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營商+銀行」模式繼續 上海聯通與花旗在大數據領域展開合作

2020-12-24 每日經濟新聞

每經記者 蔣佩芳 每經編輯 任芷霓

3月5日,上海聯通與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花旗)對外宣布在大數據領域進行戰略合作。

據《每日經濟新聞》記者了解得知,上述雙方此次的合作以花旗銀行信用卡業務為開端,通過上海聯通大數據機器學習建模能力、人工智慧分析能力,協助花旗拓展金融業務,並為目標客戶群提供更好的服務。在信用卡營銷活動的合作基礎上,未來雙方將適時在維繫促活、市場洞察、風險控制,智能輿情監控等方面進行探討,開展花旗零售銀行業務端更廣泛的合作。

網際網路經濟雜誌主編向坤認為,上述合作的點在於花旗銀行和聯通在數據存放和業務開展方面的合作空間,而另據達睿諮詢創始人、首席分析師馬繼華的說法,花旗銀行主要應該還是看中上海聯通手中的優質客戶,與其目標客戶群比較吻合。

看上大數據生意

毋庸置疑,現在早已是一個充滿「數據」的時代,數據廣泛應用於日常工作生活的諸多領域,與人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

知名諮詢機構IDC預測稱,到2020年,全球數位化轉型的相關行業增加值將達到18萬億美元,在全球有46%的企業將促進數位化業務發展作為未來一年內的首要業務,而在中國這個比例數值是69%。大數據作為一種信息資產,在各行各業的應用中都顯現出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以金融行業為例,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創新能力的興起,為金融行業的精準服務、用戶體驗管理、風險控制等提供了新模式、新方法。

上海聯通副總經理沈可稱,上海聯通經過多年行業深耕,形成從底層平臺建設、數據生產、存儲,到頂層統一數據服務的一體化大數據支撐體系;在能力應用層面,除提供標準數據產品外,已具備成熟的個性化金融大數據處理能力,並形成了眾多應用成果。

「花旗擁有廣泛和全面的零售金融業務產品與服務,近年來更積極布局並打造領先的數位化銀行。與聯通合作,希望通過雙方在大數據上的不同優勢,為花旗用戶量身定製全球化的金融資產配置計劃。」花旗中國零售銀行業務總監徐旻表示,以信用卡小額授信作為合作基礎,在花旗銀行大數據分析的基礎上,利用上海聯通大數據機器學習建模能力、人工智慧分析能力,將用戶金融服務拓展至全球資產配置、境外理財、金融保險、境外留學等金融和泛金融領域。

「運營商+銀行」跨界早已開始

根據記者所了解的信息,「運營商+銀行」這樣的跨界並非是首次,而是很早前就已經在各方面開始了探索與合作,且時間可以追溯到2013年。

2013年8月,中國移動與中國銀聯、中國銀行共同宣布,依託TSM行動支付平臺推出的中國銀行NFC手機支付產品正式投入商用;2013年11月,中國電信集團公司與中國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等十多家家金融機構發布「天翼手機錢包」業務,利用移動網際網路服務和NFC近場通信技術,為用戶提供電子手機支付服務;2013年12月,中國聯通和招商銀行共同推出發行的NFC行動支付SWP-USIM卡啟用。

馬繼華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時坦言,跨界合作是運營商利用大數據資源的最好途徑,運營商未來與銀行的合作會很多,比如現在三家都有理財業務,和聚寶、沃百富、甜橙理財,都是合作的產物。

