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有哪些謎團

2020-12-21 瀟湘晨報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

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資料圖:四川自貢恐龍博物館內遊人如織。該館以恐龍化石埋藏點多面廣、數量巨大、種類眾多、保存完好、層序連續等特點著稱於世。劉忠俊攝

小行星撞擊破壞恐龍棲息地?

恐龍為何會滅絕,這是許多人心頭的疑問。日前,有媒體報導,6月29日發表的一篇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

該研究認為,在6600萬年前的白堊紀時代末期,一顆小行星在現今墨西哥海岸的位置撞擊了地球。撞擊時釋放的粒子和氣體阻擋太陽光線長達幾十年,造成持續冬季。這項研究還通過建模分析顯示了小行星撞擊對恐龍棲息地的破壞性影響。

該消息很快登上了熱搜。方琳浩說,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學術觀點,最早是1980年由美國科學家阿爾沃茨(Walter Alvarez)推論得出,依據是地層中白堊紀末的黏土層中,主要來自地外的「銥」元素異常。

他介紹,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引起印度德幹高原的超級大火山爆發,這又引發一系列連鎖反應,導致地球氣候劇烈變化,非鳥類恐龍無法適應,最終走向滅絕。

這種「親密接觸」有多可怕?

假如小行星與地球真的來一次「親密接觸」,確實有可能會帶來不小的災難。

天文學上定義,軌道在距離太陽1.3天文單位(1天文單位為日地平均距離,約為1.5億千米)範圍內,且與地球軌道距離小於0.3天文單位的天體為近地天體,是近地小行星和近地彗星的集合。

資料圖:圖為NASA此前發布的小行星掠過地球的效果圖。

其中直徑大於140米且距離地球軌道最小距離在0.05天文單位範圍內的潛在撞擊威脅天體,對地球構成直接威脅。

直徑較大的小行星撞擊地球很容易造成災難。據媒體報導,2013年2月15日一顆直徑約20米的小行星在俄羅斯車里雅賓斯克上空發生爆炸,間接造成3000餘間建築物受損,1600餘人受傷。

人類成功預警小行星撞地球的例子也並不遙遠。2014年元旦,科學家們發現一顆小行星將在24小時後將撞向地球。這顆小行星很小,並沒有對人類產生威脅。

傳說中的種種猜測與假說

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向來有著多種不同說法。除「小行星撞擊說」之外,「火山爆發」一說也曾經頗為流行。

後者的主要內容是認為火山大規模爆發,帶來大量地下有毒氣體,其中的二氧化硫氣體還會形成持續數十年以上的酸雨。

資料圖:2019年7月11日,廣東省博物館,恐龍骨架吸引小朋友眼球。中新社記者陳驥旻 攝

另外,大量火山灰飄到大氣層中的平流層後,會數月時間無法散去,形成強大的「太陽傘」效應,植物無法進行光合作用、地表氣溫短時期內急速下降……導致氣候寒冷等嚴重後果。

植物漸漸凋零,這就導致以此為食的植食性恐龍得不到足夠的食物,漸次滅絕;肉食性恐龍也因沒有植食性恐龍作為獵物而慢慢死亡了。

「除了上面提及到恐龍滅絕的原因以外,還有地磁倒轉說、恐龍中毒說等,這些是與『恐龍絕滅』同時發生的地史史實,它們綜合作用於地球這個有機系統,單一的說任何一個都是盲人摸象。」方琳浩解釋。

不過,有專家指出,恐龍並不是一夜之間突然消失的,而是有一個過程,甚至也許是幾萬年,只不過相對於恐龍存在過的1.8億年時間而言,幾萬年時間還不到千分之一。

它們或許並未完全滅絕

另外,方琳浩介紹,前文提到的6月29日的科學論文名為《小行星撞擊,而非超級火山噴發,導致白堊紀末恐龍絕滅》,正文中通篇都使用的是「非鳥類恐龍」的絕滅。

他說,按照對生物分門別類的「科學分類法」標準,恐龍沒有完全滅絕,而是有一部分演化為今天的鳥類。比如侏羅紀晚期和白堊紀就已經有一些恐龍和鳥類親緣關係比較近,體型較小、擁有羽毛。

