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日曆書大戰:「新」成市場關鍵詞

2020-12-18 央視網

2019年日曆書大戰:「新」成市場關鍵詞

原標題:

  開花歷

  故宮日曆

  北京是座公認的閱讀之城。

  北京閱讀季4月啟動至今,先後推出了「春誦水」、「夏閱山」和「秋覽城」三大主題活動。隨著時序進入冬天,閱讀季也將迎來「冬讀人」主題和最後階段。在這一階段,讀者不僅可以看到收官階段的各種盛典和理性總結,欣賞到讓人神往的書香家庭閱讀故事,更能接觸到令人目不暇接的金牌閱讀推廣人……

  臨近歲末之時,百花齊放的日曆書成為各大電商平臺和朋友圈刷屏的主角。據北京青年報記者的統計,截至發稿前,市場上已經出現40餘種2019年日曆書,從數量上來看,較之2017年(51種)和2018年(56種)呈現下滑趨勢。不過從日曆書的內容和形式來看,今年各大出版社轉而求新求變——創作新產品、更換新版本甚至加入新玩法。與此同時,也有新的出版社入局,力圖在日曆書出版領域分一杯羹。

  新入行 新產品

  大學出版社也加入日曆書大戰

  雖然在種類上呈下滑趨勢,但仍然有許多出版社在今年入局,比如全國連鎖的西西弗書店今年推出了《惜福日曆》。據了解,這本日曆耗費了其團隊6個月的時間精心打造,靈感來源於傳統老黃曆。整本日曆由365個問題組成,重在加強讀者與日曆的「互動感」。

  國家博物館作為新手參與了今年的日曆書大戰。他們坐擁國博豐富的歷史文化資源,編纂的《國博日曆》既有海量的史料,讓讀者賞心悅目之餘還可以從中汲取傳統文化的知識與智慧,每日都能近距離體驗中華文明的璀璨歷史。

  國家地理中文網以「從每一個可能的角度看地球」為口號,將往期雜誌的經典攝影作品與傳統日曆相結合,把那些精彩的瞬間都匯集到《2019國家地理中文網日曆》之中。

  此外,人民出版社出版了由人民日報海外版學習小組編著的《平天下》日曆。甚至,南京大學出版社也立足於本校學生,在今年出版了《南大記憶2019》,其中收錄該校學術大師、經典建築、歷史事件等的400餘幅珍貴圖片。

  老牌社 新版本

  增加二維碼 推出定製版

  對於中華書局、商務印書館、人民文學出版社這些老牌出版社而言,豐富的作者資源和內容題材是最大的優勢。中華書局在去年出版了古典文學教授葉嘉瑩編寫的《中華詩詞日曆》和中醫大夫祁營洲先生的《紅樓夢日曆》,今年則換成了《唐詩之美日曆》和《宋詞之美日曆》,這兩本書的封底都有一個二維碼,可以掃碼聆聽宋詞、唐詩朗誦。

  商務印書館則延續了「生肖」、「國韻雅風」、「兒童與自然」三個系列的日曆書,還在今年新增了《魯迅日曆:2019》和《蘭花:君子日曆》。

  人民文學出版社變化最大,去年他們推出的是《中國詩詞日曆》和《朗讀者日曆》這類文學性較強的主題,今年則搖身一變,和插畫師白茶的團隊「吾皇萬睡」合作推出《日曆萬機》,走起了萌系路線。

  人文社策劃部李然介紹,創新是日曆書市場提出的客觀要求。商務印書館的蔡長虹則告訴記者,新推出的《魯迅日曆》是為了紀念新文化運動100周年。

  而對於自身的品牌就算一個大IP的商家來說,貿然改變日曆書主題顯然過於冒險,因此他們更多是小修小補,在其他方面創新。

  比如日曆出版界的「老熟人」果殼文化,他們從2015年開始涉足日曆出版,先後推出了《城市物種日曆》《餐桌物種日曆》等一系列作品,今年他們一口氣推出了《物種日曆2019:經典版》《物種日曆2019:城市版》和《物種日曆2019:兒童版》,光封面就做了6種,以期滿足不同讀者的喜好和需求。