在馬繼華和向坤看來,作為傳統行業,運營商和銀行都在嘗試未來會有更多新的合作可能性,比如開展交叉營銷、大數據能力共享以及營業廳業務合作等。

每日經濟新聞

原文連結

相關焦點

  • 晶贊科技獲上海聯通網際網路大數據合作之星獎
    1月19日,上海聯通沃4gG+發布會暨合作夥伴大會在上海金融中心舉行,包括攜程、百事通在內的渠道合作商、網絡設備供應商、終端製造商和應用開發者等產業鏈合作夥伴出席了本次活動。晶贊科技作為上海聯通在大數據方面的重要合作夥伴出席大會,並一舉斬獲「2015年度上海聯通網際網路大數據合作之星」殊榮。
  • 大數據賦能:中國電信上海公司助力花旗銀行開啟金融服務新裡程碑
    人民網上海5月13日電5月13日,中國電信上海公司與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在滬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雙方通過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領域的強強聯手,開啟金融科技服務新紀元。籤約儀式邀請了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百事應信息有限公司、上海修遠健康信息諮詢有限公司等雙方的合作夥伴,共同見證此次電信花旗戰略合作籤約。在智能金融充滿「數據」新時代裡,基於大數據的綜合智能服務數據正在已經廣泛應用到於日常工作生活的諸多領域,與人們的工作生活息息相關。
  • 蘇寧卡攜花旗銀行送福利 開通花旗信用卡贈200元電子券
    為滿足用戶多場景消費需求,拓寬營銷新玩法,近日,蘇寧金融旗下蘇寧卡與花旗銀行展開合作,推出在線申請花旗信用卡獲贈200元蘇寧卡的活動,為廣大用戶提供更加普惠、多元的金融服務,以及全面升級的專屬福利。  據悉,申請花旗禮享卡及禮程卡的新用戶均有機會獲贈價值200元的蘇寧卡電子券。
  • 花旗銀行是如何藉助大數據創造商業效益的
    網易科技訊9月11日消息,大數據正滲透到各行各業,那它在銀行業又發揮怎樣的作用呢?在採訪花旗集團數據平臺工程總經理麥可·西蒙尼之後,福布斯撰文詳解花旗銀行是如何通過數據為先的策略創造實質性的商業效益的。
  • 阿里通信與運營商協作細節:開始聯通不合作,現在徹底換思路
    但他指出阿里平臺的聯名卡過於雜亂,需要進一步規整(編註:螞蟻金服推出螞蟻寶卡,釘釘推出了釘釘寶卡等),「問題的關鍵不僅僅是幫助運營商賣卡或看大家拼資費,而是阿里的聯名卡能夠疊加多少阿里巴巴生態的資源。」中國聯通在引進BAT(百度、阿里、騰訊)等戰略股東後,網際網路業務合作全面展開,涉及雲服務、大數據、新零售等八個領域。
  • 花旗銀行入股浦發銀行 攜手合作信用卡業務
    (上海和紐約2003年1月2日)- 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及花旗集團,通過其子公司花旗銀行,今天宣布,雙方已經建立起戰略聯盟合作夥伴關係。  鑑於政府有關部門已批准同意美國花旗銀行作為公司國外戰略投資者,2002年12月31日公司與花旗集團、花旗銀行、花旗銀行海外投資公司、花旗國際有限公司(統稱花旗銀行)正式籤署一系列有關戰略合作、信用卡合作等協議。
  • 船艇之家與上海聯通達成戰略合作,首創「5G遊艇直播基地」場景模式
    據悉,這一合作開拓了國內乃至全球首創的「5G+船艇」應用場景模式,開啟了數位化遊艇共享時代。今年以來,上海聯通更是牢牢抓住中國5G商業時代到來,更加聚焦產業網際網路、工業網際網路等重要領域,大力拓展以雲大物智,5G智慧商用等為代表的創新業務,形成了具有上海聯通自身特色與優勢的、網際網路化的平臺和應用,先後打造了2019上海進博會7大商圈5G直播、上海購物節5G智慧商用、上海張江5G人工智慧島項目等為代表的標杆項目。而此次「5G+船艇」的深度探索,更是打開了又一創新業務領域。
  • 數字聯通 創新創業 人才交流發展 新加坡與深圳三大支柱領域展開合作
    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執委會昨天在線上召開第一次會議,雙方都指出會議是在冠病疫情的特殊節點下舉行,對新深合作表示肯定,並期待未來能繼續加強、擴大合作。新加坡與深圳的智慧城市合作邁出重要一步,雙方在數字聯通、創新創業、人才交流發展三大支柱領域展開合作,籤署了八份諒解備忘錄,推動兩地成為推動本區域數碼經濟發展的「共同引擎」。
  • 惠租車:攜手花旗銀行 「租車+」的夢想加速
    上海2015年5月8日電 /美通社/ -- 「網際網路+」正成為國民經濟的新引擎,對整個社會的經濟、文化、環境和資源都產生著深遠的影響。網際網路+時代,傳統領域或跨界或被跨界,或顛覆或被顛覆,一再提及。 租車這個強需求的大市場,也正經歷著一場變革。
