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滅絕史:恐龍三大迷團,「小行星撞擊」蘇美爾文明中早有記載

2020-12-25 趣他的歷史

第一大謎團:恐龍到底長什麼樣?

我們對恐龍的影響應該是來自電影《侏羅紀公園》裡面那種龐然大物,但事實上恐龍到底什麼樣子沒有人知道,現在電影中出現的形象,不過是科學家通過骨骼外形推測出來的。不過這個推測是否服眾,不好說。就像你看到寵物狗的骨骼應該是完全想不到狗狗可愛的模樣吧。

第二大謎團:恐龍是恆溫動物還是冷些動物?

還有一個問題現在也不知,那就是恐龍到底是冷血動物還是恆溫動物。現在主流說法是一部分是冷些,一部分是恆溫,這個觀點很奇怪,假如是冷血動物,按照現在恐龍骨骼大小,長那麼大需要百年;如果是恆溫動物生長速度就會很快,類似於人類,但是恆溫動物有一個問題,假如是恆溫動物,那恐龍就需要消耗很多食物,就算一天消耗200公斤食物,那也不夠吃啊。

第三大謎團:恐龍為何沒有進化出高級智慧

恐龍在距今兩億年五千萬年前出現,在距今六千五百萬年前滅絕。出現時間是推測的,但是滅絕時間是世界比較統一的。這個滅絕時間是通過化石所在的地層年代推算的,恐龍的化石都出現在6500萬年前的地層裡,之後再沒有出現,所以滅絕時間基本可以確定。

有點正常邏輯的人可能會提出這麼一個問題,恐龍在地球上稱霸了2億年,而人類只生活了300-400萬年,那麼很奇怪,為什麼生存兩億年的恐龍沒有進化出人類的高階智慧,人類不過存在百萬年而已。這個就不禁讓我想起了達爾文《進化論》,啪啪打臉。

至於人類為什麼進化的如此之快,沒有解釋,但是達爾文說人不符合進化論的觀點,人的進化速度太快了!

恐龍的「突然」消失

六千五百萬年前,恐龍的消失,有可能是一瞬間,有可能是一段時間,但是在恐龍的歷程來說,可以用一瞬間來形容,這是恐龍滅絕的最大謎團。生活兩億年的霸主,食物鏈的頂端存在,為什麼突然消失不見。

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很多說法,最主流的是「小行星撞擊說」。

據說在六千五邊萬年前有一個直徑15km左右的隕石,因為它太大了,所以稱之為小行星,這個小行星撞擊在墨西哥,撞擊速度達每秒20km,每小時7萬公裡,撞擊所產生的能量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10億倍。通古斯大爆炸也不過是廣島原子彈的一千倍,僅僅一千倍就造成那樣的後果,可想而知10億倍是什麼概念。

撞擊導致了周圍生物的瞬間滅絕,之後北美、南美產生11級大地震,地震又引發海嘯,海嘯浪高達300米,這次海嘯席捲了整個地球,很多生物被地震和海嘯直接吞沒。最可怕的是,撞擊產生的衝擊波將地面砂石之類卷到大氣層中,而且墨西哥巖層還有大量石膏,撞擊熱量使石膏融化產生大量硫,硫和砂石進入大氣層,覆蓋了整個地球,阻擋了陽光的照射,沒有陽關,地球上的植物很快死亡,而且氣溫驟降,地球也變成了又黑又冷的地獄,酸雨不停的下,這樣的「人間煉獄」持續了30年,於是產生了個惡連結:植物死了,於是食草動物就死了,食草動物死了,食肉動物也就死了,恐龍也就滅絕了。

第五次生物大滅絕

這就是著名的「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當說到第五次生物大滅絕的時候,肯定有人會說那麼前四次呢?