  已經連續出版十年的《故宮日曆》也在繼續擴大自己的影響力,在今年推出了普通版、定製版、黃金典藏版、漢英對照版等多個版本的日曆書,儘可能照顧到更多的消費者。

  新創意 新玩法

  能種、能聽的日曆書面世

  日曆書市場上有很多相似類型或主題的產品,如果沒有大IP在背後扶持,內容創新很容易遭遇瓶頸,而市面上每本日曆書幾乎都採用布面精裝,注重設計和插圖,裝幀設計上也較難取得突破。內容和設計都無法創新怎麼辦呢?一些出版社更是腦洞大開,著手開發日曆書的「新玩法」——比如《開花歷2019》。

  《開花歷2019》的主題其實是進行現代植物科普,但這種類型的日曆在市場上並不罕見。它的特殊之處在於它的腰封是由環保種子組成的,如果讀者將其摘下植入土中,可能會有一朵花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盛開。

  此外,網易音樂檯曆則把每天都做成一張黑膠唱片,365首歌,每天不重樣。掃描唱片上的二維碼就能在網易雲上聽音樂。

  圖書策劃者金夢表示,文創市場主力這幾年經歷了觀念上的變化,日曆這種東西已從默默無聞的常銷狀態變為了類型增多、主題突出、包裝精美的競爭血拼。在這種情況下,出版單位求新求變,可謂題中之意。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崔巍 實習生 鄧先宇

