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區:關愛殘疾人 共享改革發展紅利

2021-01-20 青海省人民政府

  近年來,西寧市城北區將殘疾人事業作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點工作,全力推進對殘疾群體的個性化、多樣化服務,著力打造五項工程,幫扶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共享社會發展成果。

  ●完善殘疾人服務設施

  城北區投資1500餘萬元,建成了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和小橋、祁連路西、一工具機等社區殘疾人之家;在區中醫院、二十里舖等建成殘疾人康復服務中心;在北川河東路、毛勝寺社區和嚴小、晉家灣等村建成殘疾人康復訓練室,形成以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為龍頭,社區殘疾人康復中心為依託、社區殘疾人之家、村(社區)殘疾人康復訓練室為基礎、居家託養為補充的殘疾人康復服務體系。

  ●改善殘疾人生活狀況

  圍繞殘疾人「人人享有康復服務」目標,近年來,城北區為2600餘名殘疾人提供了白內障復明、殘疾兒童搶救性康復、腦癱智障兒童康復訓練、假肢矯形器配裝等康復服務;實施輔助器具發放全覆蓋,為全區各類殘疾人發放輪椅、助聽器等輔助器具2500多件;投資39.6萬元,為74戶貧困殘疾人家庭進行衛生間、灶臺等無障礙改造。目前,已有400餘名殘疾人在區殘疾人綜合服務中心接受康復、教育、就業、培訓等服務,有50餘名智障、腦癱及自閉症的殘疾人接受日間照料、託養等服務。

  ●促進殘疾人全面發展

  制定《城北區扶持殘疾人自主創業個體就業試行辦法》,通過與企業對接、舉辦殘疾人就業招聘會、按比例安排就業、集中就業、扶貧基地、公益崗位、自主就業、靈活就業等形式促進殘疾人就業,實現就業、再就業840名。在小橋惠客家超市設立殘疾人手工作品義賣點,並舉辦計算機、掐絲唐卡、手工製作、盲人按摩等培訓,使800餘名殘疾人得到職業教育和培訓。組隊參加各級殘疾人職業技能競賽,榮獲全省盲人保健按摩第一名、堆繡第二名、計算機第三名的好成績。轄區340人次殘疾兒童和學生享受15年免費教育,通過愛心助學、彩票公益金項目助學的殘疾大學生及貧困殘疾人家庭大學生子女共有89名。

  ●保障殘疾人基本生活

  制定了《城北區特殊困難殘疾人臨時救助試行辦法》,將符合條件的殘疾人全部納入城鄉最低生活保障範圍,實現動態管理下的應保盡保。對符合條件的1668名智力、精神和重度殘疾人實行居家或機構託養,發放補貼117萬元。為542人次殘疾人發放燃油補貼12.884萬元。對符合條件的殘疾人按規定參加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落實貧困殘疾人參加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和執行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個人繳費部分政府補貼政策。為530名殘疾人免費體檢。為90餘戶農村殘疾人家庭進行危房改造。為108戶城鎮殘疾人申請廉租住房108套。走訪慰問了748戶貧困殘疾人家庭,送去慰問款物26.82萬元。

  ●滿足殘疾人精神需求

  關注殘疾人精神文化需求,建立殘疾人藝術人才庫,組建殘疾人文藝演出隊,並以「愛耳日」「助殘日」「愛眼日」等為契機,舉辦殘疾人文化藝術節、殘疾人手工藝作品展、鵲橋聯誼會、殘疾人文化周、鄉趣遊、殘疾人歌詠比賽、殘疾人文化進社區進農村等活動。在殘疾人健身周期間,開展棋類、球類比賽、趣味運動會、徒步走等活動。成立全省首家殘疾人自行車隊,代表青海省參加2013年全國殘疾人自行車錦標賽,參加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殘疾人邀請賽、香巴林卡山地自行車賽等活動。(楊健 王翠英)