  • 花旗銀行
    目前,花旗中國在在華國際國際銀行中處領先地位,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天津、成都、杭州、大連、重慶和貴陽擁有10家分行,31家零售銀行網點。花旗集團在全球超過160個國家和市場開展業務,是在中國最具有全球性的國際國際銀行。更多信息請參見花旗中國官方網站:www.citibank.com.cn 或 www.citi.com.cn。
  • 德妃諾與北京聯通戰略展開全面合作
    來源:經濟日報德妃諾公司與中國聯通北京分公司日前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共同宣布雙方將就智能物聯網、市場營銷等一系列領域展開全面戰略合作,共同探索「最強IP+最強物聯網」,攜手加速智能物聯網的大規模普及,引領萬物互聯與新零售的用戶新體驗。
  • 銀聯數據與花旗銀行籤訂借記卡外包服務合同
    銀聯數據與花旗銀行籤訂借記卡外包服務合同 字號:小大 2008-09-04 11:10 來源:美國商業資訊(簡稱「銀聯數據」)與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簡稱「花旗中國」)籤訂了借記卡外包服務合同。
  • 花旗銀行在華首發花旗品牌信用卡
    周永贊先生用花旗信用卡在上海成功完成了第一筆人民幣的交易  花旗是首家在中國單獨發行信用卡的全球銀行  和訊銀行消息  2012年8月21日,花旗銀行(中國)宣布在華發行花旗品牌信用卡,其中國的信用卡業務正式開始運作。
  • 花旗銀行信用卡的中國生意
    眾所周知,花旗銀行在零售金融領域有著較強的競爭力,是世界上開展個人金融業務規模最大的銀行。國內銀行紛紛取經。作為一家外資銀行機構,花旗銀行進入中國,在營業網點數量和分布上的不足,對於客戶群的擴展有一定阻礙,在中國普及移動網際網路的當下,做線上推廣,就成為不二之選。只不過要問的是,為什麼是現在這個時候?
  • 專訪花旗銀行卓曦文:不懼數字攪局者,全球都在「移動優先」
    中國已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增長速度約為全球經濟的兩倍,並且在持續擴大開放。麥肯錫數據表明,中國的個人銀行市場自2009年以來年增長23%,到2020年,中國個人銀行市場將成為僅次於美國的全球第二大市場,總市值預計將增至3.2萬億美元。
  • 財經公司百科:花旗銀行
    同年5月,花旗銀行在上海開設了第一個在華分行,標誌著美資銀行首次在中國開業。如今,花旗銀行已是中國頂尖外資銀行,為客戶提供最廣泛的金融產品。2013年,花旗銀行分別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大連、天津以及2013年才在南京設立企業與投資銀行分行;在上海和北京設立個人銀行營業網點;在廈門和成都設有代表處;中國區總部也設在上海。
  • 「未來銀行」花旗楊長浩:金融科技為未來銀行添翼護航
    在中國,花旗是最具全球性的外資銀行,也是唯一一家在中國開展零售業務的美資銀行。在眾多客戶眼裡,「花旗」兩字代表了一種世界級的金融服務標準。 創新,是金融業唯一的生存與發展之路。在花旗銀行,大至發展戰略、小到服務形式都在不斷進行創新。它相信,轉變性與大膽性的決策是企業突破性發展的關鍵,並且如果你能預見未來,你就能擁有未來。
  • 成本支出緊縮 運營商們探索落地新的業務模式
    成本支出緊縮、傳統業務低迷、用戶增長乏力……今年對於國內電信運營商而言是充滿挑戰的一年。面對一系列業績壓力,運營商們不約而同地選擇了抱團取暖,加快5G網絡建設。不過,建設5G網絡只是手段,運營商們的目的是探索落地新的業務模式,打造新的業績增長點。
  • ...復旦-花旗金融實務課程 | 開放金融變革下,打造生態系統是銀行...
    花旗中國企業銀行部科技傳媒及電信行業客戶部董事問晶瑋女士和花旗銀行(中國)有限公司首席信息官、花旗中國信息科技部主管暨花旗集團大中華地區企業銀行財資與貿易金融部信息科技主管潘建玉先生,分別聚焦 「企業銀行業務」和「開放銀行業務」等主題為MBA學生們帶來精彩而深刻的實操課程。
  • 聯通國脈上海密謀「第三移動」中國模式
    因為自1980年代發展起來的「數字集群通信」以其頻率利用率高、系統容量大、音質清晰、可傳輸語音和數據等顯著特點而逐漸成為集群主流技術。  與此同時,「數字集群」在全球範圍內已形成兩大通信技術標準,源自歐洲的TETRA通信標準已成為全球應用最為廣泛的數字集群解決方案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