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視點:彌合數字鴻溝 共享發展紅利

2020-12-25 中國日報網

彌合數字鴻溝 共享發展紅利(國際視點)

核心閱讀

當前,全球數位化發展進程不斷提速。國際寬帶使用量持續增加,但不同國家、地區和群體之間的數位化發展不平衡問題也日益突出。國際電信聯盟敦促各國改善基礎設施建設,持續加強地區和國家間數字合作,努力彌合數字鴻溝,確保可持續的全民互聯互通。

國際電信聯盟近日發布的《衡量數位化發展:2020年事實與數字》報告顯示,全球有超過一半的人口在使用網際網路。從2015年到2020年,4G網絡覆蓋範圍在全球範圍內擴大了一倍,到2020年底將覆蓋全球近85%的人口。報告顯示,疫情防控期間,數字鴻溝問題進一步凸顯。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與農村、不同群體之間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及網際網路接入的差距持續擴大,如何確保數位化成果惠及所有人,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全球數位化發展步伐加快

根據國際電信聯盟的這份報告,2020年國際寬帶使用量增長了38%,比去年的增速高出6個百分點,目前全球幾乎所有城市地區均有移動寬帶網絡覆蓋。報告發現,15—24歲的青少年使用網際網路的比例增加到近70%;手機得到廣泛使用,在統計的73個經濟體中,手機普及率超過80%的有44個。

疫情防控期間,各國數位化進程提速,民眾的購物行為發生重要改變。根據聯合國貿易和發展會議的一項調查,超過一半的受訪者表示,線上消費的次數增加,且更依賴網際網路來獲取新聞、健康相關信息。新興經濟體的消費者購物線上化的趨勢更為明顯。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穆希薩·基圖伊表示,隨著世界經濟逐漸復甦,消費線上化將對市場走向產生持久的影響,在此趨勢下,確保所有國家都能抓住數位化帶來的機遇顯得尤為緊迫。

經合組織近日發布的《2020年數字經濟展望》指出,為了滿足人們及時、安全、可靠地訪問國內和跨境數據的需求,各國政府、企業和研究人員在數據方面的全球共享與合作正達到前所未有的水平。「不斷升級的數位技術和基礎設施幫助各國有效應對疫情,同時也加快了全球數位化發展的進程。」中歐數字協會主任克勞迪婭·韋諾蒂對本報記者表示。

「網際網路普及率持續提高和數據的指數級增長,這兩大趨勢將推動數位化轉型。」瑞銀全球財富管理部門的一份報告預計,在未來10年內,全球將新增20億網際網路用戶,其中大部分來自新興經濟體;全球數據總量將增長到現在的10倍以上,到2030年達到456澤字節(1澤字節約等於1萬億吉字節),相當於每人擁有840個64GB的智慧型手機。

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突出

國際電信聯盟的報告指出,疫情防控期間,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城市與農村、不同群體之間數位化發展不平衡問題日益突出。基礎設施建設速度放緩、數字性別鴻溝、缺少數字技能和可承受的價格,仍然是阻礙人們公平參與數字社會的主要障礙。

全球數位化發展正面臨日益加深的數字鴻溝所帶來的挑戰。報告顯示,全球約有72%的城市家庭可在家上網,幾乎是農村地區的兩倍。最不發達國家17%的農村人口生活在完全沒有行動網路覆蓋的地區,19%的農村人口僅可使用2G網絡服務。最不發達國家和內陸發展中國家中約有1/4的人口、小島嶼發展中國家中約有15%的人口無法使用移動寬帶網絡。

聯合國兒童基金會近日的一份報告顯示,全球有超過20億25歲以下的兒童和青少年無法在家中上網,佔世界兒童和青少年人口總數的2/3。據統計,全球195個國家和地區中,所有居民都能負擔得起網際網路連接的國家只有29個。40%的美洲原住民聚居地沒有網絡連接或缺乏基本的無線網絡服務。