相關焦點

  • 關愛殘疾人「牽手殘疾兄弟姐妹共享威尼斯水世界」活動公告
    威尼斯水世界關愛殘疾人活動方案> 為弘揚人道主義精神,不斷推進社會各界樂於助殘,關愛殘疾人,維護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的權力,威尼斯水世界在有關部門的支持下,特舉辦「牽手殘疾兄弟姐妹,共享威尼斯水世界」志願助殘活動,活動方案如下
  • 「關愛廚房,共享陽光」扶貧助殘活動在冠縣啟動
    10月27日,「關愛廚房,共享陽光」扶貧助殘活動啟動儀式在我縣舉行。啟動儀式由冠縣殘聯黨組書記、理事長代佔峰同志主持,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秘書長付存舉同志、市殘聯黨組成員、副理事長侯憲江同志、冠縣縣委副書記張雲生同志、愛心捐贈企業—西德曼(德國)電器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代表、各鄉鎮殘聯專(兼職)理事長和專職幹事、縣殘聯機關全體人員和全縣1.5萬持證殘疾人及5.6萬殘障人士代表,共計60餘人參加了啟動儀式。
  • 關愛殘疾人 獻出一份愛
    關愛殘疾人 獻出一份愛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劉秀麗 範聖英)12月3日是第二十九個「國際殘疾人日」。近日,唐山市第二十六中學積極開展主題教育活動,在校園中形成樂於扶殘、助殘,尊重殘疾人的良好風尚。該校通過舉行「關愛殘疾人,獻出一份愛」主題升旗儀式,號召師生關愛、尊重殘疾人,積極參加助殘活動。該校七、八年級各班還召開了主題班會,通過觀看紀錄片、短視頻、自編自導自演小品等多種形式了解殘疾人群,感受到殘疾人群生活的不易,同時也被他們樂觀向上、不甘平凡的精神所深深打動。
  • 專家:海南應與新加坡提升合作水平 共享自貿港發展紅利
    專家:海南應與新加坡提升合作水平 共享自貿港發展紅利 2020-08-06 22:30:47來自中國和新加坡多家研究機構的專家表示,在海南建設自由貿易港的當下,應提升兩地合作水平、共享自貿港發展紅利。  海南自由貿易港建設已經起步,受到新加坡各界關注。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郝福滿介紹,新加坡國內相關部門和機構非常希望了解海南自貿港建設,新加坡企業也十分關心海南的投資和營商環境。  作為已經成熟的自由貿易港,新加坡為海南提供什麼經驗?
  • 關愛殘疾人,清城用愛意與善意溫暖他們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清城區現有13335名持證殘疾人,他們是社會的弱勢群體。暖心清城,用愛意與善意與他們相連。近年來,清城區委、區政府持續加大對殘疾人事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出臺了一系列助殘扶殘政策措施,如由區政府出資繳納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和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費用、危房改造、就業創業幫扶、居家環境無障礙改造等一系列惠民政策深入到每個殘疾人家庭,讓殘疾人朋友真真切切地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實實在在地享受到社會發展的成果。
  • 南湖社區:關愛殘疾人,溫暖在行動
    九江新聞網訊 在12月3日「國際殘疾人日」即將來臨之際,為了讓轄區孩子和居民們更好地理解、尊重和關心殘疾人,學習殘疾人勇當生命強者的意志和精神,由九江市潯陽區第四幼兒園聯合甘棠街道南湖社區黨委、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在轄區小廣場內開展了「關愛殘疾人,溫暖在行動」義捐義賣主題活動。
  • 香港文匯報:香港須加快網際網路發展 共享繁榮紅利
    香港文匯報:香港須加快網際網路發展 共享繁榮紅利 2015-12-18 10:38:35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中新網12月18日電 香港文匯報18日社論稱,近年來,內地乘網際網路發展東風,積極推動網際網路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取得了矚目成就。香港地區位居發達經濟體之列,應該把握全球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歷史機遇,與內地加強合作,投入網際網路經濟大潮,分享共同繁榮的紅利。
  • 「集愛三湘·貝蒂喜&叄佰添關愛健康」項目啟動 懷化殘疾人獲贈47...
    懷化新聞網訊 5月21日,由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主辦的「集愛三湘·貝蒂喜&叄佰添關愛健康」項目正式啟動,在懷化捐贈現場,全市殘疾人喜提47萬元保健食品。省殘疾人福利基金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謝華柏出席發放捐贈物資儀式。今年的助殘主題是「助殘脫貧、決勝小康」。
  • 富錦市洪洲村推進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紀實 讓村民共享「產改」紅利
    而今,村門兩側「溼地芳洲率先振興文明村,錦臺富路同奔小康幸福人」的對聯,正是洪洲村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推動下發生巨變的真實寫照。「產改第一村」共享改革「紅利」2018年12月14日,對59歲的王國林來說,這天非同尋常。