據報導,早前,「巨嵴彩虹龍」化石標本被發現。它與「赫氏近鳥龍」同屬近鳥龍類,其尾羽羽軸兩側的不對稱羽片,表明其當時已具有輔助飛行特徵。

「恐龍種類繁多,向鳥類進化的分支中個頭都不大,很多體型也就是如今喜鵲的大小。」方琳浩表示,根據化石等證據,今天意義上的鳥類也並不是恐龍滅絕後才出現的。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6年12月8日,中國、加拿大等國科學家有史以來第一次在琥珀中發現恐龍。在琥珀中發現的第一件恐龍標本是一條長約3.85釐米、長滿毛的尾巴。根據同類恐龍的體型,研究人員推斷,這一恐龍身長18.5釐米。

他說,也正是在恐龍走向滅絕後,地球上生態圈中出現物種空缺的環境——即空缺的生態位,鳥類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逐漸繁盛起來。

同時,原本在恐龍時代,弱小的哺乳類動物,憑藉頑強的生命力和作為恆溫動物體溫調節的優勢,也躲過了巨大的災難,得到佔領生態位的機會,繁衍至今。(完)

【來源:尚一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還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 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地球科學學院副教授方琳浩在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也就白堊紀末期的「非鳥類恐龍」滅絕事件給出了自己的看法。
  • 英國研究發現: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
    英國研究發現: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第三大謎團:恐龍為何沒有進化出高級智慧恐龍在距今兩億年五千萬年前出現,在距今六千五百萬年前滅絕。出現時間是推測的,但是滅絕時間是世界比較統一的。這個滅絕時間是通過化石所在的地層年代推算的,恐龍的化石都出現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裡,之後再沒有出現,所以滅絕時間基本可以確定。
  • 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第三大謎團:恐龍為何沒有進化出高級智慧恐龍在距今兩億年五千萬年前出現,在距今六千五百萬年前滅絕。出現時間是推測的,但是滅絕時間是世界比較統一的。這個滅絕時間是通過化石所在的地層年代推算的,恐龍的化石都出現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裡,之後再沒有出現,所以滅絕時間基本可以確定。
  • 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唯一存活恐龍進化成鳥類
    來源標題: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唯一存活恐龍進化成鳥類 6月29日發表的一篇英國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
  • 小行星撞擊地球之前恐龍就衰落了嗎?尋找恐龍滅絕元兇
    資料圖,新華社供圖那麼,「小行星撞地球致恐龍滅絕」的假說是怎麼提出來的?目前又有哪些新的發現?剛開始,科學家認為是恐龍的演化出了問題,比如體型越來越大,這讓它們不能很好地適應變化的氣候而滅絕。有昆蟲學家提出,一段時間內地球上出現了大量的毛毛蟲,它們吃掉了恐龍賴以生存的植物,所以恐龍被餓死了。也有一種災變說,認為一顆超新星爆炸,發出大量射線使恐龍滅絕。種種假說,眾說紛紜,都不能很好地解釋恐龍滅絕的原因,直到阿爾瓦雷斯父子提出撞擊假說。
  • 對行星撞擊致恐龍滅絕的質疑
    恐龍滅絕的原因,一直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不僅考古學家和生物學家對這個謎團抱有很大的興趣,就連天文學家對這個問題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前一陣子,恐龍滅絕原因中的行星撞擊說,就受到了一些天文學家的質疑。
  • 恐龍滅絕真是小行星撞擊嗎?目前科學發現一些未知的因素!
    那麼地球上面到底有多少生命的秘密呢?其實從寒武紀生命大爆發開始,地球的生命演化,就開始出現一些謎團,這些謎團甚至到現在都無法真正的揭開,科學家甚至不能解釋,地球上生命到底來自哪裡。正是因為這個原因,很多地球生命因此變得十分神秘,甚至影響到地球的進化日程。
  • 小行星撞擊令恐龍滅絕,但時間地點、角度都太趕巧了!
    迄今為止,地球已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相信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白堊紀大滅絕。這次滅絕造成了白堊紀末期包括恐龍在內的75%動植物滅絕,因此也叫恐龍大滅絕。關於恐龍滅絕的理論(假說)有很多,比如有人認為是有人認為是火山爆發,有人認為是超新星爆炸所致,但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一個主流理論是小行星撞擊。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科學家給出答案,「小行星撞擊說」遭駁斥
    恐龍,一個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了地球長達2億年的物種,為何會在最鼎盛時期突然滅絕?這個謎團,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也沒能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完美答案。關於恐龍的未解之謎,相信網友們更加關注的是「恐龍的滅絕」。