相關焦點

  • 臨近歲末2019年日曆書大戰開啟 "新"成市場關鍵詞
    原標題:2019年日曆書大戰:「新」成市場關鍵詞 在這一階段,讀者不僅可以看到收官階段的各種盛典和理性總結,欣賞到讓人神往的書香家庭閱讀故事,更能接觸到令人目不暇接的金牌閱讀推廣人……   臨近歲末之時,百花齊放的日曆書成為各大電商平臺和朋友圈刷屏的主角。據北京青年報記者的統計,截至發稿前,市場上已經出現40餘種2019年日曆書,從數量上來看,較之2017年(51種)和2018年(56種)呈現下滑趨勢。
  • 文創日曆成「爆款」!2019年來了,你的新年曆買了嗎?
    但在今年,新的紙質日曆正崛起,西西弗2019惜福日曆賣斷貨,《豆瓣電影生活工作日曆》不到一周的時間被搶光,丁香醫生日曆、果殼日曆、單向街日曆,甚至微博網紅寵物的萌寵日曆等以單本50元~100元的零售價,創造了不菲的戰績。近日故宮出版社稱,《故宮日曆》《單向歷》等熱門產品都被盜版。默默無聞紙質日曆,是要翻起什麼浪花?
  • 日曆書成「網紅」:市面上2018年日曆書已經推出50多種
    又到了年根底下,大家在調侃自己「這一年啥都沒做」的同時,也不得不進入新的篇章了。說到新年必備的物品,有一樣東西已經多年不見,現在卻突然重新爆紅,它就是——日曆!據不完全統計,市面上2018年的日曆書已經推出了50多種,還有一批正在路上。來源:出版商務周報整理 (不完全統計)那麼被捧為「網紅」的日曆書都有哪些呢?經緯君帶你來看看吧。
  • 無需日曆的時代,日曆書為何仍如此火爆?
    第2622期文化產業評論精選2020年即將來臨,以故宮出版社為首的各家出版社紛紛推出新版日曆書,這也意味著日曆書市場將迎來更為激烈的競爭。在這個不需要日曆的時代,日曆書應以怎樣獨特的方式存在,值得我們共同探討。
  • 2020年日曆書「暗戰」提前打響 網紅日曆書怎樣才能長紅?
    2020《故宮日曆》推出多個版本 繪就紫禁城600年歷史畫卷2019年還沒有結束,網紅日曆書卻已經「跑步」進入2020年了。最近,《故宮日曆》《健康日曆2020》《單向歷》等網紅日曆書紛紛上線,收穫了一大波「粉絲」。先來翻開2020年的《故宮日曆》。
  • 2020年要過去了,用過的日曆書「以舊換新」是噱頭嗎?
    摘要:2021年,你的案頭放哪本日曆書 臨近年底,圖書市場上迎新出版的日曆書琳琅滿目,讓人眼花繚亂。在一家文化公司工作的張女士已經收到好幾本朋友送的日曆書,要把哪本放在案頭,還沒拿定主意。「有的日曆書更像日曆,功能性比較強;有的日曆書更接近於書,一天看一頁,學習一點小知識。」把幾本日曆書分門別類,健康類的適合送給父母,傳統文化類的可以給孩子看,內容治癒的留在辦公室。「每年都有新的日曆書,用過的閒置或丟棄有點可惜。」她感慨。2010年,《故宮日曆》「復活」,成為網紅。隨後,各家出版社爭相開發日曆書,成了一種新民俗。
  • 2019日曆早已悄然開賣,哪種是爆款?小豬佩奇成新寵
    在許多人記憶中,跨年就是一幅幅生肖圖日曆的更換。如今,這種懸掛在牆上的日曆越來越少,擺在桌子上的檯曆越來越多。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2019年即將來臨,成都市場上日曆也早已悄然開賣。豬作為十二生肖中最後一個屬相,一直被人們寓意為金豬送福,因此豬年的日曆種類也是相當豐富,其中電商平臺銷售的小豬佩奇日曆更是備受歡迎。
  • 2018日曆大盤點:強牌的升級,萌新的逆襲
    紙質日曆這種略顯復古的小物,最近又開始流行了起來。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在桌面擺放一本日曆,年末將至,不少朋友已經興奮地曬出下一年的日曆。不論它背後是文藝範、儀式感、還是生活與時間,國內日曆市場已經小成氣候。
  • 我翻遍了 2019 年的日曆,發現最不重要的就是時間
    時尚是個輪迴,媽媽年輕時穿的裙子可能正是 2019 爆款,紙質產品邁進了「輪迴」。曾經最時興的送禮佳品掛曆、日曆,經歷電子化浪潮的衝擊,已經銷聲匿跡,而「改頭換臉」的文藝日曆,反而成了最受歡迎的營銷產品之一。故宮日曆、單向歷、丁香醫生、知乎日曆、即刻日曆、老樹日曆……在辦公室轉一圈,你可能會發現至少十多款「創意日曆」。
  • 2019年最美的日曆
    在2018年還剩20天的今天,小編特別推薦市面上十餘款日曆,獻給行走在時光中的你,願2019年,有美一路相伴。梁實秋也在信中提過獲贈《故宮日曆》的事:「頃接故宮日曆一冊,既有陰陽日曆可察,復逐日有古物照片欣賞 (二月二十與五月廿四重複),實日曆中最佳之作,拜領謝謝矣。」2009年,《故宮日曆》以1937年版為藍本復刻出版;2011年,《故宮日曆》開始以生肖作為或隱或顯的主題,一年一期出版至今。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多種版本成「日曆家族」
