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飛躍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20-12-11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新華社香港9月1日電 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8月31日表決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9月1日出版的香港各大報紙對此高度關注,普遍認為決定表明了中央落實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普選的堅定立場,是「一國兩制」在實踐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突破與飛躍。輿論呼籲香港社會理性衡量、依法辦事,確保普選順利實現。

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飛躍

香港《文匯報》社評說,人大常委會決定完成了香港政改「五步曲」的第二步,如果順利走完立法會通過、行政長官同意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法定程序,香港500多萬合資格選民就可以第一次實現一人一票直接選舉行政長官的權利,實現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新跨越。人大常委會決定既是一項重大法律決定,也是一項重大政治決斷,既體現了中央堅守普選須按基本法辦事和行政長官人選須愛國愛港的普選底線,又表明了中央落實行政長官普選的堅定立場,有利於香港社會更好地凝聚共識,達成普選目標,走好香港政制發展的關鍵一步。

《大公報》社評分析指出,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既充分照顧港人民主訴求、又完全符合國家當前發展利益的正確決策,是「一國兩制」在實踐過程中的一個重大突破與飛躍。

《成報》社評指出,人大常委會按憲法作出的決定,是香港民主發展進程中的一項重大決定,是「一國兩制」實踐裡程的重要決定,也是維護香港當前和未來大局及穩定、維護香港廣大居民和各國投資者根本利益的一項重要決定。

人大常委會決定合情合理合法

《文匯報》社評說,在香港政制發展的每一個關鍵時刻,中央都為香港社會釋疑解惑、立牌指路。這次人大常委會決定不僅根據基本法的立法原意和規定要求,而且遵循「一國兩制」的根本宗旨,充分考慮了香港社會各界就行政長官普選問題提出的有關意見和建議,確保行政長官候選人愛國愛港,合法、合情、合理。

《香港商報》社評說,根據憲法和香港基本法的規定,全國人大常委會擁有香港基本法的解釋權、對香港特區行政長官產生辦法和立法會產生辦法修改的決定權等憲制權力,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對港政改作出決定,是合法合理;在人大常委會作出決定之前,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多種方式,廣泛聽取香港各界意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充分體現了中央對香港民意的高度重視和積極回應,顯示推動依法落實普選的誠意,是合情合意的。

《大公報》社評認為,根據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2017年香港行政長官選舉將會是一次完全合法、高度民主的真正普選;決定中包括特首必須愛國愛港及提名委員會的組成辦法等規定,都是必不可少而又合情合理的,是普選順利實行的根本保證。

理性衡量 依法辦事

香港主流輿論一致呼籲社會各界同心同德,依法辦事,凝聚共識,實現2017年的普選。

《大公報》社評說,港人社會必須要有立足特區、放眼全國的認識,不僅要珍惜自己的民主權利,更要從國家整體民主發展的高度來行使好自己的權責。按全國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支持2017年依法如期普選行政長官,切不可讓2017年普選成為失敗範例。

《文匯報》社評分析指出,假如2017年原地踏步,香港錯過的不只是一次發展民主的機會,而是會令香港產生更多政治爭拗,無法把精力放在經濟及社會發展上,香港可能錯失的發展機遇是不可能再來的。

《星島日報》社論強調,一人一票選舉行政長官終究是進一大步,理性務實地促成香港民主向前發展,需要溫和市民踴躍表態,來作為議員順應民意通過政改方案的基礎。

香港發行量最大的東方報系《東方日報》《太陽報》在同題社評中說,道雖邇,不行不至;事雖小,不為不成。香港民主政制有機會向前邁進,實現一人一票普選,儘管有不同意見,但能夠跨出這一步,無論如何也勝過原地踏步。

《成報》社評認為,人大常委會的決定是香港社會發展重大步驟,這是香港前所未有的。對這一進程,不能因為某些方面未能達到一些人的要求而否認它的進步意義、否認它的民主成分。實行行政長官普選,關係到香港長期繁榮穩定,關係到國家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必須審慎、穩步推進。

