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地利: 多瑙河協調發展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21-01-20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多瑙河是歐洲第二大河,是歐洲極為重要的國際河道,全長2857公裡,流域面積81.7萬平方公裡。多瑙河發源於德國黑森林地區,流經德國、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摩爾多瓦和烏克蘭等10個中歐及東歐國家,是世界上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最後從多瑙河三角洲注入黑海。多瑙河流域範圍還包括波蘭、瑞士、義大利、捷克、斯洛維尼亞、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黑山、馬其頓共和國、阿爾巴尼亞等9個國家,有大小300多條支流。

歐盟及多瑙河流域成員國早在上世紀90年代就開始考慮如何發揮多瑙河流域國家的優勢,實現流域內的共同發展。多瑙河流域國家於1994年籤訂多瑙河保護公約,多瑙河保護國際委員會(ICPDR)於1998年開始運作,為歐洲最大的國際組織,致力於多瑙河水資源管理及永續發展。多瑙河戰略則作為歐盟在多瑙河流域跨區域開發方面實施的一項全面綜合性戰略,旨在統一流域國家在水資源及環境保護、交通及經濟發展等方面共同進步。

多瑙河流域人口達到了1億人,目前參與多瑙河戰略的國家達到14個,其中8個為歐盟國家。在這8個歐盟國家中,有6個是新入盟國家。與此同時,多瑙河戰略成員國當中還有6個被認為是潛在的可能加入歐盟的國家。因此,歐盟將多瑙河戰略作為推動歐盟東擴,連接歐盟與東南歐地區的重要戰略。此後,成立了多瑙河戰略委員會,負責協調相關政策。在制定該戰略時,各成員國和相關各方確定了多瑙河戰略的四大政策支柱,包括加強多瑙河流域國家的聯繫;共同開展多瑙河流域環境保護;促進多瑙河流域共同繁榮;強化多瑙河流域國家的影響力。

在此政策的指引下,多瑙河戰略以歐盟區域發展政策為依託,重點關注流域國家在基礎設施建設、環境保護、旅遊產業、航運等方面的共同優勢和利益,利用歐盟區域發展資金的支持謀求共同協調發展。

目前,多瑙河戰略已經取得了一定的實質性進展,流域各國目前正在為進一步落實具體的政策措施努力。例如在洪水防治方面成立流域國家共同協調的應急反應機制、在經濟方面舉辦多瑙河流域國家企業論壇並共同建立多瑙河研究與創新基金等。近年來,多瑙河流域國家還就共同打擊犯罪、跨地區警務合作等問題達成了共識,並致力於在未來將合作儘快推進至實踐階段。

總體來講,多瑙河戰略仍處在起步階段,這一綜合性地區戰略仍需要不斷的修正和實踐。但可以肯定的是,多瑙河戰略與歐盟早前的波羅的海發展戰略一樣,將流域合作與協同發展作為區域跨國協調戰略的基本方向。利用流域優勢、緊抓共同利益則成為多瑙河流域國家共同協調發展的重要基礎。

