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歐巴馬1月9日宣布,全美已劃定首批5個經濟「希望區」(Promise Zone),將統籌協調聯邦政府、地方政府和私營部門等方面的力量促進這五個貧困地區的經濟建設和發展,通過增加就業崗位、擴大受教育機會、增加保障房供給等政策扶持措施,實現縮小貧富差距、促進均衡發展的目標。
歐巴馬在去年國情諮文中首次提出設立經濟「希望區」的構想,計劃在全美劃定20個貧困問題最嚴重的城鎮或地區,聯合政府和私營部門力量,幫助這些城鎮或地區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提升教育質量,建設更多的經濟適用房。美國政府將在未來三年劃定另外15個經濟「希望區」。此次宣布的5個經濟「希望區」包括:德克薩斯州的聖安東尼奧東區、加利福尼亞州的洛杉磯市區的韓國城和好萊塢等地的鄰近地區、賓夕法尼亞州的費城西區、肯塔基州東南部小高原地區的八個縣、俄克拉何馬州的喬克託族居住區。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的政策和資源扶持呈現出以下特點:
首先,美國聯邦政府加強對經濟「希望區」地方政府的支持,使美國聯邦政府、地方政府及相關私營部門結為「合作夥伴」。每個經濟「希望區」都將有聯邦政府的工作人員在實地指導工作,並與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密切合作,幫助當地企業打破相關規管壁壘,更有效地利用資金等生產要素,進而推動其實現經濟發展目標。
其次,美國聯邦政府增加對經濟「希望區」的政策扶持及資金投入,並以此帶動更多的私人投資,進而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改善教育質量,增強保障性住房供給,減少暴力犯罪。經濟「希望區」將優先從近10家美國聯邦政府機構獲得政策及資源支持,其中包括農業部、商務部、教育部、衛生及公共服務部、住房和城市發展部、司法部、勞工部和財政部等。
第三,加強對農村地區的技術支持,提升其可持續發展能力。美國農業部部長湯姆·維爾薩克表示,美國農村人口往往在收入平等方面與城市人口面臨同樣的障礙,因此首批公布的五大經濟「希望區」既涉及城市的貧困社區也涉及農村落後地區。美國農業部將與聯邦政府各部門及經濟「希望區」的合作方聯手,通過科技人員赴農村地區現場精心指導、加強技術援助及支持等有效措施,提升農村和部落地區的科技創新、可持續發展能力。
第四,提供財稅政策支持,鼓勵創業,增加就業機會。對經濟「希望區」的企業實施稅收減免政策,降低僱傭員工稅等稅種的稅基徵收標準,向符合條件的企業提供稅收獎勵或財政補助。
第五,調動社會力量,加強志願者服務。每個經濟「希望區」將獲得5名全職美國志願者服務項目人員(AmeriCorps VISTA)的支持與幫助,以利於每個經濟「希望區」戰略發展規劃的順利實施。VISTA的工作人員在扶貧減貧、扶持創建企業、改善當地衛生服務等方面經驗豐富。作為全職工作人員,他們將招募和管理志願者,提升經濟「希望區」的發展能力,拓展其經濟發展機會。
第六,加強經濟「希望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增加經濟適用房等保障性住房的供給。美國住房和城市發展部部長肖恩·多諾萬表示,美國聯邦政府各部門將與地方政府進行前所未有的緊密合作,改善經濟「希望區」的基礎設施建設,建成更多的好學校和高質量的住房,這是推動這些地區發展的一條新路,一條希望之路。