數位化發展不平衡還體現在不同國家和地區之間的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巨大差距。國際電信聯盟指出,5G網絡覆蓋率在經合組織國家中達到34%,在亞太地區的覆蓋率為15%,在拉丁美洲為3.2%,而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為零。此外,同一地區內不同國家間數字基礎設施發展不平衡也很明顯。在非洲,南非的網際網路使用率達到50%,但不少非洲國家僅有約10%;經合組織國家中,韓國的光纖到戶滲透率達82%,奧地利、比利時、德國、英國等國的水平卻低於5%。

「疫情防控期間,更容易使用網際網路的群體更有可能通過遠程辦公保留工作,讓孩子參與在線教育,通過遠程醫療減少門診感染風險……」韋諾蒂表示,疫情進一步凸顯了數字不平等現象,各方應當共同作出努力,彌合數字鴻溝,確保所有人享受數字紅利。

綜合施策實現均衡普惠發展

專家建議,各國政府應加大投入,激勵私營部門擴大對電信和網際網路基礎設施的投入,並向最貧窮和最脆弱的社區提供價格合理的網際網路接入服務,實現數位化均衡普惠發展。

國際電信聯盟秘書長趙厚麟指出,報告發出明確信息,加快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是當前全球最緊迫和最關鍵的問題之一。「不改善數字基礎設施,彌合數字鴻溝就是一句空話。」韋諾蒂表示,由於個人能否獲取在線資源直接影響到包括就業、教育、社交、文化活動在內的社會參與,數字鴻溝正在加劇社會不平等,導致更加嚴重的貧富差距,如果不遏制這一趨勢,將阻礙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和全球數位化轉型的全面實現。

國際電信聯盟建議,政策制定者和從業人員應開展有針對性的數據能力培養項目,提升不同年齡和職業群體的數字技能水平;撒哈拉以南非洲各國應著力培養和積累數字技能方面的人力資本;各國政府還應提高數位化能力,更好地了解婦女在使用網際網路方面面臨的障礙,並為其配備使公共政策更具性別包容性的工具。

韋諾蒂指出,農村地區存在「雙重數字鴻溝」的風險,即在數字基礎設施嚴重不足的同時,還缺少數字技能和人力資本,因此通過教育和培訓提高數字素養和技能是實現普惠和公平的關鍵。

為解決數位化技能差距,歐盟今年7月提出新的《歐洲技能議程》,計劃到2025年為成年人提供5.4億人次培訓,將具有基本數字技能的成年人數量增加到2.3億。南非政府為失業人員提供4到8周的免費在線培訓,課程包括數據科學、編程、應用開發、人工智慧等。今年3月以來,新加坡通過再教育計劃為超過1.2萬人提供數字技能培訓。

國際電信聯盟建議,各國政府需要採取協調監管、吸引投資和商業激勵等措施,為數位化普惠發展和打造數位化社會營造有利環境。

(本報布魯塞爾12月7日電)