第一次發生在4.5億年前,物種滅絕了一半,原因可能是因為地球突然變冷;第二次是3.75億年前,不到1億年,一半的海洋生物滅絕,原因據推測是因為海水含氧量突然降低;第三次,也是最大的一次,發生在2.51億年前,不過1億年,這次70%的陸地生物、96%海洋生物滅絕,原因不明;第四次就在2億年前,也是一半生物滅絕,原因不明;第五次就是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的這次,大概滅絕70%的物種。

那麼下次生物大滅絕是什麼時候,其實第六次已經發生了,就是現在。

腦洞大開的滅絕原因

現在的地球,每年都有大量物種消失,按照計算,現在物種滅絕的速度,是前五次平均速度的100倍。這次大滅絕是因為人類!

人類改造了自然,造成環境不適合其他物種生存,同理,前五次也是自然原因還是「人」為原因?細思極恐。

我們繼續說恐龍滅絕這個事情,貌似「小行星撞擊說」邏輯如此無懈可擊,但是它也有漏洞。

小行星撞擊的時間可能在恐龍滅絕之後。6500萬年左右恐龍滅絕,這個「左右」範圍太大了,如果精密計算,也可能時間是對不上的。

因為恐龍滅絕之後哺乳類動物就崛起了,所以我們可以腦洞大開的想像,恐龍滅絕也許和哺乳動物有關!恐龍蛋會不會被哺乳動物偷著吃光了。

另外據科學家研究,說按照現在恐龍化石的結構特點,他們是不足以支撐起恐龍龐大的身軀的,如果恐龍要生存,只有一個可能性,那就是當時地球重力比現在小

那麼地球為什麼重力會成現在這麼大?我們腦洞大開一下,會不會是因為地球重力變大導致的恐龍滅絕?

先來研究一下重力變大的可能,有兩種,一是地球轉速變慢轉速變慢,離心力就變小,重力就變大,小行星撞擊地球可能導致地球轉速變慢;假如地球轉速沒那麼容易被影響,那麼就會有二種可能,就是是地球本身的質量變大了,這可能和史前大洪水有關係。

大洪水,傳說是天上來的,也就可以理解為外太空來了大量的水注入地球,導致地球質量變大,重力變大,不過這只是我腦洞大開胡思亂想,並沒有根據的,只是給讀者一個思路而已。

總而言之,恐龍滅絕到現在還是一個謎,普遍接受的「小行星撞擊說」也是科學家的推測。2007年,美國科學家通過計算,認為6500萬年撞擊地球的小行星90%的可能是一個叫做「巴普提斯蒂娜」的小行星,它當時應該是在木星和火星之間的軌道上,他被另外的小行星撞碎,其中一片較大的碎片落到了地球上。

這個「巴普提斯蒂娜」所在的位置有沒有讓你有一些想法?

對,就是蘇美爾文明中提到的「尼比魯星球」,傳說他就是運行在火星和木星之間的一顆行星,而我們現在的天文技術卻沒有發現這顆行星,會不會是他被撞碎了,形成了木星火星之間的小行星帶?反正尼比魯人是不會告訴我們真相了,也許尼比魯人在撞碎之前已經逃走了,逃到哪去了?會不會是地球?