  • 修一條數位化「盲道」 讓殘障人士共享技術紅利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規劃所高級工程師王莉同樣提到,「十四五」規劃綱要明確提出要健全老年人、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的設施,今年9月,工業和信息化部和中國殘聯聯合發布《關於推進信息無障礙的指導意見》,這份信息化助力殘疾人事業發展的頂層設計文件中明確要重點關注老年人、殘疾人以及教育水平比較低的三類人群,重點解決資費、終端以及網際網路應用3個方面的障礙。
  • 「全域」花開遍芬芳——看衡陽市南嶽區如何讓人民共享旅遊發展紅利
    近年來,南嶽區堅持以創建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和打造國際級精品旅遊目的地為目標,圍繞「三五一」(「三」即加快推進「全域旅遊、轉型升級、植優補短」三項工程,「五」即突出「體制機制大改革、產品開發大突破、旅遊環境大優化、基礎設施大改善、營銷理念大創新」五大轉變,「一」即建設國際精品旅遊目的地的奮鬥目標)工作思路,形成了「核心景區驅動+景城全域共治+環境全民共享」的全域旅遊發展模式
  • 髮油發肉發月餅還發錢,溫情關愛暖了老人心 共享發展成果 小魯社區...
    記者了解到,在小魯社區新一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社區始終以人民為中心,堅持讓居民共享發展成果。每年中秋節,社區都會為全體集體經濟組織成員發放福利,提升居民幸福新生活。當日,社區分三種情況為居民「送禮」,共發放福利金額約130萬元。社區的關愛,讓居民們感受到暖暖溫情。
  • 【地評線】大眾銳評:「咖啡熊掌」太暖了,讓殘疾人共享時代暖陽
    12月3日是國際殘疾人日,上海有家「熊掌咖啡店」在這一天正式開業,當日銷量遠遠出乎店主預料。這家店的一個特色,是一堵灰色水泥牆上有一個碗口大小的洞,時不時伸出一隻黃褐色毛絨絨的熊掌,託著一杯咖啡而出。顧客取走咖啡後,「熊掌」與客人握握手,還可能送上一朵紅彤彤的玫瑰。
  • 2018年,全國殘疾人福利政策
    促進聾人交流發展,人人獻出一點愛,共建美好生活,你我共參與。據統計, 我國現有殘疾人總數約為8500萬。 作為社會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殘疾人需要得到更多關愛, 也需要給予更多公平公正的對待。普惠制兜底線早在1992年, 我國就頒布了 《殘疾人保障法》, 提出要維護殘疾人的合法權益,發展殘疾人事業, 保障殘疾人平等充分參與生活, 共享經濟社會改革發展成果。在社會保障方面, 《殘疾人保障法》 規定,政府和社會應採取措施, 完善殘疾人的社會保障制度,保障和改善殘疾人的生活。
  • 構建「一張網」 讓改革紅利充分釋放助力賀州經濟社會發展
    去年以來,廣西電網與中國有色集團(廣西)平桂飛碟股份有限公司在落實自治區黨委政府推進全區電力「一張網」建設中,取得了實質性成果,不僅解決了電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還促進了改革紅利充分釋放,為用電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好處,助力企業擴大產能生產,助推當地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優化了電力營商環境
  • 雨湖區第二十九個「國際殘疾人日」主題聯歡會溫情上演
    12月3日是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當天,為豐富殘疾人的精神文化生活,展示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風貌,雨湖區舉辦了以「沐浴陽光溫暖同行」為主題的慶祝第29個「國際殘疾人」聯歡活動。區委副書記趙波,市殘聯副理事長劉晏宏,區領導向四來、周亮亮、李美龍參加活動。
  • 市殘聯組織開展「國際殘疾人日」系列活動
    ,推動我市殘疾人事業持續發展。為尊重殘疾人、照顧殘疾人,關注殘疾人、理解殘疾人,動員全社會支持維護殘疾人的尊嚴、權利和幸福生活,共享改革開放社會發展成果,市殘疾人聯合會定於12月2日組織殘疾人士赴海泉灣美麗鄉村參觀活動。
  • 賀蘭縣富興街街道:寒冬送溫暖關愛殘疾人
    「朝陽大媽」們幫助殘疾人打掃衛生。 為更好地了解轄區殘疾人的生活近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懷與照顧,12月3日,賀蘭縣富興街街道的部分社區開展了形式多樣的活動,在冬日為殘疾人傳遞溫暖。 利民社區為殘疾人送上愛心物品 12月3日,利民社區組織轄區「朝陽大媽」志願者服務隊開展「溫暖過冬·關愛殘疾人」活動。當天,志願者們來到轄區5戶殘疾人家中進行慰問。「朝陽大媽」們與殘疾人及其家屬進行交談,詳細詢問他們的身體狀況,鼓勵殘疾人建立信心,用積極的態度面對生活,還為他們送上了方便麵、棉褲、棉鞋等愛心物資,讓他們感受到來自社會的尊重與溫暖。
  • 社區警務|社區民警關心關愛殘疾人,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隨著一年一度 「國際殘疾人日」的到來,為進一步推動殘疾人事業發展,營造理解、關心、支持殘疾人士的社會氛圍。12月3日上午,東莞市公安局鳳崗分局天堂圍警務室社區民警張明利聯合天堂圍村委會治保主任、婦聯等工作人員,走訪慰問轄區重病殘疾人並給他們送去大米和食用油,叮囑他們照顧好自己的身體,堅強健康的生活。
  • 順義區李橋鎮舉辦手工活動關心關愛殘疾人
    為了進一步幫助服務殘疾人、提升技能水平,為殘疾人提供周到細緻的服務,李橋鎮緊密圍繞著「關心關愛殘疾人」這一主題,從幫助身邊的殘疾人做起,讓殘疾人感受社會的溫暖,開展了一系列的手工活動,與殘疾人士一起,體驗更多更有新意的手工製作,讓他們在活動中展現自我、發現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