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發展 日新月異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20-12-20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中國社科院《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2)》提到:10年來中國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如今我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廣大的新媒體用戶群和最豐富的新媒體應用。豐富多彩的新媒體應用對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改變無處不在:在地鐵上,我們已經習慣了掏出手機看視頻、刷微博、閱讀電子書籍;在家中,父母在飯桌邊討論要不要給家裡的寬帶提個速。

在這些場景背後,是一個個從無到有,如今已達上億元規模體量的產業發展數據。新媒體的發展不但提升了一大批網際網路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更直接拉動了產業鏈上下遊。在終端領域,網際網路企業與手機廠商的「跨界合作」成為風潮;在應用領域,移動網際網路成為年輕團隊的創業熱點;通過新媒體應用,三網融合、物聯網、雲計算等先進技術也找到了在實用中煥發光彩的舞臺。

新媒體甚至在宏觀經濟的轉型提升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通過微博營銷和電子商務,生產製造企業提升了自己的信息化水平;通過與消費者的互動,真正準確地掌握了他們的需求;通過產品設計和品牌推廣拉高了「微笑曲線」的兩端。對於文化創意產業來說,新媒體更是「功不可沒」。數字版權的二次售賣幫助作家獲得了更多收入,激發起他們的創作熱情;而「微電影」則成為年輕導演、演員和創作團隊的「試金石」,使他們有機會登上大銀幕,尋找到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新媒體10年間的飛速發展,得益於人民收入水平的穩步提高。10年裡,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的發展一日千裡。2008年我國寬帶接入用戶規模躍升至世界第一;2011年,我國3G用戶增長超過7000萬戶,達到1.2億戶。「有路才能通車,有車才能拉貨」,這些無形的「信息之路」暢通無阻,真正為新媒體應用走向千家萬戶夯實了基礎。

在實踐中,有關部門也逐漸積累起新媒體管理的經驗。近年來,黨政部門應對新媒體輿情危機逐漸機制化,應對能力逐漸提高。從去年下半年的數據來看,黨政部門在當天或1天之內即作出回應的熱點話題佔比從49.2%上升至50.4%。傳統媒體利用新媒體的新形式,也積極參與和新媒體用戶的互動,在澄清謠言、淨化網絡方面發揮著越來越大的作用。對於「自媒體」屬性最強的新媒體渠道—微博,我國已開始探索管理辦法。2011年12月16日,北京市正式公布施行《北京市微博客發展管理若干規定》,這既是我國微博發展管理的第一個法規,也是世界上第一個地方政府頒布的微博專門管理規定。

