室弟子——汪曾祺的散文集。與其說是一部散文集,倒不如說是一部他記錄自己生活的點點滴滴和亦步亦趨的有趣生活。有些人即使成名也要快,想「一夜成名」,更想去「一夜暴富」……為什麼我們不能俯下身來,亦步亦趨地按部就班呢?靜下心來慢煮生活、慢煮人生,其實生活是很美好、很有趣的,這一點我深有體會。 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造成了封城、封路、封小區的局面,我只能宅在家裡。
  • 白水豆腐:一塊豆腐,一罐清水,慢煮生活丨從汪曾祺《豆腐》聊起
    ——汪曾祺《慢煮生活》在《朱自清傳》中有這樣一個細節:朱自清小時候,他父親經常在秋末冬初時,在爐子上煮一鍋白水豆腐,大人孩子圍爐而坐,或談談閒篇,或背背詩詞。鍋裡翻滾著熱氣,房間裡充滿了溫馨,其樂也融融!豆腐是中國的,代表的是一種傳統,甚至是一種文化。
  • 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一生顛沛流離卻隨遇而安,慢煮生活
    汪曾祺他所生活的年代是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在動蕩的社會中,他四處求學、求職、寫作,被定義為「Y派」,抓了又放,放了又抓。即使經歷無數的苦難和波折,受盡不公正待遇,他一直保持平靜達觀的心態,慢慢悠悠的苦中尋樂。
  • 中國最後一個士大夫汪曾祺:一生顛沛流離卻隨遇而安,慢煮生活
    汪曾祺他所生活的年代是大變革的關鍵時期,在動蕩的社會中,他四處求學、求職、寫作,被定義為「Y派」,抓了又放,放了又抓。即使經歷無數的苦難和波折,受盡不公正待遇,他一直保持平靜達觀的心態,慢慢悠悠的苦中尋樂。
  • 行雲的流水,慢煮的生活
    清明節前,在淘寶買的《慢煮生活》到了,3月份買的,但那時候經常沒時間看,一天只看到一兩篇,直到清明放假,才將整本書看完。看完了書,合上最後一頁時,小凳子不斷的催我「快點寫書評」。但這個世間就是這樣,每個人的生活都不容易。有的人被苦難的生活壓得直不起腰,以至於佝僂半生;有的人想要逃離這苦難的生活,去其他地方尋找生機與樂趣,以至於一生都在逃;有的人不逃離不躲避,直面迎接,歸來仍是少年!比如,汪曾祺。汪曾祺的文章,充滿了平和和清新自然,時不時引經據典,內在流動著中國傳統文化之美!
  • 怎麼逃離快節奏生活,慢煮生活,有時候慢慢來比較快……
    梔子花說:"去你媽的,我就是要這樣香,香得痛痛快快,你們他媽的管得著嗎!"第一次無意中看到這段話的時候,就深深被吸引住了,是誰能夠寫出這樣單純不做作的文字,豪放中帶著細膩,透著梔子花的芬芳,後來才知道是出自汪曾祺的《人間草木》,心想汪曾祺真是可愛,稱得上是文藝界的泥石流。
  • 《慢煮生活》:上了生活的賊船,就要做一個快樂的海盜!
    「你很辛苦,很累了,那麼坐下來歇一會兒,喝一杯不涼不燙的清茶,讀一點我的作品。」 ——汪曾祺汪曾祺,此前對他的了解並不是特別深,只知道他是高郵鹹鴨蛋的代表者,此外,聽到更多有關他的談論是「美食家」,說他各種能吃,各種會吃,各種會做吃的。於是乎,記憶裡的汪老,又多了一個身份,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