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美國影響的韓國稱「漢字落後」,如今為何要在身份證上標中文

2020-12-20 讀書文史

韓國人要在身份證上額外寫上中文名字,這是迫不得已的決定,儘管韓國人不太喜歡

為何說是無奈之舉呢?這說起來就不得不提起韓國的歷史了。

眾所周知,韓國,是中國一衣帶水的國家。作為鄰居,兩國之間有許多的相似之處。比如韓國人也過端午節,春節,也穿漢服,也受傳統的儒家思想影響等等。

韓國民眾寫春聯

當然,其實,不僅是韓國,周邊的許多國家,如日本、越南等國的傳統文化習俗也和中國有許多的相似之處。可以說,整個東南亞都或多或少散溢著中國的「味道」。

而之所以能夠在這些國家身上找到中國的影子,源於古代中國的繁榮、強大、盛世。所以,要問現在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何有漢字,這也就不難理解了。

漢字在韓國的發展演變歷史

簡言之,可以用一句話來概括:備受推崇——大力發展——逐漸嫌棄——最終變革——再次拾起

如果說這有些難記,難理解,不妨將其看作是男女之間的情感發展流變過程:從仰慕,到發展,到嫌棄,最後到不得不為現實低頭,只能彼此妥協,相互扶持,走完一生

具體來說,漢字在朝鮮半島(朝鮮和韓國)的發展狀況:

3世紀左右,漢字從中國傳入到朝鮮半島(之後再輾轉傳入到日本,日本出現了「真名」,即漢字的意思)。公元7世紀左右,漢字在朝鮮半島得到了廣泛的使用。當時,朝鮮語幾乎是用漢字來書寫的,其官方的書寫系統即是漢字。可見,中華文化的影響之大。

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為當時朝鮮民族的語言發展比較緩慢,沒有形成自己的獨立完整的文字記錄體系。

1444年,朝鮮世宗頒布了《訓民正音》,發明了諺文,諺文和漢字一同被使用。《訓民正音》可以說就是今天韓國文字的雛形。

1948年,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成立,宣布廢除漢字,採用純諺文拼音文字書寫。當時,僅有少量的漢字被保留了下來。

註:朝鮮半島,於1945年被美國、蘇聯分割成為了兩個國家。以北緯38度線為界,北部為蘇聯扶植,南朝為美國扶植。1947年,南朝鮮民眾反美呼聲高漲,1948年,大韓民國和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各自宣布成立,當時,南韓總統為李承晚,北朝鮮首相為金日成。

分割之後成立的兩個國家,在文字上的叫法也就有所不同,其世宗創造的拼音文字,在南韓國被稱為「韓文」,在北朝鮮被稱為「朝鮮文」。不過,雖然叫法不同,但本質還是一樣的,都是同一文字。

漢字為何走向了被廢除的命運?

答案不言而喻。

第一,18、19世紀的中國,清朝政府軟弱無能,日本及西方列強等瓜分中國領土、財產。中國被割地,被要求賠償,當時整個社會一片蕭條和落敗,百姓民不聊生。從輝煌神壇跌落谷底,從最初備受日本矚目的國家,到被日本欺辱,這一落千丈的落差局面,誰看了都不免為之感到唏噓,為之感到鄙夷、瞧不起。

所以,這就不難理解,漢字為何在朝鮮地區被降格,變成了「三流」文字。

第二,或許和懼怕有一定關係。西方列強瓜分中國,周邊的國家,若與中國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這可能會引火燒身,為此撇清關係就顯得非常有必要了。

第三,除了這些,主要還和時代的發展,文明的進步,文化的變革有關。朝鮮半島經歷了數百上千年的發展,文化也在不斷發展和演變著。尤其是到了近現代,朝鮮半島南北分治了之後,韓國的思想文化、政治、經濟深受美國的影響。為此,出現了不少的「漢字落後論」等言論

韓國民眾認為,應該弘揚民族氣節,推行表音文字,於是限制和廢除漢字的呼聲越來越高,最終漢字被以政治手段強行去除

既然漢字已經被廢除,韓國人為何非要在身份證上,用括號額外再寫上一個中文名字?