相關焦點

  • ...中國,而不能搞民主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立足基本國情,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鞏固和完善社會主義制度,建設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社會主義民主政治、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
  • 新華社評論員: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進步
    新華社評論員: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進步 2014-08-31 18:07:15這是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時刻,邁出香港政改「五步曲」的關鍵第二步。後續如能順利走完香港特區立法會通過、行政長官同意及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法律程序,將使500多萬香港合資格選民第一次實現一人一票直接選舉行政長官的權利,從而在回歸祖國20年時實現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新跨越。
  • 中學生學習報社: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公司積極引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形成了一整套既符合質量體系要求又有自身鮮明特色的質量管理制度,為報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改制後,中學生學習報社提出「一主多元」多媒體綜合出版的發展思路,改變僅靠發行量盈利的單一模式,利用中學生學習報的品牌影響力,變一種產品為多種產品,形成集群化、多元化發展。
  • 香港:挑戰中透出亮色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20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香港也不例外,但在挑戰和困境下,依然透出些許亮色,只要克服當下困難,未來就充滿希望。 展現金融系統的韌力和穩定性 2020年歲末,香港交易所12月17日表示,2020年其新股市場集資金額有望創2010年以來新高,香港已建立亞洲最蓬勃的科技及新經濟公司金融生態系統。
  • 香港:穩健增長 就業充分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中銀香港首席經濟學家、中國人民大學國際貨幣所學術委員鄂志寰指出,高就業率有助於保持消費增長,並對實體經濟提供了重要支撐。此外,餐飲、養老服務和建築業等不少行業仍面臨人手短缺問題,就業市場穩定將利好個人消費和經濟增長。中銀香港高級經濟研究員蔡永雄也認為,香港勞工市場全民就業和趨於積極的財政政策有助於經濟增長,金融和創新科技有望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力。
  • 歷史性撕下貧困落後標籤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8月9日,在國務院新聞辦舉行的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上,貴州省委書記孫志剛表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貴州脫貧攻堅戰取得了決定性進展,即將歷史性地解決千百年來的絕對貧困問題。 千百年來,貴州給世人留下了「天無三日晴、地無三尺平、人無三分銀」的印象,一直是全國貧困人口最多、貧困面最大、貧困程度最深的省份之一。
  •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西藏的社會制度實現了跨越式發展,現代化建設日新月異、突飛猛進,社會面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歷史性變化,人權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重大進展。  今年是西藏實行民主改革50周年。這是西藏社會進步和人權發展史上劃時代的重大變革,為西藏社會的跨越式發展確立了嶄新的起點。三、半個世紀西藏的歷史性巨變  民主改革50年來,在中央人民政府的關懷和全國人民的支援下,西藏各族人民以主人翁的姿態迸發出創造美好生活的巨大熱情,推動西藏經濟社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各項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歷史性成就。
  • 各界呼籲理性團結聚焦經濟民生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據新華社香港7月3日電 (記者劉明洋 郜捷 丁梓懿) 對於1日發生在特區立法會大樓的暴力事件,香港社會連日來持續發聲強烈譴責。香港多家報刊、各界人士及民間團體,通過多種方式紛紛向暴力行徑說不,力挺特區政府和警方依法履職、嚴正執法,並呼籲社會理性團結,重塑法治環境,聚焦經濟民生發展,共護香港繁榮穩定。
  • 十年發展 日新月異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中國社科院《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2)》提到:10年來中國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如今我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廣大的新媒體用戶群和最豐富的新媒體應用。豐富多彩的新媒體應用對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改變無處不在:在地鐵上,我們已經習慣了掏出手機看視頻、刷微博、閱讀電子書籍;在家中,父母在飯桌邊討論要不要給家裡的寬帶提個速。
  • 十年發展成就舉世無雙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改革開放的國策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著國力的增強,中國投資和中國市場正在改變世界。從全球視野看,中國既是世界經濟舞臺上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又是當今世界中一個最具價值的合作夥伴。本報從今天起推出「環球看中國 聚焦這十年」專欄,以國外政要、專家學者等各界人士的視角,觀察和分析中國這十年來的發展和變化。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成果的?