相關焦點

  • 小行星撞擊是恐龍滅絕主因?恐龍身上有哪些謎團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7月3日電(記者上官雲)體型龐大、動作矯健迅猛……這可能是許多人腦海中對恐龍的第一印象。它們曾是「地球霸主」,但在6600萬年前,卻突然消失了。日前,「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登上熱搜,引發關注。
  • 小行星撞擊令恐龍滅絕,但時間地點、角度都太趕巧了!
    迄今為止,地球已發生過五次大滅絕事件,相信其中最廣為人知的應該是「白堊紀大滅絕。這次滅絕造成了白堊紀末期包括恐龍在內的75%動植物滅絕,因此也叫恐龍大滅絕。關於恐龍滅絕的理論(假說)有很多,比如有人認為是有人認為是火山爆發,有人認為是超新星爆炸所致,但目前學界普遍認同的一個主流理論是小行星撞擊。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造成恐龍滅絕,你知道撞擊點在哪裡嗎?
    第二次是中生代末期,當時除了統治地球的恐龍滅絕外,海洋中有50%以上的無脊椎動物也都滅絕了。恐龍生活在中生代的三疊紀、侏羅紀和白堊紀,恐龍在地球上生活了1.6億年後,大約在6500萬年以前,恐龍突然滅絕了,關於恐龍滅絕的原因,有多種猜測,包括小行星撞擊說、火山爆發說、造山運動說等學說。
  • 小行星正面撞擊地球,使恐龍滅絕,最後去了哪裡?
    ,想佔領地球,為了保護地球,青貓們在恐龍時代來尋找恐龍的基因但是恐龍已經在6500萬年前滅絕了,青貓們知道不能改變歷史雖然在太空梭上看到小行星進入大氣層,但是小行星墜落導致恐龍全部死亡這個場景不是導演們創造的,「隕石坑撞擊說」是目前恐龍已滅絕的最廣為人知的假說恐龍是從中生代(三疊紀侏羅紀白堊紀)到現在生存的龍形類動物,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科學家給出答案,「小行星撞擊說」遭駁斥
    這個話題已經存在多年,恐龍滅絕的真正原因眾說紛壇,目前最主流的說法是「小行星撞擊」。「小行星撞擊說」是這樣描述的:空了這個曾經制霸地球2億年的生物,是在恐龍家族最鼎盛的公元前6500年突然消失,直接原因是一顆直徑為15公裡的隕石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隕石墜落的位置是如今的墨西哥一代。
  • BBC: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時機和地點都很湊巧
    BBC: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時機和地點都很湊巧2017-05-16 15:46出處/作者:其他整合編輯:黑目責任編輯:廖俊輝 【PConline 資訊】儘管我們都知道造成恐龍滅絕的那場小行星撞擊地球事件,「白堊紀-第三紀滅絕事件」仍有許多細節尚未解開。
  • 小行星撞擊時恐龍可能並沒有減少
    小行星撞擊時恐龍可能並沒有減少。幾乎可以肯定的是,在小行星滅絕非鳥類恐龍之前,蜥腳類動物就已經日落了。然而,許多其他恐龍家族仍然蓬勃發展,如果不是因為那次災難性的事件,它們很可能仍然統治著地球。古生物學家長期以來一直認為,在奇克蘇魯布隕石坑的小行星到來之前,恐龍的數量和多樣性都在下降。其原因一直備受爭議,甚至被用來質疑小行星撞擊導致恐龍滅絕(鳥類除外)的理論。然而,整個想法可能只是一種錯覺。在墨西哥發現一個巨大的隕石坑之前,人們普遍認為恐龍會長期減少,這導致許多人支持對恐龍大規模滅絕的緩慢解釋,比如來自哺乳動物的競爭。
  • 英國研究發現: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
    英國研究發現: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
  • 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科學界起爭議,或許有其他的原因!
    恐龍滅絕的真相是什麼?除了小行星撞擊,科學家有了新的答案!在人類出現之前,地球上的生命同樣多姿多彩,大約兩億年前,一種龐然大物開始在地球上興起,它就是恐龍,當時的地球陸地還是一個整體,並沒有像現在一樣分成了6大板塊。
  • 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唯一存活恐龍進化成鳥類
    來源標題:研究稱小行星撞擊地球是恐龍滅絕主因,唯一存活恐龍進化成鳥類 6月29日發表的一篇英國新研究發現,恐龍滅絕是因為小行星撞擊地球,而非火山噴發。
  • 恐龍滅絕是因為火山爆發還是小行星撞擊?海洋生物化石給出了答案