若要問起這個問題,韓國人可能也會被自己給笑哭。這說起來真是個趣味「笑話」。

面對這問題,韓國人可能會一臉苦笑地回復道:沒辦法,誰讓漢字太強大,難以撼動……

的確,其實漢字早已根深蒂固地影響了韓國的方方面面,包括且不局限於文化、政治,經濟等領域。漢字被「逐出」韓國,給韓國民眾的日常生活帶來諸多的不便影響。

我們前面說過,韓國文字改革後,推行表音文字,這相當於我們的漢字拼音,而眾所周知,一個漢字拼音可以有多個詞義,比如:音,可以對應多個詞義:(人)、(確)、(洗)(子)等等,這時若不標註漢字,就很難區分到底是指哪個詞。

最初,韓國人的身份證其實是沒有規定要求標註中文名字的。只是在長期的發展中,韓國人發現,沒有漢字的表達,真是會引來許多的混亂。為此,迫不得已只好在新版的身份證上標上中文名字,以示區別。

其實,早在2005年初韓國政府就已宣布,在交通、公務文件等領域,全面恢復已經被剔除了多年的漢字。在韓國,自2004年11月舉行的2005學年度高考開始,漢語科目已被列入選考科目。如今,幾經沉浮的漢字,再次回到了韓國身邊。

評價

其實,漢字有沒有可能從韓國語言文化中剔掉,都已不重要。容貌雖可改變,但是歷史不能抹去,韓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歷史,早已刻在了一草一木,一房一梁上。

韓國光化門廣場

一個民族,一個國家,只有承認歷史,包容文化,自信面對,才能走出鏗鏘有力的步伐,才能更好地發展。

參考資料:

廖新玲著,海外華文教育教材漢字學,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

徐繼東,張虹著,古往今來話中國中國的語言文字,安徽師範大學出版社

圖片源自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若侵權請聯繫刪除。

點讚是一種美德,寫作不易,喜歡就點個讚、轉發分享吧~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讀書文史。