  • 優化數字架構模式 激發文創產業活力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當前,我國文創產業的數字變革進入了深水區。一方面,我國網民的人口紅利、網絡基礎設施普及和戰略先導性核心技術發展,為我國數字文創產業發展提供了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另一方面,跨界融合為數字文創產業的發展贏得了廣闊的空間,使我國數字文創產業實現了歷史性劇變,主要表現為新供給滿足新需求。
  • [香港政改之路(一)] 從殖民統治到實現普選 香港民主發展是歷史性...
    2015年6月到7月,香港立法會將就政改方案進行表決,然而,就在香港的政制發展有可能迎來歷史性的機遇之時,一群「親英美的反對派」卻屢屢阻撓政改進程,甚至他們中的一小部分人還不時流露出對港英統治時期所謂民主的懷念和嚮往。那麼,港英統治時期香港人真的有民主自由嗎?
  • 科學發展好九連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連隊圍繞「科學發展觀引領我成長」這個主題,按照「內容通俗化、對象群眾化、方式多樣化、時間經常化、踐行具體化」的思路,結合改革開放30年國家經濟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結合官兵家鄉、家庭的巨大變化和自身的成長經歷,採取辦黑板報、專題演講、知識競賽、學習徵文、體會展評、熱點辨析、參觀見學等方式,開展學習小輔導、網絡小平臺、文藝小演唱、戰士小報刊、名句小傳誦
  • 同舟共濟 攜手戰「疫」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這是一組令人憂心的數字——世界衛生組織截至北京時間29日8時的統計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接近300萬,病亡人數超過20萬。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跨越國界、不分種族或民族、無論富有或貧窮……短短數月間,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席捲大半個人類星球。
  • 發展質量高不高 關鍵要看獲得感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今年兩會期間,高質量發展一直是代表委員關心的話題。不少代表委員結合自己的工作和生活經歷談看法說感受,請看本報記者從現場發回的報導—— 在今年兩會期間,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中國與世界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李稻葵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高質量指標體系不能只考慮客觀指標,主觀指標也非常重要,「高質量發展最重要的一點是老百姓要有獲得感,老百姓要確實感覺到自己的腰包鼓了,購物更方便了,很多東西買得起了,這是『高質量增長』的核心要求」。
  • 歷史期待下一個「中國故事」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這不同尋常的5年,我們奠定了社會主義現代化格局的歷史性基礎。 「人民民主是社會主義的生命」。「一升一降」為經濟持續發展進一步打牢基礎。 「文化是綜合國力競爭的重要因素,是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支撐」。5年裡,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重大政策相繼出臺,一系列文化惠民工程深入實施,進一步改善了基層群眾文化生活;一大批經營性文化單位轉企改制,進一步增強了市場競爭力。「十一五」期間,我國文化產業快速發展,年均增速超過15%,成為經濟發展的新亮點。
  • 《求是》雜誌英文版創刊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求是》英文版的辦刊宗旨是:通過選編和翻譯《求是》中文版的重要文章,適當選編和翻譯《求是》雜誌所屬子刊《紅旗文稿》的重要文章,以及以文摘形式選編和翻譯中國其他重要報刊的理論文章,服務於中國黨和國家的對外交流,使《求是》英文版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執政理念、治國方略的權威解讀平臺,成為中國發展理論、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的高端傳播渠道,成為國外政界、學界和民間了解研究中國事務的重要窗口
  • 法國: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法國的現代服務業黃金髮展時期起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至今日,除了秀美風景與歷史名勝外,不少遊客對法國的美好印象也源自於法國高度發達的現代服務業。近年來,法國經濟受歐債危機影響疲態盡顯,實體經濟空心化現象突出,社會尤其是青年失業率高企問題嚴重。
  • 韓國仁川:把握中國發展機遇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記者前不久在仁川採訪時了解到,隨著2014年仁川亞運會日益臨近,仁川正面臨著新的發展契機,仁川市在規劃未來發展時準備緊緊抓住中國機遇。現任市長宋永吉稱,仁川市已為吸引中國投資和遊客做好準備,仁川願意在未來韓中經濟合作中繼續發揮獨特的作用。 打造美緞新城 期待中國投資 仁川擁有韓國第一個經濟特區「松島自由經濟區」,美緞新城就是這個經濟區的一部分。
  • 本報記者 陳頤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隨著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世界經濟的重心向沿海不斷移動。據統計,全世界經濟總量一大半集中在沿海岸帶300公裡之內的地區,美國、日本、歐洲等發達經濟體皆是如此,我國也不例外。改革開放以後,沿海地區取得高速發展,也是全球化發展的必然結果。」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隆國強在日前召開的「國研智庫論壇2016·杭州論壇」上指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