  • 小行星撞擊令恐龍滅絕,但時間地點、角度都太趕巧了!
    迄今為止,地球已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相信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白堊紀大滅絕。這次滅絕造成了白堊紀末期包括恐龍在內的75%動植物滅絕,因此也叫恐龍大滅絕。關於恐龍滅絕的理論(假說)有很多,比如有人認為是有人認為是火山爆發,有人認為是超新星爆炸所致,但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一個主流理論是小行星撞擊。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想佔領地球,為了保護地球,青貓們在恐龍時代來尋找恐龍的基因但是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青貓們知道不能改變歷史雖然在太空梭上看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但是小行星墜落導致恐龍全部死亡這個場景不是導演們創造的,「隕石坑撞擊說」是目前恐龍已滅絕的最廣為人知的假說恐龍是從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到現在生存的龍形類動物,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科學家給出答案,「小行星撞擊說」遭駁斥
    恐龍,一個在人類出現之前統治了地球長達2億年的物種,為何會在最鼎盛時期突然滅絕?這個謎團,科學家們經過多年的研究也沒能給出一個令人信服的完美答案。關於恐龍的未解之謎,相信網友們更加關注的是「恐龍的滅絕」。
  • 研究表明:小行星撞擊地球後引起的氣候變化導致恐龍滅絕
    新華社北京7月1日新媒體專電 美媒稱,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了地球,撞擊點就位於現今墨西哥的海岸附近,這一災難性事件眾所周知地導致了非鳥類恐龍的滅絕。根據屬同類研究中首次的新研究,該次撞擊造成的氣候條件幾乎毀滅了所有適宜恐龍居住的棲息地。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想佔領地球,為了保護地球,青貓們在恐龍時代來尋找恐龍的基因但是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青貓們知道不能改變歷史雖然在太空梭上看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但是小行星墜落導致恐龍全部死亡這個場景不是導演們創造的,「隕石坑撞擊說」是目前恐龍已滅絕的最廣為人知的假說恐龍是從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到現在生存的龍形類動物,
  • 恐龍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滅絕嗎?其中存在疑點,看看科學家怎麼說
    除此之外,更有一些非常荒誕的猜測,有人認為恐龍因為吃了大量有毒的花而滅亡,還有人說是因為外星人的大量狩獵導致它們突然消失,不過很顯然這些是毫無根據的猜測。在這些猜測中,最讓人接受的一個假說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在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為10公裡的小行星從天而降,直接撞進了大海當中,大量的海水被蒸發,同時造成了巨大海嘯。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你知道撞擊點在哪裡嗎?
    第二次是中生代末期,當時除了統治地球的恐龍滅絕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也都滅絕了。恐龍生活在中生代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後,大約在6500萬年以前,恐龍突然滅絕了,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多種猜測,包括小行星撞擊說、火山爆發說、造山運動說等學說。
  • 小行星不是恐龍滅絕的主因,它們曾經歷2次滅絕,氣候變化最可怕
    提到人類之前地球上的主人,很多人都會想到恐龍,恐龍從三疊紀時期出現後,一直到66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的地球遭遇了小行星的撞擊,恐龍一共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的時間,至於它們滅絕的原因,都認為和小行星撞擊有關,不過,近日的一項研究卻表明,恐龍可能經歷了2次大滅絕。
  • BBC: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時機和地點都很湊巧
    BBC: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時機和地點都很湊巧2017-05-16 15:46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PConline 資訊】儘管我們都知道造成恐龍滅絕的那場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仍有許多細節尚未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