相關焦點

  • 曾說「漢字落後」的韓國,為何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中文?
    作為中華文化載體之一的漢字,成為了代表性的存在,也成為如今許多國家的一大愛好。漢字讀音與書寫的奇特,漢字身上所呈現出來的魅力,都讓越來越多的外國人開始學習漢字,哪怕他們知道這個過程非常困難,卻仍然不斷的嘗試。
  • 韓國廢除漢字72年,為何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其實他們也很無奈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72年,為何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其實他們也很無奈你還記得幾年前,韓國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節"作為世界遺產地而搶佔了中國的先機嗎?"我們的認為"端午節"最早起源於中國文化,不應被韓國所採用!但是,不可否認的是,中韓兩國在歷史上確實有一定的淵源。很久以前,韓國也用漢字寫字,但到目前為止,漢字基本上被韓國人廢除了。韓國現在使用自己的文字!那麼,韓國身份證為什麼要用中文寫呢?
  • 韓國取消漢字後,為何份身份證還加中文名字?日本人:他們後悔了
    從史書上我們也能了解到,韓國的政治經濟文化,都是深受中國文化的影響,而且在古代,韓國連自己的文字都沒有,在韓國自己的地域史中,同樣也是帶有大量的中國文化的,我國歷史最早記載的韓國,是在司馬遷的《史記》中,《史記》記載,武王伐紂,紂王的叔父在韓國建立起了箕子朝鮮,這就是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之前被認為的韓國最早的國家,但現代韓國的歷史學家們卻都否認了這個王朝的存在。
  • 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
    導語:韓國廢除漢字後,為什麼韓國人身份證仍要寫中文名?滿滿的心酸大家還記得在前幾年,韓國搶先中國一步,向聯合國申請「端午祭」為世界上遺產的事情嗎?在我國引起了不同凡響,我國人認為「端午祭」最先起源於中華文化,不應該由韓國來申請!
  • 韓國人的身份證,為何一定要額外用括號標註一個中文名字?
    事實上每一個韓國人都相當於擁有著一個中文名字,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現象,不過可能留意到的人並不多。雖然現在韓國已經全面去漢字化了,然而在個人身份證上卻一定要用括號標註一個中文名字,這是為什麼呢?其實他們也很無奈。
  • 韓國人為何要廢除漢字?漢字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影響嗎?
    憑什麼漢字要統治一個外族?一種語言是否適用,只有用的人自己知道,中國人自己的優越感自己感受得了!世界上那麼多國家民族把英語列為官方語言,中文卻不是!要知道英語對很多國家的影響遠遠沒有中國漢字漢語對周邊國家影響的時間更長,為什麼漢字不能被周邊國家接受成為官方語言?所謂民族自尊是你以為的而已。
  • 韓國和越南廢止漢字,如今卻悔不當初,坦言:全世界都在學中國話
    不過雖然漢字如今看起來很發達,但在一段時間中其實是被看成是落後的標籤,甚至最後還被廢除過的,這樣的情況自然不是發生在我國,而是發生在那些古代中原王朝的藩屬國,就比如這兩個國家就都廢止過漢字。古代中原王朝繁榮巔盛,建立了一種朝貢制度,來管理周邊的國家,其中包括如今的越南和韓國兩國國家。
  • 韓國為何沒有知名作家?廢除漢字的後遺症,如今仍被日本嘲笑
    其中,他們文字就是用的漢字,這也是為何現在我們把韓國人的名字和中國人的名字混在一起時,沒人會分辨的出的原因。 可是,到了近代後,西方一些國家迅速崛起,而中國卻由於封閉、不開放逐漸落後,曾經的「學生」朝鮮開始轉向西方國家靠攏。
  • 韓國大張旗鼓推行「去漢化」 為何韓國人身份證上還用中文名?
    韓國大張旗鼓推行「去漢化」 為何韓國人身份證上還用中文名?大家都知道,在歷史上,韓國屬於中國的附屬國,中國的文化對他們有著深遠的影響,其中就包括中國的漢字,開始的韓國沒有自己的文字,交流書寫,文書傳達等等都是用的中文。
  • 已經廢棄漢字的韓國,為什麼身份證上還有中文名字?
    在朝鮮獨立後,朝鮮政府就正式的在朝鮮廢除了漢字的日常使用,使用朝鮮文,執行去「漢字」化政策,後面韓朝分家後韓國也繼續執行這一政策如:把漢城改為了首爾(但中國一直沿用到2005年才在韓國的抗議下改的名稱)。但是經過了70多年的去漢字化運動,韓國還是有很多人有自己的漢字名。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何要寫個中文名字?