    9月10日,由故宮出版社主辦、鳳凰藝術協辦的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會在故宮建福宮花園舉行。原副院長陳麗華也是2019年《故宮日曆》的主編,她詳細闡述了《故宮日曆》這些年來如何選材編撰,把故宮文化以專題的形式呈現到讀者面前,加強了傳統文化和古代藝術的宣傳普及,實現了文博工作者傳播文化的使命。2019年為己亥年,生肖豬。
  • 2020年日曆來了,裡面藏著百科全書
    記者 | 趙曉嬌12019的餘額已不足20%,2020年日曆已經來了。2020年日曆除了上市時間早之外,功能上也增加了很多趣味性和互動性,並且還有許多新晉品牌加入了這場日曆大戰,比如最近很紅的敦煌研究院,以及公眾號 「十點讀書」,今年也都推出了自己的日曆,而像故宮日曆、知乎日曆等老牌常青日曆今年也繼續知識普及的路數。
  • 2019日曆早已悄然開賣,哪種是爆款?
    在許多人記憶中,跨年就是一幅幅生肖圖日曆的更換。如今,這種懸掛在牆上的日曆越來越少,擺在桌子上的檯曆越來越多。還有一個多月的時間,2019年即將來臨,成都市場上日曆也早已悄然開賣。豬作為十二生肖中最後一個屬相,一直被人們寓意為金豬送福,因此豬年的日曆種類也是相當豐富,其中電商平臺銷售的小豬佩奇日曆更是備受歡迎。
  • 2021年的主題日曆書是時候買起來了
    不知不覺,這跌宕起伏的2020年即將進入最後一個月:2021近在眼前了。你桌上的日曆書準備好了嗎? 感覺日曆書的風似乎沒有前幾年吹得那麼「猛烈」了,但質量和出品還算穩定,類型也齊全。在購書網站輸入「日曆書」三個字:詩詞、養生、藝術、旅行……總能找到適合你的主題。
  • AppStare:2019CHINAJOY必看亮點,附最全CJ跑會日曆
    2019 CJ幾個必看熱點1st 出海掘金全球2018年遊戲類應用的總下載量約32億次,同比增長39%;總用戶支出約61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08億),同比增長49%。整體增速均高於全球移動遊戲產業的增長水平。相比十年前,暴增百倍以上。遊戲出海、掘金全球,勢在必行。
  • 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紅磚頭」成網紅?
    這幾年,故宮博物院推出了各式文創產品,抱枕、手錶……很多都成為「爆款」,《故宮日曆》也不例外。而最新版的2019年《故宮日曆》,首印更是達到70萬餘冊,月銷量也十分可觀。它到底長啥樣呢?9月10日,2019年《故宮日曆》發布。
  • 2019年便利店的8個關鍵詞
    進入2020年,《零售圈》對2019年發生的近10000+件便利店事件進行梳理,總結髮現八大關鍵詞:跨界、跨業態、收購、下沉、危機、賣藥、冰火兩重天、融資難。>037-11聯手臺灣網絡書店博客來推出新零售書屋Big7書店零售圈評:便利店是零售行業中最小,最跨界,但是「度量」最大的一個業態,承擔著很多附加服務,所以也就成了很多便利店跨界的能力的體現。
  • 頭部玩家退出 文創日曆市場走向何方?
    臨近年底,文創日曆的大戰已經拉開序幕。記者調查發現,2021年的文創日曆比拼依然激烈。有人爭先入局摩拳擦掌,有人推陳出新搏上一搏,也有頭部玩家毅然決定離場。強敵頻現北京公園也推文創日曆近年來,不僅有佔據文創日曆市場大份額的故宮日曆、物種日曆、豆瓣日曆等頭部選手推陳出新,更有公園、書店紛紛「跟單」,加入年末文創日曆的大戰之中。
  • 正宗上海人如何過日子 看這本民俗日曆書就對了
    每當年尾,市面上的各種日曆書就盛行起來。2010年,《故宮日曆》「復活」,成為網紅。隨後,各家出版社爭相開發日曆書,成了一種新「民俗」。  日曆本為農耕時代舊物,代表靠天吃飯的文明,對於寒來暑往的自然規律的敬畏和對傳統時間、空間體驗的詮釋。在農耕文明時代,「曆法」是受到最高尊崇的法度之一,原因在於它與中國人的基本生存的息息相關。然而,進入工業文明,尤其近十年來網際網路大潮衝擊,日曆「實用」的功能性價值,正在慢慢喪失。
  • 文章頻道 - 2020日曆盤點:26款最美日曆書,挑得眼花繚亂!
    全網搜集最具特色的2020日曆書。信息來源於各品牌官方微信,點擊日曆名即可查看有沒有發現,日曆書上市的時間越來越早了?本應是年末的狂歡,今年各大日曆書卻在上半年剛過就陸續上市,仿佛在說:「2019也就這樣了,不如期待一下2020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