本報駐比利時記者 方瑩馨

相關焦點

  • 經濟日報刊文:彌合老年人與數字時代鴻溝,需社會各界共同行動
    來源:經濟日報原標題:經濟日報刊文:彌合老年人與數字時代鴻溝,需社會各界共同行動數字支付、網上預約看病、掃碼點餐、健康碼登記……如今,數據的互聯互通極大地方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然而,在現實中,對於年輕人來說輕而易舉的事情,對一些老年人來說可能格外困難。
  • 你眼中的「數字紅利」 或許是父輩的「數字鴻溝」
    隨著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數位化的生活方式普遍提高了服務效率和便利程度:掃健康碼,順利通行;掃支付碼,快速結帳;體檢問診,線上預約……對年輕人來說已經司空見慣,但對具有一定技術障礙的老年群體而言,生活上卻多有不便。出行疫情以來,掃碼通行逐漸成為外出必備。
  • 再議數字鴻溝:網絡社會的邊緣群體
    數字鴻溝的發展態勢:分化與彌合北京大學網際網路研究院院長彭波在他的最新研究《我國消弭數字鴻溝的新機遇與新路徑探析》中表示,中國網際網路從上半場的信息科技時代走向下半場的數字科技時代,硬體連接已經普及,網際網路物理接入類型的一級數字鴻溝基本解決,但網際網路技能和使用類型的二級數字鴻溝繼續擴大。
  • 填平城鄉數字鴻溝 書寫扶貧精彩答卷
    在新時代波瀾壯闊的脫貧攻堅戰中,中國移動充分發揮信息通信行業主力軍的強大優勢,一步一個腳印,積極探索創新基於「1﹢3﹢X」體系的「網絡﹢」扶貧模式,用情用心彌合城鄉數字鴻溝,扶貧扶智成效斐然。網絡覆蓋99%的行政村全力彌合城鄉數字鴻溝20世紀人們愛說「要想富,先修路」,如今的資訊時代,則是「要致富,通網路」。四通八達、瞬息萬裡的網絡之路,已當仁不讓地成為人們生產生活中離不開的親密夥伴、致富幫手。豫西山區洛寧縣羅嶺鄉路溝村地處偏僻。
  • 三人行|消減「數字鴻溝」,讓城市有「智慧」,更有「溫度」
    那麼,在「數字鴻溝」依然存在的情況下,東莞要如何做才能消減「數字鴻溝」,讓發展成果惠及全民?本期邀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新聞傳播學院常務副院長漆亞林,特區港澳經濟研究所副所長、暨南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武文杰,暨南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羅昕探討上述問題。記者:您如何看待「數字鴻溝」這一社會經濟現象?
  • 發展數字經濟 共享包容增長 為經濟發展插上「數字翅膀」
    「數字經濟是全球未來的發展方向,創新是亞太經濟騰飛的翅膀。」數位技術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各領域競爭力、打造新興市場並保障全面可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推動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加強數位化領域全面合作,將為促進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 為經濟發展插上「數字翅膀」:發展數字經濟 共享包容增長
    數位技術已成為促進經濟發展、提高經濟各領域競爭力、打造新興市場並保障全面可持續增長的關鍵因素之一。接受本報記者採訪的國際人士表示,推動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加強數位化領域全面合作,將為促進包容性增長和可持續發展帶來新的機遇。
  • 獨家述評|消減「數字鴻溝」,讓城市更「智慧」
    智慧城市不再是單純的城市信息化,更不是冷冰冰的技術堆砌,其最終目標是更多地服務居民、更好地連接產業、更深地推進創新、更大力度地發展人力資本、更廣泛的社會參與。今年11月,上海從全球350個城市中脫穎而出,獲得世界智慧城市大獎,這是以人為本的「上海模式」獲得全球認同。上海已經基本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為特徵的智慧城市。
  • 誰來幫助老人跨過「數字鴻溝」?
    例如,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過程中,線上辦公、線上購物、線上教育、線上醫療發展迅速,形成了新業態、新商業模式,但很多老年人在這次疫情中遇到了各種各樣的難題。因此,有人說,對待老年群體的態度,是衡量一個社會文明程度的試金石。我們的社會在按下「快進鍵」的同時,也要關心那些走得慢、暫時跟不上的老年人,讓他們也能夠分享社會發展進步的紅利。
  • 暖心措施,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
    第02版:發展改革新聞 大 | 中 | 小
