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7日,在浙江烏鎮舉行的第二屆世界網際網路大會上,網際網路大佬同臺暢談如何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 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中新網12月18日電 香港文匯報18日社論稱,近年來,內地乘網際網路發展東風,積極推動網際網路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取得了矚目成就。香港地區位居發達經濟體之列,應該把握全球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歷史機遇,與內地加強合作,投入網際網路經濟大潮,分享共同繁榮的紅利。
文章摘編如下:
網際網路經濟由新一輪科技革命、產業變革與全球經濟深度轉型調整交匯孕育而出,當下正深刻地影響著世界經濟格局。作為擁有6.7億網民、413萬多家網站的網際網路大國,中國高度重視網際網路發展,不僅全力提升基礎信息設施建設,擴大網際網路技術對百姓民生的惠及面,更將發展網際網路經濟作為促進本國經濟轉型的重要途徑,在政策和行政管理層面予以重點關顧扶持,成功孕育了一批在國際網際網路舞臺上獨領風騷的科網巨頭企業,更創出了電子商務交易額超13萬億元人民幣的傲人經濟效益。
網際網路經濟已成為中國經濟的重大增長點,為各行各業創新帶來新的歷史機遇,並將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為中國經濟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與支持。
香港比內地更早引入網際網路技術,在上世紀末就網際網路經濟的嘗試,一度也興起過科網股的熱潮。但是受制於種種因素,香港在網際網路創新與創業始終躑躅不前,尤其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在金融與網際網路融合方面步調緩慢,甚至落後於深圳和北京的發展速度。香港如果不抓住機遇,參與到數字經濟發展中,全面布局投資網際網路領域,將會面臨被發展大勢拋離的困境。
其實,香港在發展網際網路產業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除了完備的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優異的服務水平外,本地的多所高等院校,還能提供大批受過高水平教育的青年人才,輔之以良好的營商環境、豐富的融資渠道、發達的金融體系、嚴謹的法治與高度的信息自由,網際網路完全有條件成為香港經濟的「點金之手」。
通過發展網際網路,依託「技術創新」,香港年輕人若能成功將「香港製造」升級為「香港創造」,將可實現事業和夢想的豐收。參與到網際網路發展大潮中,無論對市民還是對社會整體利益,都具有積極意義和長遠效益。
在內地改革開放過程中,香港曾發揮了獨特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當下面對神州大地的網際網路大潮,香港作為連接世界與內地的「超級聯繫人」,更應該善用自身優勢,進一步和內地對接發展數字經濟,與內地企業攜手創新,共同分享網際網路經濟的發展紅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