相關焦點

  • 十年發展 日新月異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中國社科院《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2)》提到:10年來中國新媒體發展日新月異,如今我國已擁有世界上最廣大的新媒體用戶群和最豐富的新媒體應用。豐富多彩的新媒體應用對普通人的生活方式改變無處不在:在地鐵上,我們已經習慣了掏出手機看視頻、刷微博、閱讀電子書籍;在家中,父母在飯桌邊討論要不要給家裡的寬帶提個速。
  • 保加利亞、羅馬尼亞和奧地利領導人呼籲推動多瑙河地區加快發展
    5月4日,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保加利亞總統拉德夫和奧地利總統範德貝倫(從左至右)在保加利亞城市魯塞與記者見面。新華社記者 戰小漪 攝  新華社索非亞5月4日電(記者王欣然)保加利亞總統拉德夫、羅馬尼亞總統約翰尼斯和奧地利總統範德貝倫4日在保加利亞多瑙河沿岸城市魯塞舉行會晤,呼籲促進多瑙河流域國家合作,加快多瑙河地區發展。  三國領導人在會晤中討論了歐洲經濟、政治和安全等問題。在會晤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三國領導人呼籲加快實施歐盟批准的多瑙河戰略,促進該地區的發展。
  • 多瑙河上的奧地利「海軍」
    原標題:多瑙河上的奧地利「海軍」 如今「海軍」兩字基本留在回憶之中的奧地利,曾經有一艘艦齡將近50年,始終沒捨得丟棄,長期遊蕩於多瑙河上的重炮袖珍巡邏艇「下奧地利」號(Niderösterreich604),堪稱這個昔日帝國核心的歐洲小邦當之無愧的新銳主力
  • 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飛躍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性飛躍 香港《文匯報》社評說,人大常委會決定完成了香港政改「五步曲」的第二步,如果順利走完立法會通過、行政長官同意和全國人大常委會批准的法定程序,香港500多萬合資格選民就可以第一次實現一人一票直接選舉行政長官的權利,實現香港民主發展的歷史新跨越。
  • 從快遞業務「三連跳」看發展活力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每年100億件的快遞增速,是中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一個重要表徵。今年以來,我國在短時間內採取了一系列舉措,有效控制了新冠肺炎疫情,進而實現全面復工復產。在這一過程中,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是打通市場資源高效流動的動脈——物流。
  • 科學發展好九連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連隊圍繞「科學發展觀引領我成長」這個主題,按照「內容通俗化、對象群眾化、方式多樣化、時間經常化、踐行具體化」的思路,結合改革開放30年國家經濟社會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結合官兵家鄉、家庭的巨大變化和自身的成長經歷,採取辦黑板報、專題演講、知識競賽、學習徵文、體會展評、熱點辨析、參觀見學等方式,開展學習小輔導、網絡小平臺、文藝小演唱、戰士小報刊、名句小傳誦
  • 法荷航開啟歐洲連通成都的橋梁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2012年11月13日,出生在奧地利維也納美泉宮動物園的熊貓福虎從位於荷蘭史基浦機場的荷蘭航空公司動物酒店出發,經過十多個小時的航空旅行後,飛機平安降落在成都機場。福虎從這裡被轉運到碧峰峽熊貓生態園,從此開始了在中國的新生活。 「福虎返回中國計劃是國家繁殖項目的一部分。」
  • 發展扶持政策呈現六個特點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美國總統歐巴馬1月9日宣布,全美已劃定首批5個經濟「希望區」(Promise Zone),將統籌協調聯邦政府、地方政府和私營部門等方面的力量促進這五個貧困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發展,通過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受教育機會、增加保障房供給等政策扶持措施,實現縮小貧富差距、促進均衡發展的目標。
  • 法國: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法國的現代服務業黃金髮展時期起始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時至今日,除了秀美風景與歷史名勝外,不少遊客對法國的美好印象也源自於法國高度發達的現代服務業。近年來,法國經濟受歐債危機影響疲態盡顯,實體經濟空心化現象突出,社會尤其是青年失業率高企問題嚴重。
  • 範敬宜:一生一世新聞情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老範與新聞有不解之緣,在「最可愛的人」的感召下,1951年大學畢業奔赴白山黑水,進入東北日報,即後來的遼寧日報當記者。然而,命運跌宕起伏,6年後被錯劃成右派,記者生涯中斷20年。「文革」再遭厄運,被下放到遼西最貧困的農村建昌。  建昌10年,對他來說是生命中的浴火重生。