    部分鳥類倖存下來,而恐龍則無一例外地遭受了滅頂之災。儘管尼斯湖水怪的傳說仍在繼續,但蛇頸龍類也在那一刻滅絕了。但是,由於小行星撞擊的時機和火山爆發的時間過於接近,地質學家們一直以來都在爭論,這場大屠殺的罪魁禍首到底是誰。這場辯論愈發激烈,以至於有人稱這場辯論為「科學中最持久的爭論」。
  • 美國科研小組稱恐龍滅絕緣於小行星單次撞地球
    恐龍滅絕緣於小行星單次碰撞地球?    恐龍滅絕是科學家難解的世紀之謎,許多科學家推測,宇宙物質多次撞擊地球是導致恐龍滅亡的原因。然而,美國一支科研小組在分析大西洋底部沉積巖後卻認為,單次小行星撞擊地球才是真正誘因。這一發現得到《美國地質學會通報》網站11月30日詳細報導。
  • 那顆6500萬年前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了哪?
    在地球生物發展的歷史上,總共有過四處次物種大滅絕,第一次是在4.38億年前的奧陶紀,主要滅絕的物種都是海洋生物。而最近的一次是在6500萬年前的白堊紀,這次生物滅絕中,恐龍就是最重要的對象之一。在現代研究提出的十幾種理論中,相對受到廣泛認同的說法就是6500萬年前一顆行星碰撞了地球的中美洲地區,引發一場大地震以及熔漿的噴湧,這是導致恐龍滅絕的主要原因。據專家推測這顆小行星直徑有10公裡,質量相當於一座珠穆朗瑪峰。它撞擊地球後產生的地震強度約為10級,會留下一個直徑超過100公裡的隕石坑。這種強度的撞擊使得之後的幾個月內,地球上的生態環境產生劇變。
  •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撞擊事件,有可能再次發生嗎?
    根據目前的數據,未來100年沒有能對地球構成重大撞擊的小行星,但凡事總要小心,誰也難保沒有漏網之魚。彗星撞地球導致恐龍滅絕(來源:圖蟲創意)作者 | 林文杰 航天科普作家6500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公裡的小行星撞擊尤坦卡半島,導致統治地球1.6億年的恐龍滅絕。
  • 是小行星撞擊滅絕恐龍?也許溼婆隕石坑和印度德幹高原火山才是
    本文參加百家號科學#了不起的自然氣象#系列徵文圍觀群眾可能有兩種意見,一種是知道恐龍滅絕可能是一次小行星撞擊,但為什麼確定是小行星撞擊可能說不太清楚,另一種是從頭到尾徹底否認是小行星撞擊,認為6500萬年前的事情,咋說都可以,為什麼一定是小行星呢?也許不是呢?下面就這個話題來捋一捋。
  • 6500萬年前,那顆正面撞擊地球,讓恐龍滅絕的小行星,後來去哪了
    別以為古代不考古,沒有發現過恐龍化石,東晉的書籍《華陽國志》記載四川武城發現了恐龍骨頭,那時的人還不認識恐龍,以為是神話裡的龍,把恐龍骨頭入了藥,也就是中藥裡的「龍骨」。
  • 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事件導致恐龍滅絕,那小行星後來哪去了?
    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恐龍,大約毀滅於六千五百萬年前,毀滅的根本因素是源自一場猛烈的小行星撞擊事件,一顆直徑在十公裡左右的巨型小行星與地球相遇(說是巨型,其實主要是相對於地表生物而言,畢竟這顆小行星的尺寸和當年地球所撞到的那顆體型和火星差不多大的天體根本沒法比較,而後者那場撞擊誕生了我們現在的月球)。
  • 恐龍滅絕的真實原因被確定,小行星只是導火索,不是準確答案
    在每一次大消亡的事件中,原因基本上包括地球氣候異常、超級火山噴發、小行星撞擊、甚至是超新星爆發。 而恐龍滅絕的事件發生在6600萬年前,是第五次生物大消亡,原因歸咎於小行星撞擊,我們現在認為尤卡坦半島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就是當年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出來的。
  • 如果小行星沒有撞擊地球,恐龍還會是地球霸主嗎?
    恐龍近日,來自英國巴斯大學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針對恐龍多樣性開展了一項新研究,結果表明,66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時,恐龍數量並沒有減少。如果沒有發生撞擊,恐龍可能會繼續統治地球。
  • 恐龍滅絕真相曝光?科學家模擬小行星撞擊,還原恐龍最後生活景象
    可是就目前所報導的情況來看,很多結論都是推測,恐龍這個龐大種族是如何滅絕的依然沒有完全確定的定論,很多科學家各執一詞,互不相讓。不過就目前科學家們所掌握的證據看來,「小行星撞擊引起地球巨變」無疑是最具說服力的一種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