新媒體改變著我們的生活,也讓我們對未來有了諸多想像,新媒體應用明天還將有怎樣的變化?隨著產業的不斷發展壯大,相信我們將得到一個又一個更加令人欣喜的答案。

相關焦點

  • 十年發展成就舉世無雙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改革開放的國策下,中國經濟社會發展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隨著國力的增強,中國投資和中國市場正在改變世界。從全球視野看,中國既是世界經濟舞臺上一個強有力的競爭者,又是當今世界中一個最具價值的合作夥伴。本報從今天起推出「環球看中國 聚焦這十年」專欄,以國外政要、專家學者等各界人士的視角,觀察和分析中國這十年來的發展和變化。 記者:您是如何看待十年來中國經濟發展成果的?
  • 中學生學習報社: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公司積極引入ISO9001質量管理體系,形成了一整套既符合質量體系要求又有自身鮮明特色的質量管理制度,為報社可持續發展奠定了基礎。  改制後,中學生學習報社提出「一主多元」多媒體綜合出版的發展思路,改變僅靠發行量盈利的單一模式,利用中學生學習報的品牌影響力,變一種產品為多種產品,形成集群化、多元化發展。
  • 科學發展好九連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連隊圍繞「科學發展觀引領我成長」這個主題,按照「內容通俗化、對象群眾化、方式多樣化、時間經常化、踐行具體化」的思路,結合改革開放30年國家經濟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結合官兵家鄉、家庭的巨大變化和自身的成長經歷,採取辦黑板報、專題演講、知識競賽、學習徵文、體會展評、熱點辨析、參觀見學等方式,開展學習小輔導、網絡小平臺、文藝小演唱、戰士小報刊、名句小傳誦
  • 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飛躍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飛躍 香港《文匯報》社評說,人大常委會決定完成了香港政改「五步曲」的第二步,如果順利走完立法會通過、行政長官同意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法定程序,香港500多萬合資格選民就可以第一次實現一人一票直接選舉行政長官的權利,實現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新跨越。
  • 馬來西亞出臺第十個國家發展計劃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本報新加坡電 記者陶傑報導:近日,馬來西亞總理兼財政部長納吉布向國會提交了第十個馬來西亞國家發展計劃,旨在制定2011年至2015年馬來西亞的國家經濟發展方向,以指導和幫助馬來西亞在2020年左右達到高收入發達國家水平。
  • 《求是》雜誌英文版創刊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求是》英文版的辦刊宗旨是:通過選編和翻譯《求是》中文版的重要文章,適當選編和翻譯《求是》雜誌所屬子刊《紅旗文稿》的重要文章,以及以文摘形式選編和翻譯中國其他重要報刊的理論文章,服務於中國黨和國家的對外交流,使《求是》英文版成為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府執政理念、治國方略的權威解讀平臺,成為中國發展理論、發展道路、發展模式的高端傳播渠道,成為國外政界、學界和民間了解研究中國事務的重要窗口
  • 法國: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法國的現代服務業黃金髮展時期起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至今日,除了秀美風景與歷史名勝外,不少遊客對法國的美好印象也源自於法國高度發達的現代服務業。近年來,法國經濟受歐債危機影響疲態盡顯,實體經濟空心化現象突出,社會尤其是青年失業率高企問題嚴重。
  • 奧地利: 多瑙河協調發展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歐盟及多瑙河流域成員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考慮如何發揮多瑙河流域國家的優勢,實現流域內的共同發展。多瑙河流域國家於1994年籤訂多瑙河保護公約,多瑙河保護國際委員會(ICPDR)於1998年開始運作,為歐洲最大的國際組織,致力於多瑙河水資源管理及永續發展。
  • 範敬宜:一生一世新聞情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老範與新聞有不解之緣,在「最可愛的人」的感召下,1951年大學畢業奔赴白山黑水,進入東北日報,即後來的遼寧日報當記者。然而,命運跌宕起伏,6年後被錯劃成右派,記者生涯中斷20年。「文革」再遭厄運,被下放到遼西最貧困的農村建昌。  建昌10年,對他來說是生命中的浴火重生。
  • 發展文化生產力 增強文化軟實力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記者在江陰採訪,看到了這座以經濟實力享譽全國的小城文化事業發展的喜人景象:無論是人頭攢動的書香夜市,還是廣受歡迎的文化下鄉;無論是正在崛起的文化創意產業,還是旅遊文化資源整合,無不展現「幸福江陰」對文化的認知、傳承、普及和發展。  正如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朱民陽所說,經濟實力代表一個城市的競爭力,文化實力反映一個城市的影響力。
  • 秋水長天英雄城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近年來,南昌又提出了「把南昌打造成先進位造業的重要基地」的發展戰略。如今,航空製造、光伏光電、醫藥、新能源汽車以及服務外包5大戰略新興產業已經成為南昌經濟素質提升的新亮點。 「早在『十一五』時期之初,南昌市就提出了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構想。以服務外包產業為例,南昌市現在是中部省份僅有的幾個服務外包試點城市之一。
  • 奧地利: 多瑙河協調發展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歐盟及多瑙河流域成員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考慮如何發揮多瑙河流域國家的優勢,實現流域內的共同發展。多瑙河流域國家於1994年籤訂多瑙河保護公約,多瑙河保護國際委員會(ICPDR)於1998年開始運作,為歐洲最大的國際組織,致力於多瑙河水資源管理及永續發展。
  • 各界呼籲理性團結聚焦經濟民生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香港多家報刊、各界人士及民間團體,通過多種方式紛紛向暴力行徑說不,力挺特區政府和警方依法履職、嚴正執法,並呼籲社會理性團結,重塑法治環境,聚焦經濟民生發展,共護香港繁榮穩定。 多家香港報紙3日發表評論文章,繼續聲討暴力行徑,呼籲守護法治核心價值,儘快恢復社會秩序。《大公報》發表社評說,7月1日觸目驚心的暴力現場,令所有港人猛醒,香港法治被踐踏。
  • 發揮比較優勢促進天水跨越發展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天水市將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屆六中全會精神,搶抓歷史機遇,發揮比較優勢,堅持文化立市,突出改革創新,積極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加快文化資源優勢向現實經濟優勢轉化,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開創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新局面,通過全市上下的不懈努力,把天水建設成為甘肅省特色文化大市、彰顯華夏文明的歷史文化基地。
  • 優化數字架構模式 激發文創產業活力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當前,我國文創產業的數字變革進入了深水區。一方面,我國網民的人口紅利、網絡基礎設施普及和戰略先導性核心技術發展,為我國數字文創產業發展提供了規模優勢和技術優勢;另一方面,跨界融合為數字文創產業的發展贏得了廣闊的空間,使我國數字文創產業實現了歷史性劇變,主要表現為新供給滿足新需求。
  • RCEP對日本意義非同尋常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首個覆蓋中國、日本、韓國、東協等東亞主要經濟體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11月15日正式籤署,這對促進貿易自由化、區域內經濟合作、全球貿易和投資新經濟規則制定都具有重要意義。日本媒體評價稱:「這是本地區人口規模、經濟水平、政治體制不同國家間為經濟發展和地區穩定建立的新平臺,使亞洲主導世界通商戰略調整成為可能。」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發來的賀電指出:積極參加和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是我軍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全團官兵再接再厲,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官兵們整裝待發,奔赴新的給水戰場。
  • 合意貸款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合意貸款在引導資金支持實體經濟中如何發揮作用?這些問題備受市場關注。 據央行發布的《2014年第三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被社會各界廣泛提及的所謂「合意貸款」,實質就是差別準備金動態調整機制,其核心內容是指金融機構適當的信貸投放應與其自身的資本水平以及經濟增長的合理需要相匹配。
  • 同舟共濟 攜手戰「疫」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這是一組令人憂心的數字——世界衛生組織截至北京時間29日8時的統計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確診病例接近300萬,病亡人數超過20萬。 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挑戰——跨越國界、不分種族或民族、無論富有或貧窮……短短數月間,來勢洶洶的新型冠狀病毒,席捲大半個人類星球。
  • ——訪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長王君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近年來,山西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城鄉面貌煥然一新,發展條件和投資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全國人大代表、山西省省長王君表示,在新一輪區域發展的競爭中,山西已經攢足後勁,站在了新的歷史起點上。 記者:近幾年山西大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並取得歷史性突破,這是出於什麼考慮? 王君:路、水、電和公用事業的落後現狀制約山西未來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