  • 香港文匯報:香港須加快網際網路發展 共享繁榮紅利
    香港文匯報:香港須加快網際網路發展 共享繁榮紅利 2015-12-18 10:38:35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中新網12月18日電 香港文匯報18日社論稱,近年來,內地乘網際網路發展東風,積極推動網際網路經濟與實體經濟相結合,取得了矚目成就。香港地區位居發達經濟體之列,應該把握全球進入網際網路時代的歷史機遇,與內地加強合作,投入網際網路經濟大潮,分享共同繁榮的紅利。
  • 中國與拉美:共享發展理念,同築「數字絲路」
    而數位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為這一目標的實現帶來了曙光。在「一帶一路」與金磚機制框架下,中國以數位化、工業化、創新包容發展為核心要義,尋求構建新工業革命夥伴關係;拉美國家則表示出強烈的意願,希望在中國近年來所倡導的多邊治理機制上,加強數字經濟交流、共享數字經濟成果。
  • 幫助解決「數字鴻溝」 不斷增強老年人幸福感
    最近,老年人出行「被智能技術所困」的現象頻頻引發關注,為激活社保卡,九旬老人到銀行被抬起識別人臉、坐公交不會掃健康碼被拒載、冒雨到社保局用現金交醫保被拒收......智慧科技的高速發展,讓步履蹣跚的老年人已經追趕不上社會前進的步伐,智能技術、數位化服務就像一道無形大門,將他們拒之門外,讓很多老年人無所適從。  智能時代不能落下老年人,他們需要被關心關愛。
  • 「雲端」提供支援,助力跨越「數字鴻溝」 中國數位技術助力非洲抗疫
    日前,國際發展機構「發展創新洞見」(Diinsider)舉辦網絡研討會,與會嘉賓介紹了中國企業利用數位技術在非洲分享抗疫經驗、傳播防疫知識的案例,並就如何借鑑中國數位技術發展經驗幫助非洲遏制疫情、跨越「數字鴻溝」展開探討。「雲援非」分享抗疫經驗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突出。
  • 【跨越「數字鴻溝」消費篇】南通:現金支付,還是手機支付?把選擇權...
    【跨越「數字鴻溝」消費篇】南通:現金支付,還是手機支付?【短評】幫老年人跨越「鴻溝」,共享「數字紅利」採訪中,一部分老年人表示,使用現金支付更為經濟:「手機流量不夠,只有在家裡連無線才上上網,到了外面手機只用來打電話。」「條碼掃出來多少就是多少,現金付有時老闆會給抹個零。」
  • 聚焦2020中國(海南)冬交會:海口瓊山區數字鄉村發展論壇暨精品網貨...
    消費日報網訊(吳俁 郭維前 記者 鄭紅梅)2020年中國(海南)國際熱帶農產品冬季交易會在海口召開,作為東道主的海南省各市縣立足本土優勢,各種名優產品推介活動紛紛亮相。隨著大數據、雲計算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普及,網際網路與農業農村經濟發展連接日益緊密,推動鄉村發展,瓊山區吹進數字時代的新鮮空氣、開拓信息化致富的新鮮思路,鋪牢振興軌道,縮小城鄉「數字鴻溝」,讓農民共享數字紅利,繪出自貿港新時代的農村新景。可以說,數字鄉村、數字農業是實現鄉村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路徑。
  • 加快消除老年人面臨的「數字鴻溝」
    《實施方案》指出,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持續推動充分兼顧老年人需要的智慧社會建設,堅持傳統服務方式與智能化服務創新並行,切實解決老年人在運用智能技術方面遇到的困難。
  • 全國老齡辦開展「智慧助老」行動,共享之家助力長者智慧先行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關於老齡工作的決策部署,切實維護老年人在資訊時代下的合法權益,幫助老年人跨越「數字鴻溝」,近日,全國老齡辦決定開展「智慧助老」行動。利用3年的時間,動員社會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推動老齡社會信息無障礙建設,促進全社會推進適老化的改造和升級, 提升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方面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法比安·克拉維耶:東南亞的數字基建與數字鴻溝
    最初,東南亞數位化的最大推手是各國政府,但疫情後,東協的智慧城市發展有了新的轉向。世界銀行高級城市規劃顧問法比安·克拉維耶(Fabien Clavier)接受了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專訪,他認為,越來越多數字應用關注更微觀的人,關注人的需求和東南亞特有的都市問題。而在政府之外,許多科技資本正成為新玩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