  • 清遠「三轉」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張紹光攝 廣東清遠,一個位於珠三角與粵北山區接合部的山區市,一個1988年建立的廣東省年輕的地級市,一個過去主要經濟指標居廣東省21個地級城市末位的市,進入新世紀,特別是2005年以來,多項主要經濟指標增幅連續6年居廣東省首位,先後成為廣東省工業十強市和中國綜合實力百強城市。
  • 發展文化生產力 增強文化軟實力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記者在江陰採訪,看到了這座以經濟實力享譽全國的小城文化事業發展的喜人景象:無論是人頭攢動的書香夜市,還是廣受歡迎的文化下鄉;無論是正在崛起的文化創意產業,還是旅遊文化資源整合,無不展現「幸福江陰」對文化的認知、傳承、普及和發展。  正如無錫市委常委、江陰市委書記朱民陽所說,經濟實力代表一個城市的競爭力,文化實力反映一個城市的影響力。
  • (二○○九年十二月三日)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三、雙方對中加建交三十九年來雙邊關係的發展給予積極評價,認為中加同為亞太地區有重要影響的國家,擁有廣泛共同利益和廣闊合作前景。以諾爾曼·白求恩大夫等人物以及加拿大擁有一百三十萬華裔公民的事實為象徵的中加友好關係源遠流長。在相互尊重和平等互利基礎上發展長期穩定的合作關係,符合中加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
  • 各界呼籲理性團結聚焦經濟民生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香港多家報刊、各界人士及民間團體,通過多種方式紛紛向暴力行徑說不,力挺特區政府和警方依法履職、嚴正執法,並呼籲社會理性團結,重塑法治環境,聚焦經濟民生發展,共護香港繁榮穩定。 多家香港報紙3日發表評論文章,繼續聲討暴力行徑,呼籲守護法治核心價值,儘快恢復社會秩序。《大公報》發表社評說,7月1日觸目驚心的暴力現場,令所有港人猛醒,香港法治被踐踏。
  • 大興城跡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大興以創建農村金融改革實驗區作為切入點,緊緊把握「協調城鄉統籌發展」的主題,在推動農民市民化和農業與二三產業融合進程中,引導金融機構有序、穩步介入城鎮化建設,不斷完善城鎮化建設的金融服務功能,取得了顯著成效 ◇ 北京大興區面積1000多平方公裡,北部邊界距天安門直線距離不到10公裡,南部已經和河北省交錯,東西則橫跨北京東部發展帶和西部生態帶 ◇ 2012年起大興區開始進行農村金融制度改革試點
  • 南非國際關係與合作部部長馬沙巴內表示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馬沙巴內表示,本屆峰會主題為「構建創新、活力、聯動、包容的世界經濟」。在這一主題指引下,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就一系列議題開展廣泛交流與深入討論,包括創新增長路徑、完善全球經濟金融治理、重振國際貿易與投資、推動包容和聯動式發展等問題。馬沙巴內特別指出,發展中國家在此次峰會期間受到高度重視,南非對此表示歡迎,認為這符合中方大力倡導的「包容性發展」理念。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解放軍總參謀部、總政治部發來的賀電指出:積極參加和支援國家經濟社會建設,是我軍義不容辭的責任。希望全團官兵再接再厲,為黨和人民再立新功。官兵們整裝待發,奔赴新的給水戰場。
  • 多瑙河流過10個國家,為何說到多瑙河我們先想到奧地利?
    薩爾察赫河向北流去,最終匯入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長達2857公裡的多瑙河。多瑙河發源於德國,流經奧地利、斯洛伐克、匈牙利、克羅埃西亞、塞爾維亞、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摩爾多瓦、烏克蘭。客觀上講,多瑙河之所以出名,主要與德國與奧地利有關。尤其是奧地利,很多人對奧地利的印象,就是「這是多瑙河流過的那個國家」。何之?
  • 汶萊各界期盼習近平主席到訪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在習近平主席訪問汶萊之際,汶萊當地政、商、僑界代表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高度評價了近年來中文兩國關係的發展和進步,熱切期盼習近平主席訪問汶萊。 汶萊國會議員王長荷表示,汶萊與其他東協國家一樣,十分看好中國經濟發展和來自中國的投資。汶萊在經濟發展、技術更新等很多方面需要中國的幫助。
  • 全面戰略合作締造新「奇蹟」 - 經濟日報多媒體數字報刊
    中柬發展戰略的進一步對接,有助深化各領域務實合作取得新成果。 兩國高層往來頻繁,政治互信加深。今年可謂中柬關係的「豐收年」,柬埔寨國王、參議院主席、國會主席等政要年內都正式訪問了中國。柬埔寨首相洪森年內兩次訪華,分別出席在海南三亞舉辦的瀾滄江-湄公河合作首次領導人會議和在廣西南寧舉辦的第13屆中國-東協博覽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