    韓國的身份證並沒有強行規定,一定要加注中文名。之所以,在新版的韓國身份證上,韓國人都會用一個括號,在其中標註中文名字,這實在是無奈之,因為現行的韓國文字存在著巨大的缺陷。韓國這個國家長期是東方大國的屬國,接受東方大國文化的影響,韓國的上流社會說漢語寫漢字,學儒家經典,韓國的科舉考試,不僅考試的制度,連考試內容都是從中國照抄而來的。當然,朝鮮半島也有自己的語言,韓國的下裡巴人就是用這種語言進行交流的,但是這種語言始終沒有形成文字,在韓國通行的文字是漢語。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要特地加個中文名字?韓國專家告訴你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什麼要特地加個中文名字?韓國專家告訴你   韓國是我們比較熟悉的一個國家,很多韓國明星都會來我國發展,我國的很多年輕人也會選擇去韓國讀書或工作。而且,我們在看韓國電視劇的時候,會發現韓國人都有一個中文名字,就連他們的身份證上,也都會特意加上中文名字。
  •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
    漢字對韓國的影響有多深,為何總有韓國人提議要恢復漢字教育?現在世界上的通用語言是英語,這是因為當年大英帝國在世界上神一般的影響力而得來的。然而隨著漢字在韓國漸漸遠去,韓國的新一代人卻出現越來越多的人想要挽留漢字走開的腳步了。近些年,韓國屢次爆出民眾要求恢復漢文教育,讓韓國的年輕人重新學習這種古老的象形文字的聲浪。為什麼韓國人對漢字的態度如此矛盾,先捨棄,後又追回呢?這還要從漢字在朝鮮半島最開始的出現講起。
  • 為什麼韓國明星都有漢字名,還要在身份證上備註一個中文名字?
    經常看韓國綜藝、關注韓國娛樂圈的應該知道,韓國的明星都會有一個中文名字。實際上,韓國人出生時,都會起一個漢字名字。有些韓國藝人出道時候並沒有公開身份證上的漢字名的,粉絲就會根據音譯取一個漢字名,但是往往和他們本名不一樣,之後藝人可能會再更正。
  • 立志去漢字化的韓國,身份證上為何仍舊要保留漢字?原因扎心
    而且直到今天為止,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除了韓語的姓名之外,後邊都要帶上漢字書寫的名字。那麼是什麼原因讓韓國在發動去漢字化運動之後,卻又在今天的身份證上開始使用漢字呢?其實早在我國的三國時期,也就是公元三世紀的時候,漢字就正式傳入當時的韓國地區。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韓國境內的貴族人家開始學習漢字。
  • 為何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名字用韓文和中文寫呢?留學生說出了實情
    為何韓國人的身份證上,名字用韓文和中文寫呢?留學生說出了實情韓國的美女、帥哥是出了名的好看,很多中國追星者都十分喜歡韓國明星。韓國也給我們國家帶來了很多影響,比如女生穿衣打扮上,大家都很喜歡韓國的那種風格,但是你們知道嗎?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何名字用韓文和中文寫呢?看完解疑惑了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何名字用韓文和中文寫呢?看完解疑惑了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韓劇。看過韓劇的人肯定都會注意到這樣一個現象,尤其是在看古裝韓劇的時候,會看到他們寫的都是漢字,而且還會注意到,他們的身份證上面的名字會同時存在韓文和中文兩種表示,這是為什麼呢?看完解疑惑了。首先,這還是需要從古代的時候說起,其實,在古時候,我們中國是一等一的大國,鄰邊的小國都會前來學習中國當時候的技術和文化,韓國當然也不例外。
  • 韓國人的身份證上,為啥要用中文名字備註?答案讓人意料之外
    如今各位對於韓國肯定都不陌生吧,那麼各位小夥伴們知不知道為何在韓國街道總會出現一些中文漢字,甚至連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有一個特別標明的中國名字呢?其實原因十分的簡單,在很早的時候,韓國自己本身是沒有自己的語言以及文字的,公元三世紀的時候,漢字首次傳到了朝鮮,也就是在朝鮮時代,那時的上層階級人士開始使用我國的漢字,那個時候漢字還是個外珍貴的,甚至連一些奴隸階層的人都無法學習漢字以及認識漢字,從那個時期開始,很多文人以及高階層的人是使用的就是漢字,所學習的也是漢字的書籍。
  •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會有個中文名字?網友調侃:沒骨氣
    為什麼韓國人的身份證上都會有個中文名字?網友調侃:沒骨氣眾所周知,我們中國是一個地大物博的國家,中華上下五千年的歷史造就了我們博大精深的文化。我們的鄰國,日本、韓國、越南等國家就深受我們國家的文化薰陶,其中韓國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 韓國身份證上,為何在名字後面標註一個「中文」名,如今終於明白
    韓國人身份證名字後面,為什麼標註1個「中文」名?文|侃侃千古歷史說起來韓國,一般大家可能都會聯想到,整容,韓劇,化妝品。有的人會很關注韓國的化妝品和醫美項目,畢竟韓國人大都從小就開始美容或者是整容。其實大家對於韓國的信息大部分都是從網上了解得來的。但是現在網上大部分充斥的都是一些娛樂八卦信息,所以從這些方面看韓國總是比較片面的。大多數人大概都不知道韓國人的身份證名字後面都會有一個括號,括號裡是中文,也就是韓國人的中文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